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可餐!从没见过一部国综能集齐这么多美人(图/视)



国风综艺《美好年华研习社》,

播出十期以来,

在豆瓣拥有8.7的高分,

网友评论是“今年最好看的国综”。

它杂糅几乎所有的舞台形式:

话剧、音乐剧、脱口秀、舞蹈、汉服大秀……

借着一个个古代女性的故事,

来讲述她们所处时代的审美和文化。



左:虞姬(张雨绮 饰)

右:杨玉环(李凯馨 饰)

左:薛涛(史策 饰)

右:舒娇(小鹿 饰)

李清照(郭柯宇 饰)

节目组请来大学教授团把关剧本和妆造,

扮演者们,无论是性感的张雨绮、柳岩,

文艺范的郭柯宇,

还是喜剧演员小鹿和史策,

都通通美出了新高度。

最让观众直呼“大胆”的,

是节目的硬性规定:

“现场必须真唱,且没有提词器”,

吓退了不少艺人。

一条采访了制片人兼总导演张一蓓。

自述:张一蓓

撰文:刘亚萌

责编:倪楚娇







《美好年华研习社》是我很多年来就想做的,一个实景的、现场真唱的、没有任何提词器的国风秀。

现在国风的节目还蛮多的,有些做得挺好,有些我其实心里是不服气的。我不想用LED大屏幕和特效,也不想套个国风的壳子做选秀,就想踏踏实实地挖掘我们文化里真正有厚度的人物和美学。

所以我们每期,都会研习两位女性历史人物,讲述她们的故事,串联出她所处的时代和文化审美。


多种舞蹈形式:采茶舞、剑舞与胡旋舞

盛唐国风大秀

复原甲胄秀与Rap相结合



每期会有飞行嘉宾来扮演主咖,都是现场真唱,几千字的台词完全自己背下来。

你知道就光是“真唱”这一条,多少人不敢来?有大量的艺人其实是拒绝了我们的邀约的。

这一点是我特别想说的,整个娱乐圈这几年的发展,让大家觉得真唱是一件很罕见的事情,这是不正常的。


薛涛(史策 饰)

我们在给每个女性人物写剧本的时候,策划稿都非常厚,有时候光是文本就要花2个月。往往是先去专家顾问团那儿过一道,然后再做更精细的。

薛涛是我研习之后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我们请来了史策扮演,当时她一出来,我们审片的老师都惊呼:“这是史策?史策这么美?”其实人家本来就很美,只不过之前没得到展现。

薛涛是个非常聪明的女性,我们文本上把她往唐朝“带货女王”和“文创一姐”的方向做。

她父亲是官员,很早就死了,为了养家,她十几岁的时候沦为乐妓,不得不依附一些有权势的男人。


薛涛喜欢写诗

漂亮,有才情,很多达官贵人喜欢她。但她并没有想着依附男人,而是下定决心去赚钱。

脱离乐籍之后,就开始创业,凡是她设计和推荐的用品,比如口脂、帽子,都成为爆款。


大唐TV直播间,带货女王薛涛出席

右:清代仿制的薛涛笺

我们节目里用一个“大唐TV直播间”的形式,来介绍薛涛当时带火的物品。其中最重要的是“薛涛笺”,它是一种很小块的纸,经过精致的植物染色,还有暗纹,才子佳人买来写信、写唱和诗。

薛涛笺其实改变了中国用纸的标准,后来政府公文都用小块纸,唐之后一直都很流行。

她作为唐朝社交女王,跟很多才子有往来,白居易、刘禹锡等,还有跟元稹的爱情,她等了很多年,但都是孤身一人。她小时候与父亲的唱和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真的是一语成谶。

你就发现她身边那么多男人,其实都是在利用她,用她的名声或者才华,其实最爱她的男人只有父亲,可惜他很早就去世了。那最后我们用她和父亲唱和诗的方式来做结尾,就很动人。



李清照少女时期的烂漫,由R&B舞曲展现

用街舞表达对“家暴”的愤怒

李清照,她太重要了,策划的时候我们就哭了好几次。我们在文本上,将她的人生分为4个阶段:少女时天真烂漫,青年才气逼人,中年遭遇家暴婚姻不幸,晚年孤寂凄清。

这期秀我们是冒险的,从头到尾用的传统中国音乐就很少,反而用了R&B、迷幻感的电子乐。遭遇家暴时,我们想出口气“打渣男”,带着愤怒的街舞最合适。


晚年李清照(郭柯宇 饰)



