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2020年度最高分,拍的就是少女堕胎(组图)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

「堕胎是杀人吗?」

短短一句话,两个关键词,尖锐又刺耳。

从「荡妇羞辱」的道德审判;

到结合「扼杀生命」的法律审判。

人们围绕女性子宫的争辩,从来都没有停下来过。

堕胎——

从一个禁忌词汇已经变成了一个极具争议的社会议题。

但在这些冷冰冰的辩论背后,有谁真正关注过堕胎者的真实生活呢?

鱼叔最近看了一部电影,讲的就是「堕胎少女」——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自今年亮相以来,圈内口碑逆天。

烂番茄新鲜度99%。

Metascore评分92/100,暂居本年度最高分。

官方推荐「必看」。

在奖项上,本片先后斩获了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剧情片)和柏林银熊奖。

而这背后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一支女性团队。

导演兼编剧伊丽莎·希特曼(Eliza Hittman),三年前曾凭借《沙滩鼠》获得了圣丹斯导演奖。

题材常常涉及「性与青春」。

作品细腻、纯粹。

女主角茜德尼·弗拉尼根(Sidney Flanigan)。

乍一看,有点像西尔莎·罗南。

她并非专业演员,真正身份其实是一个很酷很有个性的独立音乐人。

「朋克」「地下」是她的标签。

也正是这种桀骜不驯的气质成功地吸引了导演希特曼。

另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是女二号塔莉娅·莱德(Talia Ryder)。

早在柏林首映之时,她的一组照片便登上了微博热搜。

2002年8月出生的零零后,今年夏天才刚刚成年。

仙女、清纯、灵气。

各种赞美不绝于口。

有的人说她宛若薇诺娜·瑞德失散多年的姐妹;

也有的人说她像年轻时候的詹妮弗·康纳利。

风头一度盖过了本片真正的女主角。

本片的剧情十分简单,近乎白描。

故事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破落的中部小镇,讲述了一对表姐妹三天两夜的堕胎之旅。

一号女主是高中女生奥秋(Autumn)。

个性硬朗、叛逆,脾气差。

面对继父虚情假意的赞美,她会毫不留情地来一句——

「吃屎吧!」

受到别人冒犯,她二话不说——

一杯水直接泼上脸。

哪怕是表妹好心的问候,她也是一句——

「滚一边去!」

这样一个「怪咖女孩」,遭遇了人生的关键时刻。

她怀孕了。

尽管还没有告诉任何人,但奥秋心里已经做好了堕胎的打算。

但问题是。

美国不同州对于堕胎有着完全不同的法律规定。

其中,她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州的要求是:

「未成年人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才能堕胎」。

但她又绝不可能告诉父母,怎么办?

在走投无路之下,她不得不向一起打工的表妹斯凯蕾(Skylar)吐露了真相。

两个女孩。

一个大箱子。

就这样偷偷踏上了前往纽约的大巴。

因为纽约是全美堕胎法律最宽松的地区之一。

对于两个未成年女孩来讲,这趟旅途,最大的问题是钱不够。

减去交通费、手术费,剩下的钱刚够她们一天往返。

但计划总是被意外打破。

先是临时转院要多花费一天;

再是扩宫手术要再花费两天。

一共三天两夜。

她们没有钱住旅馆,只好夜晚在街上游荡。

在地铁小憩,在游戏厅消磨时光,在公共椅子上补觉。

镜头事无巨细地描述着她们在纽约的「流浪生活」。

拖着沉重的行李箱不断地上楼下楼。

笨拙、吃力。

就像是无法卸下的负担。

然而在大都会纽约,又有谁会注意到她们的存在?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场戏发生在堕胎手术之前——

