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最近朝鲜阅兵又给了全世界一个不小的震撼。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次阅兵中的朝鲜军队似乎和以往不一样了,不仅士兵们的精神和气质上了一个台阶,而且还有大量新式武器亮相。
▲11轴特车搭载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
不仅亮相了全新的地面装备,还有各种战术导弹、中程弹道导弹、潜射导弹、以及可搭载核弹头的洲际导弹,最强的洲际导弹甚至可以打到美国本土。
但这次阅兵,昭示着朝鲜的“两弹一星”目标已经完成,并且正式亮相。未来的目标,很可能就是“改革开放”,快速恢复经济了。
1朝鲜的”两弹一星“精神
2016年1月6日上午9点半左右,中国东北延吉市民突然感觉家里的桌椅在晃动,一家中学的操场甚至出现了裂缝,学校不得不中断考试,疏散学生。
中朝边界延吉、珲春、长白县等地均震感强烈。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月6日上午09时30分在朝鲜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0千米。
上午11点30分,朝鲜政府发表声明,宣布该国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氢弹试验,“全面提升了核武器水平”。
2017年9月3日,朝鲜再次宣称进行氢弹试验,中国地震局和美国地质调查局均测定试验造成6.3级地震。日本方面估计当量到达16万吨,约相当于广岛核爆(1.5万吨)的10倍威力。
可以说,这次试验确确实实展现了氢弹所拥有的特征。
▲朝鲜历次核试验各方的当量估算
就在延吉群众感受到地震的一个月后,2月7日,朝鲜宣布通过“光明星”运载火箭,将“光明星4号”地球观测卫星成功送入轨道。
事实上,早在2012年12月12日,朝鲜就通过“银河3号”运载火箭将“光明星3号”卫星送入太空。而且,北美防空司令部证实朝鲜卫星确实进入了预订轨道。
▲朝鲜“银河3号”运载火箭
与之相比,韩国的“罗老”号运载火箭在经过多次失败之后,直到2013年1月30日才发射成功,将卫星送入轨道。
如果将能够发射火箭作为标准,那么可以说,朝鲜比韩国还要更早进入“太空俱乐部”。而且,“罗老”号的一级火箭是由俄罗斯制造完成,二级火箭才是由韩国自己制造。韩国这张入场券的成色,恐怕也要打一个折扣。
▲韩国“罗老”号运载火箭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朝鲜就已经开始了对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的研究。
1998年,正是“苦难行军”时期,朝鲜正在经历严重的饥荒和经济困难。尽管如此,8月31日,朝鲜在舞水端里发射场用一枚多级运载火箭发射了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光明星1号”,并宣布“光明星1号”发射成功。
不过美国北美防空司令部宣布,根据朝鲜宣布的所谓卫星轨道和波段,根本没有观察到任何物体,认为卫星根本没有进入轨道。
▲“光明星1号”发射画面
在这个地球上,能够搞出“两弹一星”的国家到现在也没有几个,如果存在“两弹一星俱乐部”,朝鲜绝对是少数几个能够成为会员的国家。
尽管从反对核武器扩散的角度来说,朝鲜拥有核武器明显为世界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但是中国人应该都明白,当年我们自己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搞出来“两弹一星”,是多么激动和自豪。
抛开立场,对于朝鲜人民的心情,应该也可以感受到几分。
2当年比中国、韩国发达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访问美国时,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整个世界刚从二战的炮火与硝烟中跌跌撞撞逃出来,还没来得及洗干净身上的尘土,又一头扎进了冷战的漩涡。
▲铁幕演说
冷战的对抗不仅是政治和军事,而是包括经济在内全方位的对抗。
如此氛围之下,苏联拒绝了美国的马歇尔援助计划,顺带着众多东欧国家也不能参加马歇尔计划。
身为带头大哥的苏联总要给兄弟们一个交代,总不能像乌鸦哥一样掀完桌子让兄弟们没饭吃。于是苏联外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推出了莫洛托夫计划,以对抗马歇尔计划。
莫洛托夫计划随后扩展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左右,国民收入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
总之,苏联在西方国家阵营外,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经济生态和贸易体系。很多较弱的国家在这样的体系下,获得了巨大的援助与发展红利,这其中就包括朝鲜。
1950年到1953年的朝鲜战争,对朝鲜经济造成了致命打击,基础设施被大量摧毁,轻重工厂破坏殆尽。
1953年9月19日,苏朝签订了援助协议,根据协议,苏联将在两年内向朝鲜提供10亿卢布的无偿援助,其中6亿用于工业企业的修复扩建,如金策制铁所、城津炼钢厂兴南肥料厂和一部分电气铁路等;4亿用于新建项目,如平壤丝织厂、沙里院拖拉机修理厂、平壤红十字中央医院、中央广播电台等。
实际上,在这一时期,给予朝鲜援助最多的国家,不是苏联,而是中国。
1953年,中朝两国签署了《中朝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等七个文件。而根据统计,中国的援助包括:1950年6月至1953年底中国援助朝鲜的72900亿元(合14.5亿卢布)全部免于偿还;在4年(1954-1957)期限内,再提供80000亿元(合16亿卢布)的无偿援助,其中1954年提供30000亿元(合6亿卢布),这些款项将用于供应工业原料、建筑材料、机器设备、粮食和其他用品,以及修复铁路和桥梁。
