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批民营银行之一,由蚂蚁系、复星系、万向系三个金融帝国共同扶持起的网商银行,被监管部门重罚了。 2022年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披露处罚信息表,网商银行因四大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2236.5万元。
根据这份处罚信息表,网商银行违反了反洗钱等四项规定:
违反金融统计管理相关规定;
违反账户管理相关规定、违反清算管理相关规定;
违反征信管理相关规定;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
开年就迎来千万罚单,网商银行涉事的9名高管也遭受处罚,职位从产品创新部高级专家一直到副行长、监事长,全被端到台面上。舆论爆发后,网商银行方面连忙表态:这都是旧账,2020年就整改完了。
吊诡的是,行政处罚决定文书的编号,以及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时间,都是2022年1月29日。
而网商银行背后的三大股东蚂蚁金服、复星系、万向系,暂时还未对这张罚单做出任何回应。
当年马云出面,建立网商银行的时候,复星系掌舵人郭广昌亲自站台力挺,说网商银行和别的银行不一样,“它有深厚的阿里背景”。彼时还没接班的万向太子鲁伟鼎也给足面子,自称作为“小三”很荣幸,要和蚂蚁以及马云一起,
“改变世界”。
为马云这样的人服务的银行
世界确实变了。
在2014年以前,民营银行还是不存在的东西,至于互联网金融更是前所未有,可短短几年时间,这个新生的行业就经历了过山车式的疯长和凋敝。
实际上,马云想搞银行很久了。
2010年,北京晨报出了篇稿子,标题叫《郭广昌力挺马云办网络银行》,行文间,作者称“马云一直醉心于通过麾下阿里巴巴和支付宝平台染指金融业务,却一直未能如愿。这一次,马云的野心得到了上海滩‘最像李嘉诚’的大亨郭广昌的舆论支持”。
那年两会上,郭广昌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要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支持马云办银行是个路子。
先河开得很快,2011年5月,人民银行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规范发展的轨道;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正式上线,马云慷慨激昂地说,未来的金融有两大机会:一个是金融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向互联网;第二个是互联网金融,纯粹的外行领导,其实很多行业的创新都是外行进来才引发的。
2014年的两会上,郭广昌连着递了八份提案,再次声援好兄弟马云,还和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呛起声。
马蔚华的担心是,互联网金融会和银行抢吸储,还会切断银行和客户之间的直接联系,“一个金融机构无法及时了解到客户需求是最危险的”。
而郭广昌则认为,不该对互联网这样一种新生事物用一种纯道德的高度加以评判,尤其马云的余额宝,人均一万、五千、八千的存款,如果放在银行只能是活期存款,利率0.3%,但余额宝给的回报是6%,差价超5%。
5%乘以余额宝5000亿的规模是250亿,按他的理解,这是因为马云的努力,让200多亿本来属于银行的钱给了小额存款者,非但无害,还提高了普通存款者的消费能力,“所有的创新是在逐步向成熟市场靠拢,不应扼杀。”
彼时,互联网金融浪潮正盛,虽然还没拿到合法授权,但马云旗下的余额宝、阿里小贷都已经跑出了不错的成绩,前者揽储5000亿,后者放贷4000亿。乘着春风,2014年3月11日,网商银行成为获银监会批准的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之一,挤进国内首批民营银行的行列里,从野路子转型成了正规金融机构。
资料显示,马云的蚂蚁金服持有浙江网商银行的30%股权,郭广昌的复星国际旗下关联企业以及老牌浙商鲁家父子的万向集团将分别持有25%及18%股权。股权结构上确实避免了一家独大,但说到底,都是自己人。
开业仪式上,马云先是宣布要消灭现金,建立一套新的金融体系,随后拿出一段往事,为自己的良苦用心作证——1992年,马云计划办海博翻译社,花了半年时间连3万都借不到,把家里所有发票凑起来、拿家具去抵押,依然没人理他。
后来他想,“要是中国有一家为我这样的人服务的银行就好了。”
太极大师
马云是什么样的人?除了广为人知的“不喜欢钱”,好兄弟郭广昌对他的评价是:专门从火星来地球度假的。
外星来客,赚钱只是顺便,游戏人间才是正事。马云自己似乎也喜欢这样的人设,他的助手陈伟曾经放过话,说马总希望未来被人们提起的时候,会认为他首先是个太极拳大师,然后才是曾创办过企业,像阿里巴巴、淘宝网。
在年轻时筹不到钱的那些年,马云有个爱好,就是跑到西湖边跟着老太太打太极拳,后来一不小心做了最后悔的决定,创办了阿里巴巴,也有了他最不喜欢的钱,倒没把爱好放下。
