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举行的「2020国际投资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发表题为《新形势下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主旨演讲,他认为,新形势下的全球治理,最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到未来发展的路径。
据《新华社》旗下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周日(13日)报道,林毅夫表示,根据各种预测,中国在2025年之前可以跨过人均收入12,700美元的门槛变成一个高收入经济体,到那时候全世界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就会从现在只佔全世界人口16%翻一番还多,变成达到34%。
林毅夫指出,如果现在在新形势下来讨论全球治理,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总结自己成功跟失败的经验,并且站在自己的土地上来面对自己的问题,想出自己解决的办法,如果能够形成这样的思路,目前以联合国(UN)为核心的全球治理是完备的。那麽在这个反思过程当中,他认为中国义不容辞,因为中国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现在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从2014年开始,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并且从2010年开始,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贸易国,经济是基础,所以中国有责任来总结中国自己的经验,来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并且协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总结髮展中国家自己成功跟失败的问题,携手解决发展中国家自己的问题,来完成中国自己的发展。
林毅夫表示,如果新冠肺炎疫情能带这样的反思,然后在现有的全球治理之下,中国继续沿着全球化的讨论,每个国家有的什麽,能做好什麽,在政府跟市场两隻手的共同努力下把能做好的做大做强,他相信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追求的全球共同繁荣必然能够实现。
相关报道:
日前,在厦门举行的2020国际投资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发表题为《新形势下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主旨演讲认为,新形势下的全球治理,最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到未来发展的路径,而中国有责任携手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发展问题,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全球治理历史辉煌
全球治理体系是协调世界各国来处理公共事务应对全球挑战的体系。二战以后形成的全球治理体系到底有什么成绩?
林毅夫认为,“二次大战以后形成的这个全球治理体系,一个最大的贡献是,维持了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75年的时间内世界的和平稳定。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和平的一段时间,并且在当前全球治理格局下,东亚包括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大陆从原来全世界最贫困的地方变成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好的地方。”
林毅夫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令世人瞩目。从1978年底开始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连续41年平均每年9.4%的高增长,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以这么高速的增长持续这么长的时间。
疫情将对全球治理造成冲击
林毅夫说,目前,全球有13亿人生活在每天1.9美元绝对贫困之下,如果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减少的8亿贫困人口不计算在内,世界贫困人口经过75年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在增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传播,可能会令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根据一些研究,很可能会有4亿至6亿的人口重返贫困。
一方面,发达国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至今,一直处于非常疲软的增长态势,一般居民收入没有增加,中产阶级的数量在减少。由于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出现了民粹主义;另一方面,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也面临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反全球化的浪潮随之出现,尤其是美国不断退出各种国际组织。对此,林毅夫认为,二战以后形成的全球治理出现了不少裂缝,大家产生了很多迷惑。为什么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蓬勃发展,而绝大多数则乏善可陈?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成与败
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之路而言,林毅夫分析认为,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摆脱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地位,开始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的目标是追赶发达国家,思路则是拥有发达国家所拥有的,效仿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有很先进的资本密集现代制造业,而发展中国家普遍是农业、资源产业、轻加工业。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主导去发展他们没有的现代化产业,推行所谓的进口替代战略。“这个目标是很崇高的,但是在那样的发展思路之下,即使能够把现代化产业建立起来,也非常没有效率,所以经济就停滞,导致贫困问题不能解决。”林毅夫说。
而成功的东亚经济则是特例。林毅夫指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依靠优势出口,赚取外汇资本,然后逐渐地进行产业升级。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越南、柬埔寨这些转型比较好的国家,则是通过推行渐进的、双轨的政策维持稳定。这些成功的经济体都同时发挥好了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的作用。
因此,林毅夫认为,“回顾起来,二战后形成的全球治理为什么失败?我认为失败主要是在思路上”。具体来说,二战后这些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当时普遍有一种“西天取经”的思想,认为学会了发达国家实现发展的道理,拿回来就可以“指点江山”。
辩证看待发达国家经济理论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怎么来的?林毅夫说,比如亚当·斯密强调市场的重要性,强调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配置资源;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经济大萧条,放任的市场解决不了这一问题,这就出现了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的理论和思路。
但是,林毅夫强调说,任何理论,不管是过去经验的总结还是现在问题的解决,它必然是以提出这个理论的国家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和文化为条件的。在发达国家,如果这一条件发生变化,理论也就跟着变化。
林毅夫认为,发展经济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先看自己有什么,自己能做好什么,那就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下把能做好的做好做强。”
发展中国家必须总结成败的经验和教训
林毅夫认为,二战以后形成的国际治理体系的目标是崇高的,是要维持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其体系也是完备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还有世界贸易组织等等。“我认为体系没问题,问题在于这个体系运行的指导思路。目前的指导思路基本上都是按照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而发展中国家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发达国家理论和思路,以此作为政策的指导思想。”
在新形势下来讨论全球治理,林毅夫建议,最重要的就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总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想出解决办法。“如果能够形成这样的思路,目前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就是完备的。那么,在这个反思过程中,我认为中国义不容辞,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
林毅夫认为,中国有责任总结自己的经验,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协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携手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