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单习以为常,无常才最平常。
——《还》张韶涵
2019年最后几个月,对张韶涵来说尤其重要。
818汽车晚会后台采访,张韶涵颇为热情地给媒体介绍接下来的演唱会,以及睽违三年的新专辑。
她声色雀跃,迫不及待想把自己的潘多拉魔盒打开,放出些惊喜。
最近,新专辑的前两首主打已放出。
然而张韶涵却又陷入舆论的浪潮中,关于于范玮琪的一切,众说纷纭。黑人多次出来澄清,含沙射影,云里雾里,矛头直指张韶涵。
又是一次争端。
只是相比多年前张韶涵面对的种种,无疑不算大事。
这一次,舆论几乎全部站在张韶涵一边。
而张韶涵不慌不忙,早已不是当初在记者会急到落泪的小姑娘。
暮然回顾,已经过去了十几年。
1
1982年,张韶涵出生于台湾。
估计没人能想到,幼时的张韶涵五音不全。会弹琴会唱歌的张妈妈,生了个同样热爱唱歌却五音不全的女儿,怎么看都有点魔幻。
张韶涵对唱歌的热爱,在最初得到了大部分人的“阻挠”。
每次她一开口,身边的人就说:“你别唱了”。
倘若按照常规逻辑,张韶涵的音乐道路应该就此被断掉。
但事实并非如此,80年代后期,台湾的KTV市场突然火热,成为普罗大众的新圣地,张韶涵借着这股KTV风,硬是把唱歌练了出来。
彼时她每周都去几次KTV,从小便展现出韧性。
如今看来,或许张韶涵并非是救不活的音痴,更像是被暂时封印了音乐天赋的惨兮兮少女。
纵观张韶涵的人生,好像都是如此路数,她所有的成就,都需得经历些不可捉摸的困境与挫折,才能开出花来。
张韶涵出道前,遇到的最大的困境,是经济的捉襟见肘和生活的潦草。
当下许多人都知道,张韶涵少年时期便随全家移民加拿大。
但其实此前,她与家人曾在新加坡生活过一段时间。
从台湾到新加坡,再回台湾,再到加拿大,可见张韶涵的青少年时期,一直在“迁徙”。
在新加坡时期,张韶涵水土不服,家人在当地的发展也不算顺利,于是一家又返回台湾。
当时张韶涵妈妈在台湾开牛排餐厅,张韶涵自然而然需要在店里帮忙。很多年后她回忆童年,说自己小时候几乎大部分苦活儿累活儿都做过。
曾在合唱团做歌手的妈妈,转行做餐馆。——事实证明,所有拥有文艺梦想的青年男女,一旦走入凡尘,多得摔个几跤。因为浪漫主义这一套,在柴米油盐中,行不通。
小学六年级,张妈妈事业不见起色,于是爷爷变卖了土地,资助她们全家,迁往加拿大。
几经波折,远赴重洋,生活依然不见光亮。
异国他乡,原本便陌生至极,初来乍到,张韶涵连沟通都是个问题。
而祸不单行,张韶涵爸爸不久后生意失败,又患上心脏病。一度无法工作,只能由妈妈养家。
作为家中长女,张韶涵也不免要撑起这个家。
她在饭店打工,也做过洗车妹。同时要照顾弟弟妹妹。
别的同学出去玩,她很少能参与,因为要照顾弟弟。
偶尔出去,也要带上弟弟。
颇为奇幻的一幕,半大少女们出行,其间一个少女还带着个小孩儿。说来容易,但对张韶涵来说,一定是不那么舒适的回忆。
可即便生活不算如意,张韶涵仍然在坚持唱歌。
就像那个年代大部分歌手一样,她不免要走上参加比赛的道路。
2
张韶涵15岁开始参加比赛。
紧张的要命,登台后,握着话筒的手一直在抖。
抖的幅度大到,她心想完了完了,评委坐在台下都看得见。
然后果然没有声响就被淘汰了。
一直到两年后,她17岁。
参加了一场比赛,很难想象17岁的张韶涵唱了一首张雨生《没有烟抽的日子》,就拿了歌唱比赛加拿大分区的冠军。
随后回台湾参加总决赛时,她遇到了人生第一个贵人,林隆璇。
张韶涵早年的歌唱之路,与萧亚轩很是相似。同样在加拿大参加比赛,同样被赏识。但相比萧亚轩被姚谦看中后一飞冲天相比,张韶涵就没那么幸运了。
主要原因在于,林隆璇虽贵为制作人,却无法给张韶涵更多资源加持。不像萧亚轩的姚谦,背后有维京唱片那样一个庞然大物。
张韶涵只能自己去寻找唱片公司的赏识。
2010年时,张韶涵回忆当时情况,直言在正式被福茂唱片接纳前,面试过五六家唱片公司。
