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妄下结论,这次TVB又要毁经典了。
最近,经典港剧《陀枪师姐》系列重启,新片暂定名为:《陀枪师姐2020》
距离上一部播出,已经过去了16年,阵容也大换血,虽有宣萱陈豪这样的大牌,但怎么看都有些违和,唯一保留的女主滕丽名,则变成了配角。
网上已是一片哀嚎:
没有欧阳震华的《陀枪师姐》是不完整的。
演员都不同了,换个片名不行吗?
宣萱陈豪加盟《陀枪师姐2020》
现在的陈三元和二妹姐
众所周知,港剧近几年拼了命的卖情怀,一而再再而三推出狗尾续貂的作品。掐指一算,过去的经典爆款,也都毁得差不多了。
这次,他们终于要对《陀枪师姐》下手了。
这部港剧,是乌鸦心中的白月光。
不是看不起现在的编剧,别说现在他们拍不出来,即使是当年,《陀枪师姐》之后推出的第二、三、四部,也没有哪一部,能够达到第一部的高度。
“陀”,在粤语里是拿、配的意思,陀枪师姐,也就是指配枪女警。
即便过去了20多年,这部剧中的名场面,依旧历历在目:
超酷的女警追疑犯,拔枪射击,铐手铐…
郑秀文配唱的主题曲:不必装蠢,做女人不应甘心去做花樽…
那些童年阴影:杀人狂魔聂士官,冰箱里藏人头…
还有,活宝陈小生。
一个年纪不小、微秃的胖子,竟然这么招人喜欢。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是一部轻松幽默,又有些许悬疑,穿插了一点爱情线的警匪片。
但再次回看却发现,欢乐轻松,只是它的外表,编剧想要探讨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
这部剧,可一点不简单。
《陀枪师姐》是一部女人戏,两大女主的戏份,比男主重得多。
你若以为,这是一部讲女人翻身的故事,那可大错特错。
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非常魔幻的现实: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繁荣发达,已经跻身世界一线城市,但依然广泛存在性别歧视。
陈三元,只是因为留短发、穿牛仔裤,就常常遭遇恶意,被人说没有女人味,身材不好。
光是形容胸小的台词就有:没料、飞机场、搓衣板、传真纸…
真不知道人们在这事上的创作欲和想象力,为何如此高涨…
就连亲妈,也为女儿如此不修边幅感到难为情,时常提醒她打扮打扮:整天这样,哪有男人喜欢?女人嫁个好老公、生孩子,才是最好的归宿嘛。
三元不理,她有自己的追求。
这个假小子,身体素质好,会跆拳道,力气大,又肯拼。
她凭过硬的实力跻身警察队伍,但在这个以男性为主的行业中,她还是被边缘化,被当作“照顾”的对象。
每次出警,尽管是扫黄这样不太危险的任务,她和其他女警都是被安排守门口,没有资格接触任务核心。
她不服:凭什么觉得我不行?这是性别歧视。
可换来的,却是上司的反驳:如果你觉得男人保护女人也是歧视,那我就是性别歧视。
这话说得很冠冕堂皇,在西方文明里,似乎都会强调,男人要有风度,要让着女人,要保护女人。
这看起来是尊重女性,实际上却建立在男强女弱的前提下。
吊诡的是,女人似乎因为男女不平等,反而得到了优待。
但陈三元的不满,却引导大家思考:这是理所当然的吗?女人就应该心安理得吗?
再说朱素娥。
这是一个毫无事业心,儿子第一、老公第二的师奶。谁知中年遭遇婚变,老公出轨,丢下她和儿子跑了。
可明明是老公犯错,母亲却劝她:男人在外面鬼混不要紧,只要肯回家就好。
终于下定决心离婚,娥姐却常被人说三到四。
很多人同情她,说她好惨,这确实是出于关心,但深想一层,他们的潜台词是:被丈夫抛弃的女人,就没有价值了。
有人说得更刻薄:离过婚的女人,就像二手楼,香港那么多新楼盘不选,要选一个几十年楼龄的二手楼,有病吗?
即使娥姐自己,也认为离了婚的女人不配再得到真爱。
遇到别人追求,她只知道把对方推出去:我不想让别人笑我守不住,我不会嫁第二次的。
要不是重温这部剧,我不敢相信,这些都是剧中真实呈现的细节。
说好的很酷很帅的女警呢?
原来她们也是普通女人,承受着很多不公平,有很多挣扎纠结。
那些男权世界里习以为常的言论,在剧中一再出现。
比如:
女人有脑,非常烦恼;
女人就应该在家做饭洗衣服生孩子;
女人只要身材好,白痴都无所谓;
这个世界永远没有男女平等,女人生出来就是给男人看的…
有一次,娥姐和三元在村里查案,被村里的男人谩骂:滚回去生孩子吧,还当什么女警?丢人现眼!
觉得这些很夸张吗?
