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自己消遣自己,可以作为苦中作乐的自嘲,但要是虚假打工人凭着打工人的名头蹭热度,就别怪真正的打工人开启嘲讽模式了。
文 | 沈 林
这两天,“打工人”以非常强硬的姿势占据了社交网络的热度。“打工人”话题度如此之高,自然也有品牌方千方百计搭上这波热度。结果,翻车了......
10月27日,宝马po出一张跑车靓照,配文:我已经加满油了,你呢?打工人。

本意自然是想多些可爱的留言和互动,没想到,网友不干了,从留言就看出来,这波营销,翻车了:

随后,宝马不得不编辑微博,把后面跟着的打工人三个字删掉,此事才告一段落。

那么,打工人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呢?
什么是打工人?
埋头工作的小编听到同事们谈起“打工人”,第一反应:什么?哪里出现了打 工人事件?!
跟小伙伴们一交流才发现,断句断错了,是打工//人,而非打//工人,实乃虚惊一场。看看网友们的这波热梗:

看完是不是有种“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的热血之感。还有这些幽默段子:

其实,这个梗开始来源于一个网红,他表面上用正能量语气给别人打气,实际上是在调侃自己社畜本质。于是,视频中的句子就成为粉丝们彼此调侃的素材,没想到还流传了开,也是大家对这个词都很有共鸣吧。

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早安,打工人!
头等舱可以优先登机,银行VIP可以不用排队,演唱会最贵的票,位置也最好,世界从不平等,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早安,打工人!
打工可能会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晚安,打工人!
怎么样,是不是说到了你的心坎儿里?
打工人的官方新闻媒体“工人日报”还特地写了篇文章赞扬打工人一词。文章表示打工仔和社畜都有一定的贬义,打工仔常从事体力劳动,工资也低,隐含着一丝卑微和低人一等。社畜又似乎太惨太安于现状,没有斗志和理想。
“打工人”就不同了,它在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在屈辱中透露着坚强,虽然人在打工,但却不卑不亢。

有才的网友们还通过“打工人”,衍生出了很多新词汇:

双十一后手剁没了,打工人成为了丁工人

双11前打工人,双11时人上人,双11后吃土人

随意消费“打工人”?打工人不答应
“打工人”有了热度,各品牌也开始努力蹭流量,不过,如果没有搞清楚“打工人”背后代表的含义,搞不好就要偷鸡不成蚀把米。
比如宝马的这次翻车,和搞不清自己品牌定位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宝马的这句打工人问候,难教人不想起一个段子:“我再努力一点,我的领导就能换宝马了;我的领导再努力一点,他的老板就能财务自由了”。 正如网友一针见血指出的:

打工人自己消遣自己,可以作为苦中作乐的自嘲,但要是虚假打工人凭着打工人的名头蹭热度,就别怪真正的打工人开启嘲讽模式了。
除了宝马翻车外,还有安排了热搜自称打工人的明星们:

虽说这穿着很接地气但一搜一件三万多......

还有这位被娱乐号调侃的社畜打工人周震南:
紧接着就被曝光父母是老赖,烂尾楼一栋一栋的还不还钱,周震南本人却用着最新款的iPhone,放着6万多块的LV风筝 (小编看了周震南新闻才知道,原来LV还卖风筝呢,涨见识了) ......
身上哪一点有打工人同款了?
打工人是现代人对职场压力和生活困境的一种宣泄渠道,这是年轻人对于自我的另一维度的剖析,并不是什么心灵鸡汤可以随意调侃卖弄。
“打工人”热度居高不下的背后,希望唤起的是社会对于劳动者的关心。正如《工人日报》评论, 这是属于成年人的一种黑色幽默。 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出击。
所以,那些想居高临下地调侃打工人,发发朋友圈取乐的人,真正的打工人看了可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