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垄断维生素C超50年 中企强势突围拿下90%市场

说起制药业,它是我国竞争力相对薄弱的一个行业。去年6月,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评选出了2020年全球制药企业50强排行榜,只有4家中国制药企业上榜,而且都是30名开外。所以,“进口药物依赖”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然而,各位可能想不到,有一种药,在欧美巨头垄断半个世纪之后,中国通过改良生产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还一举拿下了全球90%的市场,完美地闯出了一条逆袭之路。那么,这到底是什么药?这就是接下来为各位介绍的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叫做L-抗坏血酸,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是维持人类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很早以前,欧美国家就有日常口服维生素C作为保健的习惯。

但在维生素C大量生产之前,以肉食为主的欧美国家的民众经常会患坏血病。比如在大航海时代,哥伦布、达伽玛、麦哲伦等著名航海家率领船队出海返航后,都出现“伤亡过半”的惨象,这并非他们与敌人大干了一场,而是都得了奇怪的病,即我们所说的坏血病。

后来他们发现,青菜、水果可以预防这个病——不过,这离我们发现维生素C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直到1912年,科学家才提出了维生素理论;1928年,匈牙利化学家圣捷尔吉通过实验首次提取出维生素C这种物质,这个发现也让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而维生素C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则是由瑞士化学家莱希施特发明于1933年,这种生产方法同时被命名为“莱氏法”。但这位化学家却将这一技术卖给了当时以纺织染料为主业的瑞士罗氏公司。也正是凭借这一技术,让罗氏彻底改头换面,成为“药坛一霸”。

作为全球第一家大规模生产维生素C的公司,罗氏很快就将这一“神药”开发出具有预防感冒、治疗小儿麻痹症等功效的药物,同时还成功合成了维生素 B1 、B2 ,维生素E 和 K1。

而维生素投入市场后便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使用,这使得罗氏公司“大赚特赚”。上世纪70年代,该公司的维生素在全球市场份额高达50%至70%。然而,罗氏并不满足于此,为了垄断维生素市场,罗氏公司还与德国巴斯夫、日本武田组成了一个“维C垄断联盟”。在它们的操控下,维生素C的价格从1973年的4美元/公斤,飙升到1994年的18美元/公斤,飙涨了3.5倍。

不过,看似强大的“联盟”,此时早已迎来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而这个对手,就是中国。追溯起来,早在1943年,我国在上海就开始小批量生产维生素C。到了1957年,东北制药总厂设计了一套年产30吨的维C生产线,采用的生产工艺还是“莱氏法”。但这只是解决了从0到1的问题,我国维C依赖进口的局面并没有改变。

虽然那时国内还在不断完善莱氏法生产工艺,但主要指标始终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于是,中国科技人员另辟蹊径,用最苦、最累的生物氧化来代替化学氧化,在不断试错、改进之后,终于打破了罗氏的技术垄断,研发出生产成本更低的“二步发酵法”。该工艺曾在1980年获得了国家科技二等奖,同时还在日本、欧洲、美国等地申请了专利。

自新工艺产生之后,不少国内药厂也纷纷跟进,投入到维C的生产上,中国人由此吃上了便宜、有效的维生素C,并且还开始向国外出口。这一消息引起了“维C垄断联盟”的警觉。

1985年,罗氏以550万美元的诱人价格,提出购买“二步发酵法”这个专利,而当时中企的全球化思维不足,同意了这项买卖。幸好,我们也留了一手,只允许出售专利的境外使用权,国内的企业依然可以使用这个专利生产维生素C。

更出人意料的是,罗氏在拿到这项专利之后,只是为了防止欧美其它竞争对手利用这项工艺生产维生素C,自己也不用,而是继续沿用50年前的老技术。但它却忽略了中国这个点。正是有了这个“机遇期”,让中国维C迅速崛起。到1992年,中国维生素C的产量已经高达2.6万吨,其中出口2.3万吨,占据全球份额近一半。

眼看国际市场被中国企业收割,“维C垄断联盟”又打起了价格战——短短三年里,维生素C价格又从1994年的18美元/公斤,一路跌回到4美元。

虽然,中国企业在这场价格大战中遭到一定损失,但“维C垄断联盟”的损招反而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接连遭到美国、欧盟的反垄断调查,仅在美国,罗氏公司就被开出5亿美元的天价罚单,其它维C巨头合计也被罚款9.9亿美元。

遭此一劫之后,“维C垄断联盟”元气大伤,随后在中国企业的反攻下,节节败退,最终都退出了全球维C市场。至此,中国维C成功反杀,成为行业霸主。如今,全球超过90%的维C由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和江山制药四家中国药厂生产,就连美国进口维C原料的80%都来自中国。可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维C市场,还会是“中国的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