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阿里巴巴与计划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下的私营经济

中国下一个五年规划,会给经济发展定出怎样的方向?德语媒体关注了国家资本主义下私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题为“中国新的计划经济” (Chinas neue Planwirtschaft)的分析评论,指出在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规划里,“北京告诉企业该往哪里投资,谁要是不服从,就会遇麻烦”。中国会回到计划经济吗?作者认为,像上世纪50年代那样指定钢铁产量目标的做法不会再有了。90年代中以来,中国鼓励市场经济和竞争,2006年甚至把“五年计划”改称“五年规划”。文章写道:

“人们兴奋而忧虑地等待的这份新文件,是习近平威权治下的第二个(五年)规划,上海的商界精英私下叹息道:与其叫‘规划’不如叫‘法律’。私营企业家们表示,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多是同政府做的。据《经济学人》报道,截至一年前,在中国大陆上市的3900家企业中,有近400家都在经营报告中表明了对习和党的忠诚,是2017年时的4倍。

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对企业家们承诺,他们可以继续赚钱——如果他们同时服务于国家的目标的话,就像中国最大的私营汽车制造商吉利的创办人、戴姆勒的大股东李书福那样。这位在习的帮助下收购了沃尔沃的企业家正在与高科技巨头们缔结一个又一个的联手合作,目标是,集合力量从德国和美国的汽车工业手中夺过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汽车工业被习近平视为决定成败的产业。”

人大代表李书福(资料图片)

“而像阿里巴巴、拼多多和腾讯这样的网络巨头迄今的业务模式,在共产党看来则是没有未来的。”作者分析指出,尽管这些网络商家开发出巨大的市场,在推动消费、创造利润方面取得让人叹为观止的成功,但是:

“习觉得中国有更紧迫的问题要解决,比如因为不能自己制造,中国仍必须从美国进口半导体。党报《人民日报》嘲讽说,阿里巴巴们‘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网络团购这种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变现的模式,成不了大事。于是,股市上阿里巴巴的股票一下跌了16%。

其实正是被批评的互联网企业,通过其粗粝的竞争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事实上,中国进入新千年后的发展规划更像是一个好想法清单:北京承诺加强环境保护,更加均衡地分配财富。随后的结果却是,中国成了全球最大的有害废物排放国,其社会贫富不均的程度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是其它国家。”

国企与私企竞争?

财经杂志《资本》(Capital)刊登题为“党永远正确”(Die Partei hat immer Recht)的文章,关注了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的遭遇,提问“国家资本主义给企业家多大的自由”?文章写道:

蚂蚁金服的上市在最后一刻被叫停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政府偏偏要跟过去数年里中国变得如此强大的信息技术产业过不去。答案是:因为竞争。大多数陈旧的国有企业担心要与更具创新力的私营企业竞争。马云以他的借贷平台让银行相形见绌。他的货币市场基金削弱了国家把持的金融体系。

这一矛盾并不是新的。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方向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私人企业应当获得成功,但不能威胁到党的权力。过去20年的主蓬勃发展要归功于私营经济,政府也乐于通过排挤外国竞争者予以扶持。由于谷歌、脸书、Whatsapp和Youtube在中国遭屏蔽,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技术企业才得以成长为今天的巨头。

但现在这两家已经变得如此之大,以至于在它们之外几乎已不存在竞争。‘国家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多竞争’,德中合资的中欧平行基金(Awesome Capital)的Mirko Wormuth说,阿里巴巴和腾讯阻碍了‘所有的创造性破坏’,大肆收购市场上前景看好的初创企业或干脆模仿人家。中国的反垄断法在很长时间里只是纸老虎,现在终于排上用场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