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才流失那么严重,为啥还能发展起来?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很多年了。 作为一个早熟的年轻人,十几年前第一次碰上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种由衷的寒意,觉得这个国家不会好了。毕竟最头部的人去了欧美,欧美只会越来越强,而我们缺乏人才,会不会一直被锁死在低位上? 那时候这类问题根本无法想清楚,不过生活还得继续,不然还能咋样。 这不十几年过去了,整体形势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今天又发了个微博,评论区有很多非常不错的想法,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写篇文章,大家也可以在留言区一起讨论下。 1 人才是流动的

之前说过一件事,我们公司的创始大佬说的,他说他刚毕业那会儿,谁特么想去一个初创小破公司啊,当时大家的梦想是去当公务员,当不上公务员,那就去国企当个正式职工,搞个铁饭碗。像他这种读个大学,最后进了个初创公司这事传出去,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逼良为娼。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进国企的普遍也就那样,毕竟国企本身需要熬资历,而且大部分效益不太好,尽管整体比较稳定,他们这些“逼良为娼”的,反而在市场化大潮下风生水起。

把这个逻辑扩散下,大家就能发现到处都是,当初跟着马道长出来混的“阿里十八罗汉”,在当时也都属于进不了体制的二流水平,也就更出不了国了。 再往远拉一下,史上最奇葩的团队,应该是刘邦团队,刘邦团队起家是他们沛县流氓团伙,队伍里最牛逼的一个是萧何,萧何是干啥的呢?县城里管库房的大爷。还有个任敖,也是他们沛县7人功臣集团之一,起家之前是个县城看守所所长。

至于樊哙,杀狗的,逼格非常低。汉朝史书里为了强行美白,说是刘邦是个流氓,但是吕后家还不错,吕后嫁给刘邦是因为老丈人慧眼识珠。问题是吕后的妹妹嫁给了屠户樊哙,也是因为老丈人慧眼识珠?可见吕后家也非常扯淡,正经人谁会把闺女嫁给杀狗的屠户和街溜子啊。剩下的夏侯婴和周勃这俩以前一个是出租车司机,另一个是搞丧葬嫁娶吹唢呐的。 这么个团队,在后来的惨烈的搏杀中,一直耗到了最后,队伍里每个人都成了一方诸侯。 说这个不是幸存者偏差,事实上大家围观一下,大部分成功的团队都是这样,往往都是这种二流团队,在搏杀中前进,在残酷的竞争中成长,经历变成经验,经验再变成策略和心智,反复迭代,普通人在这个过程中也能爆炸式地迅速成长,猛人会迭代式地成长得更快。 反过来,最牛逼的人才去了稳定的环境,做螺丝钉性质的工作,很快就“螺丝化”了。 早期中国去往海外的人才,基本进入大公司这样的稳定环境变螺丝或者搞科研了。其实观察下现在的情况就能看出来,国内最优秀的毕业生,往往也倾向于去大企业上班或者去科研机构,这些机构最容易把人练成螺丝钉。前些年的海外和现在的中国差不多。 当然了,我在这里不是说不该去大企业,毕竟我自己现在就在大企业混嘛。我是说吧,系统在上升期伤亡大,但是容易涌现英雄,这些英雄的初始条件比较差,但是环境把他们逼成了神。

也就是说“强人”本身是流动的,大学毕业那会儿可能你非常牛逼,但是毕业后多年从事低挑战低烈度工作,大脑皮层慢慢固化。在所有固化里,最可怕的其实是“大脑皮层”的固化,人慢慢开始变得保守,不再冒险,不再尝试任何可能性,否定认识范围之外的一切。 在系统的稳定状态,大家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尽量少去冒险,但是这个过程会消磨人的激情,锁住人的进取心,最终变得只在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也就是说,环境和个人是一种相互进化的关系,上升期的环境会塑造强人,强人会推动环境进一步上升。这也是为啥看着优秀的人走了,组织只要还在前进,“前进”本身会塑造强人。 在好的环境里,高手能持续涌现出来,而且是源源不断地涌现。 这倒是有点像我们前文讲近代史的时候看到的,红军早期优秀将领在一轮又一轮残酷的斗争中伤亡极大,比如经常说的黄公略(“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就是毛主席给黄公略写的,前后总共写了三首)、王尔卓(他死后,林彪接替了他)、伍中豪、寻淮洲,他们都是我军里冉冉升起的将星,都早早就阵亡在了沙场上。

