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春蕾计划的事情引起了不少关注。
起因是有网友发现“春蕾一帮一助学”,作为专门资助贫困女童的专项基金,却把部分钱分给了男生,在捐助对象列表中,显示了多名男性受捐者。
对此负责的儿基会解释到,系文案过失造成误解,春蕾一帮一助学是资助贫困高中生的,兼顾男女。
看到这个解释大家都魔幻了:难道是我们对于春蕾这个次有什么误解?
这个项目宣传的时候,拍摄的全是贫困女高中生,捐赠目的里明明白白写着:为高中贫困女生筹集学习及生活补助;
文案也都是“她们”,再加上“春蕾”一词,很明确的表示了这是一个针对失学女童的慈善活动。
春蕾计划立项之初,是因为在很多地区存在重男轻女现象。资助很宝贵,思想落后的贫困家庭会把资助的基金给儿子使用,认为女孩“读书也没用,早晚要嫁人”。
据相关数据显示,同年失学的儿童里,女童占了83%。
为了避免女生的受教育权力直接被剥夺,才特地立项了这个帮助她们的捐助。
然而儿基会这种做法,无异于篡改了捐助的初衷,一排受助人信息看下来,男童占了十之八九,女童的希望再一次被挤占,而等待她们的,是离开学校,打工或嫁人的命运。
无意讨论重男轻女这种存在了太久的问题,今天我想借此和大家聊聊关于慈善这件事。
前不久芭莎慈善夜捐款名单上了热搜。
这个名单引发了很多讨论,因为大家发现,那些在慈善夜当天频繁以“xx款礼服”、“神仙颜值”营销风很大的女明星,竟然一分钱也没捐。
名单里的艺人就那么几个,杨幂袁姗姗,从选秀节目出道的新人王子异和王菊,还有一位港台明星周慧敏。
曾因盲杖等事件陷入诈捐风波的杨幂,将争奇斗艳的舞台留给了其它的85花,虽没有到场却捐了50万,口碑力挽狂澜,扭转了很多路人好感。
她的老朋友袁姗姗也低调捐了50万。
十分能打的肖战粉丝一口气捐了60万,拔得头筹。
对于这份名单,大家的争议点依然和几年前一样,很多有钱买热搜,却没钱捐款的艺人,成了吃瓜群众的重点攻击对象。
16年芭莎慈善捐款↑
似乎是为了避免出现前几年的明星到底捐没捐,谁捐得多,谁捐得少的争议,今年芭莎改了一种玩法,明星义演代替捐款。
这样做一石二鸟,既能请来当红明星,又不必被吃瓜群众挑刺谁没有捐款,让明星可以无负担的来增加活动的流量。
于是慈善晚宴成了觥筹交错的名利场,女明星争夺c位和压轴,点亮双眼寻找信都合作机会,商人们各怀心思,衣香鬓影之间,大家推杯换盏,新的利益就此产生。
最后人们对于慈善夜的印象,只剩下:谁的着装打扮最好看,谁又艳压了谁。
其实芭莎慈善夜是苏芒在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发起的一个活动。她和那英聊天时,那英建议可以在这个时期,把明星曾经的服饰和用品拿出来拍卖换钱,捐助给有需要的人。
于是苏芒就在无大牌赞助、无资金扶持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人脉搭起这个班子,筹集到16万左右的善款。
第一届慈善夜在北京某酒吧诞生,14台空调坏了6台,到场的明星互相竞拍演出服撑场面,没有华服和镁光灯,更没有成群的记者。
大家都穿得很朴素,一心一意奔着自己能做点什么而去。
到了后面几届,苏芒用强大得人脉资源整合能力,拉入越来越多得商圈大佬和娱乐圈花旦后,慈善夜的味道就有些变了。
善款逐年增加,但慈善夜却仿佛变成了上流社会圈的大秀场,腕大的要出席挣个好名头,腕儿小的争相想得到这场名流盛宴的入场券。
慈善反而成了一个噱头。
从07年开始,历数芭莎慈善夜,留给大家的印象只剩下娱乐圈的风云诡谲,各女星之间的暗流涌动。
比如07年,四旦双冰除徐静蕾外悉数到场,章子怡和赵薇等自成一派,范冰冰站在舞台边缘神色落寞。
14年,范冰冰和章子怡因为红毯压轴闹得不愉快,宿敌相见,分外眼红。最后是活动筹办人苏芒亲自陪着章子怡走了红毯,尔后范冰冰压轴出场。
17年的芭莎,更是将娱乐至死的氛围推上顶峰。
欢乐颂五美表演着姐妹曲目,但全程零互动,张韶涵抢C位风波,苏芒在现场调位置大呼小叫,刘嘉玲和章子怡相视一笑……
在那个逼仄酒吧中诞生的慈善夜,已脱胎成为名利场中最受瞩目的豪华秀场。
在我看来,粉丝与其抠数据看谁捐了谁又没捐,还不如多关心这些钱最终都去了哪里,有没有用到对的地方。
越来越多明星将公益视为一种作秀和树立人设的工具。
其实,作秀也无可厚非,只要真的做了实事,为需要帮助的人改善了生活,大肆宣扬也并不为过,还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一众明星都为了好名声去做力所能及的公益,不管出发点是什么,但确实做了好事。
最典型的例子是成龙和周润发,成龙曾在多个场合说自己将一半身家用来做慈善,周润发直接表明自己将在身后裸捐56亿身家。
但从没有人质疑过他们的出发点,因为他们真的有用心在做慈善。
对于做好事的人,不必过分苛责。
但总有钻营名利的人,把公益和慈善当作沽名钓誉的手段。
