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新增货币再流进房产市场,中国三令五申贷款不能用来炒房,可惜部分地区房价仍在上涨。北京不得不下令继续收紧银行贷款,上海、广东除了收紧房贷,还在清查违规贷款资金达2.7亿元人民币,以防止房价泡沫继续失控。
中国国家统计局本周一(15日)发布的统计显示,2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7%、0.5%、0.9%和0.1%。
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1.2%、1.3%、1.0%和0.9%。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上涨0.4%,涨幅均与上月相同。
土地供应“双集中”沪深二手房限价当局近期频繁推出限制楼价上涨的措施,包括限制土地供应量、严查违规房贷。经营房地产的尚女士接受本台采访时说,在土地供应方面,全国二十多个城市推出“双集中”供地细则:“供地双集中就是把全年的计划都做好了,比如几月份供地多少,哪一个城市供地多少,但是今年全年计划中,上海和深圳都不供地。其他城市新供土地也不太多,深圳二手房交易现价。”上个月,深圳住建局发布《通知》,称将建立深圳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引起了市场热议,出现了单价19万的住房“降“到13万的状况。本周,上海二手房价格下降约两成。
图为,上海房地产展览期间,一名妇女参观了房地产摊位。(美联社)
尚女士说:“上海这边学区房,昨天(17日)一下子跌了20%。另外,昨天上海出了一个新政策,学区房就不像以前那么抢手了,最好的学校以后只有50%在相应的地段,另50%开放给类似于区公立学校的尖子生。”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对《证券日报》记者说,今年以来,深圳、上海等城市的调控政策频频出台,堵漏洞、控金融、打炒作的信号十分明显。不但一线城市,二、三线热点城市的调控也不断加码,向市场释放出明确的信号。因此,今年房价保持稳定大格局的确定性强,但各地房地产市场的分化还将持续,不同城的房价波动性依然会存在。
政府感觉到调控手段已经用尽了
目前,广东银保监会正在严查违反房贷。央视新闻客户端本周三报道,截至3月16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920户,其中广州地区银行机构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1.47亿元、305户。对此,广东银保监局已要求相关银行限期整改问责。
尚女士说,当局另一个打击楼市价格上涨的措施是收紧房贷:“还有一个是银行贷款收紧,其实从去年就开始收紧了,说每一个银行有不同的房贷比例,总之是降低比例。现在就是要重新制定游戏规则。”
金融学者司令认为,中国楼市价格上涨表明,当局前一阶段的调控措施明显不足:“房地产市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调节的空间相当大。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背后所代表的经济现象,往往更多的体现政府的意志。现在政府感觉到其他的调控手段已经用尽了,但是市场起到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
据报道,目前,中国银行机构采取了终止额度、一次性全额结清、分期提前还款等整改措施,并对存在违规问题的内部员工开展了警示告诫、通报批评、积分扣减、经济处罚等问责。
司令说:“此前,这些银行在审批个人贷款流向,确定资金用途的时候,银行对这些风险不可能不知道,这些问题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没有得到解决。还是经济下行压力大,为了保增长,保物价,保就业,当你发现房价虚高,泡沫化严重的时候再去遏制,已经晚了。”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稳房价工作将继续,其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房价的稳定。
严查风暴席卷全国,炒房客彻底慌了!广东已查到920户购房者,更有银行员工一经发现直接辞退…
日前,一张某银行上海分行出具的《个人贷款提前收回告知函》在网上流传,让不少炒房客睡不着觉了……
网络流传的个人贷款提前收回告知函
告知函表示,由于借款人没有履行合同第四项“贷款用途”的相关规定,银行宣布合同项下的全部贷款提前到期,并限期归还全部贷款本息,否则立刻视为逾期,将开始产生罚息。
这一情况不是个例,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近期,全国各地均有不少违规挪用银行信贷买房的投资者,被银行勒令提前还款,北京有人因此退了刚买的学区房,上海、深圳也有人在四处求助咨询,打电话质问自己的中介公司,或者不得不紧急脱手房产筹款……
这场针对挪用经营贷炒房的围剿正在席卷全国。
广东发现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 涉920户
以广东为例。