但是伤亡了一批,就能顶上来一批,到最后组织挖掘出来了粟裕这样不世出的奇才。

2

中国一直都是海选模式

我们以前谈过这个话题,全世界的教育体系分成德国模式和英国模式。

德国模式强调的是每个人均匀的受教育权,把所有人都强制塞学校去,大家用同一套教材。

这种模式的毛病就是成本巨大无比,因为既然国家要求每个人都同等接受教育,就对应巨大的教育支出。这种模式整体不太关注学生个性什么的,强调的是训练和选拔。有点像部队,每个人都得达成5公里23分钟这个水平,管你行不行,不行也得行,后发国家基本是这种模式。

这种模型认为人生是个大长马拉松,你跑得快耐力强,你就可以脱颖而出。如果耐力实在不行,那也跟着跑几圈,总比不跑强。

此外还有个英国模式,强调的是“释放”,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天才,很快就会脱颖而出,如果是头猪,那就像猪一样圈起来,强调的是个性和自由。这种模式认为人生就像一栋摩天大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你也不用焦虑,做你自己就行了,如果是一头猪,想做天才也做不了不是?

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从容。

很明显,第一种模式适合改善社会整体土壤,后发国家的最爱。尤其适合工业国,这类国家需要大量的有一定科学基础的人口。

第二种适合培养天才,领先国家比较喜欢。这也跟欧洲古代培养神父的模式有关,欧洲那边跟大清似的,选几个脑子好的去学校抓学习,而不是大家一起学。

德国建国非常晚,大清同治九年才完成统一,要奋起直追,他们这种模式对世界影响极大,东亚国家基本是德国模式。

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如果人口基数大,会选拔天量的优秀人才来,而且源源不断。

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当初顶着巨大的财政压力采纳了德国模式,也为后来的一切打下了基础,中国年轻人的识字率和科学素养在全世界范围内算高的。我们旁边的那个邻居印度,还有好几亿文盲,具体多少,印度自己也不太知道,有种说法是2.6亿,你们随意感受下。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培养了巨大的人才库,毕业后到市场上搏杀,自然会进化出新一批的顶级人才。

而且大家说起来人才,第一反应是科学家,这个就狭隘了,相比较科学家,更重要的是企业家和政治家,如果技术转变不成市场需要的东西,往往一文不值,前苏联一直都有这个问题,而美国这边经常可以偷来苏联的技术然后在市场上卖掉,这时候美国发达的市场就起了大作用。

中国现在在商业和政治层面并不比西方弱,科技方面还弱一筹,主要也是中国之前主要的问题不是创新,而是先追赶。就比如你得先吃饱,然后谋求富裕,等钱充足了,再搞点别的,争取领先什么的。

中国大概在2008年之后的形势慢慢好起来,这几年开始布局未来,从下图也能看出,我国和美国在科技方面的投资马上就要持平了。

这也是为啥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博士在美国学完后回国发展。

3

事情正在起变化

我说一个我的观察,倒也不一定准,大家可以一起补充下。

早期,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左右卖掉房子跑到国外的,混的特别好的非常少,大部分开出租车,搞个超市,混得好的搞个施工队,或者做家庭医生(台湾同胞多一些),移民中介,房地产经纪人(主要卖给华人),反正海外华人多,需要大量的人相互伺候。

这几年国内互联网大爆发,一些脑子好的华人在海外模仿国内搞“野生APP”,比如“野生滴滴”,“野生饿了么”,这部分人里有些搞成了,过得还不错,其他人也就那样。

国外,尤其是北美,有个明显的优点,就是人少,所以你在国内钓鱼经常啥都钓不到,到了那边一挥杆就能钓到,说不定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有这方面天赋。环境好的一塌糊涂。