这当中,晚年的她太难演了,就想着千万不能演砸了,后来我们找到郭柯宇,邀约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她答应了,我们才舒口气,觉得稳了。

主持人马可说,她一开口“凄凄惨惨戚戚”,他就受不了了,就哭了。

我是到她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那里,喝了几杯酒,颤颤扶着膝盖,有点站不起来。我都不知道她是真实状况还是演的,所以你看好的演员就是真假难辨。我看到这里,就在导播间暴风哭泣,“哗啦哗啦”就开始流眼泪。

那首歌是她自己的,她重新填了词,填得特别好,我真是太爱她了。



黄月英(黄龄 饰)



黄月英那场是我们内部同事都很喜欢的,因为黄龄唱得太好了。

黄月英是诸葛亮的老婆,日本有做过一款游戏游戏叫《三国志》,里面把黄月英设计为“工神”,就是工科的工,很聪明的女人。

我记得当年《生活大爆炸》刚出来的时候,我看到谢耳朵跟他女朋友艾米谈恋爱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不是诸葛亮和黄月英吗?


念诵婚礼誓词时



黄月英笃定两人日后必然会有“知识上的分歧”

所以我一定要做她的故事。我们编剧写得很绝,把黄月英和诸葛亮的婚礼誓词,写成两个高智商人的交锋。

一开始就很正常:“我黄月英,我诸葛亮,无论健康或疾病,无论和平或战争”,黄月英就突然提出两人假如会有知识上的分歧怎么办?然后两人就开始现场分配,机械原理听谁的、经史子集听谁的.....特别机敏好玩。

虽然人物、审美是古典的,但我们的表现形式总体是青春的。


少女时期刘娥(王怡人 饰)

青年时期宋真宗(吴宇恒 饰)和刘娥(李凯馨 饰)

中国是一个非常依赖女性的民族,母亲和妻子的形象对我们很重要,但历史上有大量的女性人物一直不断地被泼脏水。

比如刘娥。她原本是个平民歌女,还结过婚,之后遇到宋真宗,她有才能,参与政事,又没有外戚集团,后来宋真宗很信任她,让她当皇后。

后世写书的时候,就编了一本《狸猫换太子》,把她写成一代妖后。





中年时期刘娥(张紫宁 饰)封后,说出金句:

“如今天下人都认为是我需要这个位置,

他们哪知道,是这个位置需要我。”

台下观秀的杨柳岸老师,专门研究宋明清哲学,他就说,宋之后对女性的压迫更重,这样一个有才能有野心的女人,后人一定是把她往坏女人和不得好死的方向去写,让其他女性不要向她学。

那我们在秀里,就把当代的视角放进去,给了刘娥一些正面的描绘。

左:孙寿(柳岩 饰)

右:孙寿发明的愁眉和啼妆

孙寿的“折腰步”,假扮柔弱

孙寿是东汉权臣梁冀之妻,因为梁冀是一个大奸臣,历史把连着她纯粹定义成一个坏女人,但后来我们深挖并不完全是这样。

孙寿是当时的时尚引领者,比如愁眉,啼妆(模拟哭泣后楚楚动人的妆容),堕马髻,折腰步(类似猫步,走路时装出腰肢细得要折断的样子),当时爱美的女性都争相模仿她。

她本身是个悍妇,但所有的发明都是在教女人怎么“扮弱”,我们就加入了一些金句,比如“会演戏的女人最好命”,这是她们在那个时代的生存之道。

左:金莎扮演太平公主那期,录制到早上7点

右:张紫宁扮演刘娥时,头戴十几斤的王冠

饰演主咖的任务会很重,嘉宾们都很认真。

因为排练的时间就2天,像柳岩是来之前就把稿子背好了。金莎那一场稿子改了七八遍,她刚背完,可能我们又要调整,就快疯了。那一场是录到了早上7点,挺不容易的。

节目播出来之后,很多人说我们选角很贴,有些演员是我们一直执着地在邀请的,比如郭柯宇和史策。还有一些是实在要录了,再不定也来不及了,听天由命,没成想效果也很好,妙手偶得。

妆造组不辞辛苦,制作繁复的头饰

节目组注重布光

我们基本上不太用特效,你扎扎实实把妆造、舞台、光线这些都掌控好,其实也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就美得不得了。

