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悠亚被汉服警察出警,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组图)

三上悠亚被汉服警察出警,并不是因为穿了透明汉服这么简单

贞酒歌

2021-09-20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贞酒歌

原创投稿

评论:

汉服警察表现出的不是对山寨汉服的抵制,而是对穿着山寨货的人的谩骂,比如三上悠亚。但那些贩卖山寨汉服的商家,没有人会产生一丝介意。

近日,国内汉服圈发生了一件颇具争议性的事件,日本成人女优三上悠亚,身着透明汉服参加走秀,引得不少汉服警察出警。而事情的焦点,就出在了“真假”汉服上。

有人说,从事成人影片拍摄工作的三上悠亚穿着汉服,是对汉服的侮辱。而且她还是一个日本人,此举非但不是在推广汉服,反而是在给汉服带来不良影响。

在此,我们没有办法衡量“对汉服的不良影响”是什么,因为现实中,汉服和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相比,的确没有什么国际影响力。民间所能及见的对外宣传,大体上来自李子柒、B站UP主“碰碰彭碰彭”等自来水的推广。和旗袍、中山装相比,汉服的规模和影响力,相去甚远。

图源:B站UP主“碰碰彭碰彭”

至于三上悠亚的职业,中日国情不同,不做探讨。值得一提的是,三上悠亚身着汉服出席的关西COLLECTION展,是日本最具影响力的时尚展会之一,说一句时尚风向标,并不为过。关西COLLECTION不仅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时尚杂志,Super Junior、郭碧婷、平祐奈等知名艺人,也曾受邀出席。单纯就三上悠亚穿着汉服出席关西COLLECTION这件事情本身而言,还是很正经的。

另外一个引得汉服警察不满的地方,是三上悠亚所穿汉服并非正品,而是山寨货,圈内人简称为“山”。尤其三上悠亚穿得还是比较暴露的透视装,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这不可能是汉服。

但很快,就有网友发布了唐代壁画中女子的衣着,可以明显看到透视装、袒胸露臂等特点,放在现在也十分时尚。

大家争论的焦点,逐渐从“三上悠亚有没有资格穿汉服”,收束到了“三上悠亚穿的是不是汉服”上。之所以用收束一词,是因为每一次汉服警察出警,最终的结果都会落到是不是汉服这个问题上。

“汉服”究竟是什么?“汉服警察”又是什么?袒胸露臂的古代衣服是汉服吗?这一系列的问题,还得从汉服的概念说起。

汉服,宏观上可以理解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是其主体,上至先秦,下至元明,汉服一直是古代封建王朝的主体服饰。直到清朝统治者强制推行“剃发易服”,汉服在事实上出现了断代。反倒是少数民族服饰、佛道等宗教服饰幸免于难,保留下来不少汉服元素。

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旨在复兴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汉服运动”,逐渐在民间兴起。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国家的兴盛发达,人们对古代服饰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进入21世纪,民间兴起的汉服热,更胜以前,众多汉服爱好者逐渐聚拢到天涯、百度贴吧等网络社区,为复兴汉服添砖加瓦。

需要注意的是,自始至终,汉服运动都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一场运动。

但是,复兴汉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喜欢看古装剧的观众,想必都能够发现,民国剧也好,清装剧也好,服道化的还原往往会十分精细。与之相比,朝代更久远的古装剧,往往会充斥着被广泛诟病的影楼风。

《甄嬛传》剧照

无论是清朝留存下来的相关实物,还是清末照片等资料,都十分有利于对清代服饰的复原工作。自然而然,在拍摄清装剧的时候,摄制组能够更加方便地呈现出符合真实历史的古代服饰。而像《延禧攻略》这样制作精良的清装戏中,还使用了缂丝、绒花等流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慈禧太后的照片

与清朝最近的明朝,在服饰的复原上,也相对比较容易。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大量出土的明代衣物,为复原提供了客观依据。但是毕竟中间存在二百多年的断档,加之元朝时期蒙古族服饰对汉服的影响,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此时的汉服尤其是女子的服饰,与盛唐时期相比已经大为不同。

出土的驼黄色暗花缎底绣孔雀纹补服

把时间的刻度拉回到唐宋时代,出土的衣物就相对少了很多。包括前文网友所举的例子,也是选取了唐代壁画为例证。而且另外一个问题是,壁画能否真实反映当时人们的日常穿着呢?

