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湖塌陷”?中国发展最猛区域面临被瓜分(组图)

作者 | 常秉钊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 |谭保罗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优势的地理位置、乡镇企业主导的“苏南模式”和强劲的县域经济,环太湖地区,一度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区域之一。

自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两年多的时间里,环太湖地区作为长三角地理核心,在协同发展中已经取得诸多成果。这些突破主要分布于基础设施建设、政务办理、公共服务、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治理等领域。

然而,在经济发展与合作层面上,一种可能性也不能不察——面对着东上海、北南京、南杭州等三大城市圈飞速扩张,太湖周边的苏锡常湖嘉五市可能正在陷入一种被四面八方的引力拉走,并分割的风险。

于是,必须重新思考环太湖未来的走向,以及在这个地方如何形成一种新的积聚力。

不止对接上海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同时2035年远景目标也随之制定发布。翻开各地区市委发布的规划建议,可以很明确地看到对城市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定位。

苏锡常湖嘉五市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都很明确地表示,在未来发展中要更进一步对接上海、融入宁杭生态经济带与南京、杭州都市圈。而这些举措也被作为融入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抓手。

具体而言,苏州要在区域规划、产业、金融、科教、会展商务等多领域加强与上海的对接融入。无锡提出要“成为上海发挥核心辐射功能和龙头带动作用的重要支点”,并对接宁杭生态经济带和南京、杭州都市圈建设。常州在“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推动溧阳、金坛融入南京都市圈”以及“链接宁杭创新资源”。在对接上海大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之外,湖州与嘉兴两地都计划推进嘉湖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

但是相较而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环太湖的苏南城市之间的合作联动篇幅则少得多,且表述顺序也远排在与上海及宁、杭对接之后。而几乎很少见到,关于苏南与浙北之间合作联动的相应表述。只有嘉兴提到苏嘉一体化,湖州简略触及共建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

同样,这种城市相互间合作意愿、动力的不足,也可以从新闻检索有限的结果中得到印证。目前,来自江苏的苏锡常与浙江的湖州、嘉兴间的合作,大多仍集中在交通建设、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方面。城市经济领域的报道并不多见。

因此可以说,按照目前情况来看,无论现实状况还是未来规划,环太湖的城市正在被周围三大城市圈的建设所瓜分。即便是在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一种以太湖为中心的城市合作“洼地”也极有可能慢慢形成。

实际历史上,苏南与浙北由于地理位置临近,无自然险阻分隔,曾长期被归属为同一行政区划。自秦时设立会稽郡,到唐时江南道,再到宋朝所谓两浙十四州。现在所言的环太湖五市,直到明朝才被南直隶与浙江两省分开。即便如此,一直以来环太湖地区在行政、经济与文化上联结都十分紧密。

那么,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本该是城市之间进一步增进发展协作的契机,却是因为什么阻碍在环绕太湖的城市之间形成彼此更加紧密的联动?

群龙无首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行政区划上分隔。苏锡常湖嘉五市分属于江苏、浙江两省。同时目前国内,以省份及城市为单元进行的经济竞争中,两级政府彼此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这一答案或许符合人们最直观的感受与认知。但是仔细想想,很容易发现并非如此。以刚刚批复的南京都市圈为例,其中来自安徽省的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占据了将近半数的位置。而杭州都市圈也对黄山也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省际区隔在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不成为阻碍地区经济联动的阻碍。

反观环太湖地区,缺乏的是一个具有强向心力的经济中心。五市中,虽然苏州GDP突破两万亿,无锡突破一万亿元,经济体量都不容小觑。可如果去掉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四座县级市,苏州中心城区的经济体量将会减半。而离开了江阴、宜兴的无锡情况也是类似。经济中心的分散,使得这两座城市的集聚效应与辐射能力远没有数字所显示的那般强大。

同样以经济体量与集聚度结合,来审视环太湖周边的各个板块。打散地级市的行政区划就会发现,苏州市本级及四个县级市、无锡市本级及两县级市、常州市及溧阳、嘉兴、湖州,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均衡,体量间的差距也并没有综合统计那般悬殊。

就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贫富、城乡、区域差距而言,均衡的经济发展是非常理想的状况。但从促进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上来讲,均衡意味着缺乏突出的极点,进而无法引导区域产业在进一步集聚中完成转型升级。同时,在社会、文化心态方面,相对均衡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很容易成为区域整合、人员流动的阻碍,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

此外,与农业经济主导的时代不同,铁路与高速公路崛起,水运重要性下降。这使得太湖本身的存在反而影响了周边区域人、货流动的便利程度。目前已经开通的宁杭高铁、京沪高铁沪宁段以及沪昆高铁沪杭段,恰好形成了一个环绕太湖的铁路网。太湖边不相邻的任意两座城市,即便通过公路也都无法相互直线通达,而需要绕湖而行。这些散布于太湖周边的经济强县,交通因素更容易使它们接受其他经济中心的吸引。

综合这些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环太湖区域在一体化发展中,成为了被周边三大都市圈所“瓜分”的对象。

太湖成一家

即便如此,融入这三大都市圈发展对于苏南、浙北的几座城市来讲,是否是一种好的选择呢?结果可能未必那么让人乐观。

尽管各地在对接周边中心城市时,都提出要接受经济辐射、承接资源溢出。但应该看到经济的辐射作用永远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于南京都市圈而言,南京如果作为带动支点,安徽远比苏南更加方便。而上海在“十四五”规划中所确定要建设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大新城,不管在行政管辖还是地理位置上,也都比周边城市在吸收辐射上更加直接。

相反,交通、政务与各类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网往往也会加剧大城市的虹吸作用。

特别是,今年年初刚刚颁布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被认为是健全要素市场、消除区域流动壁垒的重要举措。未来,户籍、地方政府行政指令乃至用地指标都不再能够限制人才、企业流向更有经济效率的地方。在一般情况下,对体量较小的经济板块而言也就意味着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

如此说来,一味强调融入周边城市圈,寄希望于中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非但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

当然,环太湖周边城市也正在进行着许多尝试,来解决这些问题,寻求发展之路。比如,由无锡市率先提出的太湖湾科创带规划,以科技和产业创新为主题,促进市域一体,并推进中逐步迈向了与苏州、常州的合作共建。其未来能否持续推动城市间更多的互动合作,形成一个环太湖区域的科创与经济的中心高地,值得期待也值得关注。

不仅无锡,苏州、常州也都在推进市域一体化,加强中心城区与下辖各板块间的联系。此举在提升自身经济集约度的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增长极。相信在市域整合取得成果后,如果选择走向区域协同,必然能够形成环太湖地区具有向心力的经济中心。

可以预见,未来国内市场的要素流动将会更加频繁、更加自由,中心城市会在这一趋势中不断加强。

对于环太湖区域的几座城市而言,分散融入进周边的城市圈是必然结局吗?本文所谓的“环太湖塌陷”,不应被视为一种悲观的唱衰,反而很有可能是打破目前地缘经济格局,另辟蹊径的发展契机。

那么在这几座城市中,谁会成为那个立于潮头、引领区域走向联合的先行者与未来中心呢?或许,不仅仅在于此时的经济体量和发展水平,更在于宽广的视野、长久的布局和敢于突破的勇气。

这样看来,每一个城市都有机会,只在于谁能最早认识并坚定地抓住。

END

作者 |常秉钊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 | 谭保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