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形势看,丧尸都要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了(组图)

“丧尸电影”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回暖,而且只要是质量过得去,视觉有新奇点,几乎都会成为热门资源,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但近些年这份热度却在逐渐褪去。



“丧尸”一词的英文翻译为:Zombie,和僵尸同词,但意义却不一样。

有人靠衣着和降伏办法来分辨,这就很不科学。

假设你遇到一个不穿衣服的,你不知道它是丧尸还是僵尸,你又怎么去选择杀死他的方法呢?



所以有一部分丧尸爱好就将其归纳总结为:丧尸是活人变的,僵尸是死人变的。

相对来说就科学了一点,而且这其中还有一定的丧尸起源说。




目前多数人考证的丧尸起源几乎都和海地有关。

一种说法是当地的巫毒教,相传巫师能让死者复活,并消除他们的意识,让他们听命于自己。

当时就有到达海地的美国人称自己亲眼见到了丧尸在种植园工作的样子,在他的形容里,这些面色苍白,双眼无神却能始终在劳动的人们,就像活着的死人。




但实际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巫师的手法。

那些所谓死者并非真正的死亡,而是在接受巫师医治的过程中被巫师下了毒,近似河豚毒素能让人出现假死的现象,然后巫师带着所有人将其下葬。

再等葬礼结束之后,把这些大脑神经受损的人挖出来,让这些要么失意要么因神经受损智力低下的人成为奴隶。

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在15世纪时,海地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而岛上的原住民要么被屠杀,要么成为了奴隶,直到海地被割让给法国,法国人就在海地种植大量的甘蔗,并建起大量的制糖厂。



但当地的劳动力已经明显不足以支撑制糖厂的运作,于是就有大量的黑奴被送往海地,而伴随他们来到海地的还有非洲的古老宗教:巫毒教。(没错,还是它)

巫毒教中对于自杀者的说法是永远登不上天国,而这些黑奴即使面对鞭打和夜以继日的劳苦也不敢尝试自杀,慢慢的他们就失去了自我。

每天都重复着机械般的劳动,渴望有一天能自然死亡。




因美国在20世界初曾一度占领海地,这种行尸走肉般的状态被学者和作家发现。

以此为蓝本创作故事,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丧尸片《白色僵尸》,故事就直接发生在海地。

丧尸初见世界之后,碍于当时技术的发展,仅是作为一种对资产主义的讽刺存在。

但到了60年代,随着技术逐渐发展,乔治·安德鲁·罗梅罗导演的一部《活死人之夜》正式拉开了丧尸的狂潮。







这部投资11万的电影狂揽3000万票房,为日后成为“丧失教父”垫定了基础。

之后一部《活死人黎明》正式将丧尸标准化,建立了影响至今的丧尸生活规律。

不存在自我意识的生命体特征以及喜欢啃食活人,集体行动的特征和被伤害之后的传染性,几乎成了所有丧尸片共有的特征。

哪怕之后发展为喜欢吃人脑或者只有砍掉头才能彻底将其杀死,基础的设计基本上都不曾被人改变。



而这种丑陋的人形怪物也在逐渐走向全球化,只要能在当地过审就一定会有人在拍丧尸片,这种最早盛行于好莱坞的视觉猎奇体验逐渐被各国本土化。

韩国甚至将其放在了历史宫廷剧中,而一向注重艺术表大的法国和英国虽然在前期对此类影片有明显厌烦感情,但依然架不住人民的喜爱。

从《惊变28天》到《惊变28周》让英国人彻底体会到了“真香定律”谁都逃不了。



从最开始的政治隐喻到后面的丧尸搞笑、温情、惊悚恐怖,丧尸之所以被更多人喜欢,一方面是因为丧尸身上能容纳的背景太多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反思可以用丧尸的突变来讲述,人情伦理之间的关系也能放在他身上。

可见丧尸除了没有脑子之外,几乎是一个万能的载体,而且这种近似人类的形象远比美术设计画出来怪兽更让人有代入感。

毕竟故事中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丧尸,那些挚亲变成丧尸之后,你是否能下得去手也成了观众感情线上的泪点。



就算是一部没有感情线的丧尸片,主人公拿起手边的生活用具,在丧尸群中杀出一条血路,也能成为一部爆米花式的爽片。

甚至有不少电影丧尸的死法变成影片的主要卖点,恨不得做成一部丧尸屠杀指南。






但过多的创作,导致近些年的丧尸故事呈现下滑趋势。

人们几乎看过了各种类型的丧尸故事,就连和丧尸谈恋爱的技巧都了如指掌,导致丧尸片逐渐同类化。

这种用力过度导致的透支现象成为目前丧尸片停止发展的主要原因。




从15世纪开始到现在,这种拥有人类的外形和野兽特性的恐怖形象经过了激浪怒涛般的发展,人们将社会中出现的灾难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猜疑投射到它们身上,表达着对世界末日的担忧。

但现在失去潜力的丧尸片已经无法帮助更多的人分泌多巴胺,丧尸要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了。







(突然)丧尸:“放P,我们有《釜山行2》 !”

作者:嗯,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