宋代《清明上河图》

结合相关的历史文献可以发现,在唐代,虽然女性可以袒胸露臂,但基本仅限于权贵阶层。当然,皇宫里的宫女也是可以这样穿的,但普通人家的女子却不能。欧阳询曾写下“胸前如雪脸如花”的诗句,以赞美当时自信、时尚的女性。

越是时代久远,对汉服的考据工作就越困难。类似的考据难题不仅出现在服饰上,影视剧中出现的古代甲胄、兵器,同样存在很多错误。就拿央视《三国演义》来说,哪里都好,唯独盔甲美中不足,在中期曾使用过大量日式盔甲。你不能苛求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摄制组可以把这些细节处理好,那是时代的局限性。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时代局限性,催生出了被称为“影楼风”的古装服饰。一方面,是考据工作的确困难。另一方面,是拍摄成本的限制——影楼风大体上是比较廉价的。

不难发现,朝代不同,汉服的形制也不尽相同。阶层不同,所着服饰同样各异。那么对复原汉服而言,究竟是复原王公贵族的汉服,还是复原平民百姓的汉服?是复原隋唐时期的汉服,还是复原宋明时期的汉服?加之年代久远,考据困难,时至今日,汉服仍然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无法简单地给出统一的形制。

但在汉服复兴的过程中,人们逐渐用脚投票,更加趋向于复兴华美的、更具观赏价值的、甚至向着高定发展的汉服。

在此过程中,一小部分汉服爱好者,逐渐形成了“必须复原汉服本来面貌”的观念,并赋予汉服以精神内核。他们拒绝对汉服进行改良、混搭,当然也拒绝那些影楼风、山寨货。但是,在实际言行中,他们表现出的不是对山寨货的抵制,而是对穿着山寨货的人的谩骂,比如三上悠亚。

“汉服警察”当然不是什么褒义词,汉服圈子里也会称这些人为“十级汉服娘”,他们的部分行为,同样会引起圈子里其他人的不满。而在汉服逐渐受到主流文化关注后,汉服警察与非汉服圈的普通人之间,爆发的矛盾更为频繁。据三上悠亚透露,她是在汉服店里购买的衣服——而这也是大量非汉服圈的普通人,做出的再正常不过的选择。只要这样的汉服店还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汉服流向市场。

说到底,古代服饰客观上已经被现代服饰所淘汰,现代人购买汉服,首要目的通常不是实用性。在此,或许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汉服是谁的汉服?我们是否有资格对其他人穿着汉服,品头论足?

当然,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小而美”是很多汉服爱好者的追求,他们主观上并不希望汉服圈扩大。但汉服警察却更加激烈地反对汉服融入主流文化,党同伐异,更为激进。

将目光投向更大的维度,汉服的复兴,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之一,是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爆红的《唐宫夜宴》。《唐宫夜宴》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隋代乐舞俑,有着保存完整的文物供参考,当然不会有人质疑舞者所穿的唐朝衣服是否为正宗“汉服”。

今年农历七夕,央视同样将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推出了鹊桥仙梦回长安节目。多位央视主持人出镜,加上网络上人气颇高的总台记者王冰冰,这个节目同样受到了很多网友的青睐。不过,针对节目中汉服的形制,不少网友发出了质疑。

可以说,在对汉服的推广当中,汉服注定不会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会融入到传统文化复兴当中去。汉服也不可能“小而美”,时代会将它推到舞台的中央。

而在此过程中,试错是必要的,也是无法避免的。

在世界各国对本民族服饰的推广中,表现优秀的和服是一个鲜明的代表。

和服当然不是自然而然就达到了现在的影响力,1964年,日本当局成立了装道礼法着物学院,针对和服的形制、穿着方法、相关礼仪等进行规范,培养出一大批专业人士。1974年,日本通商产业省主导制定了《传统工艺品振兴法》,旨在振兴传统工艺品,带动经济的发展。而为了更好地推广和服,日本还成立了全日本和服顾问协会。时至今日,该协会每年都会在东京举办一场和服穿着大赛,参赛者必须是外国人,以此向全世界展示和服。

2019年,全日本和服顾问协会还曾来到湖北武汉,与中国就传统服饰展开亲切友好地交流。交流的目的之一,当然是为了贸易。

文化与经济不分家,甚至于在推广和服之初,日本更看重的是和服对经济带来的助益。与汉服相比,和服的演变脉络更为清晰,复原工作难度较低,加之日本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服逐渐成为日本文化输出的一部分。

以此观之,振兴汉服这件事情,光靠民间力量注定难以成行。同时,只有与经济深度耦合,才不至于让汉服复兴悬在空中。但在标准无法统一的当下,究竟谁家的汉服才是正统,谁家的是山寨,顾客终究难以分辨。

2020年3月19日,曹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梁惠民,带领当地180多家汉服商户进行网络直播,开启了曹县直播卖汉服的带货活动。如今,曹县汉服生产规模已经占到了全国汉服市场的三分之一。2021年1~8月,曹县汉服销售额达到24亿元,增长势头明显。

据艾媒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达到了63.6亿元,预计2021年将突破100亿元。汉服市场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上升通道。

对于规范汉服形制、统一穿着方式、制定礼仪这件事情,真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

回过头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三上悠亚穿着汉服这件事情?我想,一个开放且自信的民族,是不惮于被人错误地使用你的文化的——只要不是主观恶意。如何更好地、有效地推广汉服文化,让更多的人轻松享受汉服之美,而无需担心是否正宗,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