3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和广东银保监局了解到,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经营性贷款等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有所抬头的问题,两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周密安排,通过“三个一批”严肃查处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行为,引导银行机构合法经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据了解,所谓“三个一批”具体为:
快速查处“一批”。2月4日《南方日报》刊登《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为何屡禁不止》的报道,指出广州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经营贷、消费贷等资金借助不法中介机构流入楼市的乱象。广东银保监局迅速组织精干力量,成立6个核查组,于2月9日同步进驻媒体暗访的广州地区6个银行网点。截至目前,经过大数据筛查、台账分析、查阅档案、流水追踪、人员访谈等多种方式取证,已发现经营贷、消费贷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金额逾3000万元。针对前述涉嫌违规问题,广东银保监局已启动处罚调查取证。
全面自查“一批”。2月9日,广东银保监局下发《关于组织辖内银行机构开展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风险排查的通知》,部署全辖银行机构从授信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以及第三方机构业务合作等方面开展全面自查。截至目前,辖内(不含深圳)银行机构已完成个人经营性贷款自查的银行网点共4501个,排查个人经营性贷款567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2165亿元,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920户,其中广州地区银行机构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1.47亿元、305户。对此广东银保监局已要求银行限期整改问责,目前银行机构采取了终止额度、一次性全额结清、分期提前还款等整改措施,对存在违规问题的内部员工开展了警示告诫、通报批评、积分扣减、经济处罚等问责。
现场督导“一批”。近期,广东银保监局主要负责人带队走访广州地区部分商业银行,提出一系列监管要求,包括切实加强资金流向监控,严防资金通过经营性贷款、消费贷款违规绕道流向房地产市场,等等。机构监管处室分组对广州地区媒体曝光较多、问题较为突出的银行进行了全覆盖现场督导,明确提出监管意见。加强数据分析,向部分银行发送个人经营性贷款疑似挪用于购房的数据,共发送疑点线索642笔,机构排查确认40笔个人经营性贷款被挪用于购房,相关机构已启动整改问责。
据悉,从现场调查和银行自查的情况看,银行机构暴露出授信调查未充分了解客户财务状况、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于购房等问题,反映了银行机构在信贷管理的制度和执行上还存在不足。值得关注的是,已发现的违规行为中,有相当部分的贷款出现了房地产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包装”助推的身影,涉嫌违规的操作方式包括通过中介机构过桥垫资套取经营贷置换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经过转手多次后挪用个人经营性贷款用于购房首付款等。
风暴席卷全国
在这场排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风暴中,一线城市首当其冲。
深圳:跨行追踪要穿透到第三手
据新华社16日报道,自上周开始,深圳金融监管部门已联合商业银行启动全面核查,向“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亮剑,堵截“假小微”套贷买房。
银行人士表示,本轮穿透式核查将对“假小微”套贷买房,特别是“全款买房再抵押申请经营贷”现象起到显著震慑作用,市场将逐渐走向规范。
与此前排查仅限于银行自查不同,本轮核查中,监管部门全面介入,对经营贷申请人中有购房记录者进行跨行穿透三道手续的深度核查,一旦发现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或股市等,银行将采取收回贷款等措施,确保经营贷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据介绍,此次专项核查的对象为2020年5月1日以后发放的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口径贷款,核查内容包括抵押物过户时间与贷款申请时间间隔是否短于8个月,以及贷款发放前后3个月借款人及其配偶名下是否新增房产。
深圳多家银行表示,已接到监管部门发来的协查清单。根据监管要求,跨行追踪要穿透到第三手,即A账户转给B账户再转给C账户,核查要穿透到C账户有没有违规使用资金买房或买股票。
一家大型国有银行深圳市分行负责人表示,该行建立了大数据监测系统定期分析信贷资金流向。一旦发现经营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将根据合同约定要求客户立即提前归还贷款,并有权要求客户按约定支付贷款挪用罚息。无法按期提前归还贷款的客户将面临银行诉讼、抵押房产被查封等风险。同时,违规客户还将被列入行内黑名单,进而可能影响客户后续在该行继续申请贷款。
