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春夏拍的《T》9月刊封面,再次让东东和西西感叹:好演员即便是拍照片,也能让你读到情绪和故事。《T》杂志也说:对于理解她的可塑性,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像女伯爵,又有黑寡妇的影子。一只眼也不妨碍说情绪。
春夏这女孩,真有说不完的故事。在凭着处女作《踏血寻梅》而站上金像奖领奖台时,她连24岁都没满,是金像历史上第一个90后影后。
作为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她身上的灵气说不清道不明:
朴素又热烈,迷离而倦怠。
第一次拍电影,春夏就显示出一种老练的松弛。有人问她:你拍这部戏是怎么打开心理防线的?她说:我根本就没有设防,所以不用打开。
最后一场戏,王佳梅坐在恩客身上被掐死,眼角有泪,嘴角却带着笑,导演翁子光在监视器前哭了。
毫不给自己设限,因为心中坚定,没有杂念。难怪导演还赞她,像刚出道的舒淇。
几年过去,那晚依旧不可思议。最佳女主角的候选人包括汤唯、张艾嘉、林嘉欣、杨千嬅,最后获奖的竟是第一次触电的春夏。
当刘青云念出影后春夏的名字,她本人先是瞪圆了眼,接着才漾出几分不敢置信的笑意。
上了台,紧张翻倍,又吐舌头又摸耳朵,脸上红扑扑。
获奖感言里,她说了一句:因为有香港电影,我才可以有饭吃。听起来好惨一点不影后!
别看走上台只要十几秒钟,但捧上这座奖杯她一个人走了太久。这个看似年少成名的幸运,对春夏来说来之不易。她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并为此跌跌撞撞地努力,于是当奖杯捧在手中那一刻,不是幸运之神的降临,而是梦想成真的喜悦。
曾比大多数人更潦倒,她却凭借对自己命运的执着,硬是走到了聚光灯的中心。
1992年12月,春夏出生于云南昆明,那时她叫李俊杰。打小父母离异,母亲再婚。不止父母,她家所有女性都离过婚。。。
所以春夏从一开始就觉得,自己可能无法维持婚姻。
从小跟家人关系不好,她13岁就想自立。口袋里1块钱也没有,4天没饭吃,每天走15公里去工作。也独自北漂做演员梦,还被建议过先去整容。
也有人很爱她的颜,当初来北京就是被一位编剧相中,觉得她又像徐若瑄又像陈妍希又像钟楚红,邀请她来演戏。结果项目黄了,春夏却在北京留了下来。
她是典型的妹妹脸,看上去舒适怡然没啥攻击性,眼能载千斤。
在小唱片公司打过杂,做某宝模特拍过写真,也曾客串过一些影视作品的炮灰女N号。
这些活儿钱少还不稳定,能窘迫到啥地步?和别人合租,早上4点起床,坐3小时的车去上班,也曾两三天没钱吃饭。在争取到《踏血寻梅》的片约前,她已经失业7个月。
这个角色——春夏后来说,如果导演不用我的话,不会找到第二个适合演这个角色的人。的确,在她之前,导演已经面了180个女演员,全都差点意思。
到她时,导演挑了两场戏让她试演。
第一场是进了丁子聪家门以后,问他:我系咪好样衰呀?(我是不是很丑啊?)然后聊天。
第二场是跟一个男孩在酒店见面,女神问他:你可唔可以送一部NDS俾我呀?(你可不可以送一部NDS游戏机给我啊?)
两场都是爱情戏,也有激情戏。
她试镜完,导演微信上告诉她,这部戏有一定风险,有很大胆的演出,有没有什么顾虑?春夏轻描淡写:我18岁以后做的事,都不需要经过家人同意。
接着就是一场和王佳梅的久别重逢。
拍这部戏是春夏第一次来香港,她很能体会王佳梅想在此立足却又很难融入的心情,高楼像怪兽。连语言都是一样的不通,广东歌都没听过,台词得逐字逐句地发音、硬背。
她靠此拿奖后,有记者问:你现在红了以后有没有一种“当初的我你爱理不理,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的感觉?春夏回答:没有啊,以前讨厌我的人还是讨厌我,但大家都是有骨气的人,互相讨厌也没关系。
因为觉得自己的性格像秋冬而叫自己春夏,这理由是不是“奇葩”?她从来不是按套路出牌的女演员。
姜思达也玩味地问过她:我们为什么非要跟别人不一样,安安稳稳过日子不行吗?
