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种小偷最可恶。偷窃别人的人生,毁掉了穷人阶层晋升的机会。
这种小偷就埋伏在你我的身边,常常让人防不胜防。
近来的葱省尤为不平静,从陈春秀,到王丽丽,再到苟晶,山东爆出了好几起轰动全国的高考冒名顶替案。
而且,在2018年-2019年的山东高等学历数据清查工作中,还有另外242人被发现涉嫌冒名顶替入学取得学历,14所高校被卷入其中。
(来源:北师大教授董藩)
在这些令人发指的情节背后,我看到了赤裸裸的人性之恶——有权有势的家庭对穷人农户“降维打击”,一种自上而下无情碾压。
从前阵子的合村并居运动,到如今的冒名顶替,葱省的很多应对动作都很值得玩味。
在中国的沿海省份中,山东颇有些特别。
明明有3000公里左右的黄金海岸,占据全国海岸线的六分之一,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沿海省份,但却没有太多海洋文明的气息。
从气质上看,山东更像是内陆省份。这是为什么呢?
读懂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就能理解,今天所发生在山东的一切。
多年前我刚毕业的时候,考入国内一家一流党报工作。
有一次到广东某县级市出差。晚上吃饭的时候,主座是当地的政协主席。我年纪最小,自然坐在上菜的位置,旁边作陪的是一位镇党委书记。
这个县级市在广东出了名的人杰地灵,盛产官员。那位书记很自豪地跟我说,据他们统计,当地出了多少个厅级干部、部级干部。最大的官做到了天津市班子成员云云。
我内心感慨:真像是一个“小山东”啊。
北方有一句话,叫做“满朝公卿半山东”。虽然有些夸张,但细细考究似乎也不过分。有人曾在2019年做过统计——
地方大员方面。355 名现任省级常委当中,山东人占据了52 席,占全国总数的 15%,超过亚军浙江24人、季军湖南23 人的总和。而且,在内地31 个省市区中,山东人当一把手的就占了 8 个,接近1/4。
中央系统方面,山东人也是独占鳌头。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构班子成员(副部以上)大概有249 位,山东户籍的官员为35个,占比14%。
来源:公眼观察
这些都是山东宝贵的资源啊,多少地方梦寐以求。
山东本土官员想要做实事,搞一些大工程的时候,很容易做到“跑部前进”,推动项目审批通过,从而造福一方。
不过,它无形当中也会给山东造成一种后遗症,官本位思想比较浓厚。
有一个流传广泛的段子,在介绍本省的企业时,广东官员会说,这是我们服务的企业;山东官员则会说,这是我们下面的企业。
此外,山东是孔孟之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所强调的“孝、悌、忠、信”,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奠定了中国礼仪之邦的文化基石。
不过,其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大家长思想,也给留下了尊卑有序,上下有别的等级观念,对山东人的精神内核影响深远。
读大学的时候,我一个关系很好的兄弟是山东人,他经常自称“老子怎么样怎么样”。一开始让我很不舒服。
都是同龄人,凭啥你就是老子了,难道在你面前我就是个“孙子”?后来我才知道,这不过是山东汉子的豪迈用语,一种文化差异罢了。
但这种语言“符号”的背后,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北方黄土文明当中,一种根深蒂固的“上下观念”暗示——你与我之间,并不平等。
而海洋文明的“开放包容”,其实就是建立在你我皆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有上下级之分,就会有“命令”。没有等级之分,才会有“契约”。
当命令是通行证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多一点欺负和碾压。想要什么东西,强行索取就行了。就像这一次集中曝光的高考顶替案中,有钱有势的家庭把贫穷农户摁在地上摩擦,就是能好长一段时间内平安无事。
(陈春秀的老父亲对记者说:“他们就打听我是个老农民,怂人。才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凡我要是有一点能力,他们也不敢。”)
只有当契约意识盛行的时候,社会才会有相对公平的机制,人与人之间站在同一条线上对话。想要什么东西,平等交换。
山东,恰恰在这一块有所不足。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山东海洋文明的式微,跟它的经济模式也有很大关联性。
中国有很多地方饱受地少人多之苦。
当人口过度膨胀,远远超过土地的承载能力,生产的粮食养不了这么多人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启动一种自我调节机制。按照马尔萨斯的说法,会出现两种方式来调和这种尖锐的矛盾。
一种是他杀,也就是发生瘟疫、天花等传染疾病,来消灭人口。
一种是自杀,也就是人类内部发动战争,通过不同族群之间的征伐,来减少人口。
历史上的脉络,概莫如此。
不过,过去潮汕、温州、福建也有第三种应对方式——逃离,跑到异度空间去谋生。
无数人把脑袋别在腰间,远渡重洋,到了另外一种陌生的文明。在那里,学会接纳别人,也学会被别人接纳。
等赚起了钱,又会重新回归故里。就算回不去了,也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跟家乡发生关联,影响着家乡。
