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先发优势国家对后发国家的打压并非个例,而是一种普遍行为。这种打压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主要区域在欧洲和美国。
回顾400年来西方主导的近代史,可看到一个基本特点:后发国家一定是在先发优势国家的技术封锁和贸易封锁中不断崛起的。
文 | 汉弗莱
本文授权转载自"瞭望"客户端,原文首发于2020年7月11日,原标题为《面对封锁后发国家如何突围》,原文刊于《瞭望》2020年第28期。
1
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令”:一把双刃剑
英国与法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对老冤家。
自1066年诺曼征服之后,两国就开始了漫长的冲突,其中还包括一场从1337年持续到1453年的战争,史称“英法百年战争”。
停战后,英法之间的敌意并未消失。此后400年间,英法冲突从对领地的争夺发展到欧洲争霸,再发展到全球争霸。这是西方强国之间的第一次全方位争霸。
从地缘上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英国在欧洲都是边缘化的小国,法国则是欧洲大国。罗马帝国覆灭后,法国就已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国家,被认为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甩掉了罗马帝国包袱的英国则“轻装上阵”,开始了全球殖民。法国在欧洲大陆征战之时,英国却绕开欧洲迈向世界,因此法国陆军力量远胜英国,但海洋力量远不如英国。
从经济基础来看,英国于18世纪开展了圈地运动,这种极端痛苦的改革让英国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升。到18世纪末,英国农民的劳动生产率翻了一番。但是转型比英国晚50年的法国,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不及英国。
为阻止法国开展革命,阻止欧洲大陆出现一个强国,英国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亲自出马,借助战争阻止法国获得海外殖民地。1744~1748年的乔治王之战(英国阻止法国在北美获得殖民地)和1756~1763年的印度之战,都以英国获胜告终。二是反复祭出自己的传家宝:大陆均势战略。为了彻底摧毁法国,1793年英国支持欧洲大陆形成了对抗法国的“反法同盟”。
但法国在拿破仑崛起之后,通过几次军事胜利深刻改变了欧洲格局。他先是率领法军于1805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击败俄奥联军,又于1806年在耶拿-奥尔施塔特战役中击溃普鲁士主力。这样,在1806年底,法国几乎成为欧洲大陆唯一的强权,拿破仑帝国步入鼎盛时期,周边的意大利、荷兰等国都逐渐受到法国的影响和控制。
此后,击败英国,再次树立法国的威信,就成了拿破仑的主要目标。
实际上,早在1798年督政府时期,拿破仑就提出了打击英国的三种方案:第一种是直接入侵英国本土;第二种是进行一次切断英国和东印度之间贸易的东征,即远征埃及;第三种方案的完整形式便是之后的大陆封锁体系。然而,前两种方案都是以制海权为基本前提的,在1806年特拉法加海战中,法西联合舰队全军覆没,使得第一和第二种方案彻底失去了成功的希望,因此只能采取第三种方式。
为达到困死英国的目的,拿破仑采取了一种全新的方式,那就是让欧洲所有大陆国家全部支持对英封锁。
1806年11月,拿破仑在柏林颁布了“大陆封锁令”,宣告对英国工商业进行一场公开的、无情的战争。他宣布,大不列颠诸岛处于被封锁状态;凡与大不列颠诸岛的一切通商以及一切通讯均禁止之;凡直接来自英国港口或英国殖民地的船舶,或曾经过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船舶,一概不准进入欧洲大陆的任何口岸。这个对法国、意大利、瑞士、荷兰和莱茵同盟都具有约束力的谕旨,构成了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的基本内容。
为了绕开法国的封锁,英国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利用自己的海军力量,在全球攻击法国商船;二是采取走私的办法向欧洲大陆出售货物,哥德堡、直布罗陀、撒丁岛、西西里岛、马耳他岛都成为了英国的走私基地。
1807年和1810年,法国又颁布了《米兰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凡在大陆发现的一切英国货物,必须焚毁。
大陆封锁效果突出,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对英国而言,大陆封锁让英国经济遭受了非常沉重的打击。首先,欧洲大陆是英国货物的主要销售市场,封锁导致英国出口剧减。其次,英国的粮食进口来自欧洲大陆,遭受封锁令的英国国内粮食严重短缺,导致1810年英国出现严重饥荒,如果不是因为法国国内粮食需要倾销被迫决定向英国销售粮食,1811年拿破仑很有可能收获一场对英国的巨大胜利。第三,大陆封锁让英国于1811年提前爆发了一场持续四年多的经济危机。
对法国而言,大陆封锁确实保证了法国工业品免受英国商品的竞争,令整个欧洲大陆几乎都变成法国工业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法国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大陆封锁强调“法国高于一切”,让欧洲各国接受不平等商务条约并承担大陆封锁带来的绝大部分损失,沉重地打击了其他国家的商业。同时,由于法国工业产品不论在价格上还是在品质上竞争力都比不上英国产品,欧洲大陆走私现象十分严重。为了让欧洲大陆各国能听从法国号令,拿破仑不得不反复使用战争手段来维持这一体系,从而消耗了大量军事和政治资源,最终结果是法国体系崩溃。
1812年6月,拿破仑决定发动法俄战争,以武力征服俄国的方式强迫其参加大陆封锁,进而达到迫使英国投降的目的。但法俄战争中法国落败,意味着大陆封锁正式失败。
