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敢说话的年代:杨幂和男星调情?那英直接开骂

前几日,烟台高管性侵养女一事在网上引发新一轮舆论讨伐。几日后,活跃在舆论场的熟面孔们率先下场,韩红、章子怡、马伊琍等女艺人集体声讨性侵女孩的当事人。微博热搜冠以“姐姐来了”形容这次女艺人的集体讨伐。


明星为“高管性侵养女”事件发声

这不是娱乐圈明星艺人们第一次参与公共事件讨论。相反,当下的明星艺人们越来越不热衷于参与这种讨论。他们更倾向于在固定节点,转发一些固定的媒体消息,在特定的时间点做一些附和。这样让他们在万众瞩目的舆论场中更加安全稳妥。



明星积极响应人民日报

如果你留意过近两年明星艺人的公开微博,你会发现,如今艺人们的微博内容基本都仅围绕影视宣传、广告、公益少数几个主题,基本流于形式,也比较模式化,对比几年前的微博,明星们还会发布一些平日里的所见所闻;关注一些社会新闻,参与一些公共议题的讨论;甚至讨论一些时事问题。但现在这些内容几乎绝迹。

除此之外,在抖音、快手等视频直播平台,他们的言论亦十分谨慎;总之,凡是在公开场合,大家越来越缄默了。



那英早期微博

杨幂冯绍峰早年有爱互动

同时,网上的各种声明却是越来越多。这个行业似乎在外界看来,更懂得依法依规行事,尤其在发布声明之前,总要习惯性地加上一句话“不愿占用公共资源”。说起“公共资源”,有据可查的最早被娱乐圈艺人引用于官方声明的是“杨幂刘恺威离婚”一事,此后,这句看似有些公民素养的关键词被圈内人迅速复制。但很多人相信,这除了已经成为越来越模式化的一种公关话术之外,并不能彰显别的什么。



罗志祥道歉也用到“公共资源”一词

我们想知道,为什么当下的明星艺人越来越不敢说话了?明星艺人公开言论的界限在哪里?作为新的偶像养成的时代,新一代艺人在公开言论上会被如何引导?我们找娱乐行业里不同方向的几位人士,一起聊了聊这个话题。



小鱼儿(娱乐媒体编辑):

随时关注明星账号动态,营销号最擅引战



现在我们平时会盯着大概300多个明星微博社交账号和娱乐自媒体账号,我们的微博关注这些明星后,只要明星的微博有更新,有消息就会弹窗。

网友作为吃瓜群众,是比较猎奇、猎艳的,往往一些桃色绯闻会成为舆论爆点。内容或标题里出现明星财产、绯闻恋情、公开互撕、甚至黑历史相关的,都很容易引起网友注意。比如疫情期间,某明星居家换灯泡这种普通新闻,把标题改成“XXX居家换灯泡 豪宅内景意外曝光”, 流量一下子比原标题高了几倍,有些网友就会再次评论“明星不应该这么有钱”,“明星这些巨额片酬应该给科学家”等等。其实这个就体现了当下仇富等一些社会矛盾,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愤怒。所以,明星哪怕是做了一件很平常不过的事情,最后画风可能都会变歪,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对于艺人微博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用词,营销号和自媒体也会“搞事情”。他们经常晒出明星的微博截图,然后牵扯到其他艺人,比如会说“她这是在内涵XXX吗”,或对明星“挖坟”,把陈年旧事再次搬到台面上,与现在的一些言论联系起来,甚至牵扯到经纪公司,进而影响到这个艺人的口碑,甚至商业价值。所以明星在社交平台会更加谨言慎行,生怕一些内容被营销号再次拿来引战,制造噱头。

营销号还有一个最常用的文案角度就是“谁赢了”,比如把两个有矛盾的明星放在一起对比,像F姓女艺人与Z姓女艺人。有些艺人之间确实有矛盾,是绝对不能同台的,但有的艺人面上可能没有不和,但私下资源是有冲突的,也很容易被营销号拿来做文章。

有些营销号从论坛贴吧里扒出来一些小道消息,哪怕是一点零星热度的消息,都会有网友扒出来扩散,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从门户网站、娱乐媒体进一步扩散。你看到很多明星艺人发的微博,哪怕秒删,都会被网友截图,再被营销号放大。所以,现在的明星艺人发微博越来越小心,说话也更加谨慎了。

其实营销号最主要的就是想涨粉,收割流量,他们有时候更像墙头草,根本没有立场,当然,你跟他们谈态度也是件很可笑的事。他们养号要很多钱,他们只看重流量经济。

你说明星艺人跟这些营销号有关系吗?我觉得难说。其实明星、媒体、八卦号这三者之间都有着各种复杂的关系。之前有个博主贴出了几张关系网,查到很多营销大号,其实都属于一家公司,可能这一家公司就养了好多号,这些号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试想,如果一个明星艺人想炒作,跟这些养号的公司产生联系,也不是件难事。而据公开信息了解,事实上,一些营销号背后的金主,不乏娱乐圈内经纪人、制作人的身影。