这种出海闯荡的精神,造就了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海洋文明,形成了一种进取的、外向的文化性格。进而又演化出其他的精神内涵。
可以说,南部省份的海洋文明性格,跟当地的土地资源有很大关系。
你看看广东、福建、浙江,莫不是一大片的丘陵地带,可耕地空间十分狭小。像温州的地形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土地资源比黄金还要稀缺。
(浙江)
(山东)
山东可不一样。它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几乎一马平川,可耕地资源多的不要不要的。加之气候条件优越,山东历史上就是传统的农业大省,物产丰富,富甲一方。
发展到现代,山东的农林渔牧业产值常年全国第一,粮食产量常年位居全国前三位。寿光的蔬菜,荣成的盐田,沂源的苹果,章丘的大葱……
当南方沿海地区因为山丘多,农地非常碎片化时,山东却可以大规模集中化经营,效能甚高。
因此,山东仅用全国6%的耕地,就同时生产了全国8%的粮食、11%的水果和12%的蔬菜。
(蔬菜之乡寿光,全县20多万个温室大棚)
总结起来,山东历史上是一个物阜民丰的大省。
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也造就了山东人的族群性格,比之广东、福建这种物质匮乏的地方,少了一点冒险、开放的精神。
来源:圭海四记(2017年)
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从侨胞的数量(不含港澳台)当中窥知一二。
有人统计过,山东籍海外华侨华人约105万人,占比全省常住人口比例大概为1.1%,绝对数比中原的河南还要少。
相比之下,广东有2000万侨胞,占比本土人口规模为19%,福建更为夸张,侨胞占比数量高达41%。
山东沉浸在一种自我循环的农业文明当中,久而久之,也相对南海沿海要多一些封闭。以至于今天在深圳等地,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在山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
如果说,历史上广东福建是在跟一个异域文明深度碰撞,山东则是跟一种帝都文化深度交织。
一个发生于外部,一个发生于内部。两者的分野,造就了今天的不同。
山东,可谓含着金钥匙出身。政治上它是盛产高官的摇篮,文化上是儒家文明的发源地,经济上是物质丰富的产粮大省, 放在农业文明当中,哪一项不是站在了中华民族鄙视链的顶端?
不过,进入后工业文明之后,有些东西可能就有点格格不入了。
基于此,我们再来看今天各个地方的人口迁移,就显得很有趣了——
2019年,经济大省山东流出了近20万人口,是全中国内地省市当中流出最多的地方。真是不看数据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来源 中新经纬)
虽然从常住人口来看,山东2019年末同比多出了22.9万人,人口规模是正增长的。
但这个主要是因为山东太能生了。山东省是全中国除了广东之外,最能生的地方。去年因此自然增长42.9万人,填补了人口机械流失的缺口,从而“掩盖”了大量人口迁出的事实。
(苟晶读过的尖子班,出了八个博士五个教授,据说还有山东某市的局级干部,妥妥的社会精英)
苟晶在济宁高考两次落榜后,跑到了浙江省白手起家,成为了一家童装公司的合伙人。在杭州这个互联网之都,苟晶进入了不需要拼关系的电商领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在山东失去的人生,苟晶在浙江寻回了。
而浙江这个省份,也是去年人口机械增长的全国冠军。2019年共有84万人选择用脚投票,迁移进了浙江省。
这一正一负竟然有100万人之多。真的是万万没想到。
当然,今天的山东也在正视差距、向优学习。
2018年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新旧动能转换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振聋发聩。多个城市纷纷南下学习,青岛对标深圳、济南对标上海、潍坊对标南方5城,整个山东掀开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改造工作。
我相信,山东绝不会成为下一个东北。勤奋的山东人民一定会革新陈旧,变得越来越开放包容。
离东北化越远,山东就离世界越近。
相关报道:这个地方,让我们知道有些城市的房子不能买!
苟晶背后
1997年,一个名叫苟晶的山东农村女孩儿,带着全家人的希望走进高考考场。然而一向成绩优异的她,却惨遭落榜。
不堪命运的苟晶,决定再复读一年。为此贫寒的家庭几乎把身边该借的钱都借完了,妹妹为了圆姐姐的大学梦,毅然选择辍学去饭馆洗盘子,供姐姐复读。
第二年,苟晶以全区4万名考生第4名的摸底成绩再次进入考场,当全家人以为一代心血终有报时,苟晶却再次落榜。
之后的苟晶,把自己关在家里两个月后,认了命。然后,糊里糊涂被一所湖北黄冈野鸡大学录取。
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农家女「为了改变命运,连续高考落榜」的故事。心里只有惋惜。
然而时隔20多年的今天,剧情却彻底反转。
山东教育厅在一项调查中发现,2018-2019年,山东竟然有242名考生被冒名顶替。这时的苟晶再次出现在世人眼前,道出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只能用一个词去形容,「触目惊心」。
原来当初苟晶没有落榜,而是连续两年考上北京名校。只不过是被别人顶替了,第一次顶替她去读书的,竟还是她的高中班主任的女儿!
