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票房“艰难”破亿 原著作者致歉(组图)

继上海堡垒导演道歉后,

电影《上海堡垒》原著作者、编剧

也通过微博表示,

致歉于那些不喜欢电影的朋友,

“辜负了你的等待”。

他同时称,感谢每个参与电影的人,

很多都曾是我的读者,努力过,看到了。






这部刚上映两三天的电影,为何让幕后导演不得不走到台前公开道歉,让我们从头来看一看。








口碑崩塌,票房断崖式下跌

年初春节档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流浪地球》,给予了中国观众对于国产科幻片的信心。

时隔半年,同样是科幻题材电影,此前备受期待的《上海堡垒》的遭遇却与前者“冰火两重天”,票房口碑双双“滑铁卢”。

自本周五上映后,在上映第三天的今天票房才刚刚破亿。







仔细看影片的票房走势,从首映当天的超7000万元单日票房,到昨天仅收约两千万元,再到今天截止发稿时的不到800万元,日票房排名也从仅次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第二位,迅速被已经上映超10天的《烈火英雄》与比它稍早上映的《使徒行者2》反超。




“断崖式下跌”票房背后,是首映当天《上海堡垒》口碑的火速崩塌。

周五当天,《上海堡垒》影片豆瓣评分刚出分时便只有不到五分,下午又跌到了三分多。目前豆瓣有近11万人打分,评分仅为3.3分,为同档期最低。




不仅豆瓣上,猫眼和淘票票上也情况相似,影片评分仅为5.9分和6分,相比其他线上影片相距甚远。

也许豆瓣上这条评价简单直接地反映了很多观众的失望之情:“华语科幻电影或始于流浪地球,止于《上海堡垒》”,这一热评得到了2.1万赞。






目前根据猫眼版预测,按照目前的走势,《上海堡垒》最终票房可能仅为1.38亿元。




而根据一些新闻报道称,该片成本约为3到4亿元。按照目前的情况,投资方亏本是注定的结局。



导演道歉: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发酵了近3天,《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终于坐不住了,于是在微博上正式发长文道歉。

他表示,看到观众的评价很沮丧。

“以往拍的电影,也有观众不喜欢,但大都是就电影批评电影,可今天看到有网友说——《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一扇门,《上海堡垒》又给关上了,真的是非常难过。”

接着,他坦然承担责任:

“这不仅仅是对电影不满意,也是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期待落空了,作为导演,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真的很抱歉,因为我相信,没有人想要去关上这扇闪着光的门。我作为导演,没有带着大家在这条路上走更远,但我知道,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向前。我清楚,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回报,但我不会因为这一次没有回报,就不再努力。”

对于目前的事态,他仍然心怀感激,祝福中国科幻电影:

“谢谢所有演员,谢谢你们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今天还陪着我,在各个城市为这部片子宣传。谢谢投资人,这部电影让你们赔钱了但至始至终没有人跳出来指责我,还反过来安慰我。谢谢所有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还能让你们在故事里看到一丝丝感动,非常欣慰,虽然我知道这个电影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谢谢所有观众的批评,一路看评论,批评是最多的,谢谢你们还能说。很难受,但这就是一个没有做好事情的人,应该有的感受,我会记住。希望还有以后,也希望中国科幻电影可以越来越好。”



随后,影片主演鹿晗、舒淇都转发此微博以表支持。

鹿晗表示:“感谢所有的鼓励和批评”,舒淇则说:“路遥且长,加油。”




除了主演,马伊琍等演员也转发微博,鼓励滕华涛继续前行。







“流量”背锅?简单粗暴“甩锅”不可取



《上海堡垒》上映第三天,票房艰难突破1亿元。据猫眼专业版预测,最终票房可能不到1.4亿元。而根据一些新闻报道称,该片成本约为3到4亿元。按照目前的走势,这部豆瓣评分创暑期档新低的影片“血扑”,投资方亏本是注定的结局。、

那么《上海堡垒》到底差在哪里,何以创造了今年热门影片中的豆瓣最低分?

上映以来,对于《上海堡垒》的很多差评集中在主演鹿晗身上。有着“流量小生”的标签,以往许多“流量”主演的烂片透支观众的信任,导致现在观众们提起流量明星就是和烂片挂钩。

的确《上海堡垒》中,鹿晗的表现依旧算不上一位合格的演员。首先许多观众认为他在片中大部分出场时的刘海造型很出戏,同时他在表演形体、台词功底等各方面都仍然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比如片中许多应该表现军人坚定立场的重要场景,鹿晗却眼神飘忽,完全没有入戏。




在许多人眼里,“流量是原罪”,但若是将影片口碑崩塌的失败全部归罪于“流量”,这样简单粗暴的“甩锅”并不可取。

实际上,影片在剧本、角色设定、特效、制作、配音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被无数电影人奉为至理名言的“好故事”,正是《上海堡垒》缺少的。

影片剧情老套无新意,许多设定像《独立日》《变形金刚》等好莱坞大片的大杂烩,虽然名字叫《上海堡垒》,但将这个故事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发生都能够成立。






同时,片中剧情BUG又过多,角色单薄脸谱化,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电影毫无说服力,根本无法带动观众入戏而引发情感共鸣。

该片改编自江南2009年发表的小说《上海堡垒》,而如今已经十年过去了,放在现在的大银幕上,真的过时了。






如若放在十几年前,国产科幻片能拍成这样,大家会拍手叫好;放到现在,年轻观众已经受了十多年好莱坞科幻大片尤其是漫威超英大片的审美培养,再加上年初《流浪地球》带来的对国产科幻片崛起的希冀,强大落差下,这样一部各方面都未及格的影片,在口碑和票房上的失利不可避免。



唱衰国产科幻片?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最重要

《上海堡垒》从各方面来说都距离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很远,但唱衰中国科幻电影大可不必。

正如影视策划人谭飞所言,对一部电影应该就事论事,可以说不好,分析不好原因,甚而嘲讽,但动辄盖棺定论“中国科幻电影门因为《上海堡垒》关上了”“这是中国科幻电影的耻辱”就太情绪化太标题党了,大可不必。

不必低估未来中国科幻电影的可能;不必把《上海堡垒》主创六年来的努力完全视为狗屎;不应把《上海堡垒》的失败简单归咎为某一个人。嘲讽失败总是容易的,嘲讽失败会带来的全民狂欢可以预见,但嘲讽中应该保留起码的技术含量,而不应该怎么满足口欲怎么来。




中国科幻电影才刚刚起步,在探索的路上有跌掉就有站起来。正如滕华涛微博最后说的,要记住没有做好的事情,以后加油努力去变得更好。

《上海堡垒》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棒子打死”。从失败中吸取经验,避免再犯才是最重要的。华语科幻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请善待它走的每一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