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捂地盘赚钱方面,可能全中国的地产商都不如李嘉诚。
据财新9月4日报道,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拟出售北京、上海的两处物业,对应价值达500亿元。
就说不久前的7月23日,长实集团还以78.47亿元,卖掉了开发了16年的成都南城都汇项目。
在大众眼中,李嘉诚一路抛售,也把自己“爱国商人”的头衔一并抛走了。
2013年-2019年,长江实业在内地套现1700亿元以上。2011年-2020年,长江实业在亚洲套现将近2500亿元。李嘉诚抛售的内地资产,占抛售亚洲资产的近七成。
01捂地多年,低买高卖已成套路
9月4日,长实集团最新出售的资产是住宅和商业综合体,分别为北京市朝阳区逸翠园二期项目,以及上海普陀区高尚领域综合体项目。
长实持有北京住宅项目地块已近20年,直至2019年才开工建设。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该楼盘所在地块名叫姚家园地块,早在2001年,长实集团旗下和记黄埔便以约7亿元拿下,地块总建筑面积约40万m²。以此计算,姚家园地块楼面价约1750元/m²。
而小编查阅贝壳找房数据发现,目前北京逸翠园二手房均价已达到8.4万元,周边新房均价6万到8万不等。
▲来源:贝壳找房APP
而这般“低买高卖”的套路,似乎也成了长实集团的家常便饭。
前不久的7月23日,长实集团还以78.47亿元的交易对价,卖掉了开发了16年的成都南城都汇项目,获得收益38.11亿港元。
天眼查显示,长实集团旗下和记黄埔地产成都公司于2004年成立,同年以1030元/m²楼面价、21.35亿总价拿下该地块,成为成都高新区地王。在成都,这相当于上海的陆家嘴金融城。
可南城都汇卖了近16年,还剩余7、8两期6750套房子,一直未对外销售。如今南城都汇所在的高新区新川板块楼面价,已经高达20700元/平方米,将成都楼面价首次拉高至2万时代。
16年时间,土地价值增长20倍,远高于房价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以长实为代表的港资企业,拿地后不急于开发,常常会囤地多年,待区域成熟、地价房价大幅上涨后,再出手卖楼,甚至直接卖项目。
7月23日下午,在员工事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和记黄埔地产成都公司,拟定撤离时间表,“7日之内全部撤离成都”。
南城都汇建了16年都没有彻底建完,和记黄埔“跑”出成都却只需要7天,令人啼笑皆非。
02“清仓式”抛售内地和香港资产
李超人频繁套现离场,其“爱国商人”的美誉也在逐渐暗淡。
几十年前,伴着香港回归的春风,李嘉诚北上开疆扩土。
当时,李嘉诚以白菜价格,在内地的诸多城市都拿下了土地,也曾在一线城市打造出长和系的地标性大盘,比如北京长安街上的东方广场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物尽其用。
事实上,大多数的土地都被搁置了。这些土地中,有的没开发就被转手卖给了下家,有的开发时间则超过了十年以上,成都南城汇就是一个例子。
2013年起,李嘉诚开始改变策略,不囤地,改卖地了。
2013年,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上海东方汇金中心被出售;2014年,南京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盛邦国际大厦、北京盈科中心、重庆大都会被出售……
颇为经典的是,2016年10月,长实200亿将上海浦东世纪汇出售给中国人寿。项目2004年拿地,2011年才动工,刚建成就卖,盈利高达62.2亿港元。
2019年10月,李嘉诚将大连西岗山项目卖给融创,作价40亿,这幅地是长实2011年以19亿竞得。8年时间项目价格翻了一倍,一买一卖,李嘉诚就实现了20个小目标。
除了内地,李嘉诚还在不断抛售自己大本营——香港的项目:
2013年,香港天水围嘉湖银座商场被出售;
2014年,亚洲货柜码头60%股权被卖掉,屈臣氏25%股份被售给淡马锡,和记港陆71.36%股权被卖;
2015年,香港商业地产盈晖荟被出售;
2017年,出售和记环球电讯、香港山顶道2块豪宅地块、香港中环中心75%权益、香港商业地产项目和富荟;
……
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今,李嘉诚家族数次出售内地及中国香港物业,套现金额逾1150亿港元。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靠着这种模式,李嘉诚早已在地产方面赚得盆满钵满。而自1999年登上香港首富宝座后,其商业帝国更是几乎渗透到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等香港的每一个角落,一度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
03“李嘉诚跑了”舆论甚嚣尘上
2015年时,李嘉诚第一次公开披露了长和系在内地的土地储备:1580万平方米。
长实集团2019年报披露,集团拥有可开发土地储备约9200万平方尺,其中400万平方尺、8400万平方尺及400万平方尺分别位于香港、内地及海外。
8400万内地的土地储备数据,即约933.33万平方米。
通过媒体粗略的计算可得出,四年时间里,李嘉诚已经抛售了约647万平方米的内地土储,约占2015年土储总额的41%,形容为“清仓式”抛售也不为过。
这种频频出售资产的行为,明显对李嘉诚的形象造成了损伤,以至于后来每次卖资产、都会引发关于“李嘉诚跑了”的舆论,甚至官媒也曾多次发声。
2015年,新华社旗下智库机构“瞭望智库”,发文直呼,《别让李嘉诚跑了》
同年,人民日报就曾说“遇到困难李嘉诚不能共度难关,不必挽留”……
频繁出售内地、香港的项目进行套现,李嘉诚正把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国外,英国、新西兰、荷兰、加拿大、爱尔兰、德国等诸多国家,都留下了他的投资印记。
据不完全统计,李嘉诚家族旗下公司在英国的投资早已超过4000亿港元,其控制着英国约1/4的电力分销市场、近三成的天然气供应市场、近7%的供水市场、超40%的电信市场、近三分之一的英国码头、超50万平米的土地资源等,甚至有网友曾经调侃称其几乎“买下了半个英国”。
低买高卖,囤积居奇,虽然是无可置疑的商业本性。但李嘉诚和他的长江实业,在中国地产萌芽期加入,没有留下多少传世的作品,却将丰厚的利润带出了国门。作为最知名的传奇华人富商,这种行为,却无形中伤透了国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