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4》:好莱坞导演,骂制片厂的行为艺术

自《黑客帝国》宣布开拍续集以来,网上的讨论和质疑就没断过。对于这种难以逾越的经典科幻片,一说续集或翻拍八成得扑街。

《黑客帝国4》的口碑和票房,证明了这一点。

在导演沃卓斯基姐妹(原沃卓斯基兄弟)那,“黑客帝国”的故事已经结束了。之前的消息是,莉莉·沃卓斯基直接拒绝了华纳的邀请,而拉娜的态度是,与其交给别人,不如自己毁更放心。

通过成片也能看出,拉娜·沃卓斯基在极度敷衍的情况下,创作出了一部流水线电影。其中夹杂各种私货,一方面自行否认这是续集,一方面集中火力骂华纳。



我拉娜·沃卓斯基就是来玩票骗钱的!

首先《黑客帝国4》就像是一个混剪视频、或者彩蛋电影。如果你忘了前三部,没关系,拉娜帮您来回忆。

一方面是“逐帧翻拍”还原。

比如开场戏,夜晚、破旧的老楼、警察破门缉捕一个女黑客、西服特工出现……这是《黑客帝国》经典开场戏,女主角崔妮蒂出场,当时就凌空踢腿360°环拍,秀了一把“子弹时间”。






《黑客帝国4》开场,几乎逐帧复刻这组场景,台词、镜头,没有什么改变。






当然这跟影片的设定有关,在这部里,《黑客帝国》三部曲是行销全球的游戏,由基努·里维斯饰演的男主在20年前开发,他正在运行这款游戏的模拟系统。

我们看到的开场戏,就来自这个模拟系统。

另一方面,经典道具频频出现。红蓝药丸不必说了,还有一只黑猫。

第一部里这只猫瞬间出现两次,是一个危险信号,暗示周围的程序代码被更改,大批特工即将到来。尼奥当时说了句法语,可译作“似曾相识”,也可以译作“闪回”。






在《黑客帝国4》中,反派直接养了一只名叫“闪回”的黑猫,他后来还使用了一项名叫“闪回”的能力。






还有更直接的致敬(偷懒),“三部曲”的正片镜头频繁出现。

主演们可以通过小电视重温前三部的混剪。







甚至可以在现场通过大银幕,欣赏20年前的“红蓝药丸”经典片段。







破旧的剧院、撕裂的银幕,仿佛在宣告,正经电影已经完蛋了。我拉娜·沃卓斯基就是来玩票骗钱的!

不但自己骗,还拉了《超感猎杀》里几位朋友一起来挣片酬。







其实如果熟悉《黑客帝国》三部曲,这样一路看下来会收获很多乐趣,彩蛋嘛、致敬嘛,谁不喜欢?

问题是拉娜好像在彻底否定《黑客帝国4》是三部曲的续集,而且毫不掩饰这个想法。

《黑客帝国》最具标志性的“绿色滤镜”在这部彻底消失,哪怕在虚拟世界,人物面部也经常打着暖橙色光。这可以说是影像上的“背叛”了。






主题上,完全摒弃了“三部曲”的深度、哲思,变成了肤浅、甜腻的爆米花电影。

主线故事就是人类营救尼奥,尼奥再带人去营救崔妮蒂,“营救”这个动词成为了全片主体。

而三部曲中,尼奥与墨菲斯、先知、建筑师等人的对话,其中包含的谜题、哲思,比动作戏更吸引人。

男神基努·里维斯确实老了,身形笨拙、动作吃力,防御的时候,吭哧吭哧叉腿、弓腰、抬胳膊,两手掌往空中奋力一抵,完全没了尼奥当年的风采。






当年这个镜头被解读为“子弹并不存在”“意识不惧怕子弹”,《黑客帝国4》基本就是硬干。

有一个角色特别有意思,对应的应该是《黑客帝国2》中的法国人梅文罗嘉,他现在已经沦为精神失常的乞丐,在尼奥大战反派时,他破口大骂——

“你毁了所有称我心意的东西!我们原本很优雅,也很有风格,我们会有谈话,而不是一上来就动手动脚!”

是不是导演附体了?是不是在辱骂华纳兄弟?






光明正大辱骂华纳

建议《黑客帝国》粉丝和DC粉丝搞搞联谊,主题可以定为“辱骂华纳”。《黑客帝国4》里的部分片段,可以拿出来热热场。

片中拉娜借反派之口,解释了为什么要拍《黑客帝国4》:华纳逼的,我不拍,他们就找别人。






因为电影本身就是“戏中戏”结构,所以这种联动挺流畅,还有喜剧效果。

甚至,她可能原封不动地把剧本讨论会搬上了银幕。各种角色讨论如何打造《黑客帝国4》的游戏,一句废话反复说。

在最开始,大家还强调新鲜感、原创性、深度,然后有人否定了第一部的风格。





有人建议一定要创新,遭到反对,因为重启(翻拍)也能卖得很好。



最后回归到了具体卖点,比如子弹时间。



“子弹时间”是《黑客帝国》系列创造的拍摄手法、视觉奇观,或许华纳要求拉娜继续运用“子弹时间”,片中确实做了改动和呈现。

反派将尼奥变成静止的“子弹”,自己在尼奥身边不停穿梭。但比起当年的名场面,新玩法实在干瘪无趣。



男主角作为游戏创作者,听着这些屁话,头晕脑胀、精神萎靡,天天吃蓝色胶囊也不管事。

躺在浴缸里,望着窗外的夕阳,眼里悄悄流下了一滴苦涩的泪水。“哀怨”溢于言表,和之前飞天遁地、毁天灭地的救世主形象反差极大。

不知道是不是重现了拉娜拍《黑客帝国4》的心理过程。





片中有很多这样的间离时刻,或者说双关时刻,既符合角色心境,也仿佛暗示了导演的处境、想法。

比如早先觉醒的巴格斯,拿出红蓝药丸,猴急猴急地让新墨菲斯选一个吃了。她说:选择其实是一种错觉,你已经知道你要做的事了。



这好像揭示了电影的套路,选药丸的场景摆出来,除了单纯的复刻之外,没有任何实质意义,选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你不选红的药丸,这电影还怎么开展下去?

还有一些镜头,是导演直接跳出来喊话。

比如前文提到的“乞丐”梅文罗嘉,整场打戏根本没他的事,偏偏一直在那输出观点:“以前的艺术、电影、书籍都更好,原创至上!”

主角反派都打完了,他还不走,大喊:“我们还没完呢,续集还有衍生品特许经营权的问题!”巴拉巴拉,说完冲主角们啐了口吐沫。





估计是沃卓斯基拿不到版权、话语权或者分成,在电影里插科打诨泄愤。

几乎可以想象拉娜在监视器和剪辑台后一脸愤怒+坏笑的样子,至于为什么这样的片段能出现在正片,可能是为了凑够“原班人马”,华纳把剪辑权让渡给了导演。

一个猜测,不一定对。





在某种程度上,拉娜就是在搞一种行为艺术,一种从好莱坞资本运作逻辑中生发出来的行为艺术。

这种嘲讽持续到了片尾字幕,谁能想到《黑客帝国4》的彩蛋,不是为了第五部或者IP衍生做铺垫,而是嘲讽当下短视频风潮和创作同质化。

“面对现实吧各位,电影已经死了,游戏已经死了。剧情?死了。不如拍猫的视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黑客帝国4》还是可以看看的。当然,英语好的观众,可能要忍受一点点冒犯。

导演可不是只骂了华纳。



英文招牌:for those who love to eat shit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