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过年期间,外媒发布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涉华消息。
“中国考虑对美国军工产业断供稀土”,美国最先进的F-35战机或将停产。
稀土价格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热门话题,几年未见的飙涨,一时引发诸多关注。
去年六七月份开始,最主要的稀土原料氧化镨钕价格经历了几次直线拉升
我们上一篇文章刚刚谈过,稀土供不应求很可能成为未来两年的一个大趋势。英国《金融时报》似乎也在研究这个问题。
但是突然要掐美国战机的脖子,真实性有多大?
仔细看内容就会发现,《金融时报》这报道更像是个“缝合怪”。
中国在去年12月1日,确实实施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今年1月,工信部又发布《稀土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里面明确提到稀土适用于出口管制。
但这些都是中国正常的立法行为,完善自己的法律体系,距离实际制裁还有十万八千里。怎么联想到美国了呢?
原来报道还采访了一位中国稀土企业高管,对方说,中方询问过稀土管制能给美国军工企业造成多大影响。
这就是对美国“断供”的全部内容了。
img src="https://web.popo8.com/202102/22/12/72afd7a736.jpg"/>
不过,正如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忧患意识一样,西方国家对稀土的关注也无可厚非。
毕竟中国产量一度高达全球90%,哪天真的出现了事关核心利益的变化,十万八千里也不过是一个筋斗云的事。
刚刚下台的特朗普,最清楚中国稀土“王牌”的杀伤力。为了复兴美国稀土产业,他已经折腾了好几年,拜登上台之后也大概率会延续他的政策。
而中国自己的问题也急需解答,珍贵的稀土如何合理开采,是否会有枯竭的一天?
面对一心想要复兴稀土业的美国,中国对全球稀土市场的掌控力,究竟还能维持多久?
01.稀土矿当铁矿挖,是什么体验?
关注地缘政治的人,一定记得一张数据图。
美国曾经是全球稀土产量最大的国家,大概从图中第二根虚线部分,也就是1984年起,突然被“毫无姓名”的中国迅速超越。
当时,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正式投产。
我们上一篇文章讲过,白云鄂博是中国最主要的稀土产区,储量能占全国的83%。但是毕竟中国稀土储量只占全球39%,怎么就占了90%的产量?
因为价格低,销量大。这一时期,低价是中国的主要优势。
这一方面是国内开采企业的恶性竞争。
中国稀土出口企业一度达到200多家,这还没算上盗采、走私稀土矿的黑色产业链。而根据2012年海关数据,黑稀土占到中国稀土出口量的一半以上。
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稀土的开采成本,就是比别人低得多。
我们之前介绍过,中国南方特有的离子型稀土矿,是全世界最容易提取的重稀土资源,成本低不难理解。
全世界都有的轻稀土,中国成本也是最低。
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即使到了2020年,中国稀土行业被整合为六大国有集团,北方稀土独占白云鄂博矿的情况下,白云鄂博的稀土价格(图中的“包头混碳稀土矿”)仍然远远低于其它来源。
img src="https://web.popo8.com/202102/22/15/80eb5d5b5a.jpg"/>
白云鄂博稀土矿的低成本是怎么来的?
首先,根据公开数据,白云鄂博稀土矿的稀土氧化物(REO)比例为3%-5%,在全世界来说,都属于很高的品相,天赋异禀。
另一个秘密,藏在一个专业名词里——尾矿。
一般在谈到白云鄂博稀土储量时,除了介绍其稀土氧化物储量3500万吨以外,还会补充一句,来自尾矿的稀土氧化物为1280万吨。
这个“尾矿”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理解,就是开采铁矿石剩下的矿渣。
白云鄂博其实并不单纯是一个稀土矿,它的特点是铁和稀土共生,铁矿才是大头,铁含量大概是34%。
50年代白云鄂博矿最早被开发的时候,中国还没有稀土开采技术,国内也没有什么需求,它主要被当做一个铁矿来开采。新中国最早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包头钢铁厂,就是因为白云鄂博矿而建。
1959年,周恩来为包钢剪彩
铁矿开采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叫选矿,先把大块矿石打碎,然后选出其中铁含量高的碎石。
比如白云鄂博以磁铁矿为主,选矿的时候,用磁铁一吸就能完成选矿。选矿完成后剩下的废弃矿石,就叫做“尾矿”。
mg src="https://web.popo8.com/202102/22/9/67279cc832.jpg"/>
去过矿山的朋友,应该不难注意到这种选矿装置
网络上有一种说法,说中国最大的稀土矿被当做铁矿挖了几十年,稀土被当做废物扔掉了,就是指的这段历史。
