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最近十年的电影电视,漫威必然是最闪亮的那一颗,从一家濒临倒闭,需要靠售卖角色来维生的小公司,一跃成为迪士尼旗下头号摇钱树,其商业运作能力,值得所有人学习。
但最近,漫威在中国再度引起了热议,但这次,不是因为推出了什么新的电影,而是首部华裔超英电影《上气》涉嫌辱华。
首位华裔超级英雄登陆漫威宇宙,电影《上气》自然是吸引了无数国人的目光。
只不过看过了电影的卡司,大家显然是失望远远大于期望。
梁朝伟饰演的满大人一角,被质疑是一个丑化华人的角色
这个角色在西方非常的有名,只要搜索一下“傅满洲”自然就会得到答案,这是一个包含着对华人歧视印象的角色。虽然漫威表示会对角色进行修改,傅满洲也会改名叫满大人,但无数中国观众依然表示了不满。
男主角刘思慕,加拿大华裔,演技平平、名气一般、长相一般。
关于电影是否辱华,“傅满洲”又会被修改为怎样的设定,小编今天暂且不做过多讨论。
今天村民要说的就是她!
《上气》的女主奥卡菲娜
奥卡菲娜曾在《摘金奇缘》里饰演女主身边神神叨叨的嘻哈女闺蜜。中韩混血,网红歌手出身,演了不少好莱坞大制作。身高155的美籍中韩混血儿,脖子前倾严重,但这一长相却特别符合西方的刻板审美印象。
此前在采访中奥卡菲娜自称曾在街上被当成章子怡,导致心里有阴影,因此后来走嘻哈风,给自己取名奥卡菲娜,就是为了摆脱章子怡的阴影。
不过....你这哪和章子怡长得像了?
而且和国际章长得像应该是值得炫耀的,怎么就成阴影了?
网友也调侃到“这是章子怡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看到女主的人选后,不说其它,单是颜值就足够劝退一大波粉丝了。
小编并不是要批评她的颜值,毕竟并不是所有的演员都是要脸吃饭的,而是她的长相,与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如出一辙。大脸盘、小眼睛、单眼皮、趴鼻子。
那么,漫威这次的选角,是出于什么心态呢?
是所谓的“高级脸”?
还是刻意的歧视?
如果说这是文化差异,是审美不同,那为何此前的亚裔角色很符合我们的审美?
《金刚狼2》冈本多绪
《复仇者联盟2》秀贤
《X战警:逆转未来》范冰冰
你说这是西方人不懂亚洲审美?
很多研究都证明,人类对面孔的美丑判断属于一种先天机制。
我们对身体的美感,可能受到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但对于面孔的审美,其实有着相当高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比种族的差异性要明显得多。
也就是说,东西方的审美,从理论上来看,并不应该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早在1995年,心理学家Michael Cunningham,便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让不同地域的人给不同人种的女性打分,结果发现一致性竟然高达0.9以上,凸显了人类对女性的审美有着跨越文化和种族的共性。
比较一下漫威(Marvel)其他影片中挑选的女主角,其中大多数都很高,很瘦,更重要的是要有气质,所以人们不得不怀疑,漫威选择角色是有意的吗?
在其他欧洲和美国女神面前,Okafina真的没有任何优势,而且非常的显眼,会让人对亚裔的刻板印象不断的加深。
这种类似的“审美霸凌”其实非常常见
Vogue官方Ins的亚洲模特,选用了一位小眼睛宽山根的女性。
去年被批“辱华”的D&G宣传视频,选用了一位眯眯眼的中国模特
BBC的《Chinese Burn》(逐梦魔女)更是夸张,其中的每一位角色,都深深的包含着对亚洲人的偏见和歧视。
女主之一的Fufu,是一个浮夸的土豪形象。
到哪都爱掏现金、吃狗肉、缺乏常识、目中无人。
这样的角色设定,难道不是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吗?
西方人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以外,除了“眼睛小、眯眯眼”,
还有一点:所有亚洲人都爱吃狗肉。
不少亚洲人都曾被问过“ Do you eat dogs ? ”
这是一句非常典型的讽刺和歧视话语,所以主角设定为爱吃狗肉,本身就是一种歧视。
女主之二的Elizabeth,在奶茶店打工,因为工作不认真,被老板开除了。
她坐在街头抱怨中国式家庭教育,控诉家里人强迫自己学了太多没用的东西,称中国家庭真是太操蛋了!
这样的人设也是一样的充满偏见,
在西方人对中国女孩的评价中大多有着这么几点:可爱、天真、顺从,保守且纯洁;擅长数学、乒乓球和照顾男人。
《逐梦魔女》的几位主创则表示要打破这种刻板印象,表示中国女孩并不单纯天真,她们也并不那么顺从,但是她们有自己的思想,会主动嫌弃自己,主动贴上你。
可,这样和之前又有什么区别呢?
女主之三的Jackie更是夸张,片子的开头就是在学习妓女叫床。
浓妆艳抹,举止浮夸,对着镜头练习叫床。在整部剧中,她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亚洲妓女。
因此,她刻苦钻研,在短短几秒内,分别模仿了泰国、韩国、沙特、日本风格的叫床声。
言外之意,你以为中国女孩保守、纯洁?哈哈,想错了吧。
你仿佛在逗我?为乖乖女正名的正确方法就是扮演妓女?
去试镜的Jackie生气地对朋友说:“混帐的种族主义者,他们只要会武术和把Hello说成Herro的中国妓女!”
这就是你消除种族歧视的方法吗?确定不是在加深种族歧视吗?