上海部分银行经营贷涨价
而据第一财经报道,3月16日,某城商行上海分行个金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我们今天收到总行消息,经营贷二抵正式涨价,通知说是‘贷款利率原则上采用固定定价方式,不低于10.8%’,这么贵的二抵和信用贷利率都有一拼,业务看来是很难推进了。一抵利率目前还没变,最低可以到5.5%。”
在楼市调控的背景下,各地排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此前已有银行上调经营性贷款利率。而所谓“二抵”是指经营性二次抵押贷款业务,指银行向自然人发放的,用于生产经营性用途,以在银行办理按揭的房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的个人贷款,相比“一抵”,“二抵”的抵押品是正在按揭中的自有住宅。
据了解,上海部分银行的一抵和二抵经营贷利率都有所上调,但并非普遍现象。某国有大行上海分行人士3月16日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两个利率都尚未变化。”
“目前我们的按揭贷款已经几乎停摆,如果经营贷一抵也大幅抬价,整体业务和业绩考核都可能受到影响。”上述城商行人士对记者称。
北京地区银行内部人员:诱导客户违规购房,一经发现直接辞退
另外,据媒体报道,目前北京地区银行均严格执行防止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并展开了相关自查工作。
据证券日报报道,记者以贷款人的身份咨询走访了多家银行,当记者隐晦的表示想将经营贷用于购房后,各银行均对记者做出了谨慎回应,表示信贷资金仅用于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活动,不得用于房市、股市和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权益性投资。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某支行内部人员对记者表示:“近期银行对与经营贷的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等领域查的很严,但还未听说有违规客户被要求提前还款的。若是有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诱导客户用相关贷款违规购房,一经发现直接辞退,并有可能面临严重处罚。”
上述人士也对记者坦言:“对于自查经营贷是否流入楼市,若有人将资金全部取出放入第三方账户,银行确实难以追查出资金真实的流向。但监管层若要仔细追查资金流向,一定有办法能查出来。”
购房者面临被诉讼、执行的风险
信用记录或将出现“污点”
尽管严查风暴越刮越大,但是仍有人顶风作案。
据广东3.15晚会曝光,广东电视台记者走访发现,广东仍有部分银行的客户经理明确向客户表示可以使用经营贷和信用贷买房。一些银行客户经理还“教导”具体操作方法。视频中,客户经理对这一操作的违规性心知肚明,却向消费者表示“一般银行会检查,有的银行也只是走走过场。”
例如,面对咨询,有客户经理回复称“不是说不能做”,并主动向客户“支招”,表示可“全额付款,房产证拿过来,然后再来银行借,借完以后再把贷款还给人家”。
经营贷是向企业发放的一种贷款产品,主要用于个人资金流转、购置或者更新经营设备、支付租赁场所租金、商品房装修等经营活动,那么,为何会有大量的经营贷资金流入楼市?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解释称,从字面理解,经营贷必须用于经营。经营贷流入楼市相当于替换了“按揭贷款”,而后者的调控政策更为严格,利率也更高。
“现在来看,按揭贷款的年利率普遍是5%-6%,一些地方甚至达到6%以上,首付的要求也比较高。由于一些特殊政策,经营贷款的年利率在4%以下,贷款周期也会拉长,所以经营贷替换按揭贷款才有市场空间。”张大伟表示。
张大伟提出,经营贷流入楼市的核心原因是其与按揭贷款的利差,同时与银行在放贷过程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有很大的关系。“从银行角度来说,经营贷的风险是高于按揭贷款的,但经营贷的利率在政策要求下又低于按揭贷款,所以在银行执行层面就出现了动作走形,变相鼓励经营贷进入楼市。”
不过,看似诱人的违规资金入市,却藏着不少风险。广东至高律师事务所主任吴兴印表示,一旦金融机构排查发现,将会提前收回经营贷款,消费者面临资金链告急,而购房者若无法提前还款将会面临被诉讼、执行的风险。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信用记录或将出现“污点”,后续该消费者如果想继续通过信贷方式融资,将会存在障碍,难以得到审批。情节严重的,消费者和中介公司还可能存在被依法追究骗取贷款的相关刑事法律责任。
“去年初贷款投资了套浦东的房子,结果被银行收回贷款,无奈卖了两套名下房产来还钱。”一位上海楼市投资客说。
上述人士去年初从总部位于深圳的某股份制银行贷款几百万,名义是企业经营贷款,但实际上挪用资金在黄浦江沿岸购得一套千万价值的住宅。近期银行突然通知其提前还贷,于是他情急之下只能卖掉家里两套小房子来筹集资金还上贷款。这下,原本投资的住宅变成了“刚需房”。
“本来以为股份制银行不会管得这么严,没想到今年都是严格对待。”上述人士称。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新华社、第一财经、《财经国家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