我们真的把稀土扔了吗?当然没有,国家一直都惦记着。而且,当年开采铁矿的尾矿,因为已经被挖出来、打碎了,几十年后拿来二次提炼稀土,成本自然就降低了很多。
可以说,在中国拥有稀土开采技术之前,就已经在开采了。今天低成本的稀土,是整个新中国工业史的附带福利。
02.美国人“杀死了自己”
单靠低成本,中国企业确实把美国同行打趴下了,但还没能彻底打死。
美国稀土产业曾熬过了漫长的黑暗时期,但是,在自以为看到光明的时刻,他们遭受了一记致命打击。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中美稀土的决定性一战,是日本人先动的手。
2010年9月17日上午,载有15名船员的中国渔船“闽晋渔5179号”在钓鱼岛海域捕鱼时,遭到日本海保厅巡逻船驱赶,日方随后登船,逮捕了中国船长。
当年“闽晋渔5179号”被驱赶时,一度主动撞击日舰
当时正是中国民间反日活动最频繁的时期,中国官方也迅速反制,暂停对日本的稀土出口。
随后,中国收紧了稀土出口配额,全球稀土价格暴涨。
这让成本高企的西方矿业公司看到了翻身的希望,纷纷扩大资本开支,试图重启被中国挤垮的本土矿山。
例如,前世界最大稀土矿MountainPass的所有者,也是当时美国仅剩的一家稀土开采和加工企业——钼业公司(Molycorp),在中日摩擦的第一时间就敏锐发现商机,大举投资扩产。
同样拥有大量稀土资源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加入了竞争。
加拿大一个行业组织“加拿大稀土网络”声称,到2014年,该国将生产全球五分之一的稀土。
但是另一方面,欧美国家也在WTO对中国展开攻击,认为稀土出口配额违反了世贸承诺。2015年,中国被迫取消了出口配额限制和高关税。
这一取消,最大的受害者不是中国,恰恰是西方自己的稀土公司。中国廉价稀土重新进入市场,让他们前期的扩产投资全部打了水漂。
2015年6月,美国钼业公司带着17亿美元债务和一座刚修了一半的加工厂,宣布破产。
曾经称霸世界的美国稀土产业,暂时退出历史舞台。
而中国,坐稳了全球稀土产量的霸主地位。
03.中国的战利品
2019年,“推特总统”特朗普风头正劲,当时他正在极尽所能鼓吹和落实自己的“美国优先”。
在对华发起贸易战之后,他又重新开始动用国家权力,试图重振美国稀土产业。
2019年5月,美国Mountain Pass稀土矿重启,到去年年底基本已经完成产能爬坡。
同年,美国国防部获得授权,直接投资稀土分离冶炼。按照美国媒体说法,这是曼哈顿计划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以来,美国军方对商业规模稀土生产首次进行金融投资。
可以看出,美国人吸取教训的速度也很快,他们很明显意识到,上一轮失败,主要在于政府和企业的不协调。
2020年11月17日,特朗普败局已定的时候,还没忘了拨款1300万美元资助美国稀土公司。
在国家最高级别的支持下,美国稀土产业确实正在快速回血。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对稀土市场的掌控程度出现下降。
稀土生产中最难的不是挖矿,而是提炼。
加拿大稀土专家Janice Zinck有一个比喻:
传统金属的提炼,就像在曲奇中提取巧克力碎屑——金属在矿石中是聚集在一起的。而稀土则像是在曲奇中提取糖粒,元素在矿石中的含量本来就少,还特别分散,用复杂的化学方法才能提纯。
因此,有人把稀土产业称作“附带矿山的化学工业”。
到目前为止,美国仅仅具有稀土开采能力,但矿石的后续分离冶炼,仍然要运到中国来完成。
建立了全产业链之后,中国不再只是一个卖矿者。
我们前面也提到,Mountain Pass稀土矿的所有者钼业公司,早就破产了,以2050万美元的低价卖身。
接盘者是谁?来自中国四川的盛和资源,如今掌握着矿山30%的股权。Mountain Pass能复产,离不开盛和资源的技术支持。
盛和资源也由此获得了Mountain Pass稀土矿的包销权,也就是说,美国卖稀土矿的收入,中国人也要抽走一部分。
除了美国之外,盛和资源还拥有格陵兰岛稀土矿的股权,未来几年有望逐步投产。
最近的A股市场上,盛和资源股价连续涨停,成为稀土版块最靓的崽,原因就在这里。
一旦未来稀土需求大增,盛和资源将提供充足的供给增量,而且不受国内配额限制。
盛和资源近期股价走势
采全球的矿,供应本国高附加值产业,这本是赢家应得的战利品。
美国学者亚伯拉罕(David Abraham)写过一本书《权力的元素》,来描写中国在稀土上的地位。他感叹,2015年自己在中国兰州参加的一场稀土研讨会,有大概300人参加,而现在全美国都找不到300个稀土专家。
中国稀土的优势,早就从单纯的靠天吃饭,变成了工业能力的全面碾压。
04.赢家的两难
但是冷静下来看,在目前的时间点,中国这个赢家远非高枕无忧。
我们上一篇文章已经分析过,未来两年全球大概率会出现稀土需求暴涨。
定量来看,根据财通证券测算,全球轻稀土氧化镨钕的需求量,将从2020年的6.3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7.6万吨,年化增速超过6%。
6%跟别的行业没法比,但对于大宗金属来说,这个增速已经很高了。
此外,新能源车对高端钕铁硼磁铁的需求,将从2020年的1.26万吨,增加到2025年的6.12万吨,年化增速接近40%。
