个群友在我所在的某群里感叹,因为疫情原因,他不能去上班,本来房贷压力就很大,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人提议他向银行申请延期还贷,那么,这条路走得通吗?看看新闻。
一位家住昆山的市民称,自己在上海工作,因疫情原因现无法工作,没有收入,每月1日还要还5000元左右的房贷,希望中信银行能够暂缓房贷还款期限或者能够减免半个月房贷。
对此,中信银行昆山支行回应称,目前该银行暂无由于疫情减免房贷相关规定。根据该行规定,房贷还款延迟1天会影响征信记录,延迟3个月将会启动诉讼程序,请务必按时归还房贷。
也就是说,至少客户在中信银行昆山支行想暂缓房贷还款期限或减免房贷是不可能的。
01
三大原因力撑暂缓还房贷
你要问我对此的看法,我的回答是:所有银行应该立即尽最大可能为所有有需求的客户提供暂缓或者减免房贷的服务,为什么?
因为三大原因:
第一,银行有实力,真有钱。
中国银保监会2月披露的数据显示:银行业在2021年共实现利润超2.2万亿,同比增长增幅达12.6%。
六大国有银行在2021年总体的净利润已经超过了1.2万亿人民币,差不多每天净赚近35亿,其中,工行净利润3483亿,建行净利润3025亿,农行净利润2411亿,中行净利润2165亿,交行净利润875亿,邮储银行761亿。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的净利润突破千亿元。
银行依然是中国最赚钱的行业之一,这一点毫无疑问,而且很多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就是房贷以及开发贷。
尤其是国有大行,本来就肩负着为国分忧的责任,在这个比较艰难的时刻有必要挺身而出,为客户减压,为社会的稳定作出贡献。能减免的就减免,不能减免的至少推迟几个月还房贷,不要记入征信记录的“黑名单”。
这是一件涉及面极广的事情,不容犹豫。
第二,客户们真的顶不住了。
为什么“因疫情推迟还房贷是否可行”会上热搜?我们还是拿数据说话:
《第一财经日报》发布的文章显示,截至3月8日,杭州法拍房已经来到5.16万套,超过郑州,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根据阿里拍卖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住宅用房法拍房数量为9000套,2021年则高达168万套。截至2022年2月20日,全国住宅用房法拍房数量已经到达175万套!2021年相比2017年法拍房数量竟然增加了185倍!
所以,一方面很多人在努力抗击疫情,高度配合,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容易,真没钱了。
大厂裁员,小厂关门,餐饮业、酒店业、航空业、旅游业……都在受冲击之列。去某些省份,一入境就是黄码,真是绝了。
大家都想按时还房贷,可是没钱就是没办法,过去这些年,银行稳赚不赔,是时候回馈一把客户了。
想当老赖的是极少数人,若不是世事艰难,谁会半夜哭醒?
第三,一方有钱,一方缺钱,因此构建一个稳定的结构,减少社会层面的各种纠纷甚至惨剧,自然是有钱的一方要多做贡献。
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贡献”?
因为在银行牌照稀有且审批严格的情况下,银行天然地享受到牌照红利,而且享受了很多年。
即使我们承认中国的国情有其特殊性,那么,当与稳定有关的情况浮出水面之后,国情特殊性的另一面就要被看到:为了稳定这个结构,需要享受红利者让利,这也是牌照成本的一部分。
从长远来说,如果某些银行不肯提供暂缓或者减免房贷微观层面是在砸银行的招牌,不免被斥为“冷血”,宏观层面则属于既无“共同富裕”的觉悟,也没有持续维护当下商业环境稳定性的高度,这对于银行业、金融业未来的发展其实是不利的。
客户与银行是一个共同利益体,银行不肯稍作退让,在客户困难的情况下一味强调规则的不可更改,只会加剧冲突的爆裂。
02
面临系统迭代压力
环顾整体情势,除了呼吁减免或者暂缓房贷,我还想喊一声“有条件的城市尽快发钱”,注意,我的前提是“有条件的城市”,有些城市本来就很困难,不可能因为疫情给普通市民发钱。
现在很多人喜欢说“刺激消费”,可是他们不说钱从哪里来,这很荒谬。
发钱的城市是值得点赞的,内地有东莞、深圳发过钱,其余城市名单欢迎大家补充。
1月份,东莞市民政局发布了“民政纾困十条”措施,支持大朗镇做好为困难群众纾困解难工作,对困难群众给予每人不低于2200元的临时救助金,当时还是基于户籍人口,外来务工人员拿不到。
到了3月份,深圳开始发大招,“哗哗哗”地发钱:
福田区对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城中村内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5000-10000元的一次性支持补助,涉及商户超过1.5万家。这些小微企业、个体户的老板很多是外地人。
罗湖区的29个城中村20万居民,每人获300元生活补助,而且是无差别发放,不看户籍。
这还没完,深圳在严格制定并执行规则的前提下,对制造业、民办幼儿园、零售业、航空业开启了“发钱模式”,从几千到几十万再到几千万。
深圳人为什么这么干?深圳人比猴还精,我先把这些行业、这些企业给救活了,等于把一个生态给维持住了,然后这个生态可以持续良性运转,最终这个城市才能持续稳定发展,这个逻辑很简单。
基于这个逻辑,我再次呼吁所有银行对有需要的客户提供暂缓或者减免房贷的服务,因为银行生态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客户,尤其是那些一直规规矩矩还房贷的老实的个人房贷客户,他们是银行业务的基石和细胞,值得善待。
在抗击疫情的宏观层面上,我们其实面临一个系统需要迭代的压力。
房贷客户还不上钱,深圳开始发钱,都是宏观抗疫背景下的局部呈现,一个是负向,一个是正向,它们最终的走向值得关注。
疫情之下,任何的情绪发泄和争议其实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怎么办才是最重要的。
简而言之,解决临时的突发的问题难,需要堆资源,比如客户还不上房贷,这也不是个简单的事儿,需要复杂的利益博弈。
但是建立一个灵活的系统去长期科学应对才是更难的,因为这个系统需要成长和变化,当病毒不断迭代变化之后,当病毒从1.0升到2.0、3.0甚至4.0之后,系统是不是要做相应的升级?
“深圳发钱”算是系统的局部迭代和升级,值得褒奖。
最难的是什么?是被情绪或者利益裹挟之后,认知不能或者不愿迭代,这一点从网民的对立争吵就可以看出来,这才是命门中的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