大陆封锁是人类进入近代史以来第一次国家对国家的经济封锁,目的是为了打击对手,防止对手超越自己。应该说这一次打击是“开创性”的,它开启了国家防备追击者的行为模式,也启发了后来者。但这一次封锁是不成熟的,它在本质上属于落后经济形态对先进经济形态的打击,无论是工业革命成就还是自由贸易方式,法国都不如英国,因此法国最终失败了。
2
英国阻止技术外泄美国千方百计吸引移民
1793年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开始走工业化道路。当时美国非常落后、百废待兴,对于国家如何崛起,美国精英层的想法是,向欧洲学习。
英国率先进行了农业革命,随后马上开始了工业革命,因此英国在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上半叶是全世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为保持自身优势地位,防止工业技术外泄,英国政府对民众移居美国采取了大量限制措施,比如限制航船所载移民数量,明确禁止工匠尤其是纺织业主和熟练工人移民美洲等。1803年,英国议会通过《旅客法》,进一步阻止工匠和产业工人移居美国。
面对英国的限制,美国商会和制造业主千方百计地吸引英国工人,或派人到英国游说,或在英国报纸上登载招聘广告。
美国人最垂涎英国的纺织技术,当年美国最想得到的工业皇冠是阿克莱特纺纱机。
1789年,一个叫塞缪尔·斯莱特的英国纺纱人打扮成雇佣工人来到了美国。1793年,他凭借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在美国成功复制了阿克莱特纺纱机,并开设了美国第一家全新的高技术纺织工厂。这也是美国工厂制度的开始。
仿制英国新式纺纱机成功,打响美国工业革命的第一枪,使美国的棉纺织业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
从1820年到1940年,美国出现了长达120年的移民狂潮,3350万移民从世界各地去了美国。其间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鼓励外来移民法》后,企业组团赴欧洲招聘熟练工人,时任国务卿西沃德向美国驻欧洲的外交官发出通告,要求他们把吸引欧洲移民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外交任务。
英国对美国的封锁跟法国对英国的封锁相比,力度明显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跟法国相比,美国对英国的吸引力相对较大。
当时英国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普通人很难获得发展机会。而美国没有经历教派之争,也没有经历封建时代。没有传统的封建关系,意味着底层民众的上升空间较大,因此欧洲大陆一些有抱负的平民(包括一些贵族)愿意去美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19世纪的美国是受封建势力和封建观念干扰最少的国家。在这种氛围下,美国容易出现新生产体系,新工厂也容易建立。相比之下,在英国,生产各阶段被划分得一清二楚,规则非常严格,且保守思想对生产的束缚也制约了英国人改进体制。
这种对比的结果就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1860年美国《第八届人口调查》报告显示,当年生活于美国的400万移民中,机械师共47.7万人、商人23.2万人。
移民也为美国带来了海量资金。英格兰的摩根家族、爱尔兰的梅隆家族、德意志的罗比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法兰西的杜邦家族都是例证。1839年美国共引进外资1.5亿美元,1854年达到2.22亿美元,1860年外资总额约4亿美元。这在当时都是海量的外来资本。
3
欧洲的科技封锁与德国的自救
普法战争结束后,大获全胜的德意志帝国于1871年在巴黎凡尔赛宫宣告成立。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对此保持了高度警惕。虽然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在欧洲或欧洲以外不再有任何领土要求,德国的政策仅仅是维持欧洲的原状,但事实上德国却怀着既赞赏又嫉妒的心情注视着英国的殖民成就,梦想有朝一日也像英国一样开拓殖民地。德国的目标是非洲,希望在非洲建立“德国的印度”。
1884年,俾斯麦食言了,德国入侵了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喀麦隆。欧洲大陆需要再一次寻求均势。
应该说,1840年之前,德国经济同英法相比比较落后。但德国向英法学习,开启了本国的改革之路。1850~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2.6%的速度增长。1913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850年增长了5倍。德国人口在1850年为3170万,1914年已达到6770万。1871年,德国的城市化率只有36%,1910年已达到60%。特别是农业,1900年德国生产谷物2350万吨,自给率达到83%;同年英国的谷物自给率不到40%。20世纪初,德国的肉产品自给率为95%,而英国只有55%。
1910年,德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已从1870年的第3位上升到第2位。英国则由1870年的第1位下降到1913年的第3位。
德国的迅速崛起打破了长期以来以英法为霸主的国际经济秩序,它们因此对德国充满了敌意。
1914年一战之前,欧洲已被划分为两大阵营:同盟国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协约国以英国、法国和俄国为主。
一战后,德国遭到了残酷的肢解。为了彻底拆解德国,欧洲对它进行了科技封锁:明确要求德国不得参加任何国际科技会议和协会,不得发表论文。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被迫展开了自救。
1919年8月,德国通过《魏玛宪法》以全方位振兴国家,特别是在教育上,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
首先,实施8年(6至14岁)义务教育,设立基础学校,废除为升中学做准备的贵族预备学校。