一度想放弃,又觉得既然走到这一步,就必须坚持到底。
因此从小到大,不难发现,张韶涵最珍贵的品质,其实是她不屈不挠的韧性。
最初签约福茂,并非是枕上无忧,她仍旧没有歌唱。
而那时,台湾新一代的四小天后,各个都开始崭露锋芒,新人的出头之路,几乎已被断掉。
2001年张韶涵的事业迎来转机。
当时她在福茂仍然是小透明,每天按照公司的要求练习舞蹈,以求某天一鸣惊人。
倘若按照当时既定的路走下去,很难说张韶涵能否出头。
某天她在练舞时,公司同事告诉她,有一部电视剧在试镜,是个不错的机会,建议她尝试。
言外之意是,既然一无所有,所有尝试最差也差不到哪去。
于是张韶涵去了。
试镜的人问她:你最喜欢最会的事情是什么。她直愣愣地说:唱歌。
然后就开始唱歌。
非常梦幻了,在一部戏的试镜中,一个新人,以唱歌的形式,通过了面试。
或许是张韶涵当时最直接最坦诚最不加雕琢的样子,打动了剧方。
于是有了张韶涵参演的第一部剧《MVP情人》。
总算是有了工作,总算是有了曝光,虽然不是自己最爱的唱歌。
诚然,当年《MVP情人》并未给张韶涵带来名声上的过多加持,更像是为她积累戏剧演绎上的经验。
之所以这么说,是张韶涵此前对演戏一窍不通。
开拍第一天,她早早就把第一集第一场戏的台词背的滚瓜烂熟。
结果到了片场,导演说,来,我们今天拍第一集第五场戏。张韶涵呆若木鸡。
导演得知后笑不出来,反问道:有人说我们是按照顺序拍的吗。
后来张韶涵才知道,原来电视剧都是从后往前拍的啊。
就这么一点点地走进影视行业,张韶涵开始了演员之路。
至于大红,那是2003年的事了。
3
世纪初,台湾偶像剧大有称霸华人地区的趋势。
01年的《流星花园》席卷全亚洲,一直到今天,大s参加综艺去缅甸,都有人认得她。
而对张韶涵来说,03年的《海豚湾恋人》终于让她名声大噪。
终于红了。红了之后她开始想唱歌。
算是一次曲线救国的经典案例。
于是快马加鞭,张韶涵在隔年一月,就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Over The Rainbow》,这时大众才发现,卧槽,原来张韶涵唱歌这么强。
首张专辑制作实在精良,《寓言》《遗失的美好》红到不行,所有人都记住了那个很小很瘦但一张嘴就是核弹的张韶涵。
诚然,张韶涵当年转去做歌手有出人意料的成绩,与当时的乐坛环境大有相关。
04年之时,原本的几大头部新人,孙燕姿萧亚轩之流,依次抛去新人名头,登顶小天后。彼时台湾乐坛又是一片火热,急需新人补充血液。
而张韶涵无论是演戏奠定的名声,还是声音条件,以及率真的个性,都完美契合走红的必要条件。
于是公司趁热打铁,在当年为张韶涵这个超级新人猛铺资源。
当年9月,张韶涵与潘玮柏合作《快乐崇拜》,直到今天,我听这首歌都习惯等张韶涵为数不多的几句,那清亮的音色一出来,让人心头一震。
等到年底,张韶涵发行了人生中几乎最重要的一张专辑《欧若拉》,彻底奠定了当年最红女歌手之一的地位。
拍戏三年,抵不过做歌手的一年。
说到底,她是命里吃唱歌这碗饭的。
之所以说《欧若拉》对张韶涵至关重要,是因为张韶涵凭借这张专辑,首次入围了《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
这在当年的新人女歌手里,算是顶了天的荣誉。要知道,在盛传的台湾“四大三小”天后里,在04年及之前,入围过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的,只有孙燕姿梁静茹和张韶涵。
虽然张韶涵和梁静茹在当年的奖项比拼中,输给了孙燕姿。但在当年奖项公正有影响力的环境下,足见张韶涵在人气和口碑上的厉害。
算是否极泰来。
经历青少年时期的动荡,以及初入娱乐圈的不顺,张韶涵在那几年算是一扫阴霾。
而她的歌唱事业在06年的《隐形的翅膀》达到了顶峰。
这首歌当年有多红没什么好描述,被粉丝们称为是张韶涵的养老保险。大意就是,哪怕她有天过气到不能再过气,光唱着一首歌就不愁没钱赚。一点不夸张。
