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中国制造的印象还停留在“低端”,锂电池产业将刷新你的认知。
最新消息,据海关出口数据统计分析,2021年1-6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达到114.69亿美元(约合7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31%;出口数量达到13.92亿个,同比增长66.49%。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锂电池前十大出口目的地分别为美国、德国、越南、韩国、中国香港、日本、荷兰、西班牙、印度、斯洛伐克,出口额合计为87.03亿美元,占2021年1-6月出口总额的75.88%。
显而易见,昔日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美国,和传统制造强国德国、韩国、日本等,都要仰仗中国锂电池。
在锂电池行业,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全球“霸主”,不只是拥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市值万亿上下的巨头,各个生产环节都有领先全球的企业,其中,锂电池隔膜企业表现尤为突出。
在干法隔膜领域,中企星源材质已经连续5年位居全球干法隔膜市场规模首位;在湿法隔膜领域,中企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也已经在2019年超越日本旭化成,拿下全球份额第一的宝座。
如此亮眼的成绩,不是等来,而是“战斗”得来。
干法隔膜,主要由美国Celgard公司研发和掌握;湿法隔膜,主要由日本旭化成公司掌控。2005年之前,全球锂电池隔膜市场被美国、日本垄断,中国基本只能依赖进口。
不要轻视小小的隔膜,在锂电池产业链,这是最关键的材料,业内称之为“第三电极”,是产业链上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媒体称,在锂电池制造的四大关键材料中,正极、负极、电解液先后被中企攻克,隔膜是“最晚实现国产化的材料”。
2003年,星源材质成立后,和国内院校联合研发,三年后,建成国内第一条锂电池隔膜湿法制造中试线。两年后,又生产出中国第一卷干法单拉隔膜,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拿下核心技术,星源材质发挥出技术、成本和服务优势,产品不仅受到国内厂商的欢迎,在国外市场同样攻城略地。从2013年起,星源材质向韩国巨头LG化学出口,拉开了国产隔膜批量“出海”的序幕。
中企进击,意味着垄断者市场不断萎缩。也是从2013年开始,Celgard公司开启“专利流氓”模式,媒体整理发现,这家巨头起诉过韩国LG化学、韩国SK、日本住友、美国MTI、加拿大Targray等,却无一胜诉。
“专利碰瓷”毫无成效,业务节节败退,Celgard公司积重难返,2015年不得不“卖身”给日本旭化成。
当时,旭化成一位高管直呼:“两家公司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业务合并后有利于开发更先进的产品。”
没想到,旭化成也被中企干翻。凭借中国新能源车企和特斯拉对隔膜产品日益扩展的需求,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迅速提升份额,2019年成功超过旭化成,成为湿法隔膜领域的“王者”。
母公司渐渐“失势”,为了博取利益,Celgard公司故技重施,试图用所谓的“专利侵权”打退中企。2019年,Celgard公司在美国对星源材质发起连环诉讼,但都被美国法院驳回。
这个过程中,星源材质一边在美国积极应诉,一边在中国起诉Celgard公司及相关方侵犯其“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高固含量水性陶瓷浆料及其加工方法”的发明专利。结果,Celgard公司国内相关方2000万元财产被依法冻结。
一代美国垄断巨头,沦为“专利流氓”,惨遭中企“反杀”,可谓中国制造崛起的最佳注解。
中企笑到最后,关键是技术过硬。
据媒体报道,虽然Celgard公司和星源材质都是干法隔膜,但两者从原料、设备仪器、工艺流程乃至最后的成品结果都截然不同,星源材质得以“反杀”Celgard公司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高固含量水性陶瓷浆料及其加工方法”,更是早已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
这说明,只要中企加强研发,努力深耕,再霸气的巨头也有可能被拉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