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显然与往年不同,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让全国人民如临大敌。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致敬像钟南山这样可敬的“逆行者”,和那些奋战在第一线的广大医护工作人员,同时也不免让我们去感怀曾给广大观众带来欢声笑语的春晚“老面孔”。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荠麦青青洞烛幽微,发掘名人世界的人性之光
时代的浪潮太急,很多东西在惊涛拍岸后,便被迅速裹挟而去;有的则潮起潮落,多年后,仍牢固地占据着人们的记忆,成为念念不忘的回响。2002年,电视剧《刘老根》登陆央视,火爆荧屏,众多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尤其是“药匣子”的扮演者范伟,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刘老根》剧照如今,《刘老根3》呼之欲出,在预告片中有这样一幕:赵本山(饰刘老根)给范伟(饰药匣子)打电话,“你从走,这都十七八年了,面都没露。”海外归来的药匣子回到龙泉山庄,与刘老根相拥:“这不就你一句话嘛,你一说我就回来呗。”
▲《刘老根3》中,海外归来的药匣子回到龙泉山庄,与刘老根相拥在剧中,从药匣子的离开到归来,这中间是漫长的十七八年的光阴,也差不多是范伟离开赵本山的时间段,因此这个耐人寻味的情节设置仿佛也是两人关系的一个折射。作为黄金搭档的范伟和赵本山,从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直至渐行渐远,多年后的再次合作也让人们感慨万千。
《三国演义》中的开篇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说的不止是历史发展规律,也可能是来来往往的人间事。
今天,春晚节目单公布,在星光璀璨的演职人员列表中,依然没有看到那个令人期待的名字:范伟。
▲微博截图恍然间,范伟离开春晚舞台已经15年了。范伟的从艺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厚积薄发的成名前,第二个阶段是跟随赵本山成名后的光辉岁月;第三个阶段则是单飞后,重新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范伟是学相声出身的,曾师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陈连仲。那年,他16岁。真正的好相声不止是插科打诨,抖机灵,耍贫嘴,它需要的是一种高级的幽默能力,此外,还要有较为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入木三分的洞察力。
▲ 范伟(左)、陈廉富相声《要账》范伟少年老成,喜欢思考,极有悟性,因此他说的相声里往往有一种超越年龄之上的嚼头。1983年,范伟考入沈阳曲艺团,由于资历最浅,年龄最小,最初坐的是“冷板凳”,没人为他写相声,于是,年少轻狂的他尝试创作出了第一个相声作品——《一个厂长的日记》,被团长刮目相看,后拿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演播。那次北京之行让范伟第一次走出了辽宁。三年后,范伟去参加全国相声邀请赛,因表现抢眼成为沈阳曲艺团的骨干。
▲ 范伟和黄蕴成合说的相声《五几年》至于走上春晚舞台,是因缘际会,也源于赵本山的提携:“1990 年,我在辽宁一个艺术节上演了一个相声小品,本山大哥看了,留下了印象。1993 年他说有一个小品想邀请我去搭一下戏,这一搭还挺好,1994 年我们就上了东三省的春晚,1995 年第一次登上全国春晚,就这么一路走下来了。”之后,范伟开启了长达10年的春晚。1995年,赵本山和范伟合作的反腐小品《牛大叔提干》亮相春晚,赢得了满堂彩。赵本山在小品中的一句台词“扯淡扯淡,是不是搁这来的”,成为当年大家一致公认的金句。
▲《牛大叔提干》是赵本山和范伟在春晚舞台上的第一次合作,小品讲述了因为马经理不在,牛大叔为了村里学校的玻璃假扮马经理陪酒的故事。那一年,观众主要聚焦于赵本山,范伟作为配角,虽然只演了个秘书的小角色,但他却将一个官腔十足、喜欢扯皮、欺下媚上的形象演活了。那是他平生第一次上春晚,他非常珍惜,其实更多的是源于对母亲心愿的满足。其实早在九十年代初,范伟已经在东北声名鹊起了。一次母亲在看春晚时说,“儿子啥时能上一次春节晚会,就是我的福分了!”也许在以儿子为傲的母亲心中,能上春晚,就是属于一个演员的无上光荣了。
▲小品《牛大叔提干》一贯孝顺的范伟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对他寄予厚望的母亲得偿所愿。但范伟那年上春晚时,母亲已经病入膏肓了,她强打精神坐起来,整整坚持了12分钟,看完了儿子的演出。不久,母亲过世。回到家中的范伟听到母亲在弥留之际看自己演出的情形,失声痛哭。