在朝鲜经济重建之初,中国做出的无偿援助承诺,在金额上已经超过了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总和。
不仅如此,苏联和中国还为朝鲜提供了大量的工业设备以及物资。
如果说当年中国的老大哥是苏联,那么朝鲜的老大哥就是中国。
大量援助让朝鲜获得了可遇不可求的发展机遇。根据统计,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十年,朝鲜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惊人的25%,可能是当时世界最高的。
60年代末,朝鲜农村全部实现通电。
70年代末,朝鲜城市化已经达到70%。与此相对应,1978年我国城镇化人口比例为17.9%,2011年末为51.3%,首次突破50%大关。
▲手表制造工厂,1972年
80年代,朝鲜的农业机械化达到了高峰,95%的插秧,80%的收割,农业灌溉都实现了机械化。1984年,韩国遭遇了严重的洪灾,朝鲜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韩国援助了大米五万担、布料50万米、水泥10万吨和医药品等。
今昔对比,难免让人心生感概。
1960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仅是朝鲜的40%和55%,实际上,直到1973年,韩国的人均GDP才超过朝鲜,但是在国家现代化方面,韩国还有相当的差距。
可以说,战后30年,在大量援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朝鲜迅速转变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并且大大超过了同时期中国与韩国的发展步伐。
3饥饿的“苦难行军”
茨威格在《断头皇后》中说,“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外来援助既让朝鲜经济迅速腾飞,同时也暗中埋下了看不见的危险。
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经济互助委员会也随之解散,朝鲜失去了广阔的贸易市场和大量援助。
失去苏联援助之后有多难受,中国曾经深有体会,而朝鲜则是中国的超级加倍版。
这其中,最致命的是石油的短缺。
失去苏联提供的大量廉价石油,朝鲜大量工业设备和农业机械在一夜之间毫无用武之地,瞬间从大规模机械化农业到退回传统的农业耕种,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设备运转率仅达到20%。
▲朝鲜的农业生产,2007年
▲因为石油短缺,而改为烧柴火的卡车
同时,失去石油也意味着失去了大量生产化肥的原材料,朝鲜的粮食产量开始大幅下降。而整体经济发展更是惨不忍睹,自1990年开始直到1998年连续9年负增长。
这段时期被朝鲜官方称为“苦难的行军”。
在这一时期,朝鲜人饱受饥饿,因为营养不良,年轻人的平均身高急剧下降,形成了我们固有印象中,朝鲜人矮子低矮,面黄肌瘦的形象。
事实上,朝鲜并没有完全依靠外来援助不思进取。
在1984年,朝鲜就曾经颁布了《合资法》来吸引外资,1992年,朝鲜又相继颁布了《合作法》和《外国人投资法》,为外来投资提供更细致的保护。
但此时朝鲜对外的经济联系依旧非常薄弱。
苏联解体和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对朝鲜造成了巨大冲击。从1991年开始,朝鲜不断设立经济开发区。
从2013年开始,朝鲜通过《经济开发区法》,朝鲜经济开发区项目迅速增至近30个。
这些举措也被外界成为朝鲜的“改革开放”。
▲朝鲜经济开发区
只不过因为并不彻底的开放,这些经济开发区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2016年,硕果仅存的开城工业园也被关闭。今年6月,还一怒之下把工业园内的朝韩联络办公室还给爆破了……
▲朝中社公布的爆破图片
除了朝鲜的矛盾心理之外,这些开放措施的失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朝鲜外部环境的恶化。
这也是朝鲜坚持发展自己的“两弹一星”需要付出的代价。
从2006年朝鲜核试验开始,联合国安理会已经对朝鲜进行了多次制裁。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提供的数据,2009年对朝国际援助净额从2008年的2亿多美元锐减至6,500多万美元,暴跌约68%。
2006年外国直接投资净额出现负增长,净流出1.5亿美元;2009年外国直接投资增量一度跌至200万美元。
▲2016年3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商讨对朝鲜制裁决议
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建设经济开放区吸引外部投资,失败了可以理解,成功了反而不正常。
尽管如此,朝鲜的经济建设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工作重心。2018年朝鲜的七届三中全会,朝鲜宣布将国家发展战略从“核能力与经济并举路线”,转变为“优先重视经济工作”。
就连朝鲜的批评者也不得不承认,“北韩已从一个控制非常严密的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变为一个基本上在进行市场化的经济。现在可能是前进两步,后退一步,但长期而言,真正压制并回到由政府管理的经济似乎非常难了。”
从艰苦条件下研制自己的”两弹一星“,到建设”经济特区“寻求对外开放,这些行为都让人联想到曾经中国的奋斗历程。
说实话,不管对朝鲜的主观感受如何,你不能不佩服朝鲜民族的韧性和自强精神。
在模仿中国的道路上。
”两弹一星“现在朝鲜已经有了,但是作为一个拥核国家获得世界的承认和接纳,显然要困难得多。
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朝鲜的“改革开放”能学到中国的几成功力,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