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PC圈儿又出事了!并不是显卡降价了!
——但确实和显卡厂商有关系就是了:
就在昨天(2021年5月11日)上午,咱们DIY玩家都不陌生的技嘉,被挂上了微博热搜:
“技嘉和那些低成本低质量的中国制造品牌不一样!技嘉坚持高品质的‘台湾制造’!”
好嘛,这么直球的自寻X路,自然要光明正大地挂出来——于是,咱们的团团出手了。
效果立竿见影!
登时京东上的技嘉整个无了:
B站骂声如潮:
友商喜不自胜:
眼见事儿越闹越大,蹦跶不到半天,技嘉(疑似)萎了:
然而人民群众完全不买账:
为啥咧?
很简单:
硕大的MIT(并非麻省理工学院)根本不是国内官网专属。既然如此,英文版道歉声明发上外网,岂不是理所当然?
不发?那就继续出来挨打。
说到底,熟悉台湾地区企业的朋友,都清楚这场闹剧本身算不上新鲜——暗地里抠抠索索搞这种小人技俩恶心人,是大多数这类企业的常规操作。相比之下,另有一个话题倒是更值得我们玩味一下:
是谁给了“台湾制造”一而再再而三作死的勇气?
一
提起“台湾制造”,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对我来说,是这玩意儿:
没错,传说中的大同电锅。
号称“台湾地区最古早的电器自创品牌”,号称“家庭主妇人手一口的造饭神器”,号称“家有大同,大有不同”……
虽然卖相委实不咋样,但有那么一段时间,这东西确实被捧上过“赴台旅游最佳伴手礼”榜单的Top3,热度即便比不上日本电饭煲,至少能和马桶盖拼个有来有回;
那么,这款俨然代表了“台湾制造业之光”的产品,实际体验如何?
说实话,也就那么回事——煮绿豆汤的话,开花效果还不如我老家服役20年的三角电饭煲,至于炖肉……和电压力锅放在一个起跑线上,可不就是自取其辱么。
事实上,尽管“台湾制造”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在全球崭露头角,但从近十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即便还有一些支柱产业维持门面,“怯魅”依旧是大势所趋;
换句话来说,除了部分特定领域,现如今依旧无脑吹嘘“台湾制造如何如何”,判定成“先前阔”基本不会有问题。
那么,“台湾制造”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呢?
面对今不如昔的现状,又该何去何从呢?
二
之所以制造业会成为台湾省的经济支柱,理由不外乎有两个:
其一是地势,其二是时势。
首先,“宝岛”这个名号,熟悉台湾省的朋友应该绝对不会陌生——的确,从目前勘探的结果来看,台湾省已知的矿产资源,大约有110种;充沛的雨量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滋养了种类丰富且面积可观的森林资源;最后,四面环海总长达1600公里的海岸线,外加寒暖流交界的绝佳地理位置,更给台湾省带来了富饶的渔业资源。
总之,以一个面积3.6万平方公里的亚热带岛屿来看,台湾省的自然资源,至少能满足吃喝不愁这个基本生存目标。
然而在另一方面,尽管解决温饱不是问题,但想要进一步发展工业的话,台湾省的底子很明显就不够看了:
目前探明的110余种矿产资源中,真正具备实际开发价值的仅有20多种,自产化石能源仅有少量的煤和天然气,金、银、铜、铁等金属矿产主要储藏于北部火山岩及中央山脉地区;并且在经过长期开采之后,总储量大幅锐减,部分品类更是已经枯竭。
总体来说,以中国省份的平均标准来看,台湾省属于矿产资源储量最少的省份之一,唯一算得上“丰富”的品类,只有北部火山地区的天然硫磺矿藏而已。
所以说,不管是传统的煤铁复合体工业,还是更现代的石化工业,在台湾省的发展潜力都很有限;再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时代背景,从一开始起,想要尽快摆脱20世纪前半叶日据时期的“农业台湾,工业日本”贫弱生产格局,制造加工,就是台湾省产业升级的希望所在。
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敲定“进口替代工业”的大方针之后,台湾省开始大力推动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民生用品产业发展,在满足岛内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为之后的产业升级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1953年,台湾省开始实施第一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到1957年的时候,已经基本实现了民生用品自给自足的小目标;
随后,1958年开启的第二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诸如食品加工、化学制剂、水泥制造和电器等项目开始崭露头角,包括台塑在内的知名企业就是在这个时期成立的。
从统计数据来看,1950年到1960年,台湾省发展最快的无疑是食品工业,产值一度位居制造业榜首;
不过,考虑到台湾省岛内的狭小市场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把食品加工制作当作工业核心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口替代工业化策略”开始被“出口导向工业化策略”取而代之,“台湾制造”从此迈上了崭新的台阶。
1960年9月,随着“奖励投资条例”的公布,一系列包括租税减免、简化手续、开发基金和工业用地便捷审批的措施上线,有效激励了台湾省内民营企业的发展,加速了台湾省制造业的转型;
1965年,“高雄出口加工区”成立,在“奖励投资条例”基础上进一步叠加的进口税优惠,极大刺激了民营企业入驻,直接导致加工区土地供不应求,之后在1968年增设台中潭子和高雄楠梓加工区才算缓解问题。
总之,在一系列措施的引导下,从1960到1970的十年时间中,台湾省的外销代工产业可谓一跃千里,从自行车、球拍、成衣、玩具到各种五金零部件以及皮革原材料等等,“台湾制造”开始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同时,一系列从代工厂牌起步,逐渐发展完善站稳脚跟的原创品牌企业也开始浮出水面,例如巨大机械——这家自行车代工厂随后孵化出的代表产品,就是我们都熟悉的捷安特。
但在另一方面,尽管代工驱动的轻工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极不完善的工业体系,使得台湾省大部分制造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和机械设备都需要外部输入解决,轻工业为主的“台湾制造”天花板上限,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初现端倪;
为了解决这个发展上限问题,在1973年的第六个四年经济计划中,台湾省开始把技术密集型重工业作为发展重点,诸如钢铁、造船、汽车、石化等重工项目逐一被提上日程,并在1978年产值首次超越轻工业——然而,由于当时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尤其是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台湾省的重工之路很快就撞上了南墙,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
跳过煤铁石化,发展半导体!