2009年初,马云突然指示陈伟,“一定帮我找到全中国最好的太极拳老师”,在河南体育局引荐下,出生于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的陈氏太极拳传人王西安来到马云面前。
三亚的度假别墅里,马云跟王西安学了太极26式和许多不外传的练拳诀窍和实战技巧,后来干脆拜了师,王西安这位非遗文化传承人,转职马云的私人教练,一有空师徒两就一起切磋武艺。
有马云助阵,王西安和“陈家沟”声名鹊起,拜师第二年,马云就带着李连杰、王中军、沈国军等一帮好友上门学艺,地产界的任志强、刘晓光,以及为了拍摄电视剧《太极宗师》而学拳的明星吴京也都慕名而来。
就连混迹上海滩这种洋气地界,素来醉心高尔夫的郭广昌,也在马云带动下转了性。
2010年,除了去两会为马云办银行的事情吹风,郭广昌还投资易太极养生馆,并启动易太极养生馆的连锁经营,扶持着太极“大师”黄忠达青云直上。
巧了,黄忠达也自称陈氏太极传人,还上过央视二套的《财富故事会》,在节目上,黄忠达身边站着三个徒弟,只见黄大师双手隔空悠悠舞动,他身边的三个弟子全都慢慢后仰,最后隔空倒地。
许是玩得实在过火了,“陈家沟”陈式太极拳正经传人陈自强带着电视台找上门去,想领教领教黄大师的神功,可惜黄大师很有原则,辩论可以,动手免谈,这场“打假”无疾而终。
真真假假的,大师们在乎,找大师的人未必。
2017年,网商银行已经正式挂牌营业,马云“帮扶”小微企业的大计顺利落地,郭广昌也不再四处为好兄弟奔走,而是前往武当山,到了金顶、拜访了紫宵宫,满怀希望能顿悟一下,“太极功力大涨十年八载”。
熟悉郭广昌和马云的朋友都知道,他们一直有一场“比武”的约定,就是找一间黑屋子,两个人进去切磋一番“太极神功”,最后只能有一个人走出来。这次爬武当,多少有点提前备战的意思。
练了几年太极,郭广昌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和马云练的“陈氏太极”不大一样,原来当时马云给他推荐的并不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马云自己留着用了。好消息是,两个人之间的比武,马云似乎也看得没那么重,在一篇随笔里,他说“练太极的最大乐趣不是来自争斗,而是从争斗中感悟太极”。
见的大师多了,马云确实学了不少东西,难怪郭广昌会在复星集团的官网上写:
我是用身体在练太极,而他是用嘴巴练。
顿悟和渐悟
在郭广昌眼里,马云的悟性是顶尖的。
用他的话说,马云肯定前几辈子修行很多,所以不需要去练,就能顿悟了。但是包括郭广昌在内的更多人,没有这种“慧根”,只能不断的修行,每天进步一点点,用渐悟的方法——“也就是这辈子证不了道,可能下辈子也行,哪怕刚开始显得很僵硬”。
但郭广昌忘了,中国古武还讲究传承,比如马云拜师的所谓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就是传承的结果,这条路子也不讲究下辈子,传给下一辈足矣。
这一点,跟在马云、郭广昌身后的“小三”鲁伟鼎应该深有体会。
和靠自己摸爬滚打起家的马云、郭广昌这些创一代不同,鲁伟鼎这辈子就修得不错,父亲鲁冠球从铁匠奋斗成了中国最早一批上市企业的掌舵人,人称当代浙商“教父”,也是马云之前浙商圈子的核心。
郭广昌爬武当这年,鲁冠球因病去世,马云、郭广昌都发文悼念。作为新一代浙商代表人,马云说对鲁老最好的思念,最永久的纪念,就是把他身上的勇气、视野、格局,把他身上的企业家精神传承下去。
而郭广昌则在唏嘘之余,把话头引到鲁伟鼎身上,感叹鲁冠球一辈子最看重的事业已经有更年轻的一代来继承。
虽然有三女一子,但万向集团的重担还是落到鲁冠球唯一的儿子鲁伟鼎身上。实际上,鲁伟鼎本身也早就做好了接班的准备,21岁那年他就出任万向集团副总裁,24岁更是直接升任升任万向集团总裁,在他操持下,通联资本、万向三农、万向控股、万向财务等“万向系”等企业先后成立,万向集团还通过收购公司,向其他领域进军。
虽然是个二代,但鲁伟鼎和一代们关系不错。
2006年,马云、郭广昌、鲁伟鼎就联合冯根生、沈国军、宋卫平、陈天桥、丁磊共同发起创办过江南会,成为浙商精英们的聚合点,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也十分频繁,网商银行成立的时候,郭广昌和鲁伟鼎旗下的复星系和万向系,都拿出了真金白银做支持。
当然,论关系铁,还是马云和郭广昌这两个同样有过底层经验的好兄弟瓷实:
2010年,阿里巴巴联合复星集团、银泰和万向在杭州成立网商银行的前身之一,阿里小贷;
2013年,阿里、银泰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顺丰和四通一达共同等公司共同组建了CSN,也就是现在的菜鸟;
2015年2月,蚂蚁金服参股德邦基金,当时德邦的大股东正是复星集团;
2016年7月,复星集团执行董事、总裁汪群斌与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总裁井贤栋代表双方,在上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复星与蚂蚁金服将在健康领域方面展开合作,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打通复星产业链...
