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伟出道四十年,似乎活得越来越通透自在了。
在最新纪录片《人生半山腰》中,他对亦师亦友的编剧庄文强敞开心扉,侃侃而谈,完全不见平日的拘谨和局促。
他在这一个半小时里说过的话,加起来比过去四十年接受采访的话还多。

在聚光灯下的梁朝伟,感觉与所有人都保持着无法逾越的距离,永远像第一次面对镜头般生涩。
去年底,他在韩国参加颁奖礼,明明是被隆重邀请出席的贵宾,他却像受宠若惊一样,用假笑掩饰紧张。

社恐、内向、话少,成为梁朝伟影帝之外最格格不入的标签。
他手足无措地跟着刘嘉玲身后走红毯的表情包,在满大街乱飞。

前几年还被国外网友偶遇,他专门挑了一个紧贴墙根、面对厕所方向没人的位置吃面。

长年在日本久住的他,一句日语都不学,就是为了避免跟人打交道。

他的惜字如金,让每个采访他的记者头痛,想从他嘴里挖出漂亮的客套话,难度很大。
有人总结梁朝伟应付采访就是糊弄学:不知道、听不懂、我同意。
何炅让他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他会字斟句酌地控制在20个字以内。

鲁豫经典的没话找话聊“你有什么反应?”,他打太极地回答“没有反应”。

采访中最常规的结束语“有什么想对读者说的?”,他一副下班收工的笑容“没有”。

当被问到“电影对你而言意味什么?”这种空泛的话题,他懒得想,直接说“不知道”。

梁朝伟在回答这种谁都可以随便说几句的问题时,总是学不会配合。
很明显他只要说几句假大空的客套话,记者就有发挥的空间,可他宁愿把天聊死,也不想去迁就谁。
马家辉曾在《圆桌派》大吐苦水,直言不讳,比起梁朝伟,他不如去采访周润发,起码发哥会赏脸多说一句话,不像梁朝伟油盐不进。

因为问他有什么梦想,他只会回答“世界和平”。
不能说这个答案有错,但对方想循序渐进拉近关系的设计,被他直白地戳破了。

在我们受过的教育里,这种不加掩饰的诚实,叫不会看脸色,不知人情世故。
而梁朝伟的少言寡语,也不是绝望的文盲般言之无物。
他在纪录片和庄文强聊到演戏,一改平日笨嘴拙舌的样子,滔滔不绝,有说不完的见解和感悟。

他们回忆起《无间道》,那句经典的“三年又三年”,原来是梁朝伟入戏后的切身体会,超越了庄文强最先设定的台词,给予了人物更饱满的形象。

他们不可避免地吐槽起王家卫,在《阿飞正传》的一场戏中,梁朝伟NG了27遍,令他一度怀疑自己不会演戏。

他还调侃说,在王家卫的电影里,他像参加大胃王比赛一样,吃27个梨,吃26碗馄饨,就为找对感觉。

而谭家明有过之无不及,梁朝伟记得很清楚,拍《杀手蝴蝶梦》时,因为他说把对白中的“诶”说成“啊”,又重拍了一次。

在与知己朋友相聚的时刻,梁朝伟才是松弛不设防的。
但面对可能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他懒得管理人际关系,永远保持疏离的礼貌,他不冒犯你,也绝不顺承你。
曾经有记者问他有没有向刘嘉玲求婚,他说没有。
等下次这个记者再采访刘嘉玲时,提起这回事,证实其实是有求婚的,他说没有,只是不想和记者说罢了。

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梁朝伟这种拒绝无效社交的勇气,所以只能逼迫自己做个处处周全的人,和气生财。
学会为人处世,是大家步入社会后,自动习得的技能。
人人都害怕自己不够亲近令人敬而远之,就在各种细节上努力证明是个好相处的人。

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称呼上。
加波浪线的“亲~”恭敬得像客服,要叫“宝”、“宝子”才够亲密。
喊“哥”喊“姐”显老,叫“小姐姐”、“小哥哥”又略轻浮,便一律尊称“老师”。
发微笑表情被公认是阴阳怪气,只好打一串哈哈哈哈哈哈哈表示真的有在笑。
仿佛语气越人畜无害,就可以优先证明自己平易近人。

这导致很多时候,我们在许多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消耗掉个人的社交情绪。
明明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东西,非得铺垫一大堆没用的废话,以示友好。
或许正因为我们对维持这种社交礼仪感到疲倦,也对互相恭维的话心照不宣,才会羡慕梁朝伟偶尔的不配合,一句“不知道”、“不可以”就省去了不必要的客套。
放弃掉无效的社交后,他可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价值的地方。

梁朝伟话少,尤其不擅长讲场面话。
那些被新生代演员挂在嘴边的“信念感”、“沉浸式体验”、“演员的自律”的漂亮话,最容易写进稿子里做文章的,他就不会讲。
哪怕让提问的人吃瘪,他也选择打哈哈过去。
他将省下的功夫,全倾注到演戏中,如痴如狂。
张震聊过一件趣事。
说有一年圣诞节,梁朝伟深夜让他到酒店房间里,结果就是听他念《东邪西毒》的旁白。
十几年前的台词,他记得一清二楚,如果不是热爱和投入,谁会把这些刻进记忆里呢?
超20个字的自我介绍他嫌多,但为琢磨好一个角色,三五年他也愿意付出。
在梁朝伟眼中,演戏是享受,要把灵与肉都投入进去,那么付出和舍弃其他东西是理所应当的。
他拍《一代宗师》,练咏春拳,打到左手骨折,医生建议打石膏,他的反应却是能不能先练腿功。
最近上映的《风再起时》,他每天练8个小时的钢琴,一练就练三个月,压力大到每晚打电话骂翁子光导演发泄。
实际上,弹琴的戏份并不多,拍个动作也能糊弄过去。
但对待演戏,梁朝伟永远精益求精,不管戏份多少,给到他的剧本,就力求完美演出。
什么时候该糊弄,什么时候该认真,他心里门清。
至于有人说,梁朝伟敢糊弄而不怕惹人生气,那是因为他有本事,作为普通人,处处搞好关系依然必要。
这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假若你也和梁朝伟一样,是个懒得处理人际关系的人,那不如先学他把精力都投入到真正值得付出的地方上。
或许,不再强迫自己进行无效社交后,你会发现,讨好人的不是亲昵的语气和察言观色的玲珑心,而是你有令人折服的能力。
毕竟,比起会说漂亮话的人,大家永远更喜欢能把事情办漂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