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早已蜚声海外,尤其在这场疫情中,源源不断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呼吸机等防疫物资从中国出口到世界各地,为全球抗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作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在关乎14亿人健康的医院里,像CT、核磁共振仪、大型X光机等高端医疗器械,我国却长期依赖进口。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在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中,高端产品市场约占25%,但其中70%都由外资占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名鼎鼎的GPS。
01
这里所说的GPS,指的就是大型医疗设备三巨头——美国通用电气(GE)、荷兰飞利浦(Philips)以及德国西门子(Siemens),它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杀进了中国市场,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在中国成立公司,生产、销售医疗器械。
目前国内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几乎也是GPS三分天下,它们垄断了国内CT、核磁共振仪、大型X光机等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也牢牢掌控着医疗设备的定价权。平时我们可能会抱怨在医院的天价检查费,比如做一次CT检测动辄就要几百元上千元,而做一次PET-CT检查甚至要花费几千上万元,但这还不一定是医院的锅,而是进口设备太贵了。
业内人士曾爆料,像普通的CT机一套下来就要几十万,而更高端的PET-CT机甚至要高达几百上千万。对于一家普通医院来说,每年也就使用几千次,购买设备成本高、使用成本也不低,因此分摊到每个患者上的费用自然就高了。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占国内25%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被GPS垄断,但在中低端市场,我国已基本实现自主研发生产。追溯起来,中国医疗器械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全国仅有70多家生产医用刀剪钳、车床、台架等产品的制造商和维修保养厂,但截至2020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已经高达25440家,建立了比较齐全的产业门类,市场规模预计超过8000亿元。
不仅如此,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还实现了难得的贸易顺差,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到554.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87亿美元,比进口额高出19亿美元左右。可以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
02
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我国大多数行业的发展规律基本上都是:先做大,后做强,医疗器械行业也是如此。
近年来,为了摆脱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家没少给政策扶持。《中国制造2025》就明确提出,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针对医疗器械行业,国家方面还出台了《“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规划》,其中发改委也将医疗器械相关设备、医用材料及服务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品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在众多利好政策的鼓励下,近年来我国已诞生了一批以迈瑞、联影、迪安、东软等为代表的企业向高端医疗器械发起了冲锋,在欧美三巨头(GPS)垄断国内高端市场的大环境下撕开了一道口子。
以联影为例,历经十年的自主研发,该公司目前已向市场推出了90款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其中,“时空一体”超清TOF PET/MR、3.0T 探索磁共振、640层CT等产品还是世界首创和中国首创,整体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目前联影产品已入驻全球30多个国家的65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联影CT、磁共振、PET-CT、移动DR与中高端DR等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的占有率已升至第一名,正悄悄地打破GPS长达30余年的垄断地位。
在我国似乎也有这么一条定律,凡是高大上的产品,只要被我们吃透了,就能迅速把它的价格“白菜化”。据了解,联影产品的价格普遍只有同类进口产品的2/3左右,这倒逼国外巨头不得不大幅降价,平均降幅高达30%左右,真可谓是“价格屠夫”。
当然,不可否认,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与GPS三巨头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最大的特征就是“散”。比如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营收最高的迈瑞医疗,其2019年的营收只有166亿元,而GPS三巨头的营收都超过1000亿元。高端医疗器械是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持续投入大的行业,因此在提升本土医疗器械的创新水平的同时,或许还应整合资源,改变中小企业林立的局面。
总之,现如今我国已开启了产业升级之路,随着我国对高端医疗器械行业的不断投入,相信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实现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替代”,最终打破GPS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