如果你对中国农村有一点点了解,就知道现在依然大量存在:女人不准进祠堂,不准参加祭祀仪式,不准上桌吃饭,尽管她们为此忙前忙后…
只是这样的现实,很少出现在影视剧里。
剧中还有一个小细节:
娥姐第一天配枪巡逻回来,腰间硌得很不舒服。
同事对她说:晚一点,会有适合女警的配枪和枪套的,先忍一忍啦。
原来,小到这样的地方,也存在不平等。
有趣的是,这事在现实中找到了回响。
2014年的一则新闻:英国两名女警因为配发的手枪太大,不方便扣扳机,控告警局性别歧视,并最终获得胜诉。法庭判处警局赔偿二人共7万英镑(约合71万元人民币)。
配发的手枪枪把太大不方便扣扳机
不得不佩服编剧的洞察力,早在20年前,就注意到了这样的细节。
只是很遗憾,都2020年了,这种偏见和歧视,依然广泛存在。
《陀枪师姐2020》敢这样拍吗?
与我们既定的印象不同,“陀枪师姐”一点也不轻松。
女人靠努力提高地位、改变命运,简简单单一句话,实际操作太难了,内心不够强大,付出不够多,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娥姐在老公走后,独自担起了养家带娃的重任。
为了多赚一点钱,她主动申请成为配枪女警,但这并不容易。
此前,她已经做了10年文职,体能大不如前,警校学的那些,也都忘得差不多了。
第一次练打靶,连扳机都扣不动。练完了,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住。
她只好加班加点练臂力指力,做俯卧撑、爬墙、举榴莲…
我们都知道,警察的工作常常没有上下班时间,遇到大案,动不动就全体取消休假,24小时待命。
还未参加工作时,看到这段情节,只觉热血沸腾,正义感爆棚。
当活成社畜之后,再看这一幕,只觉:真惨!
没时间休息,没时间陪孩子玩,没法辅导孩子作业,就连照镜子的时间也没有。
有时候太过劳累、焦虑,还会对孩子发火…
难得休息一天,决定带儿子出去玩,结果一觉睡了20个小时,醒来天都黑了。
对儿子百般内疚,觉得人生太难了,再给自己打鸡血,再苦也要撑下去…
这就是娥姐的日常心理写照。
这部剧就是要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现实:女人想要在事业上和男人一样投入,一样有所成就,势必要辜负家庭。
谈什么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哪有什么平衡,大多数时候,是被逼在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
最近网上爆红的动画,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职场上,男人的表现总是比女人好?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男权主导的社会,男人只需要顾好工作,而女人,除了工作,还有家务,还有孩子…
男同事能做到的事,女人也可以做到。这句话的背后,意味着女人更多的付出。
这一切,娥姐在20多年前,就告诉过你了。
《陀枪师姐》于1998年首播,距今已经22年了。
但回望剧中的两个角色,依旧鲜活、真实、独特。
当年的关咏荷33岁,算不上中年,却演活了中年师奶的斤斤计较、八卦和话痨。
她盘头的造型略老气,黄脸婆的形象也并不美丽,却让人感受到她的魅力:聪明、细心、坚强…
当年的滕丽名,才21岁,稚气未脱,假小子的状态浑然天成…
剧中的三元,会抽烟,会骂脏话,吃完东西直接拿手擦嘴,不喜欢化妆,不喜欢戴耳环、穿裙子…
这两个角色,太少见了。
她们不符合男权视角下完美女性的定义,不温柔不斯文不高贵,不够听话,不够小鸟依人…
但她们却独立、勇敢、智慧。
这么多年来,我们在荧幕上见了太多统一审美的网红脸,统一的眼大肤白、火辣身材…
听了太多,女人要这样穿搭,女人怎么能没有口红包包?
也见了太多黄脸婆的狗血故事:斗小三,斗婆婆…
却很少再听见三元、娥姐那些振聋发聩的女性宣言:
关于婚姻,她们说:老公包二奶,该死的是他,你没有理由作践自己,寻死觅活。
关于失恋,她们说:你意志消沉,他不会心痛,还不是在外面风流快活。别去挽回,给自己留点尊严。
关于事业,她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女人千万不能小看自己。
关于人生,她们说: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属品,人生不应该只为了结婚生子…
她们要求的,是被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是真正的平权。
她们也清晰坦白告诉女孩子,对抗这个尚不平等的世界,坚持做自己,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现在有很多所谓的大女主戏,要么是意淫女人一路开挂,到处撕逼,最后登上了权力巅峰,让所有男人诚服…
要么手撕渣男,很快又能坐拥帅气多金,死心塌地的男主…
这样的玛丽苏剧情,吸引了很多女性观众,因为它很爽,很解恨。
但大家心里明白,那不过是一碗“毒鸡汤”,是脱离现实的假励志。
真实的女性生存现状,是三元和娥姐所遭遇的,那些她们背负的压力、听过的嘲讽、受过的委屈,到今天依然存在。
只是,已经没有人想拍了…
可能,也没有人想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