张韶涵看似顺利,但就像她早年人生波折不断,06年底一个足以席卷她人生的矛盾正在悄然酝酿,直到给她沉重一击。
4
2006年底,一则围绕张韶涵的负面新闻悄然而生。
向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台湾媒体竟意外曝出,在娱乐圈如日中天的张韶涵,其实早已被爸爸的家族盯上,声称张韶涵叔叔已联系台湾黑道,企图掌控张韶涵,为的是她庞大的家产。
够风声鹤唳的。
当时觉得这就是个惊悚新闻,没准是哪个记者胡编乱造的。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形不太对了。
2007年,张韶涵妈妈被拍到与某歌手当街接吻。
一下子炸了,因为当时张韶涵父母还没离婚。
张韶涵妈妈自然损失较小,因为媒体全都在堵截张韶涵,搞的张韶涵里外为难。
场面十分尴尬。
也正由此,母女二人的感情受到了影响。
一度在08年被传母女不和。
2008年6月,张韶涵爸妈终于离婚。
原本是一件彼此放开的事,对各自都是解脱,但夫妻二人算是解脱了,把所有的压力都给了张韶涵。
主要有两件大事,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
2009年1月,已经和张韶涵妈妈离婚的张爸爸,主动找到媒体。说张韶涵对自己“弃养”,言辞激烈且面目狰狞。
此事为其一。
其二是,同年2月张韶涵因心脏病远赴温哥华治疗,没想到4月回来,发现妈妈把自己账户上的钱全部卷走。从出道开始,张韶涵的所有收入都是转到妈妈的帐户。据福茂唱片透露,张韶涵事业最顶峰那几年,收入大概有一亿多台币,人民币两千多万。
这两件事前后夹击,给张韶涵来了个措手不及。
亲生父母尚且如此,人世间还有什么感情值得信任。
最让张韶涵难过的是,事情还在持续往最坏的方向发展。
张韶涵父母通过张韶涵弟弟,几经协商,与张韶涵碰了面。可惜没等张韶涵一家谈出什么结果,双方就因不和动起手来。最后闹到报警才结束。
且张韶涵舅舅对着媒体直言,怀疑张韶涵父母一行人被打,是张韶涵原本就安排好的。
好大一盆脏水。
更要命的还在后面,张韶涵妈妈对媒体说,张韶涵恐怕是被下药了,才会这样,甚至说她吸毒。
惨还是张韶涵惨。
被媒体围追堵截,她回忆过去,自嘲地笑着说,那段时间,媒体整整在她家门口堵了两个月,她根本不敢出门。
记者会也开了几次,也曾努力去和大众解释。
据张韶涵的朋友透露,双方矛盾的爆发点是,张韶涵在新闻一经曝出后,的确与父母双方都做了赡养协商,承诺为其二人各买一套房子,以及会每月支付6万新台币,人民币一万二左右。
然而张爸爸却狮子大开口,除却房子外,要张韶涵每月支付100万新台币。
自此矛盾激发,都是因为钱财。
后来经爆料大家才知道,张爸爸赌博成性,欠下赌债。眼见女儿高楼起,自然要疯狂吸血。
在06到09三年中,围绕张韶涵的负面新闻接连不断。
彼时媒体不如现在发达,信息错乱,澄清的力度及范围也不如当下大,不像现在,一个声明,一个热搜,全都知道了。
也因此,在那三年中,张韶涵虽然在发专辑,在出席活动,但名声和口碑却急转直下,直到在娱乐圈的巅峰位置,失去了她的身影。
5
说来,张韶涵与范玮琪的矛盾,也源于张韶涵家里那堆事。
张韶涵比范玮琪晚一年加入福茂,但红不红,跟出道早晚没关系。在福茂,张韶涵是摇钱树,也自然,经常被公司拿来捆绑范玮琪。
她们俩早年的捆绑就不说了。
在张韶涵出事之后,范玮琪不仅不做声援,反而曾公开表示:不孝敬父母的人绝对不是好人。
同时据说撬走了张韶涵助理。
甚至疑似嘲讽张韶涵虚伪。
以及内涵张韶涵。
种种种种,不管真假,坊间总能找出一箩筐。
以至于大众对范玮琪夫妇恶感直线上升。
近日黑人出面澄清,范玮琪并未伤害任何一人。且疑似内涵张韶涵新专辑炒作,拉范玮琪蹭热度。
真真假假,不做评判。
