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未露面的郭敬明,又上热搜了。
昨天,一则“十年了,只有郭敬明拍出了纸醉金迷”的词条一度冲上热搜第一,阅读量1.3亿,让无数网友见识到了郭敬明到底是有多“纸醉金迷”。
真的没想到,10年后,当时被人骂烂片的《小时代》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出圈。
那么,郭敬明当年,究竟有多“壕”呢?
演员杨幂在雪地里奔跑时穿的那条连衣裙,是全球仅此一件的BV礼服,价值连城。
郭采洁身上穿的那条香奈儿黑裙,价值上百万。
就连四个女演员随随便便穿的一件校服,都是奢侈品牌buberry的定制款。
服装都已经让人惊掉下巴了,可是当我们看到道具的价格,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电影中,郭采洁饰演的顾里收到的一只玉镯子,价值4500万,这个价格,能买北京一套四合院。
男主丢到下水道的这枚戒指,是著名品牌“Tiffany”的定制款,价值152万元。
仅仅只是丢下水道的戒指,都100多万,贫穷简直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电影里似乎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平价的。
随手撑起的伞,是价值几千块的蛇头伞。
就连不小心打破的杯子,都要几千块。
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头绳,都要四千块。
女演员杨幂说,导演从家里带来的很多东西,每天都颠覆她们的价值观。
电影的片尾,有长达7分钟的鸣谢,都是各品牌的赞助。
说真的,这长长的名单中,我只认识“adidas”。
看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即使隔着屏幕,也嗅到了金钱的味道。
难怪有人说,只有郭敬明能拍出纸醉金迷的感觉。
就连见多识广的演员,都被这部电影里的服化道具所震惊。
杨幂曾说:看到好看的衣服,会要找服装师帮忙打听一下价格,可不可以把这些买回家,结果被告知衣服要42万,应该不会买。
郭采洁接受采访称,每天都期待上班,因为漂亮衣服随便穿。
郭敬明的奢靡豪华,在台词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一场戏,他借女演员之口说出了自己想表达的话:
变成鬼也要穿Gucci。
这种价值观,简直是决定要与奢侈品同生死的地步了。
不仅仅是电影,郭敬明本人的生活也是相当奢华。
他在上海有一套别墅,价值7个亿,但他本人并不住在里面。
他说:“这套房子的主要用途是做仓库用,里面放了很多我喜欢的家具。
比如79万买的水晶灯,在国外100万买的手工地毯,还有200万的茶桌,还有一些收藏的玩具……”
郭敬明最常开的一辆车是迈巴赫,光裸车的价格就是大几百万。
他曾在微博上晒过自己居住豪宅里面的浴缸,被网友们调侃“够十个郭敬明在里面洗澡”。
他的衣橱里,挂着很多的衣物。
其中随便一件毛衣,就价值8万。
吃饭用的刀叉,必须是纯银的;
家里随处可见的一盏吊灯,都要几十万。
可以说,郭敬明的生活时代,就是“小时代”里的“本时代”了。
因为郭敬明的电影和生活,太过奢靡,带给普通人的冲击感太强烈,以至于十年过后,人们依然在乐此不疲地讨论。
许多人惊讶于它们的奢侈程度,津津乐道,而我看完这个热搜后,却陷入了沉思,我忍不住思考:
郭敬明其实也是出身于普通家庭,他为何会变成这样?
其实,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一个人的世界观构成,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以及早年经历,有莫大的关系。
郭敬明出身于四川的一个小县城,年少时家贫,高考考上了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在当时被戏称为上海人的大学,里面的奢华程度,可以想象出来。
从四川小县城出来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那时的上海大学,在他眼里,是一个夸张到变态的大学。
身边的同学,永远穿着时下最流行的服饰,拿着最新款的手机。
而自己,却永远只能穿着最普通的衣服,偶尔放假,不敢去外面的餐厅吃饭,只能在食堂勉强裹腹。
那时的他,就像是一个格格不入的“穷人”。
他所学的影视编导专业,全班就他一个外地人,其他的都是本地有钱的艺术生。
上课要用的拍摄装备,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对于他来说,却是一种奢侈品。
它需要父母几经周转,挨家挨户借钱,才能够凑齐,然后从四川邮寄到上海,还需要十天。
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似乎很理所应当的被“排挤”了。
加上早年他得过败血症,在长身体时营养也跟不上,让成年后的他,身材十分的矮小。
贫穷加上孤僻,让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有一次,郭敬明去逛上海的某家奢侈品店。
他看中了一双白色的鞋,但不知怎么清洗。
他问店员,但被告知“包装盒里有说明,不可清洗”。
郭敬明既震惊又不解:
怎么会不能清洗呢?总有办法清洗吧?