更让人惊诧的是,苟晶在2005年时就已经发现了真相,但当初身为农家女的自己根本无法跟这一根链条的权贵们抗衡,官司官司打不起,诉讼诉讼没处告。
这些年,苟晶只能活在痛苦和自责中,抬不起头来。父亲临走时,嘴里还一直念叨着这件事。
苟晶的经历彻底引爆了网友的怒火,因为这简直是赤裸裸地盗窃人生,比谋财害命都可耻。而苟晶代表着的,正是亿万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基层人民。
这件事情的细节很多人都写过了,这里子木不再深究,只希望山东「顶替大学」链条上的所有败类都被绳之以法,还世人一个公道。
其实作为一名楼市研究者,我一直寻找苟晶事件背后所折射的东西。在考察了诸多数据和案例后。最终,我找到了答案:
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
这个点可以解释近几年山东发生的一系列现象,例如苟晶事件,经济滑坡,“合村并居”等等。
而这一切,又给山东的房价趋势埋下了伏笔。
营商环境
我有很多山东朋友,口碑一向不错,做事认真,爱学习,有着北方人典型的豪爽性格,还能喝。
但唯独在酒场上,山东和其他地方的人有些不同。南方人敬酒时,一口一个老板,山东人敬酒时则是一口一个「领导」。
一位叫阿星的本地朋友跟我讲,山东的官本位思想可能是全国最严重的。办事如果不找熟人,一切都走正规流程,那只有一种结果:
前面永远有插队的。
无论是经商、就业、办事、升学、工作,几乎都离不开托关系,到处盛行潜规则。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山东各个领域都出现了逆淘汰现象:能做的比不上能说的;有能力的比不上会搞关系的;有资质的比不上有背景的。
在这种形式下,山东年轻人看不到未来,只能选择外出寻找机会。
数据统计,2019年山东净外流人口达到18.98万人,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学历越高的人才流失越严重。
「官本位思想」不仅表现在人才虹吸方面,对产业发展的遏制也同样明显。
在山东,民营企业发展非常艰难,在同等竞标上,根本竞争不过有关系有背景的国企,在办事效率上,还要看别人的脸色。
阿星说,为什么这些年山东错过了互联网,错过了电商,错过了一切高新科技产业?
很简单,举个例子,搞电商的9月初提报双十一促销方案,直到11月末才批下来,批下来后不去做促销还不行,于是只能废弃双十一的方案又去申报双十二,销量可想而知的惨淡!
随即物流和佣金的结算,简直让人游走在崩溃的边缘,试想一下,一张对账单走了一年的财务核对流程,三张发票又走了半年多审核流程,十几万元的金额,折腾你往返十数次,加盖几十个公章!
不公平竞争+办事效率低,导致民营企业持续疲软。企业效益低,又折射到居民的工资收入上。
要知道,衡量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主要是看国民营经济占比。因为民营企业可以解决市场80%的就业岗位,而且竞争自由度高,全靠实力说话。
所以你就懂了,山东虽贵为北方经济第一大省,明面上富裕,但普通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却很低,甚至还不如一些中西部地区。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因果链条:
官本位思想影响一个地域的做事行为,做事行为影响商业路径,商业路径又在影响经济发展。
我们可以把它统称为:「营商环境」。
城市先例
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来说,营商环境是最致命的因素。
拿我们熟悉的东北来讲。
很多人都说东北经济的衰退是地理位置不行,天气太冷,产业结构差等等。其实如果了解东北经济历史的人,都不会这么去说,因为它最大问题就是官本位思想背后的营商环境。
1945年后的东北,人才济济,产业发达,资源丰富,可谓之「辉煌」,到什么程度呢?
当时东北工业总产值占全国85%,工业规模超越日本雄踞亚洲第一,可以说中国的基建底子都是靠东三省来完成的。
那时候全国年轻人都往东北跑,甚至还爆发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
这些都是老一辈的回忆。
然而从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就开始滑坡了。其实在改革开放早期,东北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产业转型这么一条路,但新兴的产业根本进不来,为什么?
