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深圳、上海……谁是全国工业最强城市?

无工业,不强国。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总量为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比重近三分之一。

同时,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时隔多年终于实现正增长。

在全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背景下,各个城市表现如何?近年来,上海、深圳、苏州的“工业第一城”之争时常引起关注。头部城市之外,还有更多在更大范围内撑起基本面的城市值得关注。

为此,小编梳理了全国42个重点城市(包括万亿GDP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最新公布的2021年工业、第二产业等相关数据及其近几年主要指标变化,由此窥见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基本盘。







规上工业谁最强

考察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涉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工业企业利润等多个统计口径,统计范围包括全口径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下称“规上工业”),而不同指标维度又有规模体量和增长速度之分。

作为一项基础性规模数据,规上工业总产值被一些城市视为衡量工业实力的主要指标。比如,此前频传“最强地级市”苏州冲击“工业第一城”的消息,就是基于这一指标的预期判断。

然而,随着另外2座工业强市2021年度数据公布,苏州并未如愿登上“工业第一城”的宝座。

数据显示,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全国前三强城市分别为深圳(41341.32亿元)、苏州(41308.1亿元)、上海(39498.54亿元)。其中,深圳和苏州均为首次突破4万亿大关,前者以33亿元的微弱优势领先,位居全国第一。

放到全国范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则是考察各城市工业经济增长强劲与否的重要指标。

据统计,2021年全国42个重点城市中,共有20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跑赢全国水平(9.6%),21城增速未过“及格线”(苏州数据未公布)。

其中,北京、西宁、合肥、海口、太原、大连等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领先,分别达到31%、21.4%、19.6%、15.9%、15.1%、15%;长春(3.2%)、哈尔滨(4.1%)、乌鲁木齐(4.2%)、石家庄(4.4%)、拉萨(4.7%)、深圳(4.7%)等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相对较缓。

增速表现的差异,与其所面临的产业机遇、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等密切相关。

例如,北京高达31%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冠肺炎疫苗业务等因素带动下的医药制造业高速增长。数据显示,在2021年北京规模以上工业重点监测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52.1%。

2021年北京规模以上工业重点监测行业增加值(单位:%) 图片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而增速垫底的长春、哈尔滨等,则仍处在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阵痛期”。据长春市统计局统计,产值占全市比重高达74.4%的汽车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去年分别下降1.3%、15.4%,下拉全市产值增速1.7个百分点。


二产比重谁最高



进一步梳理第二产业增加值及其GDP占比的历年数据,则可以看到各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21年统计公报,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45090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609680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7.3%、39.4%、53.3%。

结合各地经济年报数据,去年全国42个重点城市GDP总量为52.62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46%;42城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9.03万亿元,占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2%。

具体来看,上海、深圳、重庆、苏州4城稳居全国第一梯队,第二产业增加值均超过1万亿元。其中,上海在2018年率先破万亿,达到10360.8亿元,深圳紧随其后,2019年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0495.84亿元。

经过2020年的空档期,2021年万亿队列再添两位新成员,重庆、苏州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1184.94亿元、10872.8亿元,与上海、深圳的差距逐渐缩小。

排在这4城之后的,分别是广州、北京、宁波、佛山、无锡、泉州。这当中除北京之外,再无北方城市进入前十,昔日北方工业强市天津,位列第十五名。

各地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更能直观反映其产业结构布局。

从2021年数据来看,几个较“年轻”的万亿GDP城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最高,超过50%以上。其中,东莞、泉州、佛山分别达到58.2%、56.9%、56%。

上海、深圳、重庆、苏州等地虽然拥有较高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但由于自身GDP基数较大,二产所占比重不算太高,2021年分别为26.5%、37%、40.1%、47.9%。

而一些服务业、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其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也处于较低水平,如北京(18%)、广州(27.4%)、杭州(29.9%)等,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4%)。



“二升三降”新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去年产业结构从以往的“二降三升”变为“二升三降”,即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

从全国来看,202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7.7%、37.8%、54.5%调整为7.3%、39.4%、53.3%,二产占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

同期,全国42个重点城市中,有32个城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呈上升趋势,占城市总数超过7成。占比下降的9个城市中,有8城的下降幅度不超过1个百分点。如济南、上海、贵阳、郑州、泉州、佛山等,下降幅度均在0.1~0.4个百分点之间。

此外,呼和浩特、东莞、天津等城市去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幅度较大。其中,去年新晋“万亿俱乐部”的东莞,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53.8%提高到58.2%,比重超过泉州、佛山,居全国首位。

此前有不少学者呼吁,工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是强国之基。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却已经出现制造业占经济比重过早、过快下降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也曾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去工业化。在他看来,从理论上分析,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一国人均收入提升,制造业所占比重会逐渐下降。

但需要注意,制造业本身具有创新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外汇储备效应等,如果这些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好,制造业比重就快速下降,会产生过早“去工业化”的问题,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在当前中国社会的重大结构性变化中,制造业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21年3月,国家首次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对于城市来说,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的关键所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