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飞涨 可口可乐为什么一直只卖2块多?(组图)

夏天傍晚,酣畅淋漓的「多人运动」后,来一口冰镇可乐,世界上比这还要快乐的事情,恐怕并不多。而这份快乐只需要两块多钱。

更难得的是,哪怕是 10 年前,你也只需要两块钱,就能喝到一罐快乐肥宅水。

要知道,2010 年至今,中国的物价总体上涨了 25%。

当年,全国的猪肉均价不到 20 块,北京新房均价 2 万出头,而现在……

算了不说了,反正你也买不起。

就连吮指原味鸡也从 2010 年的 7 块 5,涨到了现在的 11 块 5 ,涨幅 53 %。

在这个除了工资什么都涨的时代,可乐算是为数不多的「业界良心」了,为什么它一直就不怎么涨价?

其实,可乐不涨价,不是可乐公司不想,首先是因为他们不能。

我们都知道,目前的可乐市场,只有两个主要玩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双头垄断」。

两家互相知根知底,谁也不敢轻易涨价,一是怕被对方借低价抢占市场份额,二是借助低利润,把其他小型卖家挡在行业之外。

可乐是个薄利多销的产品,哪怕一瓶可乐只能赚几毛钱,只要规模够大,依然能赚钱。

而小型卖家规模小,价格也没有优势,只能夹缝中生存,比如非常可乐和崂山可乐。

同时,可乐公司也害怕涨价让消费者变心。

能让肥宅快乐的饮料那么多,大不了喝别的。

事实上,不只是中国的可乐不怎么涨价,历史上可乐就有不涨价的传统。

1967 到 2009 年 40 年间,美国的碳酸饮料价格仅上涨 69 %,而所有消费品是 114%,扣除通胀后,可乐的价格反而下降了 21%。

但跟另一段可口可乐不涨价历史比起来,这些都不算事。

19世纪末的美国,各种汽水层出不穷,价格通常在七八美分。

1886 年诞生的可口可乐为了争夺市场,把价格定在 5 美分。

当时没几个人喝瓶装饮料,大家都喝冷饮柜台里的饮料。

1899年,有两个人找到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以每加仑(约 3.8 升) 90 美分的价格买下可口可乐的浓缩浆,制成瓶装可乐。

没想到市场上瓶装饮料大火,价格也一路走高。

但可口可乐却亏大了。因为它签的合同,存在致命缺陷:每加仑 90 美分的价格是永久性的。

不管瓶装可乐卖多少钱,可口可乐公司都只能挣每加仑 90 美分。

可口可乐想,既然赚不了那么多,装瓶公司和零售商也别想多捞!

于是可口可乐以 5 美分为卖点,在全国各大媒体铺天盖地打广告。

这样一来,装瓶公司和零售商也就不敢涨价了,一涨消费者就会兴师问罪,「广告不是说 5 美分吗?奸商!」

说到奸商,插句题外话,可口可乐曾经宣称可乐可以减肥。

不过物价上涨,可口可乐也扛不住。

1921年,可口可乐终于和瓶装公司达成协议,拿回了可乐定价权。可以涨价了!

但是,他们发现自己被套牢了。

大家喝惯了 5 美分的可乐,到处也都印满了 5 美分可乐的广告,现在全部改了要不少钱,这就是经济学中说的「菜单成本」。

最关键的问题在自动贩卖机。贩卖机是可乐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贩卖机一次只能塞一枚 5 美分镍币,再塞一枚价格就翻倍了,可乐涨价只能从 5 美分涨到 10 美分。

有没有办法只涨一点点呢?

于是可口可乐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造 7.5 美分硬币!

他们试图游说美国政府。美国政府就回了一个字:滚!

一直到 50 年代,可口可乐实在扛不住物价上涨了,5 美分的可乐才在美国彻底消失。

就这样,5 美分可乐整整持续了 70 年,据说是现代历史上不涨价时间最长的商品。

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从清朝光绪帝到新中国成立,可乐始终一个价。

那么,可口可乐后来是怎么一直维持低价的呢?这得说说它的运营模式。可口可乐的核心科技是配方。

它的可乐业务主要是把调制好的浓缩浆卖给装瓶公司,由他们负责加水加气,装罐后卖往全球各地。

全球有大约 225 个这样的装瓶伙伴公司,他们不属于可口可乐,自负盈亏。

这一过程中,可乐的原料、包装和瓶罐、装瓶厂的运营、运输、广告、销售以及税费等等,每一步都需要成本。单是广告,可口可乐每年都需要花费 40 亿美元。

不只是可乐公司,装瓶公司、瓶罐生产商、运输商、零售商等等,都要赚钱。

而全球一天生产 19 亿份可口可乐。哪怕利润再微薄,乘以 19 亿,也是巨款。

但是通胀猛如虎,可口可乐明面上不敢涨价,但在其他方面打起了主意。

比如可口可乐中国暗戳戳地在可乐容量上做了手脚,还因此上了央视。

可乐瓶的腰围越来越瘦,但是喝可乐的肥宅,腰围是越来越宽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