奥秋与医生进行了一场对话。

这本来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例行问卷调查,却在无意之间揭开了当事人的伤疤。

也解释了那个拗口片名的来源。

A. 从不; Never

B. 很少;Rarely

C. 有时;Sometimes

D. 总是。Always

这其实是选择题的四个选项,程度逐步递增。

六道问题,从浅入深。

越到后面,越戳人心。

第一个问题,关于「戴避孕套」。

奥秋停顿一下。

「有时」。

第二个问题,关于「妨碍避孕」。

奥秋咽了咽口水。

她摇摇头。

「从不」。

第三个问题,关于「威胁」。

这个问题似乎戳到了什么。

奥秋有些排斥。

医生安抚她这是在确保她的安全。

问题再次被重复了一遍。

奥秋的眼圈有些泛红。

她费劲力气,好不容易吐出两个字。

「很少」。

她缓了一口气。

第四个问题,关于「暴力」。

这次,奥秋低着头没有再说话。

医生询问是不是有人伤害过她。

她想张口,半个字却卡在她喉咙里。

像鱼刺。

第五个问题,关于「违背意愿」。

问题一边说,眼泪一边往外掉。

想挡,怎么也挡不住。

奥秋点点头,眼神乱瞟,依旧没有说话。

医生问她是否还要继续。

她点头。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强奸」。

像是把鱼刺生吞了进去。

奥秋张开口,下意识地闭上眼睛。

一个字眼继而从她的嘴唇间轻轻滑出。

「是」。

像是吹过一阵带刺的风。

过去了,就不想再提起。

这段长达四分半的固定长镜头十分催泪。

每一个问题后面都有一个没能讲出口的故事。

每一个故事后面都有一道摸不去的伤疤。

它们全部刻在了一个未成年少女的身上。

让她承受着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痛苦。

全片下来,「孩子的父亲」自始至终没有露过面。

是谁?没人知道。

但可以明确的是,她定然遭受过性暴力。

尽管没有通过激烈画面直接呈现,但性别的歧视与障碍又无处不在。

它出现在男同学嘲笑奥秋唱歌的演出现场。

也出现在继父在一家人面前安抚狗狗的场景里。

「Slut」荡妇。

这个带有性别羞辱色彩的词语在不同场合,被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男性反复提及。

这恰恰是女性对这个社会恐惧与不安全感的来源。

似乎处处都暗藏着威胁与危险。

在女性弱势困境之外,电影还探讨了另一个更具争议的话题——

堕胎。

其中一场冲突激烈的戏就发生在医院门口。

一大批天主教信徒举着圣母玛利亚的雕像游行,抗议堕胎者和相关医院。

认为他们在「谋杀」。

一直以来。

西方社会有两种对立的声音:

一种是「生命优先」(Pro-life)。

认为怀孕期间的胎儿也拥有基本的生命权。

堕胎就是骇人听闻的「预期杀人」。

很多机构会建议孕妇生下孩子后送人抚养。

他们还会通过纪录片,给犹豫不决者演示堕胎的残酷过程。

「扩宫排空流产」动画示意图

诸如此类的宣传着实有效。

把一个四分五裂的胎儿照片摆在眼前,就足够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但当我们把目光放在胎儿身上时,那些怀胎妇女的权利呢?

另一种声音由此出现——

即「选择优先」(Pro-choice)。

她们认为女性有着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权利。

堕胎权也是女性的基本人权之一。

这就不得不提2012年发生在爱尔兰的「萨维塔事件」。

彼时,怀孕17周的萨维塔感觉有自然流产的危险,于是前往医院要求人工流产。

但由于爱尔兰法律禁止堕胎(只要胎儿有心跳),萨维塔只好咬牙坚持。

直到三天后胎死腹中,医院才进行了引流手术。

但最终萨维塔也因此不幸死于流产引发的败血症。

换个角度说。

哪怕因流产身亡属于小概率事件,女性生育所造成的生理伤害也是极其巨大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

2016年全球孕产妇死亡的直接原因中,不安全堕胎(划重点:不安全)占比8%;

产后出血占27%,孕期造成的高血压(先兆子痫及妊娠毒血症)占14%,难产占9%。

光这三项,已经占据了孕妇死亡的50%。

这还不包括在妊娠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并发症与后遗症。

胎儿的生命应当被保护,承载胎儿的母亲就可以被直接忽视吗?

一系列的悲剧都在推动女性争取「堕胎权」的运动。

#Hometovote公投宣传海报

2018年5月,爱尔兰堕胎合法化公投通过。

2019年4月,韩国法院裁定「堕胎罪」条款违宪,要求在2020年底前完成修改或废除。

当时,韩国女歌手崔雪莉也特地在社交媒体上庆祝胜利。

只可惜,她并没有看到「堕胎罪」被废除的那一天。

然而与之相反的是。

大洋彼岸的美国阿拉巴马州于去年通过了一项全美最严的「堕胎禁令」。

其中甚至规定「即使遭受强奸或者乱伦的受害者也不得堕胎」。

阿拉巴马州州议会外的抗议者

装扮《使女的故事》讽刺女性被当作生育奴隶

可是要知道。

早在1969年的罗伊诉韦德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已经裁定堕胎禁令违宪。

「堕胎」。

一直以来是个带有对女性污名化的字眼。

在道德上和「荡妇、不贞、后遗症」所勾连。

被社会舆论所歧视。

它在法律上以「谋杀弱小生命」所批判;

在生理上要承受巨大的伤害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代价。

只可惜。

往往是那些不用承担生育能力的人,越容易地发出对于堕胎者的讨伐声。

那些站在道德高地上仰望众神的人,越看不见底下真实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创伤。

女性有权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处置,而别人却不应该对她们的身体过多指点。

如果我们不能守护好生者。

又怎么许诺给来者一个美好的将来。

助理编辑:艾尔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