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行业被美欧日垄断 中国要花超3千亿进口


说起“中国制造”,简单概括就是“大而全”。早在2010年,中国制造业规模就已经是世界NO.1,如今美国、日本制造业加起来还没我国的规模大,全球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也唯有中国一家。然而,相比之下,国内的仪器仪表行业,却走向了一个相反的方向,其面临的问题甚至比芯片还要严峻。

在芯片领域,我国尚有华为海思、中芯国际这样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芯片企业,但在仪器仪表行业,不存在这种领先的企业,美欧日在这一行业具有绝对的控制力。

2008年美国公司发布的《仪器市场展望》报告中曾分析了当时全球TOP40的仪器公司,中国企业上榜数量为0;2019年,美国知名杂志又公布了2018年度全球仪器公司排行榜,前20家公司基本也被美欧日垄断,其中有8家来自美国,7家来自欧洲,5家来自日本,没中国企业的份。

仪器仪表行业虽然只是制造业的一个细分领域,但它却在高端产业、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商务部就指出,仪器仪表行业虽然仅占其工业总产值的4%,但对美国国民经济的影响超过60%。

然而,这十年来,我国除了未能诞生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仪器企业外,对国外高端仪器的依赖也正与日俱增,90%以上的高端仪器需要从国外进口。

比如在关乎民众健康的医院里,CT、核磁共振仪、大型X光机这些医疗仪器几乎被通用电气、飞利浦和西门子垄断;在石化行业,真正的自动化仪表几乎是艾默生、西门子、ABB等“洋装备”;另外,国家相关机构也曾对31个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检测仪器进行摸底,结果发现,86.8%的设备来自国外......

当然,国内的仪表仪器行业也并非没有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仪器仪表生产大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企业数量已经达到4906家,主营收入为7660亿元。不过,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屈指可数。

可以说,“大而不强”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现状。正因为高端仪器严重依赖进口,我国仪器仪表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根据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仪器仪表进出口总额分别为519.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14亿元)和338.38亿美元(2222亿元),逆差达到了181.55亿美元(1192亿元)。

但各位可能想不到,在部分高端仪器领域,我国曾经也并不落后。比如电子显微镜,早在1958年,我国就已经研制出第一台国产透射电镜;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研制的透电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用途更广泛的质谱仪,南京工学院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研制出四极质谱探漏仪,距离德国在这方面申请的专利仅过去不到十年时间。

只不过改革开放以来,凶猛的外资巨头杀了进来,在“造不如买”的影响下,一些本来已经发展较好的国产精密仪器在“进口货”的冲击下逐渐丧失优势,甚至被外资收购,这对国产仪器的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害,至今仍未摆脱“造不如买”的局面。

2009年,一些机构曾做过一项调研发现,过去20年,我国科学仪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逐步拉大了。当然,造成这个局面也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仪器仪表行业虽然重要,但本身规模和市场不大。以当今世界最大的仪器公司——美国赛默飞为例,其2019年的营收仅63亿美元,这已经占到了该行业TOP20强公司总营收的1/4。

更要命的是,如同芯片行业一样,仪器仪表也是一个研发周期长、持续投入大、见效缓慢的行业,而我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基础薄弱,造不如买的思想也进一步阻碍了自研之路,在外资巨头的冲击下,无力抵抗也在所难免。

还有重要一点不得不提,我国仪器企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这并不利于市场的发展。参考行业龙头的发展路径,赛默飞自2006年以来就已经发起了200多次并购,其中在2016年更是以42亿美元高价收购冷冻电镜厂商FEI;另一家行业巨头——丹纳赫,过去近30年的并购次数更是高达400次,国内的仪器公司与之相比只会更难以望其项背。

总之,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也是花钱买不来的。仪器仪表行业是我国制造产业技术对外依赖的重灾区,不得不防。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对华挑起科技摩擦,在芯片领域已经对我们卡脖子,要是在高端仪器方面“动手”,恐怕也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麻烦。

现如今,我国也正不断地加大科研投入,开启了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可以说,我国已经有能力、有条件去攻克一系列“卡脖子”技术,相信高端仪器受制于人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