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1987 华为2020 不同的时代 同一个命运(组图)

35年前,一个小个子的男人愤愤不平地走入了美国商务部的大门。当时的美国记者曾用带有偏见的眼光,在报道中这样描述这个时刻:“那个东方矮子走进商务部,带来的却是整个西方世界的震动”。但谁都没有预料到,这张新闻照片却拉开了三大芯片产业巨头之一东芝半导体的衰落大幕。

而在得知这个男人带来消息的美国商务部官员欣喜若狂和拍手相庆的表情背后,其实是美国正在苦心机遇寻找机会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初衷。

之后就是耳熟能详的大棒战略。

东芝被美国打压得几乎抬不起头来、几任社长辞职,甚至被逼花巨资在美国50家主流媒体登广告致歉,依然在之后三年之内耗掉了很多的元气。

这个掀起轩然大波的,也正是被历史学家命名的1987年“东芝事件”。

通过这个事件,美国彻底阻断了日本半导体产业的高速发展。而东芝,为此付出了几乎是全部心血。

最新消息显示,在2018年被迫将半导体业务出售给美国财团两年之后,东芝公司8月8日正式发布声明,宣布放弃笔记本电脑业务,并整体打包出售给夏普。

这意味着35年前创立了笔记本电脑这一个独家产品、被誉为“笔记本电脑之父”的东芝,彻底离开了专注30多年的IT业务。



当然,东芝的现状也是日本信息产业的缩影。在美国不遗余力的打压之下,曾经雄踞世界之首的日本半导体,也已泯然众人。

这是一曲时代的悲歌。

而一切却是从一个跟半导体没有任何关系的机床展开的。

1.

/ 东芝机床 /

1982年的冬天,苏联“老布尔什维克”号货轮从日本启航驶向苏联的列宁格勒。这艘以苏共曾用名作为代号的轮船,载有几十个东芝机械的集装箱。

按照通关信息,里面的货物是普通的两轴联动数控机床,已经获得了日本通产省签发的出口许可证。

那时候冷战依然在日益激烈的进行,为了严控向苏联出口的高精密设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组建了一个组织叫做“巴黎统筹委员会”,专门负责对苏联出口禁运的相关事宜。

而高精密的数控机床当然属于西方世界严厉封锁、不允许出口到苏联的重要战备物资。因为苏联只要获得了这种具有高精密加工能力的大型机床,就能加工很多出人意料的军用设备,例如潜艇的螺旋桨。

1980年,为了在苏联粮食短缺、工业设备进口减少的条件下得到仅有的那些订单,东芝4名高级雇员在莫斯科召开酒会宴请苏联高官,试图获得订单,其中当时东芝驻苏联的首席代表是熊谷独。

就在这个酒会上,苏联机械技术进口公司的副总奥西波夫提出,苏联愿意向东芝进口用于制造船用螺旋桨的数控机床。

这有一个时代背景。在当时的状态下,苏联是与美国发展海军的思路完全不同。因为并没有美国人那样财大气粗、不能以航空母舰作为海军的建军之基,苏联选择了另一条短平快的发展道路,那就是核潜艇。

而在几次仅有的苏美海上争端之中,核潜艇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加深了苏联领导人对核潜艇的重视。

但很遗憾的是,因为不掌握高精密加工设备的生产技术,苏联生产的核潜艇尾桨噪音比较大,美军的反潜驱逐舰很容易跟踪,并对核潜艇实施攻击。

为此苏联盯上了能加工螺旋桨的高精密数控机床。

因为之前其实已经有法国和英国的公司向苏联出口了类似的设备,东芝集团当时评估出口这样的设备,如果小心谨慎并不会引起太多的国际关注。因此在接到总部的指示之后,熊谷独代表东芝的报价是每台母机500万美元。

当时,东芝总部还告诉熊谷独,交易风险太大,如果苏联杀价多可以不用达成交易。

出人意料的是,苏联这次对价格没有太多异议。最终,苏联同意以这个价格的8.7折成交,还附带购买了超量配件,东芝对交易非常满意。

看在拿出巨额资金的份上,东芝公司当时同意了这笔生意,但他们只同意出口机床,而相关数控设备是由挪威的另外一家公司提供的。而为了逃避“巴统”的监控,东芝公司当时是以技术服务的方式,培训苏联的技工掌握如何将这两种器材结合在一起形成高精密数控机床的办法。



▲生产螺旋浆,来源:网络

这件事情日本政府和苏联政府都心知肚明,但双方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守口如瓶。本来如果没有异常的话,这很可能是在未来很多历史回忆录中非常好的但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素材。

但可惜的是,自古最难衡量的就是人心。

机床交易时任东芝驻莫斯科首席代表的熊谷独,因为与东芝公司发生纠纷而辞职,随后愤而向美国商务部和“巴统”主席盖尼尔·陶瑞格举报了东芝的违规交易。

1986年初,美国向日本通报了这些事项,并要求日本进行调查。

另一边,CIA渗透到苏联的特工拍到了苏联螺旋桨厂房的照片,其中的机器印着巨大的“TOSHIBA”的标识。1987年的巴统年会上,美国人向信誓旦旦的日本官员展示了照片,这让日本政府无法再包庇东芝。



▲苏联螺旋桨厂房的照片,来源:搜狐新闻

半个月后,日本警视厅对东芝进行了突击搜查,查获了机床交易相关的秘密文件,还逮捕了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

东芝机床事件正式爆发。

2.