其后在春晚的舞台上,无论是《拜年》中的范乡长,还是《红高粱模特队》里娘娘腔的范师傅,尽管范伟并没有像赵本山作为主角那般赢得无数叫好声,但他演啥像啥,浑然天成的演技还是被广为称道。范伟事业与人生的“拐点”出现在2001年的春晚上,千禧年刚过,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他四十不惑的人生。在赵本山高秀敏范伟合作的《卖拐》系列中,让从前一直是配角的范伟大放异彩。
▲ 小品《卖拐》在这个系列小品里,范伟以“脑袋大、脖子粗、智商感人”塑造了一个经典的伙夫形象。他操着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憨态十足,想努力挣脱被骗的泥潭,却懵里懵懂地掉进对方精心设置的陷阱。他最后感激涕零说出的“缘分呐”和“谢谢噢”,让人仿佛看到了很多被骗而不自知的众生相。
▲小品《卖车》他的表演没有斧凿的痕迹,胜在自然,“包袱”迭出,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却没有用力过猛的感觉。小品旨在表达强烈的反讽效果, 通过三个人的默契配合,尤其是范伟对被骗者“化腐朽为神奇”的演绎,成为了小品界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那些年,范伟不单单和赵本山演了小品,电视剧也拍了不少。《刘老根》里的药匣子,《马大帅》中的彪哥,《乡村爱情》里的王木生,让他进一步突破了小舞台的局限,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范伟扮演的“药匣子”这个角色可以说让广大的观众喜闻乐见。剧中的药匣子自诩文化人,但实际上不过是半瓶醋,爱拽文,却经常词不达意;虚荣心强,喜欢占小便宜,一心想挣脱农民的身份,却一直事与愿违。
▲ 《刘老根》剧照这个颇接地气的角色让范伟演驾驭起来毫不费力,仿佛药匣子在他身上“附了体”,让很多人看到这个槽点多多的药匣子都乐不可支。2003年,范伟以“辽北第一狠人”彪哥的全新形象出现在《马大帅》系列中,彪哥作为酒店老板的保镖,带大金链子,卡着大墨镜,说话磕磕巴巴,却金句频出,没啥能耐,却嗜好逞强斗狠。他武能赤膊上阵,却被“群雄”暴打;文能“出口成章”,貌似颠扑不破的社会真理,能装能显亦很彪(东北话“傻”的意思)。
▲ 《马大帅》剧照赵本山形容生活中的范伟“是个胆子很小的人,走路都怕掉下片树叶砸着脑袋。嘴也比较笨,有话说不出来,平时接受记者采访说话多了都冒汗。”但他却能超越自己的性格局限,把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彪哥演得出神入化,以至于后来很多观众都直接叫范伟为“彪哥”。范伟是这样评价彪哥的,“他是一个小人物,是一个有不少缺点的小人物,但我不能把他演得遭人厌,得把握好每一个分寸,就是不能让观众看了他就可气。”火候和分寸这东西,说起来简单,但拿捏得恰到好处才最见真功夫。
尽管赵本山被誉为“小品王”,但若论在影视剧中的表演天分,范伟其实要强于赵本山,这从《马大帅》中就已经初露端倪。
《马大帅》显然是以赵本山为主角,却硬生生让范伟演的彪哥抢尽了风头。但范伟在赵本山的作品中永远是配角,当时有人说范伟不甘心一直屈居人下。作为一名演员梦想能成为主角,这无可厚非,毕竟,人类本质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2004年,范伟调入中国煤矿文工团,妻子也想让孩子有更好的求学环境,范伟就把孩子送到了北京艺术类学校,全家就此搬到北京,而这次的举家搬迁,也代表范伟正式宣告自己单飞。面对范伟的“远走高飞”, 也就意味着赵本山对范伟失去了“控制”,这让以前一直对二人的关系成竹在胸的赵本山来说,难免会感到恼火和失落,但“天高任鸟飞”,毕竟范伟不是自己的弟子,他无法阻止,只能无可奈何。
▲《乡村爱情》剧照有一年赵本山在北京宣传《乡村爱情3》,有记者问,为啥咱们这新剧里没有范伟啊?赵本山的回答语带不满:“这不怨我啊,我给人打电话了,人家现在是大腕了,不接我电话了,找人家拍戏都是借人家光。”范伟则说由于赵本山经常换手机,自己很少接陌生人的电话。更因为忙于拍戏,分身乏术。谁是谁非,其实难以厘清。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人之间的隔阂也不会是一朝一夕造成的。
江湖上一度传言以前两个人一起演出,赵本山拿十几万的出场费,只给范伟几千。尽管这事后来被范伟自己否认了,但两人越来越疏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毕竟曾是最亲密无间的搭档,加之两个人都不是“狠角色”,所以从来没有发生过大曝其短,让对方尊严扫地的局面。范伟评价赵本山,说他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心肠特好,嘴可以随便说。而赵本山也说范伟是一个很好的人,但有些话憋在心里就是说不出来。老话有云,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 网传范伟、赵本山不和是世故和圆滑吗?我倒不觉得,那些曾经亲如兄弟甚至生死之交,一旦撕破脸,把彼此的底裤都扒掉的人,让对方颜面无存,甚至走投无路,才是真正的可怕。但凡心存一点宽恤,下嘴,知道积点口福;下手,不会赶尽杀绝。