以上哪一点不是西方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外形猥琐,不够阳刚且小眼睛、小个子、胆小怕事,还经常以开玩笑的方式说亚裔男性的生殖器小,这就是在剧里的男性角色形象。
片中的中国女孩用非常负面的口吻,形容她们在酒吧里遇见的亚洲男性。
“过度打扮,喜欢跟在女人屁股后面到处转的亚洲男人。”
而剧中的女性的人设就是一面被白人抛弃,一面又看不上亚洲男人。
一次又一次地强调,在她们的视角和价值观里,最瞧不起的,是跟自己同样种族的亚裔男人
甚至剧中还多次出现了亚洲女性为了绿卡主动勾搭白人男性的桥段。
正如一篇英文评论所说,这部短片,会让你想起所有针对中国女人的负面刻板印象。
我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走在街上,很难看见这样的亚洲面孔。
也许又会有人说,这只是审美差异而已。
那迪士尼的花木兰怎么又选了刘亦菲?
一次两次还好,我们可以认为是演员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但次次都这样,结论就很明显了。
西方不是不知道我们的主流审美,而是他们不屑,他们有他们所谓的政治正确。
联系到最近发生的霍顿拒上领奖台与孙杨合影。
从中看到了什么?
看了浓浓的歧视
在不少西方人的眼里,亚洲依然是那个落后的亚洲,中国依然是那个腐朽的清朝,游泳一直是西方人的强项,你孙杨凭什么得冠军?你能赢我们,那一定是你嗑药了!
即便我知道什么样的是好看,但我依然要选择一个符合我们想象的亚洲形象。
说了这么多,小编并不是吐槽奥卡菲娜,
恰恰相反,从一个为美食栏目撰写文章的记者,到红透Youtube上的嘻哈歌手,再到如今漫威电影的女主,虽然长相并不讨喜,但奥卡菲娜的经历绝对称得上励志。
身为少数族裔女性的她,对自己的身份充满自豪,并愿意为女性平权、为亚裔的生存环境呐喊,值得更多的人点赞。
小编吐槽的,是漫威故意选用了这么一位“有代表性”长相的女主。
《上气》的男主,是加拿大华裔刘思慕。他在ins上回应:“上气不是为中国人拍摄的,而是代表了全体华裔。
它属于美国亚裔、加拿大亚裔和澳大利亚亚裔,还有很多出生在不同国家,挣扎于身份问题,希望被认同,被认可,被接纳的人。”
刘思慕这句话或许没有错,甚至可以说是,绝对的正确——
漫威宇宙能有今天的成绩,中国的票房力量占据了绝对力量,漫威不会傻到得罪所有中国人特意拍摄一部“辱华”的电影。
最近几年好莱坞“政治正确”的风气越来越重,有色人种的出镜率越来越高。
但不论是《黑豹》还是《绿皮书》,所面对的群体,其实都是在美国的黑人,而不是远在非洲的黑人。
《绿皮书》讲的是一个黑人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故事,但这种认同竟然需要通过和白人共处才能完成和证明。
所以《绿皮书》遭到了黑人导演的抗议。在91届奥斯卡上著名导演斯派克·李在《绿皮书》获奖时以一次未遂的离场来表达自己愤慨的立场,不止是他而已,去年大热的《逃出绝命镇》导演乔丹·皮尔同样也拒绝鼓掌以示抗议。
其实所谓的为黑人群体发声,不过是白人们所虚构的幻想罢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黑人不会回到非洲,所以他们虚构了一个名为瓦坎达的幻想乡。
《上气》也是一样,仅仅是为了让漫威的出场人物里,有着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而已,是为了将黄种人固化为一种符号,一种让海外华人对自己身份认同的符号。
但是,《上气:十戒传说》让很多中国人出离愤怒的一个原因是:
很多人发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你拥有多么强大的国力,西方人潜意识中,不自觉地将“傅满洲”这个片面的形象等同于中国人。
这个名字的屈辱的程度,不亚于“东亚病夫”和“割地赔款”。
即便在电影中,漫威将“傅满洲”更名为“zheng-zu”,其实换汤不换药,所有西方的媒体依然公开称大反派为“傅满洲”,这是事实。
而饰演反派的梁朝伟,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个角色背后的耻辱。
试问,如果有一天,漫威出了一个阿拉伯裔英雄,然后这个英雄的父亲是以本拉登作为原型。
你猜漫威会面临什么下场?
尽管漫威官方表示:上气中的反派人物并不是傅满洲。
但是,西方人普遍都知道,这个改了名字的“zheng-zu”,其实就是傅满洲本人。
甚至有媒体称:这是近年来直接反映种族主义者的漫画形象。
直到今天,即便中国电影市场是一桶谁都想得到的“金子”,但华人形象的作品和演员,相比于其他族裔,仍旧十分辛苦。
有关亚裔的电影一直都不是很卖座,亚裔演员更是在好莱坞得不到重视。
无论你的演技多好,实力多好,身份始终是绕不开的门槛。
所有权利,都是抗争得来的。
曾经在美国,黑人和白人不能共用同一个厕所,不能在同一间屋子吃饭,受尽歧视和压迫。
而如今,正是靠着不断的抗争,黑人这才能有如今的地位。歧视的目标,转移到了亚裔的身上。
《上气》预计于2020年上映,而且中国大陆的上映时间特意选择在了农历新年。
一面说着不是为了取悦中国观众,一面又特意在农历新年上映,
简单来说就是:
讨厌中国人但喜欢人民币上气,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