其次,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和学术研究,国内建立了各种类型的高等技术学校。德国大学逐渐恢复了它作为讲授科学和研究学术的中心的地位。由于学术氛围比较宽松,1920~1935年德国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要比欧洲其他国家快得多。
第三,德国设置了宗教教育和本土国民教育,虽然后来导致了军国主义,但爱国主义让德国内部极其团结,“藏技于民”的目标初步实现。
这些也为后来德国再次崛起奠定了经济和科技基础。
4
扼杀之下苏联如何利用西方经济危机
十月革命之后,老欧洲对苏联极端敌视,为了扼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者对后者进行了技术封锁,导致其难以进行工业技术革新。
但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苏联利用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和寻找摆脱危机出路的需求,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人才和资金,在各主要工业部门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1929年10月,苏联政府批准了70多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美国占55个,为苏联接受援助项目的78%。1930年执行的104个技术援助协议中,约有84个是和美国、德国公司签订的。1929至1945年间,苏联和外国公司之间约有200个技术援助协议在执行。可以说,上世纪30年代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1944年6月,斯大林曾告诉美国人,在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1/3是在德国、法国、英国、瑞典、意大利、捷克、丹麦、芬兰和日本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
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和札波罗热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其中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是以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美国钢铁公司的格里工厂——为模型设计的。还有20个原有的钢铁厂也在外国的帮助下进行了技术改造。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是30年代初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的新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整套建于美国,再拆运至苏联的。
苏联除在重工业方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外,也在轻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领域大量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例如,苏联的棉织品生产是在德国的援助下重整旗鼓的,并由美国大通银行提供资金输入美国原棉。后来,苏联产棉集中地区土尔克斯坦和外高加索的土地灌溉工程,曾得到担任过巴拿马运河建设顾问和美国农垦局局长的著名灌溉工程师戴维斯的帮助。戴维斯早在1913年就研究过灌溉中亚细亚“饥饿草原”卡拉甘荒地的可能性,并建议俄国当局进行更深入的勘测和设计工作。1929年6月,他被邀请到莫斯科并被告知,他的计划已在进行。他留了下来,担任苏联棉花总管理局的总顾问,负责中亚细亚灌溉计划的整个工程。
除了技术,苏联还引进了大量人才。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有6800人。200名德国人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工作过。730名美国工程师和专家于不同时期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工作过。
在机遇面前,苏联也制定了很多有效措施。比如,成立了外国咨询中央局,专门负责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工作;成立了阿姆托尔格公司,作为苏联在美国的常驻贸易机构,联系美国的公司、工厂组织谈判;广泛派出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出国考察和学习,1929年1月至1930年6月的18个月中,就有1000多名苏联人进入美国。
5
后发国家需建立完整的自我循环体系
回顾上述历史,可以总结出五个特点:
第一,先发优势国家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一定会强力打压后发国家。
第二,后发国家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往往会诱发先发国家的打压,从而形成国家竞争。
第三,先发国家打压后发国家,本身就意味着其在一定程度上已开始处于下风。
第四,先发国家在防止后发国家追赶的时候,往往会遭遇一次或几次危机。
第五,后发国家在追赶的时候,需要极力保持国内稳定,并且要找到一个取代先发国家原有道路的新体系。
同时,回顾过去,还可以看到,无论先发国家最终如何选择,最后都会形成一个以意识形态为轴的“认同圈”。比如,英国在打压法国后,又跟法国一起打压德国;同样,为一起打压苏联,德国加入了英国和法国的阵营,随后美国也加入其中。后发国家要想崛起,一定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自我循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