双方在生意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太极推手打得火热。
2019年4月,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发展出的“绿公司年会”上,马云和郭广昌又坐到了一起。席间众人先是聊了会儿996,马云放话说要身体力行比996做得更多,员工才能更好,社会才能进步。
到闲聊的环节,话题也打开了,马云开着玩笑问郭广昌,像他这么聪明的创始人,有没有想到公司的未来怎么培养接班人,“要找到你这么聪明的人还真不容易”。
郭广昌商业互吹了一句,反问马云要找到郭广昌这样的人不容易,要找到像马云这样的不是更难吗?
马云笑了笑,说:“找到我这样的人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有其它办法”。
江山轮转
马云和郭广昌讨论接班人问题的三个月后,“潮起钱江”第三届杭州钱塘江文化节开幕式在杭州大剧院歌剧院举办。
这次文化节,最重磅的演出是话剧《春潮》,讲的是一对父女,也是老一代浙商与新一代浙商观念碰撞和精神传承的故事。
演出结束后,一位自称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作者,在证券时报旗下e公司网上发了篇稿子,标题很直白,《一位副市长眼中的鲁伟鼎》,内容也很直白,看最后一句话就够了:
鲁伟鼎和万向集团的明天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空间,祝福万向,祝福鲁伟鼎!
就在这篇稿子面世的几乎同时,鲁伟鼎宣布了一件事——将万向集团公司截止2018年度审计报告的资产,全部捐赠给鲁冠球万向事业基金。
资产交托给信托机构后,将与鲁氏家族“隔离”,鲁氏家族对之不再有所有权,按照相关规定设立的管理章程进行限制后的管理权,家族成员不能超过管理席的1/3。
鲁伟鼎还表态,将在公益基金依法设立完成后,正式对外披露公告。并依据《公司法》由自己作为发起人,发起设立组建万向股份公司。这就意味着基金设立完成后,要经过股改成为一个股东多元化的公司,甚至是全员持股分享公司。
鲁家的万向系商业帝国,正式由“家族企业”转向现代企业,朝着新的航道出发。这么巨大的动作,马云和郭广昌却没有公开发声。
同一年9月10日晚,马云正式“金盆洗手”,宣布退休,这位活跃于泰山会、江南会、浙商会和湖畔大学背后的“风清扬”,摆出告别江湖的姿态。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是马云这样用嘴练太极的高手。
在马大师的推动下,从当初针对小微企业和年轻人,打出“无微不至”口号的创业者助手,到发行64单资产抵押债券(通过项目资产的预期收益为抵押,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募资),总金额1451亿的资本巨兽,网商银行飞上云端只用了5年。
2020年,蚂蚁金服传出上市消息,持股网商银行的复星系、万向系,以及一干“蚂蚁概念股”跟着狂飙涨停,马云站上外滩,说了些话,随后很久没再说过话。
风云再次变幻,蚂蚁上市未半,互联网金融开始急刹车。
同年12月,随着蚂蚁集团率先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京东金融等多家金融科技巨头纷纷快速跟进。2021年1月,银保监会联合央行发布通知,互联网存款新规正式落地,地方法人异地揽储盲目扩张被随之“叫停”,依赖线上渠道展业的民营银行进入清理存量阶段。
在整改的风潮里,网商银行因为重大关联交易未经关联交易委员会审查、未经董事会审议;部分员工提供虚假资料、陈述等;会计运营管理违反基本内控规定等被罚款95万元。
继存款产品下架之后,蚂蚁旗下花呗借呗限额、整改,相互宝关停,业务全面收紧,就连看似关联不大的蚂蚁森林也遭到质疑。这一次,郭广昌也没再站出来替马云说过话。
反倒是一向话不多的鲁伟鼎,在增资网商银行十亿股之后,又不声不响,拿下了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带领万向系朝着国内第一家民营金控公司前进。
练功和不练功,看来还是有差别的。
一错到底
最鼎盛的时候,网商银行是国内民营银行里当之无愧的王者。
据统计,截至2020年年末,19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合计近1.28万亿元,净利润累计91.91亿元,营业收入合计478.26亿元。
但这19家民营银行里,马太效应十分显著,超过3000亿资产的仅有两家,3112.56亿的网商银行就是其中之一。
当初办这家银行的时候,马云说他的目标是“专注小企业、专注年轻人”,他把网商银行看作阿里巴巴继淘宝、天猫后的又一个里程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些年花呗、借呗也确实做了不少努力,从鼓励借钱创业,到鼓励借钱买包、旅游、过生日,广告越来越好看,场景也越来越丰富。
但时代确实变了。
2015年,网商银行开业之际,新浪财经专栏作家苏曼丽曾经提出过质疑,面对一个电商平台上的卖家,网商银行是自营还是放到平台上匹配给其他中介机构?自营业务和平台业务的信息透明度会否一致?