那边也有个明显的毛病,就是人少,很多生意没法做,这也就进一步限制了发财之路。如果大家跟我一样经常跑海外,就能看到,美国和加拿大以及欧洲那边,华人女性当超市和商场售货员的非常非常多。

男性在发达国家做买卖的话,基本停留在中餐馆、超市、施工队,后来把这些行业都给搞内卷了。

听到最残酷的一句话说:这些移民的人在国内的时候买东西消费都是不看价格牌的,去了那边多多少少都抠抠搜搜的。那边赚钱通道少,迟早坐吃山空,所以大家都得悠着点。

这个过程中通过留学出去的,经常是读完博士留在美国的,混的基本都不错,这些人本来就是我国的精英阶层,他们在哪都不会太差,但是爬上去的也非常少,有玻璃天花板一说,混到中层的比较多,混到上层的非常少。经常是一眼望到头的职业生涯。

在2010年之前,出国的人绝大部分还是希望留在国外的,回国的往往是没法留在国外的。

我去年去法国,认识个妹子,2000年左右北大中文毕业,后来去法国留学,当时宁愿待在法国卖香水都不回国,这个工作大概两三千欧,购买力差不多六七千人民币吧(不能直接用汇率换算)。

倒也不是要对别人的选择说三道四,不过一起的那几个年轻小孩都说如果要是留在法国,必须得比国内的收入高的多的多才行,比如他们在国内两万收入,在法国得一万欧以上才行(法国一万欧绝对属于非常高的高薪了),以弥补离开家的痛苦。

在2010年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分歧,留学生内部分出来了“回国党”,他们是坚定要回来的,出去就是为了回来,出去的目的就是镀金,将来要回国上班,而且这类人越来越多。

自费出国留学的人里,80%是要回来的。美国那边的博士回国少一些,我之前不知道在哪看到一个数据,说是80%留在美国了,只有20%回国,不过整体呈增长趋势,每年增长20%左右。

更重要的是,国内慢慢地有了承接他们的条件。我以前认识一个美国的生物博士,他跟我说他2004年毕业的时候国内没有一个能给他工作岗位的公司,只能去大学,不过那时候大学对这个专业也不是太重视,所以就留在美国制药公司了。

现在国内的研究条件慢慢开始变好,也有了更多的商业公司能给这些研究型人才接盘,研究经费也越来越充足,这个趋势非常明了,相信越来越多的人才优先选择国内。

不过话又说回来,博士相关专业除了少数几个跟市场匹配外,也就是研究方向正好和公司利益相匹配,就会出现新闻里上百万雇佣一个博士去公司搞研发。正常情况下,博士们都得去大学什么的,以至于现在很多领域是过剩的。

这也是为啥越来越多的博士出去做科普,我跟某科普大V关系不错,经常开他玩笑,他以前就是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后来也不再做科研,去搞科普了。

4

尾声

中国以前是追赶态势,所以对创新要求低一些,有工程师和企业家就足够了。

今后慢慢还是要往“引领创新”方向发展,创新不是以前那种拍脑瓜灵机一动,而是持续的研发和不断做技术突破。

我知道那几个知名的大公司,基本都在高薪雇博士们搞“预研”,也就是技术储备,今后估计越来越多的大公司也会意识到这一点。只有大家都开始花钱去投入研发,才会有需求,人才回国才有地方去,不然就算想回国也没地方去。

中国后续想持续发展,也只能走这条路,而且扩大研发还有个好处,增加高收入技术工人,我们前文反复说过,有钱人的钱大部分都消费到海外或者在国内买资产了,只有年入十万到三十万这个阶层的人才能带动内需。

这个意义上讲,今年被各种卡脖子,长期看来可能不是坏事,至少打消了一部分人的幻想,从学界到企业,今后都得有自力更生的决心和行动。

之前一篇文章里有句话非常好,今天就用那句话来结尾:

六十多年来,国家就这么摇摇晃晃、险象环生,但是,就这么走过来了,就像有一句鸡汤文说的:回头再看,所有的困难,都是奖赏。

也希望再过一些年,我们眼前的困难都是奖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