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上市前夕马云被集体“约谈”引发广泛猜测

图像来源,REUTERS

距离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集团上市仅3天时间,该国四大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约谈该公司高官,包括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 引发广泛猜测。

蚂蚁集团预计于本周四(5日)在香港上市,各类金融机构和散户参与热情高涨。届时蚂蚁集团总市值可能达到惊人的2.1万亿元人民币(US$313 billion),并创下史上最大IPO的新纪录。因此,“马云被约谈”的消息引起投资者一片哗然。

约谈的具体内容并未披露。不过蚂蚁集团回应称,会深入落实约谈意见,继续沿着“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的十六字指导方针,继续提升普惠服务能力,助力经济和民生发展。

约谈是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指拥有具体行政职权的机关,通过约谈沟通、学习政策法规、分析讲评等方式,对下级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并规范的准具体行政行为。比如说,前几年中国生态环保部(前环保部)因空气污染超标多次约谈地方政府,要求他们加强治理力度。

图像来源,REUTERS,马云


被约谈的伏笔

10月24日,在上海举办的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讲话表示:“我们必须改掉金融的当铺思想,在当下,我们必须用借助技术的能力,用大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来取代当铺思想。这个信用体系不是建立在IT和熟人社会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如此才能真正让信用等于财富。”

他所称的“当铺思想”是指传统金融业务需要抵押物才能发放贷款,而数字金融则用大数据来进行信用评级后直接发放贷款。马他批评传统金融是“当铺思想”,“害了很多企业家”。

马云还批评,“巴塞尔协议”是老人俱乐部。该协议是指国际间银行协定,要求各国银行的资本和风险加权的总资产之间必须达到一定比例,以此降低信用风险。

路透社评论称,此番引发热议的言论展现出传统金融监管与现代金融创新之间的矛盾,对中国如何在金融创新与监管间寻找平衡提出考验,亦对如何防范“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具有现实意义。

马云的批评声引来中国监管层的反应。

他发言一周后,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指出,“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

同一天,中国央行主管的媒体转载学者文章称,一些大型科技公司设立之初不需要接受审慎监管,但后来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该学者点名蚂蚁集团称其拿到了很多的金融业务牌照,可以进行与银行类似的存贷款业务,就需要进行审慎监管。

本周一(11月2日)上午,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重申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

当日晚间,透露出马云被约谈消息的同时,中国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该办法对开展网络小贷业务公司动用的杠杆率进行了严格限制,比如,通过非标准形式融资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倍,通过标准化形式融资则不得超过4倍;再比如,在单笔联合贷款中,开展网络小贷业务的小贷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目前蚂蚁旗下开展“花呗”和“借呗”业务的两家子公司没有达到这一要求。办法施行后,蚂蚁在监管压力下要么补充资本,要么收缩信贷规模,以保证监管合规。

路透社评论认为,在马云看来,金融的本质是信用管理,今天沿用当铺思维,是不可能支持未来30年世界发展对金融的需求的。但在专业金融人士眼里,更多的却是感受到潜在的金融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来临,金融创新举措不断时,如何在防范风险与支持创新间平衡是当下需要迫切研究的课题。”

图像来源,REUTERS


时机

舆论关注的是监管层约谈马云的时机。蚂蚁集团预计于本周四(5日)在香港上市,市值可能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史上最大IPO的新纪录。

散户投资者对蚂蚁集团的热情空前高涨。沪港两地散户申购总金额亦达到创纪录的3万亿美元,这一金额媲美英国一年的GDP。

在上海,散户认购蚂蚁集团股票的规模达到2.8万亿美元,不过按照当地规定,散户申购并不涉及预付款,只需在中签后按时交款购买即可。

但在香港,申购需要缴纳保证金,更高的保证金有利于更高的中签率,因此不少散户通过金融机构贷款缴纳超额保证金,中签后再归还未用到的保证金及利息。本次有155万名散户参与认购,港媒报道,香港散户对此次IPO的需求中,约有一半来自保证金贷款。

沪港两地对蚂蚁上市的热情,也加剧了对“监管约谈”事件的关注。不过,蚂蚁集团上市招股书中也已多次强调包括监管在内的风险因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