说到底,这样一种全新的银行模式变化过于剧烈,没有前例,没有标准,也没有规则。苏曼丽对网商银行的评价是:“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挟流量自重,平台和自营的钱都想赚,推行的无抵押贷款模式还存在道德风险。
这也是马蔚华担心的地方,互联网思维和金融思维毕竟不同,前者以扩张为主,后者注重稳健,按他的看法,最好的状态是互联网作为载体、工具,来服务于金融,也就是后来马蔚华力推的“金融科技”。
第四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上,马蔚华以政协委员的身份讲话,又一次重申了他对互联网金融的不待见——“要保持警惕,避免金融科技重走互联网金融野蛮成长的老路”。
但马云不这么想,站上外滩对巴塞尔协议开炮的时候,他说风险控制这套学说是老年人的俱乐部,解决的是运转了几十年的欧美金融体系老化的问题,但中国的问题正好相反,“不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因为中国金融基本上没有系统,中国实际上是‘缺乏金融系统’的风险”。
会说这话,也不出奇。
不管中国有没有金融系统,反正早在网商银行的开业仪式上,马云就信誓旦旦说过他要自己建一个新的。这套新的体系,要彻底扭转传统金融行业的“当铺思维”,建立在大数据和所谓的“信用管理”之上。
简单来说,就是用系统给人打分,然后根据不同的行为分分数段授信,脱离传统的抵押借贷逻辑,在传统金融行业当中,凭空架设一个以蚂蚁信用为基石,体系几乎完全独立的新城邦。
很可惜,中国不是没有金融系统,也不是没有相关的规矩。
2019年开始,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银行的监管收紧,网商银行的业务范围越来越窄,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账户管理、清算管理、征信管理以及客户身份识别,这次的处罚报告,基本上把最核心的点都指了出来。
网商银行用的是互联网思维,快速扩张、获取流量、扩大用户群,也就是马蔚华口中的“野蛮生长”,但在用户基数急速膨胀的同时,其对应的监管、审核体系,尤其传统金融行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并不匹配,出现用户管理漏洞,甚至有“不明身份用户”混迹其中难以避免。
另外,由于网商银行面对的客户群体存在大量网店、小微企业,被钻空子进行洗钱、避税的风险也进一步提高。
严格来说,这不是网商银行一家的毛病,实际上,搞互联网金融的民营银行都有类似的缺陷,其中民商行、新网、华瑞、振兴和重庆富民,也都收到过因为客户管理、信用管理不严发出的罚单。
只不过由于体量过巨,增长过猛,甚至已经不满足于一二线市场,开始向下沉市场大力挺进,网商银行出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按行话来说,这些无抵押、低门槛的小额信贷叫做“普惠贷款”,而马云在外滩上放过话:
如果绿色、可持续和普惠包容的金融是错误的话,我们(也)将会一错再错,一错到底。
论扯淡
马老师还是有文化的。
贷款,在古代确实是带着慈善性质的事,《说文解字注》解释:“贷,施也。谓我施人曰贷也。”意指给予、施予,比如《后汉书·王符传》就写过这么一句,“宁见朽贯千万,而不忍贷人一钱;情知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
按照当时的意思翻译,这是说宁愿千万钱资放在库里朽烂了,也抠抠搜搜不愿意施舍给穷人一个铜板,就算知道积攒下来的粟米腐坏了,也抠抠搜搜不愿意施舍给穷人一斗。
时移世异,如今施舍成了出借,不仅要还,还要出利息。
倒也有传统发扬了下来,比如在互联网金融从业者们口中,这门盯着年轻人放贷的生意,就被叫做金融普惠,属于慈善事业的一部分。
搞慈善,也难怪郭广昌要在两会上奔走疾呼,为马云的网商银行力排众议。
也是那一年,郭广昌看了本书,叫《论扯淡》,这位复旦高才生,在这本书名就有些粗鄙的著作中找到了不少共鸣,看完之后感慨:
因为我们的生活里不仅有谎言,更充斥着大量的扯淡。撒谎的人,至少认为自己知道事实,只是不愿说。扯淡的人虽然不撒谎,用些无关痛痒的言辞掩饰自己,但他们对探究事实的漠然态度同样危害很大。
Why so ser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