只是范玮琪一事,对张韶涵而言,实在是她人生波折中,不起眼的一个了。
说回张韶涵,在家族丑闻之后,又逢台湾音乐圈逐步式微,也就造就了传说中的,张韶涵沉寂十年一事。
但其实没这么夸张,张韶涵在12、14、16年,仍然保持着每隔两年发一张专辑的频率,只不过效果没有早年那么大,导致观众遗忘了她。
但这也不是她个人的问题,同期的歌手们都面对如她一样的困境。
一直到去年的《歌手》,张韶涵才终于迎来事业的第二个巅峰。
重回大众视野。
6
纵观张韶涵从出道至今的歌手生涯。
无论如何都绕不过的两个字就是励志。
如果说早些年张韶涵身上的励志属性源自公司的打造和个人音色。
那么后期张韶涵的励志,则都是由她一人促成。
2012年,张韶涵与福茂唱片解约,重新获取自由身。
或是因为早年间被经纪公司的操控使她疲惫,或是因为福茂唱片在她最落魄时没有给她足够的安全感。自解约起,张韶涵便开始由个人意志做自己的专辑。
2012年,在大众的不理解中,张韶涵发行了专辑《有形的翅膀》。
起初这张专辑发行时,很多人说这是盗版吧,张韶涵怎么会做一张《有形的翅膀》啊。
但证据确凿,确实是张韶涵做的。
概念是:她曾用《隐形的翅膀》给过很多人力量,而这些有形的力量,就是每个人有形的翅膀。
不理解,甚至许多粉丝也在唱反调。
说张韶涵是励志天后,说她沉浸在励志的自我感动中不可自拔。
眼看着其他歌手在做高大上的概念专辑,自家偶像还在老一套的励志励志。
回顾张韶涵的人生。
与其说《有形的翅膀》是在给大众力量,不如说,是张韶涵给那个时候的自己,下的一针强心剂。
——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困境、背叛,堪称茕茕孑立,无所依靠。
无可奈何,她只有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相信冥冥中有一种力量能帮助自己度过难关。
也因此,她每一张专辑都得传递些治愈、温暖人心的气质、催人奋进的能量,她在告诉每个人,你们可以的,并且借由大众的前进,逼自己前进。
不然又能怎么办呢,人生太难了。
《奇葩说》有过一道特别扎心的辩题,即:“该不该感谢生活的暴击”。
事实上,在我们从小的教育中,习惯宣扬:感谢挫折,因为是挫折,使我们重新开始,使我们焕然一新。
也因此,许多人习惯感谢挫折。
这没什么不好,只是会让人无端心酸。
遭遇挫折,无能为力,百般心酸过去,又需得为自己的血泪辛苦找一个安慰。
这是每一个人活着的无奈。
张韶涵显然对此早已熟记于心。
近年来,张韶涵无比强大,把自己武装地像一个女战士。
面对采访,她说:如果有一天没有婚姻,我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她说一想到爱情就会想到的歌是:全世界失眠。
她说:一个人的孤独,反而是最大的自由。
这是被人世间的亲情、友情,也许还有爱情,狠狠暴击过的张韶涵所说出来的话。
你能感受到,她用不断的自我说服,不断出“强大”的歌,以此种种,来支撑自己,在没那么美好的世界继续走下去。
别无所依,只有不断被动强大的内心。
只是我希望她可以停下来,允许自己暴露狼狈和疲倦,不然太累了。
不过或许她接下来的人生,都不会再允许自己有丁点儿的软弱无力。
是好是坏呢,无人知晓。
回顾张韶涵生命中的二三事,嬉笑怒骂,不一而足,让人想起金宇澄在《繁花》中写过的话,他写:年纪越长,越觉得孤独,是正常的,独立出生,独立去死。人和人,无法相通,人间的佳恶情态,已经不值一笑,人生是一次荒凉的旅行。
我想或许张韶涵会对这段话感同身受。
——人间的佳恶情态,已经不值一笑。
她的确不会过多停留了,也不再是在记者会上流泪的少女。她只会言笑晏晏,继续往前走,用尽全身的力气,打开潘多拉魔盒。
提醒每个人,我们都是同行者,在人生坎坷这件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