春夏一秒“这怎么可以”表情:当然不行了。反叛是有能量的,没有反叛,就没有现在的自己。
这样的反叛,是为了自己所求不怕打破陈规,只有一个活得执拗却通透的姑娘,才不会单纯的愤怒或抗拒。她知道,一味迎合别人的期待不会让她成为更好的自己,真正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会。
就是这样一个不畏人言,率性自由的女孩,在自顾自地活成最好样子的路上,也会经历不同的声音——而这声音恰好来自于认识十几年、关系亲密无间的至交好友。
她希望自己的未来更自由,并且更加具有女性的力量;而她的好友蛋花却心疼她独立面对流言蜚语,没人为她挡风遮雨。
作为春夏生命中重要的人,蛋花却有着和她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生活在小城,拥有稳定、和睦的生活,她希望向来在影视圈单打独斗的春夏,也能体会这种现世安稳的幸福。 然而在目前的人生阶段,婚姻再美,却还没降临在春夏的人生当中。
反而是工作让她充满干劲。自我实现,不断进步,这些字眼的吸引力此时大过婚姻。
蛋花担心春夏疲于应付工作,会错失生活中简单的、充满烟火气的快乐,觉得春夏要是能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庭,也许会比一心扑在事业上更开心。
很显然,两人对于自身时间轴线的理解和安排产生了分歧。为了帮助春夏和好友蛋花更有效的沟通,SK-II为春夏创建了两条直观的人生轴线:自我梦想和好友对她的期望。
别人以为的那条,真的会更好吗?
东东和西西也曾面临一样的问题,和闺蜜来到不同的人生节点,走向不同追求的道路,真是件很心累的事情。春夏堪称影后里的金句女王,把我们想说的话都说了。。。↓↓
一对好友倾听彼此的声音,达成理解,中途几度感动落泪。这种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难免让人唏嘘。
春夏所做的并不是排斥好友的建议,而是告诉她,为什么现在还不是自己迈入婚姻的时间节点。春夏对于自己的时间轴线,有着明确而清晰的规划。当他人对我们的期望与自己的人生规划走到不同的轨迹上,我们要如何面对及自我表达?春夏的故事能带给我们很好的思考。 这支视频出自SK-II联手美国知名获奖记者Katie Couric发布的全新系列纪录片《人生轴线》,也是#改写命运#系列的新作。东东和西西看完很受震撼。事实上,不止中国甚至东亚,全球的年轻女性如你我,都面临着在自己的时间轴线上承载别人期望的生活压力。
系列短片中,Katie Couric采访了来自世界各地的4位年轻女性,她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社会(父母)的期望”和“自我的实现”之间产生了距离。
比如日本姑娘Maina就被祖母和妈妈担心会在婚姻市场失去“竞争力”,她已经28岁了。在日本,有这样一种说法:女生一旦过了25岁,就会如同过期的“圣诞蛋糕”——卖不出去了。而Maina认为,女性的时间轴线,不能被年龄所定义。
我们表示:+1!讲真,我们可以理解好友、家人,那些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对我们的期许。但这种期许应当是一种祝福,而不要让它成为你的束缚。 每个人眼中都会看到不同的美好风景,对幸福的向往也不一而足。在与自己的相处过程中,只有我们才是离自己内心渴望最近的人。倾听自己的声音,忠于自己的选择,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选择和时间轴线。这绝不是任性,而是足够成熟到懂得坚持的意义,并愿意为了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那些爱我们的人,一定会在我们毫无保留地沟通后,重新建立理解。毕竟,她们是最希望看到你幸福的人啊。 而你,也要为了自己,勇敢地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