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翟天临学术丑闻不谈 演员需要博士学位吗?

最近翟天临的学术丑闻,算说影视娱乐圈最大的新闻。这个事情背后牵扯的范围很大,尤其是涉及到北京电影学院一干教授丑闻,所以很多人都在关心。大家都从各个角度谈了很多,特别是别人读个博士多么不易,翟天临如此水货也能弄个博士头衔,事关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所以翟天临这下子是彻底凉凉了。

当然他是咎由自取,也是自取灭亡,这个事儿咱们不多谈了。

咱们说说这个电影学院的博士是不是有必要,一个以演戏为主业的演员读个博士是不是有必要?

以前我刚接触电影的时候,听说赵薇啊、陈坤啊这些演员,知道他们都是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但我根本不知道他们居然也要写论文。

按我以前理解,演员该怎么学演戏?那不就是亲自上场排练嘛,不停地演,不停地演,这就对了。说句不好听的,演员和厨师在某种程度上都差不多,算是个手艺活。这种动手的活儿,写哪门子论文?

诚然演员明星的收入非常高,是社会的高收入阶层,所以演员具有某种光环。但本质上演员和厨师这些职业,你说它背后的学问吧,往高深了讲那肯定也非常高深啊,人情练达也是门学问呢对不对?顶级厨师怎么做好一道菜,这背后的学问也很大,写几本书也是绰绰有余;顶级演员讲讲怎么才能演好戏,也够格出专著,这都没有问题。

但这种学问和学术性的东西不沾边啊。说白了,这种手艺活讲究的就是经验,而且很多是不可复制的经验。

一个演员能不能成为伟大的演员,最主要的就是靠自己在片场摸爬滚打,自个琢磨,慢慢提高。比如香港很多电影人,基本都没有接受过科班教育。香港演员最著名这几位,成龙是从学京剧出来的,周星驰和周润发都只参加过为期一年的无线艺员训练班,周星驰上的还是夜班。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伟大的演员啊。

内地和香港情况不同,目前内地几乎所有著名演员,都出自北电、中戏和上戏这几所艺术类院校,他们都在校接受了为期4年的正规教育。

但这些接受正规教育的演员们,并不能说就一定比香港的演员更高明一些,对吧?

当然这不是说,以后的演员就都不用上学接受高等教育了,不是这回事。

总之呢,演员需要接受的教育,和我们普通高等学校的高等教育,具有很大的不同。

这就要说到高等教育的3个分类,即综合素养通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和职业教育。

综合素养通识教育,很好理解,就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养,通识教育无所不包,既包括文学啊、艺术啊、哲学人文社科类知识,也包括天文地理、生命科学这些理工科知识,通识教育是提供给学生关于目前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总体知识构架,是为了丰富学生整体人格素养。

科学研究教育,就是在通识教育基础上更深入一点,进行专业学科研究。通常我们理解的学术,指的就是科研。

对于哪些学科可以列入科学研究范围,还有点争议,比如有的人就认为只有理工科才能算科学。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文学科也有自己的一套学术规范,尤其是历史学、古代文献学这些学科,需要掌握的专业学术素养不比理工科要求低。

职业教育,这个就主要是为了以后职业需求考虑,更多是实际应用,它和纯粹的科研有点相对。

科研偏理论,职业偏实践,职业教育脱胎于人类的工业化进展,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培养流水线上的实际操作人员。

根据高等教育的分类,高校一般也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职业大专院校这3大类。

研究型大学一般都有研究生院,在通识教育基础上,本科阶段就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科研基础,为以后从事学术道路做准备。

应用型大学,和科学研究理论型相对应,强调的是实际操作能力。

至于职业大专院校,目的性就更明显了,就是为了培养专门的技能人才,而且大多是定向培养。

按说,演员的培养最合适的就是归为职业大专院校,它就是定向培养人演戏的啊。

问题就在于,在国人的心目中,只有研究型大学才是高大上,只有研究型大学才算正儿八经的高校。你不管是985也好,211也罢,所有名校都是研究型大学。

前面咱们说了,演员明星都是社会名流,高收入阶层,你让他们上个职业培训院校,那不就和新东方厨师培训一个样子了?他们心理接受不了啊。

电影可是高雅艺术,咱们拍电影的,怎么能和厨子一个水平呢?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也确实有其学术的一面。电影学也是艺术学大类下面一个分支。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中国最顶级的电影艺术院校,自然也有做学问的人。比如曹保平本身就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老师,他研究的是电影作为一门学科的学问,当年他有篇论文叫《电影中的隐喻与象征》。

