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小红书上看到个帖子,说美国有个网站搞了个2022年全世界最帅的100个男人排名。
国内明星排最高的是姜涛,位列第五,是历年来的最好名次。
再往前就都是外国人。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会问,姜涛是谁?
我特意去了解过,他是香港男团MIRROR的成员之一。这个团其实在内地没什么水花,还一度被打趣“红不过罗湖”。
之前最出圈的事件应该是演唱会现场,屏幕掉落砸伤舞蹈人员的负面新闻。
不过在香港,确实算得上顶流。
前几天姜涛过生日,粉丝在铜锣湾搞应援,还请全港人免费搭电车,搞得蛮声势浩大。
而在榜单上除了姜涛,还有他们团其他三个成员,分别排名16、32和73。
内地明星也有不少。
第19是肖战、39是王鹤棣、41是张艺兴。后面还有宋威龙、王一博等等等等。
这些倒是比较常见到的一些名字。
看完全部,我很好奇这种最帅的100张脸到底是怎么评出来的,看图片视频还很专业。
于是我搜索了评分机构——TC Candler。
打开官网会发现它其实是个电影评论网站,从2000年开始一直在做年度十佳电影排行榜。
值得一提,那年的TOP1是《花样年华》。
在网站最下方的位置,能找到一张写着“100张最美面孔”的图片,跳转过去是油管频道。
里面可以找到往届的评选结果,并直白地给出了提名、投票渠道。
进入这个链接,会直接跳出来一个超大超醒目的充值界面,从每月付费金额不等。
最低只要3美元一个月就能成为他们会员,保证能提名成功。
不过最热门的还得是最高价位的这个,每个月能提名2次,投票10次。
也就是说,这个全球最后的榜单是这些充值的人先提名再投票选出来的。
网站还说,因为油管上的300万公众提名实在太多啦,所以只好请大家来付费提名。
我又查了下,充值这个会员除了提名帅哥和给帅哥投票还有啥用。
答案是还可以提名美女和给美女投票,因为他们还会评“世界最美的一百个女人”。
这个网站就只有这两个功能,其他没了。
这样一个算不上权威机构做出来的榜单,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做了10年,而且每次这网站评出最帅最美的榜单后,下面都有不少粉丝高呼“我的哥哥!!”“我的老婆!”
不得不说也是一种能力。
感觉可以算一笔账。
每年这个网站能在油管上获得300万公开提名,如果所有提名都能转换成会员费的话,相当于要投入1500万美元。很惊人的数字。
也能看出这是个非常好的商机啊。
完全可以注册个国外网站,专门就搞这种排行榜,什么全球百大、全亚洲百大,也不用局限于最帅最美,还可以搞些最个性之类的标签。
总之就是满足粉丝为自己偶像打call的述求,然后名正言顺地割韭菜,既能吸一堆消费能力极强的粉丝,又能持续性赚他们会员费。
这不比请明星带货或做商务来钱快?
想想看,带货还得先把货做出来,还得想花钱拍点物料,才能走后续的流程。
这种排行榜就什么都不用搞啊,提名是粉丝来,投票也是粉丝来,和对着空气打钱有什么区别?
一本万利啊。
不过我能想到的,肯定也有其他人能想到。
显而易见,近几年粉丝经济越演越烈,四处都是花里胡哨的各类榜单,引诱粉丝花钱。
偶像们随随便便出一张电子专辑,都不用做实体CD,直接往某个音乐平台上一放,立刻就有粉丝成群结队赶来打榜。
为了让数据更好看,排名更靠前,粉丝们买一张是万万不够的。
必须得几十张、几百张地买,哪怕自己只有一双耳朵,也要买出一个团的阵势。
市面上还有各种奇奇怪怪、没听说过名字的电子刊,拍照质量和路边影楼没有很大区别,但倒是非常敢标价,轻飘飘没有实物就能卖大几块。
动不动还有销量达标解锁活动,要让粉丝买够粉丝才能换取对应的音频、视频或海报。
结果还是粉丝人均买上几十份,换来一串数字代码,连卖废品都做不到。
前几年选秀还大火的时候就更夸张了。
每个轮次都要搞投票,投票结果决定这个选手能不能留下来,那粉丝还不得想方设法搞票投。
怎么办?当然就得花钱。
除了比较常规的平台账号免费投票外,最常见就是给平台充会员,或者买冠名商的产品来换票。
冠名商在一瓶奶里放一张票,要票的多,喝奶的少,最后就是新闻报道的那样——倒掉。
也不止有资本盯着粉丝的钱包。
其它领域的也没放过。
我在上海,每隔一段时间人广或是其它地铁口,就能看到门口的宣传栏换了新的名字。
闹市区的大屏更是不例外,不是这个生日就是那个出道。虽然大多数的名字我都不记得,不知道算不算一种无效投入。
还有些看起来很智商税的玩意。
比如,买个爵位,或者买个星星,就是从来没问过人家星星愿不愿意突然被改名。
更有早一步领悟粉丝经济的人走在前面。
之前耽改还能正常上播的时候,剧组还没杀青,已经有两三位数字的CP站子开好了。
站子背后当然不可能都是粉丝,更多的是买股一样的“投资者”。他们不过是在赌某个CP能火起来,然后就能借着东风,卖图集赚收入。
总之背后都围绕着生意。
现在明星们都喜欢强调商业价值。
而所谓的商业价值,说白了就是粉丝愿不愿意当韭菜,给自己支持的明星花钱。
粉丝的消费水平越高,明星的商业价值越大。
这么看来,粉丝和明星完全应该是命运共同体对吧,但偏偏明星赚到的钱也不会分给粉丝一丁点,最后就变成粉丝花钱让明星赚钱。
粉丝就这样成为了造星环节的一部分。
想起以前戏园子里唱戏,也有“捧角儿”的概念。
票友们给自己喜欢的角儿在报纸上开专栏,写专业剧评,组织集社,还要争取上台的排位顺序,想方设法往后排,能唱大轴就绝不压轴。
但至少这些角儿有基本功,是练过的。
反观现在,资本只想赚快钱。
所以明星都成了流水线产品,业务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吸到一小撮粉丝愿意买单,好方便营造出巨大的泡沫。
只要粉丝愿意为爱发电、刷数据、做销量,营造出火爆的声势,就能凭借这阵势去接工作、撕资源,当然最后这些工作还是要靠粉丝买单。
戏演得不好没关系,粉丝会吹。歌唱得难听无所谓,粉丝控评。没有媒体拍照怎么办,粉丝会出图。代言的产品卖不掉呢,还是粉丝买单。。。。
虚假繁荣嘛,大家都懂。
这样看来,娱乐圈何尝不是一款虚无的金融产品,明星是被包装的商品,粉丝是准备接盘的韭菜,背后的资本赚得盆满钵满。
纠缠其中的各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是钱,要么是流量,要么是热度。
只有粉丝真金白银地付出钱、付出时间,最后回收一片濒临坍塌的废墟。
还得被抨击粉圈人傻钱多全是乱象。
骂名是粉丝在背,便宜都让别人占了。
所以我劝粉丝们追星别太真情实感,花钱前先算算账,你家偶像一天赚的钱可能比你一年的工资还要高,既然如此又凭什么要靠你来“供养”呢?
说到底还是自己的生活最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