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疫情阴霾持续 中港股市大涨到底从何而来(组图)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新冠疫情还没完全消退,中国股市在7月初则迎来一轮暴涨,港股也几乎同步放量上涨。

截止本周三(7月8日),中国股市沪深300指数已连续七个交易日上涨。七天内,沪综指连续突破3000点、3100点、3200点、3300点和3400点五个整数关口。创下五年来高位。

其中,本周一(7月6日)放量收升5.7%,创下五年最大单日涨幅。

在不少人看来,这一幕似乎匪夷所思——疫情带来的冲击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大范围停滞和萎缩,媒体头条充斥“堪比大萧条”,“全球负增长”等观点;而中国股市和香港股市却在此刻却气势如虹,冲向历史高位。

多位分析师表示,为了救市的宽松政策,使大量资金涌入估值较低的中国股市和香港股市,再加上市场建立其对经济复苏的预期,使本轮股市上涨。但也有声音认为,目前经济状况并不支持这种程度的暴涨,恐重蹈2015年“股灾”覆辙。


资金流入和补涨双重作用

路透社的分析认为,量能走强以及外资大举流入开始带动中国股市上涨。中国股市部分板块低估值水平亦受到全球资金青睐。

投行高盛在周二发布报告也持相似观点,称过去几个月通过货币工具及信贷政策缓解了金融状况、企业盈利有改善趋势、股票估值不高及散户参与增加均有利股市上扬。

具体而言,一方面,疫情之后包括中国在内,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极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双管齐下托底经济。

首创证券股票分析师张彦芸认为,大盘股连续上涨有赖资金面的宽松,目前资金价格处于低位水平,预计短期以大盘股为主市场风格有望持续。

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全球主要经济体施行一系列降息政策,使银行基准利率下调,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降低,资金开始青睐收益较高的资产,股票显得更具吸引力。国泰君安策略团队持此观点,认为上涨的动力在于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降低,进一步强化资金追逐资产的现象。由此看好后市,“突破3300,静待3500”。

另一方面,中国股市和香港股市在全球资本市场看来,属于估值洼地。

新时代证券股市分析师孙唯表示,券商、保险、银行、钢铁等行业基本属于低估值品种,料将受到资金的青睐。最近两个月大量公募基金集中发行,也会首选溢价程度较低或跌破净资产股票。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


经济复苏预期

在分析师们看来,暴涨更大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前景较好,奠定了投资者对"牛市"的预期。

重阳投资团队分析认为,中国一方面在全球率先快速复产复工,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发力,足以对经济构成有力支撑,同时中国并没有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等极端措施,为后续的相机调整留出了余地。因此,中国经济实现V型反弹的前景正逐渐明朗。

投行高盛的报告称,导致这波升幅的原因有多种,包括中国内地经济正全面恢复运转、疫情再爆发的风险得到控制令重启经济较为顺利,并且预期未来一至三个月由流动性驱动的上行空间可达15%。

实际上,这种“疫情未退,股市先涨”的情形也出现在美国。虽然美国正在经历疫情反弹,但美股已自3月低点反弹40%,近期上涨势头不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近期撰文解释,在很大程度上,股市的走势不是由消息本身推动,而是由投资者根据其他投资者听到消息后的反应所作出的评估而推动。美国2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出炉,一切似乎都与当年应对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大衰退时的举动十分相似。而彼时,标普500指数10年间上涨5倍,因此投资者会认为现在也是类似情形,因此害怕错过这轮牛市的情绪占据了上风。

也有人对这轮暴涨提出忧虑。前海开源基金联系董事长王宏远表示,全球经济基本面很差,不支持全球股市目前的估值水平,投资者要留意自我控制风险,短期博弈过程中尽量不要加杠杆,投资时量力而行。

不过他也承认,中国经济基本面虽然艰难,但相对是全球最好的,会是几年以后全球最先实质性复苏的大经济体,值得基于几年周期的长线布局。

图片版权REUTERSImage caption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纪念日,大批市民上街抗议港区《国安法》,演变成警民冲突。


“金融保卫战”

港股也出现大幅上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第一个交易日恒生指数收报25124.19点涨2.85%,在此基础上,港股又多日连涨,截止到7月8日几日内恒指再涨4%左右。

其中内地在港上市企业起到拉动作用。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企业,A股股价上涨下,内地资金南下香港,购入同一公司还未涨到同一水平的港股股票。

港股中,内地企业占上市公司数量超过一半,占总市值也接近八成,使A股对港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此外,也有分析认为政治因素在起到作用。

路透社分析,在“七一”香港回归纪念日以及香港国安法落地实施的敏感时刻,港股与A股联袂上扬,尤以权重较大的金融股率先领涨,或隐含了中国“金融保卫战”背后稳定包括港股等金融市场的良苦用心。

香港国安法6月30日在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香港政府当日深夜11点刊宪,公开港区国安法的具体条文,并在即日晚上生效。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冲突。

“香港是联系汇率制,而在港股上市的中资金融类股中,外资持股比例较高,试想一下在今年这种敏感时刻,如果外资集体抛售中资概念股,后果会怎样?”路透社援引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型券商高层称,此次“七一”前后的中港股市上涨,尤其是在当前特定的政治环境下,股市拉升的背后更是一轮金融保卫战。

上述人士认为,至于涨势能持续多久,取决于后续资金能否跟上,毕竟拉抬权重股所需要的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且从此轮操作手法看,资金的进入也不是慢慢进去筑底拉抬,有刻意而为的痕迹。


2015股灾记忆犹新

伴随这轮暴涨的是大量的中国散户排队入场。从7月6日开始投资者开户就已出现拥堵,已有媒体报道,一些券商App因开户过多而宕机。

图片版权REUTERS相似的情形也出现在2015年,彼时中国股市狂涨过5000点,月均新增投资者开户数量超过400万人。

国元证券的龙爱华表示,散户竞相开户的狂热情绪让人想起2015年,当时中国试图通过刺激股市上涨,来弥补疲弱的经济增长。当年中国股市一度涨至七年高位,但之后因缺乏宏观面的支撑,以及散户加杠杆过度,股市大跌45%。

2015年股灾中散户加杠杆,意味着投资者通过少量资金,能够撬动数倍乃至数十倍资金进场交易,获得超额收益。然而一旦股市下挫,投资者也将承受相比本金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损失。

摩根资产管理亚太区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Tai Hui)周二在香港表示,中国监管机构目前还不会过度担心。“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开始看到人们做杠杆押注股市,如果杠杆又开始飙升,那么我认为监管机构可能就打算出手给股市降温了。”

中国媒体财新报道,打着5-12倍杠杆的各种线上场外配资网站也再次活跃起来,并不断弹出广告。财新援引一位券商营业部负责人称,证监会在吸取2015年“股灾”教训后,对券商外部信息接口三令五申,不准为场外配资提供任何便利,有任何异常交易账户券商也会第一时间问询,他认为当前的场外配资与2015年大有不同,无法掀起什么风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