同样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也兼职拍电影的导演徐浩峰,也曾写过一篇论文叫《武侠电影之前世今生》。

这些都是正儿八经做学问的教授。

电影要成为一个学科,要想被纳入科研范畴,那就得研究这些才对。

比方说咱们搞影评的,就得好好学习这些电影理论知识,知道世界电影史大概,这才算接近学问的东西。

但是翟天临同学写的论文,是研究什么的呢?就说他本科据说抄袭了陈坤论文《性格化表演之我见》

看这个题目就知道,是陈坤在讨论他怎么表演的经验。

翟天临后来读博士期间,注意啊,都读博士了,博士毕业必须要完成规定论文,其中有一篇被扒出来抄袭了黄立华教授的旧文,叫“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

这还是在谈怎么表演的经验。

咱们再看看其他明星演员当年的本科论文,比如张丰毅的毕业论文叫《自我与角色》,还曾被收录在北电表演教材的第一篇,内容相当详实,水准很高。

赵薇毕业论文叫《试论本色表演和本能表演之间的关系》......

这些演员的论文,主题都是一个:我怎么学表演,怎么从其他好演员那里学表演,我怎么理解表演。

说白了,这和新东方厨师说我怎么做好宫保鸡丁,我怎么做好开水白菜,这不是一回事嘛?

人类的学术体系,确实是从实践中得来,把实践上升为理论。很多科学理论,最初也是从劳动和生活中得来的实践经验。

但无论如何,一个演员谈谈他的表演经验,怎么也算不上是科学研究吧?达不到理论高度吧?

既然这群明星演员写论文又不学习曹保平老师和徐浩峰老师,研究电影理论知识,他们以后就是去拍戏赚钱的,又不需要去传道授业,读个哪门子的博士呢?

所以,前两天,北电退休老师,也曾是著名导演的谢飞在微博上发声,谈大学艺术创作专业需要开始理论研究型的博士学位教学吗?

这篇博文,旨在替学生翟天临开脱,大意是翟天临虽然学术不端,但他这个博士和研究型博士不是一回事,要求不能那么高。大家不要揪着翟天临不放,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毕竟,翟天临和那些流量明星不同,人家是真有演技,朔造的几个角色观众还颇为认可,是个“很有才华的青年演员”啊。

谢老爷子护犊心切,心态咱们可以理解。不过翟天临这个事儿,牵涉面太广,涉及的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公平和公正,谁也救不了。

但说实话,翟天临这个事儿,和他是不是个好演员,还真没有关系。

其实北京电影学院应该是一个研究应用综合性大学,既有曹保平、徐浩峰这样研究电影理论,真正做学问的老师,也承担着培养合格演员的应用型职业培训功能。

要读博士,就该学曹保平这样专心去研究学问。要不然像陈坤、赵薇这些明星前辈,就读个本科毕业,水个论文就出去拍戏赚大钱,本来互不影响。

怪只怪在翟天临这个人,太喜欢装逼,太喜欢得瑟,非要弄个名不副实的博士出来丢人现眼。

也只能说他纯属活该。

但这背后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谢飞老爷子在博文中有一点说得不错,当年北电这种艺术创作为主的学校有必要设立研究型博士学位吗?

北电之所以要这些硕士点,博士点,无非是往脸上贴金。因为前面咱们说了,在中国只有研究型大学算正儿八经好大学啊。

那堂堂的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最好的电影艺术类院校,能够接受一个职业培训院校的定位吗?

咱们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啊,也需要反思,研究型大学高高在上,只有科研才有好名声,搞职业培训,搞应用型教育的学校,听起来就不入流啊。

但实际上最终走向学术科研道路的人,又有几个呢?大多数大学生读个好大学,也是为了找个好工作。

扯远了,就此打住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