单飞之后,范伟的主要精力转向了拍电影。从演小品,到拍电影,他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从没有改变过:“生活中的我,其实特别拘谨,但只要一演戏,我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拍《看车人的七月》时,范伟为了演好河南农民,他带妻子去了郑州,找卖茶小伙一句一句纠正口音,跟吃烩面大哥找人物状态。
▲《看车人的七月》剧照其后,他长时间沉浸在角色中,行走坐卧,不断揣摩,仿佛中了“邪”。影片上映后,有观众说:“受不了范伟演正剧,仿佛他那张脸撇去幽默以外,剩下的就全是让人说不出的同情和可怜。看了他演的《看车人的七月》让我哭得稀里哗啦。”2006年拍《芳香之旅》的一幕时,在陡峭的山路上,范伟骑着摩托车翻下了一个很深的山沟,700多斤的摩托折了几截,他的脑袋被摩托车的斗扣上了,当时就动不了了。
▲《芳香之旅》剧照很多人都以为他肯定得造成重残,但幸亏只是胸椎骨裂,在医院躺了两个月后,他上了飞机,在飞机上躺了十几个小时,去埃及开罗领国际电影节“金钥匙”大奖。他笑称老天爷打个巴掌再给个甜枣。他演过一些堂皇的大人物,但他骨子里更偏好去演小人物:快递员、司机、厨师......只要能打动他。很多电影里的镜头,范伟执意要拍十几条,“他会给出不同层次的表演。”摄影师也不禁叹道:范伟就像一台3D打印机,你要什么他就给你完美呈现出来。2016年,在第53届金马奖上,范伟凭借《不成问题的问题》拿下了影帝。
▲《不成问题的问题》剧照在领奖台上,脸上已有了沧桑的痕迹,头发也开始花白的范伟捧起奖杯,内心的波涛汹涌被掩盖在他慢条斯理的致辞中:“这是一部容易被忽略的电影,拍得很淡,演得也很淡。特别感谢评审有耐心看到它的妙处。 ”
▲ 2016年,范伟在第53届金马奖上领奖曾有人替他打抱不平:“中国最被低估演技的就是范伟老师。”但这些年,他拍的电影拿了国内外很多大奖,他没有像其他明星那样参加综艺节目,也没有上过真人秀:“不是那块料,过去我们上春节晚会,排好了节目,然后反复磨炼、压场什么的,很稳妥地放在那儿了。(真人秀)那种来不了。”作家麦家在《星空演讲》中说过一句肺腑之言:“当世界变得日日新、天天快的时候,我要做一个旧的人、慢的人、不变的人,为理想而执着的人。当众人都一路在往前冲杀的时候,我要独自靠边,以免被时代的洪流卷走;当一切都声色犬马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候,我要安于一个角落孤独地和寂寞战斗。”
那些稳稳当当、脚踏实地的人,成为这个日益喧嚣和浮躁的时代的“稀缺品”和“定海神针”。
2005年,高秀敏去世后,春晚从此失去了赵本山、范伟、高秀敏三人组成的“三驾马车”组合,范伟就此止步于那一届的春晚舞台。赵本山最后一次亮相央视春晚,是在2011年,携弟子们出演《同桌的你》。
▲ 小品《同桌的你》主打怀旧主题的小品,在将近尾声时,赵本山抛出一句台词:“拉倒,别提他了。我最不爱看他了,年年出来,挺大个脸,我不喜欢他哈,咱们喝酒吧。”赵本山本是自黑的一段话,结果一语成谶。之后,赵本山宣布退出了小品舞台,距今已近10载。今年,范伟58,本山大叔63。
对于赵本山和范伟而言,壮志已酬,只是相较于本山大叔的大起大落,范伟的人生之路算不得跌宕起伏,但一个不断与自己“较劲”的人,注定他的演艺生涯也是备受煎熬。他们曾抱团取暖,又互相成就,范伟弃“赵”单飞后,没有败走麦城,相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本山大叔呢,这些年沉沉浮浮,看透人情冷暖,也许在某个辗转难眠的夜晚,想起曾经同生共死的战友和作为“金牌绿叶”的伙伴,不免唏嘘一番。“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曾经义结金兰的人反目成仇;一度交恶的人,也可能在多年的兜兜转转后握手言和。当利益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当两个皆过知天命之年的老哥俩,世事洞明后,对精神的共同追求,对往昔情谊的感怀,成了彼此之间最大的联结点。
▲《刘老根3》剧照所以,当《刘老根》第三部启动时,本山大叔的“橄榄枝”又伸向了从前的黄金搭档。范伟也不弃前嫌,回归了18年前的“大本营”,尽管《刘老根》曾经的班底演员有的已经去世, 有的已经出走,有的被换掉,但观众喜欢的“药匣子”还是回来了。
▲ 《刘老根3》中范伟的戏份顺利杀青了,在现场和赵本山进行了大大的拥抱,让现场的人员和网友十分惊喜。“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世界日新月异,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沧海为桑田,天堑变通途,谁说时间填不平人心的沟壑呢。那些最真实的、最禁得起考验的东西,永远是岁月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