营商环境太差。
在东北投资的企业,还没盈利就被层层扒皮,市场竞争敌不过国企,跑关系跑断腿,能赚钱的屈指可数。
自此有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
当地人官本位思维太强,年轻人更是把铁饭碗当作人生归途。我记得在2012年时,东北有一条新闻震惊全国。
说哈尔滨是要招收457名清洁工,就是俗称扫大街的,结果有1万多个大学毕业生去报名,更令人惊奇的是这1万多个大学毕业生里面有3000多个本科学历,有25个硕士学历。
是清洁工这个工作收入高吗?并不是,而是这个职业有「编制」,至于什么是编制,想必大家都懂。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衰退,曾经辉煌一世的东北,于今陷入经济困境,每年大量人才外流,甚至省内的养老金还得靠其他省份接济。
有一句民间俗语戏谑:“放眼东北,重工业还剩烧烤,轻工业只剩喊麦和直播”。
如果现在山东还不调头,那么当下东北的路便是它未来的的路。
迷途的山东
八十年代,山东省经济彪悍,霸榜全国第一。
最早的电器之一海尔电器走遍世界,最早的电视之一海信电视走遍四海,松下在济南建厂,福田汽车在潍坊诸城起家。九阳豆浆机、青岛啤酒、金锣、鲁花等,都是响当当的企业。
很多人说山东没赶上互联网。要知道中国互联网门户网站开创者山东百灵网,比新浪还早了半年;中国最早的网上商城shop365上线时,马云还在做中国黄页……
如果说东北是因为地理位置不好,受气候影响,那么山东呢?
可以说,山东处于中国资源地缘最好的地方,再加上是中国文化发源地,孔孟之乡,可谓人杰地灵。
然而事实是,20年后的山东经济,滑落到全国第三。当年风云全国的企业关门的关门,搬家的搬家,人才加速外流,居民收入不见起色。
唯一快速增长的可能只有房价。
数据显示,从2015-2019年,山东三四线城市综合房价涨幅全国第一。
原因很好解释,因为山东是近几年货币化棚改规模最大的省份,最疯狂的是2018年,棚改出现各种乱象,着急起来连别墅都拆,房价不涨才怪。
我们都知道完全由棚改催生的房价是托不住的,再加上人均收入跟不上,人口外流,房价泡沫值居大,最后的命运就是漫漫无期的横盘阴跌。
从2020年的市场上可见端倪,山东除了经济核心青岛在大幅回调之后,市场成交有所起色外,其他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已经开始回落了。
真正的实力
山东人是淳朴的,山东房价是离谱的,背后的原因依旧是营商环境导致的,「刚需购买力长期缺乏」。
这条楼市逻辑可以应用于所有城市。具体是哪些城市?
最近市场上公布的一份名为《后疫情时代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2020),告诉了我们答案。
这份是由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万博新经济研究院、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数据的真实性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不偏不倚交代了事实。
下面看榜单。(点击放大)
根据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的评价结果,营商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
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杭州市、武汉市、南京市、天津市、成都市、苏州市。
山东最强的城市青岛不敌长沙,只排在了第13位,济南则是排到了20位,烟台市跑到了37名,潍坊、淄博、东营、临沂等都处于60分以下,不及格。
苟晶所在的济宁营商环境更是差得可怜,仅为35.86分,排名全国73。
我们可以看到营商环境分数高的基本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营商环境差的都是中西部经济欠缺的地区。
从某种意义上讲,营商环境决定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又是房价的基石。
基于此,我和几个同行朋友粗略做了一个价值判断体系,即:
没有达到60分分数线的城市,房子只有居住功能;达到及格线的城市房子有保值功能;前20名的有投资价值,前10名的是核心价值城市。当然,强省会城市和三大都市圈卫星城除外。
大家可以根据这个逻辑,推理自己所在城市的房产价值。
如何改变
值得欣慰的是,从去年开始,当局也意识到了营商环境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019年10月8日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由于2019年10月22日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条例中着重强调了「公正、公平、公开」的重要性,要求:国家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但营商环境的改革的难度,我们心里都清楚,在这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
这让我想起了「凤岐茶社」,曾经因为营商环境,在山东寸步难行,迁移到嘉兴后,却焕发出不一样的色彩,几年时间就成长为国家级众创平台的企业孵化器。
山东也意识到了营商环境的重要性,随后在2019年掀起一股轰轰烈烈的「向南学习」大潮。然而一年以后,还未看到实质性进展。
其实营商环境的根本很简单,就是在于城市对每个年轻人,每个小微企业的尊重。
就像这次苟晶曝出的高考替学事件,2年内就查到242人,没查到的还有多少呢?这又让多少山东高考子弟伤透了心,他们以后还敢在这个地方生长发展吗?
盘踞在黑色产业链条上密密麻麻的蛀虫,一日不清,百世不宁。
总之,对于年轻人来讲,买房是次要的,房子增值也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下一代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生活环境中。
这要求,一点也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