展示多种汉代纹样

根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复原

第一期赵飞燕的汉服形制大秀。我们翻了七八家博物馆的资料,光纹样材质,哪个叫绣,哪个叫锦,哪个叫绢,哪个叫罗,所有这些东西都是要事先搞清楚。

就可能观众也看不懂,但是我们自己会觉得那不行,你要炫的技,就要炫到底。

汉代的东西现在商家做的很少,因为它不太好卖,我们连租都租不到的,所以那场秀都是找的专业人士去定制的。

当时这个秀走出来的时候,我们现场人就懵了,那种瞬间穿越的感觉特别强,鸡皮疙瘩翻一身。

汉服形制大秀



中国历代王朝的审美,会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汉代的审美大气又简约,交领右衽,一层又一层,它的整个材质织法、纹样、颜色搭配,都极其讲究,有一种低调的自信。

从西汉到东汉的时候,直裾比较多,因为它穿起来更方便,当然颜色也更丰富了。

根据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改编的舞剧

造型添加了飘逸、想象力的元素

《洛神赋图》仙女大秀,雾气缭绕

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边境少数民族跟内地互动较多,其他民族的元素就开始融进来。

这时候人的价值观有一个巨大的变化,追求一种逃离现实的生活,人就恨不得穿的跟神仙一样,我是觉得整个中国的服饰的放飞是从魏晋开始的。

唐代服饰色彩鲜艳

到了唐朝,非常大胆开放地吸收国外的元素,从汉继承下来的交领右衽就慢慢没了,被胡服传过来的圆领衫所取代,因为圆领衫很方便,从上面一罩,系个腰带就好了。

唐朝女性地位高,女生喜欢穿男装,彩饱和度极高,最艳的黄,最艳的紫。

宋代服饰色彩典雅

宋朝是一个精英审美主导的国家,人们追求瘦长的东西,不像前朝和后来明朝那么Oversize(宽大),就修身,男的儒雅,女的高贵,莫兰迪色就来了。

明朝的衣服非常有意思,它对不同阶层的人穿什么衣服,管的很细致。假如路上一个人踢球,身体热了,把裤子挽起来,你会坐牢的。但是即便管得这么严,那个定下来的美学标准也很好看。

我们用了大量的原创音乐,也是被钱逼的。预算里已经没有足够的钱让我们去买大量的音乐版权了,正好我们很多社员的音乐才华非常好,像安雨、聂杰铭、张婉清,那就自己来写。

汪涵、马可作为主持人



我自己是从小浸润在一种传统文化的氛围里。

父母就是传统文化从业者,我父亲很年轻的时候就是中央民族广播乐团的首席胡琴,后来成为作曲家和指挥,我母亲一直是民族音乐的演奏师,包括周围很多亲戚是民族舞、话剧团的。

所以我对传统文化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然后才会生出一定要把它做好、传播出去的决心。

这次是我回归芒果台做的第一档节目,请来汪涵和马可做主持,他们两个是我的老搭档,今年也正好是我们三个人做《越策越开心》的20周年。

我跟汪涵依然是欢喜冤家,“骂骂咧咧”地做完了这一季。因为每期节目真的是要准备和排练的东西太多,他就老是说:“你又要熬夜,这么多人不睡觉,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你看荨麻疹都被你给熬出来了。”

反正每次录完之后就骂我一顿,但是到了下次来录的时候又聊得很开心,很起劲。

常驻“社员”安雨和吴宇恒

参与到现场演奏、作曲编曲、表演等

常驻“社员”李凯馨和张婉清

演唱、表演、作词作曲俱佳

文化审美是需要一代一代人去培养的。

有时候我看国外一些顶尖的演员,你会发现他们既能演又能唱,甚至去做脱口秀也很强,有的还能画画、演奏乐器,这是一个全方位的美学体系的养成。

国内现在对年轻艺人的培养,有些太copy日韩了,当然那套体系也有可取之处,但我觉得我们可以有更本土的培养思路。

所以这次我们常驻的十几个年轻的艺人,像安雨、上官喜爱、聂杰铭、张婉清等等,他们作曲作词、唱歌、跳舞、说脱口秀、做主持,深度参与策划和表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和代表作。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嘛,我们这次是切切实实做出来一些东西,让更多的人看到、接触到,一代人一代人继续做,那种自豪感、自信感就会生出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