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开封。
不知名的街道,车来车往。
街头小卖部旁,一名年近七十岁的外国老头,正坐在一把破藤椅上。
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本精装版《清明上河图》,一脸兴奋的对着镜头滔滔不绝:这是存于世界上最传奇的东西之一!它早于欧洲文艺复兴400年!
围观群众不明所以,还以为,他是第一次来中国的游客,意外的被中国画吸引。
可他接下来的话,大家都没料到。
他说:你仔细看,这画上有大街小巷、酒馆饭店,这些建筑全部都有真实原型。这是王员外的家,杨郎中的诊所、孙羊正店、赵大丞的住宅…当时的宋朝已经取消了宵禁制度,夜生活丰富了起来,开封城空前繁荣…
《清明上河图》我们都不陌生,但谁能想到,一个老外竟然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许多中国人都不知道的细节。
接着,他盛赞道:这幅图体现了对人类价值的尊重,它展现的是一个多数人的城市,而不是少数人的城市,它描绘的是普通人生活的城市,而不是国王、武士和教堂…
透过一幅宋代画作,看到人本思想,这个老外的视角,着实犀利。
事实上,这个老外来头不小。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迈克尔·伍德。
说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点不为过。
他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学教授,2016年,由他撰稿并主持的6集纪录片《中国故事》在BBC播出,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广泛关注,收视率是同时段其他节目的两倍。
用6个小时,讲述中国从夏商周到现在数千年的文明,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个老外却完成了,还讲得生动有趣。
摄制组在中国实地拍摄近两年,辗转中国各地,接触采访了不少中国人,让中国人讲自己的故事,让西方世界听见中国人的声音。
有网友评论:老先生诚意和情怀满满,实地考究的态度很让人感动,看这样一个英国小老头这么了解中华文化,没错,是真爱!
从那以后,迈克尔·伍德拍中国拍上了瘾。
2018年,他联合解读中国工作室,共同策划推出纪录片:《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光是预告片,观看人数就超过了1亿人次。
2020年,BBC又播出了他制作并主持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微博上迅速走红。(乌鸦前不久刚写过)
老爷子今年已经72岁了,还这样忙前忙后。他的想法其实朴素又简单:希望这些纪录片,能够以轻松的方式讲述中国,能够让英国观众喜欢中国。
别看人家是严肃的历史学教授,讲起故事来,非常生动,甚至是八卦,片中讲述的人和事,作为中国人,也常常感到新鲜有趣。
比如,老爷子会跑到开封的饭店里,跟一群中国人拼桌吃饭。
他一边吃,一边给观众科普:
宋代的开封是当时全世界吃得最好的地方。当时的开封有70个大酒楼,跑堂的小二,一胳膊抡了三碟子菜,另一个胳膊上还架着20只碗。据说,他们从来不会弄错。
那时候中国就有餐饮文化了,教你如何讲礼数,如何体谅其他食客,别急,别大声咀嚼…
那时候中国就有菜谱了…
说到这儿,他忽然默默掏出一本《山家清供》,继续说:这些菜听你都没听过,塞了蟹肉的橙子,和芙蓉花一起蒸的豆腐…光听就觉得好吃!
我也很想对老爷子喊话:别说外国人,我一个中国人也没听过…
比如,他会跑到福建泉州,盛赞一个叫苏颂的人。
也许,很多中国人都会问:苏颂是谁?
伍德就热情洋溢的向你介绍:
他是宋朝最博学的人,他是工程师、天文学家、学者和诗人,他还写过矿物学、动物学、药理学的文章,简直是最强大脑啊!
中国的教育能让他兼修艺术与科学,保有无尽的创造力与求知欲。他简直就是中国的达芬奇,不,应该说,达芬奇是西方的苏颂!
