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在外网口碑爆了:中国连电视剧都遥遥领先

《繁花》虽然完结后,但有关讨论依旧没有结束,先有李教授发布普通追剧感受:一群不正常的人,过着乱哄哄的生活。

对于这点,有人认同,自觉“繁花不过是一场虚假僵硬的繁华,美则美矣,是漂亮的画,却毫无九十年代上海的精气神”。

其实,酸甜苦辣,个人喜好,无关对错。

而《繁花》在内娱爆了之后,不少外网观众也慕名前往观看,法国媒体法新社点名“点燃沪语热,讲山河岁月,时代变迁”。

歪果仁一向不吝啬夸赞,他们觉得《繁花》“这是2024年最好的中国电视剧,也是最难忘的剧之一!”

更有人迷上了摄影,“电影级别”,力赞:“这是摄影师的天堂,因为真的很美,光线和布景,简直是艺术”。

确实,《繁花》的美学很顶,光线运用到极致,除了王家卫的经典“抽帧”外,几乎每一镜头皆有一反光镜,暗色系的画面有一到两处的闪光物件。

当镜头拍到人物时,远景拍摄时近处时会有虚物,

还有黄昏阳光洒下来的时候,从窗户角度拍摄,用派拉蒙光和伦勃朗光。

这样的光影美学,够其他导演学一辈子了,更何况王家卫更善用镜头表达情绪,如:玲子看阿宝在屋顶喝着酒想着贝蒂,影影倬倬,男人在念白月光心情惆怅,女人在爱慕眼前的阿宝,一明一暗。

论光影,论留白,没人能玩过墨镜王!

还有外国观众迷上了剧中的人物,如“李李”,说她“优雅、力量、美丽”。

简单的形容词,直接概括了角色个性,李李确是一位极有魅力的女性,她和宝总一样,是理想化的符号,沉稳理性,时刻保持精致体面,永远运筹喔喔,虽内心情绪不露,但给人坚韧之感。

出家的结局,也很符合她“看遍高台、人间清醒”的底色。

扮演者辛芷蕾沉寂3年,终凭借此角拿下电视剧盛典“突破女演员”奖项,正如张晋所言,“拍王家卫的片子真的能拿奖”,且不论电影电视剧。

有关玲子的分析也不少,外网观众评论“第16集巅峰浪漫”,使用突如其来的爱情太好。

还有法国教授录视频夸《繁花》,在他的眼里,这是一部极其优秀的电视剧,不仅着重提到著名演员胡歌,而且强调“非常有名的王家卫”。

众所周知,王导作品少而精,他多年深居简出,神龙不见尾,墨镜下的容颜,更少有人见过,而按获奖数量来说,华人第一名导该是李安,但欧洲人显然更偏爱王家卫,尤其是那部《花样年华》,去年重映4k版,照样座无虚席。

他们有多喜爱王家卫呢?

欧洲电影界给予最独特的美誉:“世界上最浪漫的电影诗人”。

他作品里的都市爱情和孤独主题,深刻普遍,从第一部《旺角卡门》到如今的《繁花》,皆围绕“情”字展开,此“情”不止“爱情”,亦有情绪,阿宝淹没在一段故去的感情中,一直在怀念,雪芝是雪芝,贝蒂是贝蒂,天上月不如水中月,眼前人不是昔日人。

所以,《繁花》虽有原著支撑,但仍是王家卫的自我重复,

李李吃完羊肉后的下雨戏,对照《花样年华》里的买馄饨,

汪小姐和宝总争吵后“那首执迷不悔”响起,以及大雨窗内的27号,不都是苏丽珍沉沦的瞬间再现吗?

王家卫拍片的内核不变,他不拍人和人之间的缠斗,《繁花》里也无多么高深的商战,他要拍“我和我”的缠斗,极致的孤独和游离的人生。

有人说《繁花》拍摄的不是九十年代上海,王家卫哪里不知呢?他说这是当时人想象中的“繁华”,是记忆中的美化!

他表达是“繁花落尽,终是空虚”,仔细观看会发现剧中有不少宝总孤独眺望的特写,每个人物都在上海这片土地留下自己的故事,汪小姐、宝总、李李、玲子,皆是自己的主角,然而每一个也只是这个时代的匆匆来客,旧的故事翻篇,聚散有时,再见无期。

不论古今,这种人终将陷入孤独的处境、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的主题,直击人内心深处,故而跨越中西文化屏障,激起观众共鸣。

大导不愧是大导,他将原著“人生是一场荒凉的旅行”里那行字拍了出来,让看客升起对孤独的恐惧,同时又夹杂了一丝勇敢,结尾借阿宝说了“唯有土地和明日同在”。

如何去面对这种荒凉的必然,或许,只有勇气可以。

而现下《繁花》海外版本尚未正式发行,但以它的口碑,以王家卫的名气,网飞上线是迟早的事,还有可能出口十几个国家,包括意大利、法国、好莱坞、土耳其、日本、西班牙……等国网友正翘首期盼着。

央视称《繁花》是孤品,意指后续很难再看到这样的佳作,

的确,放眼国内外,它的制作水平已达一流,《繁花》过后,观众的审美也随之提高,不想再看那些粗制滥造的古偶,而接下来的国产剧要想脱颖而出,难上加难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