/ 大棒加身 /

1986年初,就东芝事件美国中央情报局介入展开调查并陆续搜集证据。1987年3月,该事件逐渐引起美国国会议员的关注,美国舆论一片哗然,要求严惩东芝公司。

被煽动起来的民众自发发起了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

更有一些政客,开始散播“每个日本留学生都是间谍”的言论,熟悉不熟悉?

当年6月30日,更是发生了以邓肯·亨特为首的5名美国国会议员,站在美国国会山台阶上用锤子砸碎一台东芝牌收音机,要求禁止进口东芝产品的事件。



▲1987年6月30日,以邓肯·亨特为首的5名美国国会议员,扛着几把大铁锤,站在美国国会山台阶上,直播砸东芝收音机。来源:视觉中国

不管是不是作秀,五名国会议员表现出来的,其实是美国政府已经决定的态度。

也是在同一天,美国参议院以92:5投票通过了参议院版本的贸易法案,其中要求禁止五年内东芝机械以及其母公司东芝公司对美出口。

很快,东芝公司原本在美国的生意就受到了巨大影响,首先是军购方面。

1987年5月,美国军方取消了一项从日本东芝机械公司购买导弹技术的协议;6月,美国国防部取消了原定从东芝进口的150亿日元的计算机合同,而且决定禁止通过与东芝机械公司间的任何新的军事合同;8月,美国国防部空军的电脑投标中,原本认为有竞争力的东芝电脑落选。

为了挽回事态,日本政府也开始追究东芝公司的相关责任。

很快,日本警视厅逮捕了日本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分别判处二人 10 个月和 1 年的有期徒刑。

1987年5月,东芝机械公司社长饭村和雄引咎辞职;1987年7月,东芝董事长佐波正一和总经理杉一郎宣布辞职。

另外,东芝公司不得不投入约 1 亿日元在全美50多家报刊整版刊登“谢罪广告”,同时发动其资助的说客组成院外集团,全权推进在政客圈内的游说,以美国企业与东芝公司广泛的经济联系为由,呼吁减轻对东芝公司的制裁,将东芝财团与东芝机械公司区别对待。

经过多方运作,10个月后美国政府的态度软化。

毕竟在当时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和日本很看重彼此的盟友关系。

1988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里根签署最终处罚决定:美国禁止东芝机械3年内对美出口,对控股的东芝公司则禁止其3年内向美国政府出售产品。

看似一切并没影响到东芝集团的发展,但其实在美国CIA调查期间,很多东芝的技术文件都被带走审查,业务几乎陷入停滞。

而由于不能与美国政府做生意,东芝重要的半导体部门无法获得在美最核心的市场订单。毕竟,在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依然是奢侈品,不是贫民百姓能拥有的,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属于政府采购的范畴。

这给东芝公司带来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

1985 年 12 月至 1987 年 6 月日经指数上涨 95.82%,同期东芝机械仅上涨 2.91%。这意味着东芝在日本进入失去的十年之前,就已经陷入无法增长的境地。

3.

/ 另有缘由 /

其实东芝事件更准确的表述,是“东芝-康士伯事件”。

康士伯是挪威著名国有军工企业,其向苏联出售了操控数控机床所必需的计算机设备和操作软件。

不仅如此,当时偷偷卖机床给苏联的美国盟友很多:卖得最多的意大利,卖得精度最高的德国……为什么美国要一口咬死东芝不放松?

美国打压东芝,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理由。

那就是以东芝半导体、日立半导体、NEC半导体为核心的日本半导体产业,在1985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市场垄断性的产业集群。

70年代为了赶超美国集成电路技术,日本政府批准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发起成立的VLSI共同研究所,“打造未来计算机必不可少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一口号也显示了日本的巨大野心。

日本通产省将市场中的各大竞争对手(富士通、日立、三菱电机、东芝和NEC)的研发人员集结起来,总计投入700亿日元,政府出资290亿日元来研发半导体产业。

与如今的华为一样,当时日本科技企业疯了一样,为了研发存储芯片,整栋楼全天灯火通明,一楼研发16KB容量,二楼研发64KB,三楼研发256KB。

VLSI共同研究所所长、有日本半导体之父之称的垂井康夫为这个研究所设定的方针或许总结了成功的秘诀:

竞争者们能否互相协作是一个大问题,那么就以“基础的、共通的”为方针,从各家公司的共同点出发,来研发、制定未来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上述项目在4年到期后,取得专利1000多项,技术上与英特尔、IBM等美国企业不存在技术代差,甚至领先一步。

反馈到市场层面,就是对美国产品的代际碾压。

当时,美国刚刚研制出256K DRAM内存,富士通、日立的同类产品已经批量上市,月产量高达300万块。

1980年投入市场的64K DRAM,一年后日立以40%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之后,NEC主导了256K时代,东芝主导了1MB时代。到1986年,日本半导体企业在全球DRAM的市占率达到了80%。

据统计,1970年全球半导体TOP10中,没有一家日本企业上榜,而到1990年,全球TOP10中日本企业占据6席。

在日本质量和价格双重碾压下,美国科技公司徘徊在生死边缘。

1985年IBM面临财政危机,裁员1400人占到员工总数的50%;英特尔连续6个季度亏损,被迫关闭7座工厂,甚至董事会都在讨论是否关闭芯片产业;而ADM净利润下降幅度高达66%,摩托罗拉直接退出DRAM储存芯片业务。

美国科技霸主的地位在二战后第一次被动摇,而真正引起美国政府担忧的则是日本企业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收购。

相关数据显示,1989年,日本对美国投资额高达320亿美元,其中包括半导体在内的科技制造业占比约为25%。

这其实才是美国真正想打压东芝,进而借着打压东芝彻底颠覆日本半导体领先地位的初衷。

借着东芝事件的余波,美国政府在1985年对日本半导体厂商发起反倾销的诉讼,逼迫日本政府进行半导体谈判。

1986年9月,双方达成《美日半导体贸易协定》。



▲《美日半导体贸易协定》签订现场

协议中规定:美国对日本芯片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保证5年内国外公司获得日本20%市场份额。

而在次年4月,美国加大对日本科技企业的打压,不但要求富士通、三菱等日本企业公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的一千多项专利,而且里根以“日本向第三国家倾销”“美国半导体份额没有在日本市场扩大”为由,再次向日本的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征收100%的高关税。

很不幸的是,躲过初一的东芝半导体没躲过十五,这一轮制裁之后,东芝半导体的业务骤然下降。



而意识到在内存芯片领域无法跟日本半导体产业竞争之后,在美国政府扶持下,以INTEL为首的美国半导体公司集体开展了计算机芯片的研发,并最终取得成效。

但受困于美国3年的政府采购封锁,以及惩罚性关税,以东芝半导体为核心的日本半导体产业逐渐远离了美国市场,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跟进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

再加上2000年前后,以台积电为代表的芯片研发生产分离的新生产体系逐渐建立,intel等美国芯片公司获得了低风险、低成本的研发和生产环境,更加如鱼得水。而东芝半导体等日本公司依然秉持着研发、生产一体的IDM模式,成本的高昂迫使日本企业逐渐远离了市场。

曾经独霸天下的日本半导体企业迅速衰落,日本半导体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从1990年的49%下降到2007年的7%,而在全球半导体TOP10中,日本企业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

到了2010年,东芝半导体业务萎缩非常厉害,再加上三星开出三倍工资大量挖走了东芝半导体的核心骨干员工,使得这个曾经的半导体帝国迅速分崩离析。

2018年,东芝被迫卖掉芯片业务,买家恰好就是美国财团。

远去英雄不自由。

被美国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进程选择成导火索的东芝半导体,最终彻底倒下了。

而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或者说美国政府一直如此无耻。

最新的讲话中,华为消费业务总裁余承东坦然承认,9月15日后麒麟芯片无法生产,MATE40将是搭载麒麟芯片最后一款机型。

原因就是在2018年开始的对华为全方面打压,到现在变成了美国彻底的封锁。

而刚刚一周前的新闻,TIKTOK和WeChat也被美国政府打压,甚至不允许美国公司与这两家公司发生业务往来。

这幅赤裸的嘴脸,其实与35年前没什么两样。

但华为不是东芝。

最新消息显示,“南泥湾行动”已经在华为拉开大幕,全产业链自主成为华为要在接下来时间内解决的目标。而昨天也有未经证实的消息传华为在内部正式启动“塔山计划”,为芯片产业链自主提出明确的战略目标。根据传闻,华为已经开始与相关企业合作,准备建设一条完全没有美国技术的45nm的芯片生产线,预计年内建成,同时还在探索合作建立28nm的自主技术芯片生产线。

这也是余承东刚刚完成的演讲中让人最关心的话题:华为要“实现基础技术能力的创新和突破,赢取下一个时代”。

当前,正如那句已然烂熟于心却又直抒胸臆的点评那样: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外乎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