店员深吸一口气,高傲地说:先生,买这个鞋子的人,一般是不太走路的。他们要么坐车,要么身处的环境十分清洁,根本不会弄脏。
如果您工作环境不好,或者需要挤公交,地铁,要走很长时间的路,那这种鞋子还真不适合你。
这简直跌碎了他的价值观。
最让他难以释怀的是,上大一的那年,母亲来看他。
两个人坐地铁外出,母亲找不到刷卡的地方,已经进站的郭敬明很着急。
就在这时,工作人员帮母亲进了站,他正要说谢谢时,对方却用上海话骂了一句:x你妈,笨死了。
郭敬明气得浑身发抖,而听不懂上海话的母亲却不住地和工作人员道谢。
那时的他,再一次感受到了金钱的重要性。
有了钱,就不会受这样的屈辱。
从那时候起,郭敬明的价值观完全变了。
而他身上唯一的优势,就是写作。
靠着一支笔,他成为了当年销售榜上最头部的新锐作家。
他卖自己创办的杂志,书籍,招募作者,甚至把触角伸到了影视界。
凭借惊人的商业嗅觉,《小时代》四部曲以将近18亿的票房,成为当时商业电影最成功的系列,没有之一。
名利双收后的郭敬明,把自己的家安到了上海最豪华的地段,在那里,他拥有了一座超级大的豪宅;
他再也不是那个在GUCCI店里询问店员可不可以清洗的屌丝,奢侈品对于他来说,不过是稀松平常的日常用品。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物欲的渴望,他追求最大的穷奢极欲,他生活里的一切,几乎每一样都能嗅到金钱的味道。
早年匮乏和被“羞辱”经历,在他身上刻下了深刻的印痕。
以至于他后来成名了,拼了命去用“金钱”去证明自己。
他用金钱和物质武装自己,似乎这样就可以让曾经那个贫穷、矮小的自己变得强大,但其实这一切,都是自己想象而已。
郭敬明曾经在微博上和很多人吵过架,和自己旗下的艺人撕过,也因为“抄袭”别人的小说,情愿赔款,也不愿道歉。
他拼命掩饰自己的脆弱,看起来像是“张牙舞爪”的强大,但其实,他骨子里面是不自信,甚至是自卑的。
他看似强大,但内心依旧是“虚”的。
为什么今天我会对郭敬明的故事,这么有感触呢?
是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通常也会或多或少有郭敬明的影子。
许多人,在面对巨大的物质差距,在面对别人的金钱羞辱时,要么就陷入了深入骨髓的自卑,从此一蹶不振,要么就急于用“金钱”证明自己,扭曲价值观,从而走上了弯路。
很少有人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对待,还是挺惋惜的。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我觉得,真正的自信,真正的内心强大,是允许自己自卑,允许自己没钱,允许自己性格内向,允许自己会出现缺点。
不掩盖、不躲避,接纳这一切,并真实友好地和它和平共处。
记得我读书的时候,非常爱打篮球,而那个时候家里没钱,总是穿着一双破破烂烂的鞋子去打球。
那个时候,班上总是有几个人在讨论我的鞋子,而我也因为他们的讨论,变得很自卑,敏感。
后来,我发现我们班上另外一个男孩子,他家里比我还穷,他穿的鞋子比我还破,但是他打篮球,一点也不自卑。
投篮非常自信,丢球就尽力去抢,与人相处,一点儿不自卑。
我在他身上,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自信。
真正的自信,不是因为别人的风言风语变得自卑敏感,也不是像郭敬明一样拼命证明。
而是接纳这一切,接纳真实的自我,接纳自己没有钱,接纳自己的缺点和出身,并与他们和平相处。
以前别人问我哪里的,我总是羞于启齿说自己是来自农村。
后来当我经历了很多事,看过很多书,内心变成丰富和充足之后,我就会脱口而出说自己是来自农村,并且为之感到自豪。
说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而那个时候他们因为战乱,都过得不好,非常狼狈。
他们穿得像“乞丐”一样,每个人都是衣衫褴褛,灰尘扑扑。
鲁国的国君带着满朝文武来迎接他们。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个个都面如菜色,衣裳破烂,甚至有人的棉袄都露出了棉花,看上去很不体面。
而鲁国的大臣们华衣锦服,看上去十分高贵,这样一对比,落差真的很大。
这时,孔子的学生都会觉得羞愧,自卑,就连孔子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但唯独有一个人例外。
那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路。
他将露在衣服外面的棉絮塞了塞,然后不卑不亢、从容淡定地跟那一群达官贵人们谈笑风生,一点心虚气短的羞怯都没有。
他说起自己一路的见识见闻,谈起天地大道,那一瞬间,所有人都被他的谈吐、见识,深深折服。
连孔子都赞叹,我们这些人都不如子路啊。
孔子预料子路,将来一定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大人物。
后来,子路果然做到了魏国的三军司令,战功赫赫。
这就是真正的自信。
虽然我和你之间的落差极大;
虽然你珠光宝气,而我衣衫褴褛;
虽然你有100个亿,而我身上可能仅剩100块。
但我们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我不会因为这些外在的差距而妄自菲薄,我同样也是一个闪闪发光的人物。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不是吃过几万美刀一勺的鱼子酱,听过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现场,家中私藏异宝奇文物名画。
也不是见识过多少名利场,拥有过多么高贵的身份地位,看到过多少嫌贫媚富的嘴脸。
他不在于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经受过多么强烈的感官刺激。
而是不论贫穷或富有,一直都是不卑不亢,泰然自若,接纳任何状况下的自己。
《请回答1988》里,有这样一句话:
人真正变强大,不是因为守护着自尊心,而是抛开自尊心的时候。
不时时刻刻盯着自己身上的不完美之处,不处处掩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不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脆弱的自尊心。
当你温柔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温柔地包容和接纳自己的时候,你就慢慢变得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