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闭幕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其中着重提到“双循环”模式,以及“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这是在经历中美贸易战之后总结的“惨痛教训”吗?这一新经济发展战略会给德国带来更多机遇吗?中国经济在疫情危机下实现复苏,是“体制优势”使然吗?德国之声就这些问题询问了专家。
10月29日,为期四天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官方媒体新华社在当日发布了会议公报。除了肯定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包括在防控新冠疫情方面的“重大战略成果”之外,公报还指出,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虽然公报全文篇幅冗长,但是仍然不难从中看出北京在经济发展领域传递出的全新政策导向,那就是进一步摆脱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依赖性,以内部市场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致力于发展科技创新,减少在关键技术领域对他国的依赖性。
中国距离“科技强国”还有多远?
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Frankfurt School of Finance and Management)中德金融经济中心主任勒谢尔教授(Prof. Dr. Horst Löchel)认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还有较长的道路要走。他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指出,虽然在IT领域,比如社交网络、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差距不大,“但是在其它领域,尤其是着眼物联网以及工业4.0的普及,也就是工业生产的数字化方面,德国(跟中国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领先优势,特别是在中小企业这个范畴内。”
不少专家认为,随着“双循环”概念的提出,尤其是着重强调国内循环,中国的经济政策出现了一个“重要转向”。而这一转变主要是对美中贸易争端做出的回应。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以来对于中国经济展开各种攻势,包括对华为、中兴等中国科技企业采取切断供应链,以及努力说服多国将其排挤在5G网络市场之外,都让北京意识到,中国的经济存在不少脆弱的环节。
双循环意味着要与世界游戏规则“脱钩”?
宏观经济学家勒谢尔教授认为,中国拉动内需,刺激国内市场的做法是合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和世界脱钩。“中国仍然依赖于世界经济,不管是在科学技术专利方面,还是在出口市场方面”,他强调,“双循环”概念的提出和对“国内循环”的重视,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在全球产业链中保持自己的存在并不存在矛盾冲突。
经济学者勒谢尔教授资料照片
勒谢尔教授分析,告别昔日“世界工厂”的形象,中国希望通过刺激国内消费和促进科技发展来拉动经济增长,成为“高新科技的吸收者或者是高端产品的出口国”。
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经济专家曾林(Max J. Zenglein)也在接受德新社采访时表示,北京对于在华外国企业对其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十分清楚”。他强调,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经济领域,来自外国的投资,或者是科研合作,对于中国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面对愿意参与这一领域的德国企业,中国方面会铺出欢迎的红地毯”,曾林表示。
这是德国的机遇还是挑战?
自从美中贸易争端愈演愈烈、新冠疫情危机以来,在德国政界和经济界就有不少声音指出,德国应该摆脱自己对于中国的依赖性。然而在欧美国家普遍深陷第二波疫情困扰,而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又大范围恢复正常的情况下,中国市场或许是不少德国企业尤其是汽车制造商在2020年唯一的希望所在。
对此勒谢尔教授表示:“我既不认为德国经济对中国存在依赖性,也不认为我们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而中国拉动内需的政策其实在加强国内市场的同时,也是给在华设立分支机构或者是向中国出口产品的德国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他强调,如果要像很多人呼吁的那样,摆脱对中国的依赖,那就意味着要承担经济上的损失。
所谓“新冠赢家”不是来自“体制优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下旬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同比4.9%的增长。中国或许将是本年度唯一能保持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对此,北京似乎乐意于将抗疫和经济复苏的成功归结于中国的“体制优势”。对此,勒谢尔教授并不以为然。
跟欧美比起来,亚洲民众更自觉遵守防疫规定(图为首尔街头)
他提出韩国作为例子:“韩国实行的是西方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不会像中国那样对经济实施过多的干预。韩国今年也有望维持增长,同时疫情防控也做得不错。我认为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并不是政治体制,而在于民众的行为。”他指出,亚洲各国的疫情防控整体上看都比欧美要成功,这是因为亚洲民众对于这个病毒的风险更加警惕,也能更自觉地遵守防疫规定,这与欧洲和美国民众,尤其是不少对病毒掉以轻心的年轻人,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经济发展规划这个“重头戏”之外,五中全会公报中也提到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改善环境质量的发展目标。今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宣布,中国将致力于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对于近来持续紧张的台海局势,以及实施国安法之后的香港,会议公报没有具体提及,仅仅以“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的常规性表述简单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