苏颂发明的天文钟,被誉为“世界时钟鼻祖”,它曾每天在开封城里报时,是宋朝的大笨钟。
事实上,苏颂创造过多个世界第一,却被中国大众遗忘了。感谢伍德的科普,让我记住这个冷门又牛逼的先贤。
比如,伍德还会跑到洛阳郊外一所中学,跟学生一起诵读《江南逢李龟年》。
原来,杜甫的墓就在这个校园里…
我们很多人读杜甫的诗,却没想过他葬在哪里,一个外国人,却非要去追问,去亲眼看一看…
在这些中国系列纪录片中,伍德去了中国很多很多地方。
他坐着三轮车,到河南一个小乡村里,寻找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跑到广西桂平偏僻的山村,寻找太平天国运动的发源地…
很多我们在历史课本上读到的地名,他都一一打卡。
河南二里头
桂平
他也去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市,戴着安全帽走过集装箱码头,逛电子产品市场,听评书、看皮影戏,走街串巷,坐火车、坐渡轮…
他跟老农民聊天,拍广场舞大妈,看大学生做实验,也采访学者专家,以及各行各业的普通人…
众所周知,BBC播出过一些“黑”中国的节目,他们总以西方人的惯性思维评价中国,甚至断章取义截取受访中国对象的谈话,歪曲事实。
英国公众对中国历史了解太少,西方对中国有一些误读,基于这样的现实,伍德试图多方位展现中国,努力纠正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比如,在西方世界的认知里,中国是一个闭塞的国家。
但伍德不惜花很大篇幅来描绘唐朝,告诉英国观众:自古以来,中国从未被真正孤立过。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就是连接全球的开始,一部唐朝史,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史。
那时候,长安是世界的中心,在这里,人们不分族别、宗教,大唐人摒除偏见,向其他文化放开怀抱。
全盛时期,与大唐交往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00多个,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长安和睦相处。
伍德颇有感触的说:这说明7世纪的中国人,相信自己文明的优势,敢于从他国的文化中吸取经验,他们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可以为我所用,来认识理解整个宇宙。
还有不少西方人还认为,孔子很极端保守,是一个固执又自大的家伙。
伍德就去了一趟曲阜孔庙。有意思的是,在那里,他遇到了一群韩国人。
韩国人反问他:我们来拜孔子,你来干嘛?
韩国人、英国人,就在孔庙里聊起了孔子。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孔子的思想是让爱传遍全世界。世界上没有哪一本书(包括《圣经》),像《论语》这样,能够对这么多人,产生这么长久的影响…
是的,伍德对中国从来不吝赞美,而且溢美之词相当高级。
他夸唐朝仕女图:虽然她们只是宫女,但她们8世纪的时尚,堪比19世纪末的巴黎…
他赞美明代的苏州:它是时尚标志,引领潮流…如果你厌倦了明朝的苏州,那么你就厌倦了生活。
他赞美温州人的进取:温州地形背靠群山,与内陆隔绝,这里的人自古眼光向外,从1200年起,温州商人就驶船沿海岸上至长三角,下至越南,每一次他们都能抓住机遇…
他赞美宋朝:1000年前,这里是地球上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地方,高水平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遥遥领先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时的中国没有神学的束缚,中国人可以不受阻碍的对时间和宇宙本质进行猜测。
他赞美中国的精英阶层,知识分子:孔子、玄奘、杜甫、李清照、徐霞客、曹雪芹、董作宾、鲁迅…
也赞美最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的脸上有乐观的精神…
西方知识背景,让伍德能够从完全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中华文明,看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
他说:
中国人敬畏祖先,他们也从祖先那里获得力量。
现在的汉字与甲骨文很相似,中国人通过文字就和自己的过去连接在一起,这方面远超地球上的其他文化。
西方大地上总是不同的文明兴起、衰亡,而中国大地上存续的是单一文明,在秩序与混乱的循环中不断演进。
更难得的是,伍德没有回避中国和英国之间,那些敏感的话题:鸦片战争。
其实在英国人的话语体系中,鸦片战争是不重要的,甚至有很多英国人为这场战争辩护,说这是为了让中国人开眼界…
但伍德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丑恶行径,全部表现了出来。
他甚至以同情的语调,朗读了当时林则徐写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信:查该国距内地六七万里,而夷船争来贸易者,为获利之厚故耳…岂有反以毒物害华民之理。即夷人未必有心为害,而贪利之极,不顾害人,试问天良安在?
简化成一句话,就是:为了赚钱,就拿鸦片来害人,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伍德说:这封信句句动人,但当时的英国人,不讲什么儒家道德…
《中国故事》在豆瓣上的评分并不算高,只有8.0分。
主要是一些挑剔的网友,指出了一些史实错误,以及有些地方用了并不恰当的影视剧画面…
也许,它拍得并不完美,但我不忍心苛责一位满怀热情的老人…
这倒不是因为,他真心的赞美了中国。
而是,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一个中国人,跑到别的国家,拍外国的各种美好,会得到什么评价?
我们早有类似的先例,我们对那些谩骂也不陌生:
舔狗!祖国不好吗?不值得你拍吗?
外国那么好,你为什么不出国?
在一个夸别国就会被骂卖国贼的时代,伍德这样的人,更显可贵。
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不同文明之间才有机会平等交流。
正如伍德赞美大唐时所说的:向他国文化开放,需要耐心、谦逊,而这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表现。
盯着他国的缺点看,能产生优越感,那感觉确实很爽,但除此之外,又有什么价值呢?
我们已经身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真正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人,能够虚怀若谷,能够放下偏见,只要是优秀的文明,就赞颂,就拿来为我所用,推动自己文明的进步,而不是去介意,它来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