天眼查的数据图

所以有时候,我们明显感觉明星艺人的微博越来越官方了,没有以前那么生活化,越来越谨慎,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维护明星的社交账号,这些在现在已经不是秘密了。



沈永阁(托璞司国际偶像学校创始人):

“不能把艺人限制到什么都不说了”

我们在做学校之前,就考虑到如何培养出能真正成为年轻一代的偶像的人才,那在课程设置的上就已经做了非常重要的考量,其中一门很重要的科目,就是如何在自媒体上呈现自我。它是一个非常系统的课。首先你在网上发的所有东西,所有物料,你要意识到它其实也是一个作品,是作品的话,你就要有选材,需要定主题,写剧本,写分镜头,有妆发,然后拍摄,剪辑,发布。

发的内容上,首先脏话肯定不能说,无论是英文也好,中文也好,涉及政治的不能谈。我们有个账号,会关注他们所有的账号,每天做一个监管,他们每天发布的内容我们都会查看,如果不太合适,我们就会跟他说,比如抖音最近很流行一个“黑帮主题”校园大姐大大哥大之类的视频,但是他们都是正能量的偶像身份,所以我们会提醒一下。当然了,我的想法是你不能把艺人限制到他什么都不说了,他完全没反应了,遇到什么话都不说。

其实很多人在底下讨论的时候,都挺活跃的,一拿到台面上的时候大家就都观望,其实大家把公开的一些讨论可能放到私下里来探讨了,不可能再公开了。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大家能够健康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健康地讨论这种存在是不是合理的或者不合理的,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一个健康的环境。

就像最近杨坤说《惊雷》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挺好的,没有什么不好的,就是你在评价,你完全可以说,你听了这歌,你觉得不好,我觉得应该说,而正因为他说出来了以后才引起了这样的争议也好,讨论也好,而喜欢《惊雷》的人就会说,我们也得到快乐了,你说它不是歌不行。大家就有一个争论,至于最后谁错谁对,我接受杨坤说的,我不接受杨坤说的,无非就是这两个答案。但是你不能限制艺人,你已经明明知道这个不是好东西,你也不说,我觉得这个就有点太过。遇到好的东西时,还是能让他自己用不同的方式分享出来,最起码错与对你心里是知道的,你要把心理变化能分享出来,我觉得才是正确的。

现在教的这些小孩,我当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这些观点跟大众、跟主流是相反的,我也会鼓励。我不会选择限制他语言自由,当然因为在平时交流聊天的时候,其实我们更多的是能够让他积累到你能判断这些。因为你能不能判断是你平时的积累。所以我是鼓励他们去表达内心想法的,但是在这之前一定要帮助他们去积累。


孙佳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行业在进化,艺人自律是大趋势”

艺人言论越来越谨慎是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由纸媒、电影、电台、电视等,到传统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微博等,再到移动互联网的直播、短视频等,这中间有一轮一轮的媒介迭代,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传统的明星制度正在向当下以流量、粉丝为特征的新的明星制度迭代,这是总体背景。

站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粉丝明星与传统明星的一个巨大鸿沟在于:前者是建立在当代粉丝文化的土壤上的,这种全新的粉丝文化中的海量粉丝们,非常清楚如何有效提升自家爱豆的象征资本。在这里,他们是在参与塑造、建构偶像的公共形象,这是一个相当主动性的过程,和过去在“卡里斯玛”光环(完美的、非凡的人格魅力型)下的追星族几乎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显然这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时代的粉丝们,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第一拨在非常类似美式原子家庭结构里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人。因此,在他们的成长过程当中非常多的文化经验,比如他们的孤独感是过往代际很难体会到的。

自然,他们就特别强调偶像跟自己的个体成长的伴生性,他们对过去那种“卡里斯玛”意义上的有着完美人格、完美形象的传统明星,完全没有兴趣。恰恰相反,那些性格有缺点的、形象也不完美的流量、粉丝明星,反而是他们的文化娱乐消费的首选。

新一代的海量年轻粉丝们对偶像的道德要求并不高,包括对偶像相貌、品行、社会责任感等的评判,理性也不再是他们追星的主要评判标准,而是感性占据了上风。这种明星制度逻辑的根本转变,使得流量、粉丝明星开始考量最多的,是自家粉丝们的感受,而不是其他。

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艺人的言论,自律是大趋势,这中间有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大家都越来越小心了。而且,行业也在逐步进化,只不过具体的言论界限还需要不断摸索和“勘界”,还要具体分析,这背后也是社会心智的成长和进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