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4K彩色修复片《永不消逝的电波》10月6日放

10月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完成的首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在湖南岳阳开展点映活动。

电影海报。

虽然该片在火热的国庆档开启点映,但依然吸引了不少岳阳市民前来观看。《永不消逝的电波》由八一电影制片厂1958年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联合中国电影资料馆组成项目修复团队,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交互式AI上色技术与传统修复手法相结合,在长达7个多月的时间里对原片16.5万帧的黑白影像逐帧进行修复,使这部红色经典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数字修复就是将电影数字化,在对胶片进行数字化扫描后,运用4K数字化修复技术逐帧处理霉斑、掉色、图像抖动、划痕、闪烁、噪声、变色、模糊等各种问题。

一帧的修复时间,短则几秒,长则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而《永不消逝的电波》总时长116分钟,全片有16.5万帧。如此浩大的工程量,能坚持下来的人,更得有一颗热爱电影的心。每位修复师一天仅是点击鼠标就至少两万次。

此前,影片已相继在全国多地举办点映活动。并将于10月6日在全国各大电影院线上映。这将是首部经过4K彩色修复后进入院线重映的黑白经典故事片,届时广大观众可在大银幕上体会“红色经典+数字科技”的独特魅力。

今日头条

10月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完成的首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正式登陆全国院线。

一部走过63载岁月的经典黑白影片,在项目团队历时7个多月的精心修复后,以充满“少年气”的全新面貌,与广大观众见面。在此前的全国点映活动中,影片已引发强烈反响。不少观众表示“这修复的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


黑白转彩色4K

如何一帧帧修复?

电影修复,是一项重复性极高甚至有些枯燥的工作。每一帧胶片的修复时间,短则几秒,长则几小时甚至数天。

《永不消逝的电波》总时长116分钟,全片有16.5万帧。在过去的七个月,项目修复团队为影片重生付出了巨大努力。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年轻人,因为坚定的热爱,展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耐心、细致和坚韧。

影片修复初期,由于缺乏当年创作人员的指导,他们只能依照肉眼观察法辨别胶片的初始颜色,调色时用放大镜对着正片胶片去看,对比颜色。然后再花时间去查阅当年的导演、摄影台本阐述、海报等资料,最大限度地还原。为了让影片中出现的服装、道具、老上海外景等视觉元素达到最为精准的颜色,团队一面寻访服装、文史领域专家,一面搜集海量的图片和史料进行参考。对影片的声音,项目修复团队也反复推敲。影片中诸如鸟叫之类的动物环境音,听起来丰富饱满,却与故事所发生的城市背景并不相符。而反派人物正在屋里商量迫害主角时,突然出现的鸟叫声也容易出戏。对于这些,项目修复团队都依据事实做了妥善修复和处理,并让影片的音效达到了5.1环绕声的效果。一帧帧对比、一轮轮考证、一点点调整……最终整部影片回归了最真实生动的颜色。


清华大学老校友

重新演绎主题曲

2021年2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络春晚上,一群平均年龄74岁的爷爷奶奶挽起袖子、意气风发地唱出“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在影片上映60多年后,这群年轻时深受延安精神感召的老人,在熟悉的旋律中再度回到了“少年”时光。

今起登陆全国院线!

央视网 Yesterday

今年夏天,他们在李侠战斗过的上海再度聚首,重新演绎《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题曲《延安颂》,这也成了此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的片尾“彩蛋”。

老人们来自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是一群年轻时设计过“运-10”、支援过三线、投身马兰基地、参与三峡工程建设的爷爷奶奶。

再度和着心中熟悉的旋律,唱响年少时反复唱响的歌曲,他们要用自己的声音,致敬心中的经典。

如果以李白烈士1937年奉命前往上海时算起,黑白转彩色4K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所串联起的时空,已长达84年。

84年间,不同的人把一份相同的信念,以不同的方式代代相传,最终凝结出这样一部特殊的电影。

以匠心致初心,以着色显本色它穿越而来带着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10月6日,让我们走进影院致敬经典,礼赞英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