1979年,随着“经济建设十年计划”的公布,机械工业和电子信息这两项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式成为了“台湾制造”的新动力核心——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台湾积体电路公司,也就是台积电,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
凭借30年积累的代工生产经验,台湾半导体一改硅谷同行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全部包办的传统模式,各负其责的垂直分工产业结构,很快就让“台湾制造”变成了欧美IT产业最默契的搭档:
1985年,电子产业占据了“台湾制造”总产值的13%,到了1999年,占比已经提升到了33%以上;大多数我们熟悉的PC品牌,包括华硕、宏碁、明基以及技嘉,也在这个时代纷纷走向了台前。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台湾制造”的发展流程,遵循了标准的“初级农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资本密集型重化工——技术资本型高科技产业”路径,从节点标签来看,每次转型都是一次升级,代表着“台湾制造”地位与声誉的不断提升,所谓“技嘉自豪的MIT”,源头正是如此。
然而,这种顺风顺水的发展态势,为什么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逐渐开始每况愈下呢?
三
“就算大陆进步飞快,跟台积电的差距,还是像现在一样大!”
2018年,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在退休前的最后一次股东大会上,毫不迟疑地抛出了这句大话。
说实话,看看当时台湾省企业的市值排行,是谁给了张忠谋目中无人的勇气,一目了然:
根据当时的统计,台湾省2018年十大市值企业当中,仅有台积电和南亚两家半导体集团;在具体的产能方面,依旧在啃28nm骨头的中芯国际依旧不是对手,哪怕是心腹大患梁孟松的加入也没能扭转趋势;至于三星,8nm制程看似和7nm相差无几,实际差异从微博大V到海思高通的高层都清楚——一句话,在芯片代工产业里,2018年的台积电全然没有对手。
然而,张忠谋可以得意,但对于“台湾制造”来说,当时的局面,委实算不上乐观:
排除一骑绝尘的台积电不算,台湾省2018年的市值TOP10企业中,同为半导体的南亚体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其余要么是电子产业(鸿海和大立光),要么是化工企业(台塑化,台化以及台塑),要么就是电信金融公司(中华电信,国泰金和富邦金);
换句话来说,技术密集型的“台湾制造”在当时到底还有多少实力,委实比较一言难尽。
另一方面,之所以“台湾制造”可以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向高科技转型,美国和日本的技术产业转移,显然属于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就某种意义来说,台湾岛上的台积电能够成为全球一流的芯片代工厂,理由和英特尔在以色列建立工厂和研究所差不多——没错,从一开始起,“台湾制造”的真正崛起,就不仅仅是产业升级那么单纯。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台积电依旧是芯片代工行业的头牌,保持“台湾制造”现状不变的话,注定不可能成为第二个IBM主宰半导体行业——就在前几天,IBM宣布在实验室完成了2nm新制程工艺的研发,直接对当日股价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再考虑到IBM现如今的研发重点早就不在半导体领域,这个行业到底是谁说了算,答案其实一直没什么悬念。
归根结底,不完善的工业化基础,无疑是造成“台湾制造”现状的主因——发达的上层建筑,没有坚实的基础托底,长此以往必然要出问题。
哪怕是以高产值著称的高新制造业,在经济下行时期同样会受挫;放在2020和2021这种新冠疫情肆虐的黑天鹅年份,影响更是显著。
但在另一方面,对于台湾省本地来说,想要凭借本省的实力补完工业化短板,重振“台湾制造”,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台湾制造”的未来到底怎么办?
答案非常简单:
放弃幻想,早日回家,才是“台湾制造”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