白云鄂博稀土氧化物储量3500万吨,镨钕含量大概20%,也就是700万吨。以每年7万吨的氧化镨钕需求计算,白云鄂博矿可以支撑100年。
其实,全球矿产资源都是处在一个不断找矿的过程中,铜、钨等金属的静态可开采年限也不过是几十年,但未来总会有新矿山发现。
白云鄂博的3500万吨已经是多年前数据,有专家认为,这只算了浅层露天储量,将来找矿潜力还有很大。这意味着,暂时不用担心中国轻稀土耗尽的问题。
对轻稀土来说,中国的两难主要在于要不要增产。
中国轻稀土的开采配额,近年来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其实足以满足未来需求的增长。那么去年三季度以来稀土价格飙升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疫情影响,去年上半年全球稀土需求严重萎缩,价格也跌入低谷,国内企业与其越生产越亏损,不如干脆停产。
但是,中国经济随后快速恢复,尤其是新能源车突然爆发,导致了短期供需错配。
去年二季度开始,国内氧化镨钕库存快速下降
目前,美国Mountain Pass和澳大利亚Lynas作为仅有的海外稀土来源,短期都没有新的产能投放。
在这种情况下,稀土价格走势,就取决于中国企业是否增产。
如果中国企业增产,北方稀土、盛和资源等企业的盈利自然会有提升,但稀土价格就难以长期维持高位,对行业生态没有根本性改善,还是会回到廉价卖宝贝的老路。
如果中国不增产,稀土价格持续上涨,对国内企业固然是长期利好,但海外高成本矿山也会实现稳定盈利,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格陵兰乃至印度,都有了扩产资本,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可能受到威胁。
工信部19日公布了今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指标,比去年同比大幅增长27%,证明中国不打算制造稀土供应紧张
即使是分离冶炼环节,澳大利亚Lynas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已经占到全球10%左右的产能,在美国设立新的分离产线也即将投产,逐渐将对中国形成实质性竞争。
最近券商所谓的国内稀土行业将从周期性转为成长性,这么看还是很困难的。
短期供需错配将让相关企业受益,但5年以上的时间尺度,稀土产量真的不是你想提价就能提。
或许,未来全球轻稀土格局终将回到多国竞争。
05.下一场竞赛
对于重稀土来说,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重稀土镝、铽,也是受益新能源爆发的标的。
中国南方的离子型稀土矿,过去是全球唯一的重稀土来源。2018年之后,缅甸矿开始占据了重稀土供给的半壁江山。
与国内轻稀土配额逐年提升相比,更加珍贵的重稀土配额近年是没什么增长的。而缅甸矿受到政局动荡、品位下降等因素影响,甚至有供给收缩的危险。
百川有色预测,氧化铽2021年产量预计在420吨,到2025年有望到500吨左右,但是需求增长按照当前增速测算会到650吨,缺口巨大。
氧化铽也是价格最昂贵的稀土氧化物,最新报价达到885万/吨,,氧化镨钕的价格还不到48万/吨。
那么其它国家有可能在重稀土领域对中国发起挑战吗?虽然难度很大,但可能性是存在的。
最有潜力替代中国离子矿的原料,叫做独居石。
<
人类最早利用稀土资源,就是从独居石开始的。不过由于独居石中还含有放射性元素钍,提炼加工过程中对工人存在伤害,利用难度太大,而且品位也不如白云鄂博和MountainPass的氟碳铈矿。
自从50年代发现氟碳铈矿之后,独居石就逐渐被抛弃了。
此外,钍也是重要的核燃料来源,还能用于生产武器级的钚,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已经禁止开采专门的独居石矿。
随着现代工业对重稀土需求越来越大,而氟碳铈矿缺乏重稀土元素,独居石重新有了利用价值。虽然直接开采独居石障碍比较多,不过独居石也是锆钛砂矿的重要副产品,来源还是比较充足的。
因此,谁能率先克服独居石的严重辐射污染问题,谁就将赢得重稀土的未来。这一次,比拼的依然是国家技术能力。
印度、巴西、澳大利亚,是独居石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并且有着长期的独居石利用经验。
但这一次,中国仍然有先发优势。
中国白云鄂博也有大量独居石资源,盛和资源还在布局海南等地锆钛砂矿。
此外,2018年,中国进口的锆英砂、钛矿砂中,理论上可以包含5万吨独居石,折合3万吨稀土氧化物,数量已然不少。
根据盛和资源2020年半年报,公司已经拥有了从独居石中提炼稀土的能力。
虽然还不知道这种技术路线的具体成本,以及污染控制水平,但比起还是一片空白的美国,中国稀土冶炼技术仍然是让人仰望的存在。
综合下来,轻稀土逐渐回归全球多元供应,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从官方的稀土管理政策来看,中国也不寻求垄断全球稀土供应。
重稀土方面,中国短期仍然有很大优势,但是新技术还在起步阶段,如果不能尽快实现专利垄断,失去了资源优势的中国也难以长期一家独大。
在最近的稀土热中,大家还是要保持一份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