比如“支教十年”的江一燕,在山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摄影作品:
比如这张和大山的合照:
(注意到上面几个攀附在山岩上的小男孩,真的没必要为了摆拍让他们做这种危险动作)
曾经的博士翟天临,在今年6月曾到宜宾救灾,穿着人字拖拍下在泥泞中艰难行走的画面。
原本这是件好事,但网上针对这件事内容相同的通稿,一搜便有数十篇。
演员王姬在一档综艺节目上曾爆料娱乐圈的假慈善,512地震时,很多明星一窝蜂到灾区慰问,其实只是去当地踩点拍照,嘴上说抗震救灾,却住成都的五星级酒店当中。
王姬表示,“当时明明给我们安排的是普通宾馆,但好多明星都去了五星级酒店。”
因为条件艰苦,会有临时大食堂供灾民吃饭,王姬在那里吃饭时,发现很少看见其它明星的影子。
甚至还有明星对着镜头承诺自己要捐多少钱,事后却根本没有捐款。
名利是个深渊,你凝视它时,它也在凝视你。
不干净的圈子,会滋生出不干净的人,如郭美美之流,她曾在网络炫富,称自己是红十字会的商业经理,如今5年刑期满出狱,在微博宣称要改头换面,重头再来。
我寻思着她所说的改头换面,大概是指自己换了张脸重返名利圈,也许坐牢有磨骨的作用吧。
令人讶异的是网友的健忘,有不少人在她的评论区表示:心疼,没事,知错就好,好好生活。
当明星们迫不及待想要用慈善立人设时,不妨想想章子怡,为了博个名声,沾上一辈子也抹不去的污点,还险些搭进全部事业,当然最后也还是回血了。
大家对于做慈善的包容度真的很高,因为做慈善三个字,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豁免权,用它暗箱操作的人会解释,我做了,只是没有宣传的那么多而已。
就像春蕾计划的负责人一样:都是做慈善,捐助男童还是女童有什么区别吗?
我不知道大家的愤怒这次能维持多久。
古人说,“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做慈善,也是需要门槛的,最高的门槛就是有没有一颗真正想要做善事的心。
在这个名利可以变现换钱的时代,要求雷锋精神好像难度有点高,但至少,想要好名声,就要拿真金白银来换,别挂羊头卖狗肉,也别带着一堆设备和工作人员去拍摄几张照片,就大发通稿说自己人美心善。
其实我一直在想,有钱人做慈善的目的是什么。直到碰到身边认识的几个人因患了重病,无法支付高额的医药费而发起众筹,真正用自己的善意去帮助他们的时候,我开始有点明白那些拥有巨额财富的人,去帮助别人的初衷。
当你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快乐,那是给予的快乐。
他们可以改写别人的命运,他们可以拯救苦苦在厄运中挣扎的人。上天赋予他们远超常人的财富和气运(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个人的努力),他们应该担负起些许对社会的责任。
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大能力者的情怀。
因此,做慈善到底还是一种私人的东西,真正以此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人,不会大肆宣扬,以此为标榜。
香港影视大亨邵逸夫,在经历了邵氏影业的辉煌和TVB的群星璀璨后,将目光投向内地,他曾经说过,“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上,做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近三万座逸夫楼,兴建六千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遍布全国省市。
在汶川地震时,邵逸夫曾捐出1亿港元,一举排在榜首,却从未高调声张。
就像很多学校都有逸夫楼,我们都曾享用过大能力者们付出的善意。
不久前曾在人民日报看到一个新闻,在浙江宁波,一位叫做“顺其自然”的匿名人士,每年11月左右,都会捐款给宁波慈善总会一笔钱。
20年间从未间断,除了在宁波,顺其自然还分别向四川、青海、安徽、台州等受到自然灾害的地区捐款,资助贫困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累计公益捐款达1155万余元。
在汇款单上,地址、名字全都是假的。
从1999年捐下的5万元开始,这位匿名人开始每一年都坚持捐款,金额也越来越大。
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当他们的付出改变许多人的命运时,我想他们是真正获得一种情怀升华的。
慈善两个字,下面是心字和口字,而那些心口不一,把慈善当作生意和投机的人,永远不会懂得这种超越私欲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