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的国产剧,一派繁荣景象。
悬疑类网剧异军突起,火成现象级。
主旋律电视剧惊艳返场,征服了不少年轻观众。
诚然,它们各有各的精彩。
但鱼叔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们已经太久没看到,讲述当代平凡人生活的现实主义国剧。
前阵子的新剧《生活家》,虽然给主角立了「穷人人设」,但根本不懂如何刻画贫穷。
剧中母女俩为了省饭钱,去超市一通试吃。
然而真到了重大的财务决策上,母亲又轻易被骗走了唯一的房产。
总之是假省钱,真败家。「假平凡,真做作。」
想当年,不少经典国剧都聚焦普通人的生活,拍出了烟火气、人情味。
比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闲人马大姐》等等。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今天,鱼叔想给大家安利相对冷门的一部——
《外乡人》
虽然这部剧很冷门,但它的导演和主演大家都熟得很——
管虎,黄渤。
早在千禧年之初,两人合作了一系列反映底层人民生活面貌的作品。
北漂题材的《上车走吧》,和讲述东北农民工故事的《生存之民工》,都是有口皆碑。
几年后,管虎重回大银幕,携《斗牛》勇闯威尼斯。
黄渤则凭此片一举拿下了金马影帝。
相较之下,诞生于同一年的《外乡人》成了一颗遗珠。
豆瓣评分高达9.3,但只有几千人评价。
《外乡人》讲的是一群沪漂的故事。
在一个名叫南浔街134号的大院里,汇聚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
苏北的老裁缝,河南的包工头,湖南的作家......
地域差异、城乡矛盾、贫富差距在此碰撞,化作一出出酸甜苦辣的故事。
电视剧一开始,就借由一场身份证风波,点明了大院里丰富写实的人物关系。
李宝根(郑则仕 饰)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管理着这间大院。
一天,他把即将去美国留学的女儿送到了机场。
回到家发现大事不妙:
自己保管的一个饼干盒子不见了。
原来,盒子里装的是大院几十号人的身份证,本是用来办暂住证的。
却被李宝根的妻子当成了女儿的行李,收进了女儿的旅行箱里。
身份证丢了的消息一出,立马在大院里炸开了锅。
在那个电话、网络都不发达的年代,没有身份证意味着寸步难行,对外乡人而言更是不便。
大家伙都想跟李宝根讨要说法,有脾气火爆的干脆不顾多年街坊情面,喊着让他赔钱。
街坊中有个中年包工头谢长发(马少骅 饰),反应最为激烈。
一听说身份证乘飞机飞去了美国,立刻蹲地嚎啕大哭。
因为没有了身份证,他就没法继续在工地干活。
更没法在重病妻子的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一天,谢长发要上银行取钱。
然而他想不到的是,没有身份证,就连属于自己的钱也提不出来。
可是老婆的病急速恶化,急需存折里最后的钱救命。
他和银行柜员商量未果,大闹一通,结果被扣在了银行。
只得叫李宝根来捞人。
李宝根一看到谢长发的遭遇,心里可真不是个滋味。
晚上,李宝根跟妻子商量,先拿家里的钱给谢长发应急。
这时门铃响起,街坊之一的裁缝铺老板走了进来。
他拿出一个信封,里面是大家伙给谢长发凑的钱。
想让李宝根转交给谢长发。
虽然裁缝铺老板在得知身份证弄丢的时候,骂李宝根骂得最狠。
但他也看到了李宝根的愧疚与为难。
到底是乡里乡亲,这么多年相处下来,情分并不是假的。
李宝根自然是很感激地接受了。
等到身份证风波暂告一段落,他很殷勤地请了所有街坊吃饭。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喝酒吃菜,气氛一时其乐融融。
恰在这时,电视里传来了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突发新闻。
街坊邻居个个义愤填膺,战火更意想不到地烧到了李宝根身上。
才帮过他的裁缝铺老板,毫不犹豫地向他开炮:
「你们把女儿送到美国,中美要是打起来,你们俩可算是敌方啦。」
真够诛心。
一句话把李宝根夫妇说得脸上写满了难堪。
不美化苦难,不粉饰冲突。
这就是一个个平凡人在大院里的日常生活。
他们互帮互助,却也会因为利益、观念的分歧,发生摩擦。
情分是真的,龃龉更是真的。
像轰炸南斯拉夫大使馆这样的重大现实事件,在剧中远远不止一桩。
管虎以一种「编年体」的形式,拍摄了大院从1999年到2010年的时代变迁。
每看个两三集,时间就会翻过去一年。
观众能在剧中看到澳门回归、建国50周年阅兵、申奥成功、《还珠格格》热播、非典、汶川地震等数不清的时代回忆。
每集片尾曲,用的也是符合剧集年份的年度金曲。
怀旧气息,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扑面而来。
不过要说这部剧最大的优点,还要数「真实」。
《外乡人》开拍时,管虎要求演员都尽可能地贴近真实的人物。
每个主演都对角色做了详细的研究,开拍前亲身去体验外乡人的生活。
饰演谢长发的戏骨马少骅透露,他的戏服就是从真正的包工头身上扒下来的。
管虎还用了大量真实的民工做群演。
在剧里,我们常能不经意地看到某个角色指甲里都是泥。
工人拿过一瓶啤酒,直接就用牙齿开盖。
大家都灰头土脸、头发油腻,表情里写满了对生活的疲惫。
在服化道方面,比《山海情》还要写实。
除了这些,《外乡人》的拍摄手法也有别于一般电视剧。
管虎特意让摄影师模仿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用肩扛跟拍的方式,跟踪角色的行走轨迹。
虽然这样让画面看着比较晃,但也为观众营造了极度真实的日常观感。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外乡人》描绘了大院里上海人与外地人杂居的众生相。
人物众多却绝不混乱,情节丰富但平实自然。
就说裁缝铺老板请的伙计,平常干活不见多勤快,偷奸耍滑的事倒没少干。
爱用店里的座机打长途,还谎称电话都是老婆从家里打过来的,不花老板的电话费。
但老板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纳闷他们老夫老妻哪来那么多话说。
电话那头的,真的是老婆吗?
一天,老板又看到伙计上班煲电话粥,心里虽然不爽,面上却装得无事人一样。
带着三分笑意,明知故问:
「你老婆打长途花这么多钱,你就不心疼啊?」
伙计只能尴尬陪笑。
没过两天,他就发现,店里的座机打不出去了。
原来老板找人换了部带锁的电话机,只配了一把钥匙。
他笑吟吟坐到电话旁边,一边掏出钥匙跟阿发示范:
「你不晓得了吧,这个电话机啊,也是可以上锁的,我现在打开它,就可以打电话问问儿子的成绩咯。」
一边还假模假式地拿起听筒,演起了和家人甜蜜蜜通话。
一顿操作,气得伙计只能干瞪眼走开。
这个片段,在片中大概只有3到4分钟。
但对人物形象的建立、轻松氛围的营造,帮助却不小。
如此鲜活有趣的小情节,剧中俯拾皆是。
市井中的普通人的关系,也就这样被一笔一画勾勒了出来,充满真实感。
写实到《外乡人》这个份上的电视剧,如今市面上几乎是绝迹了。
现在的国产剧,似乎已经对忙于生计的劳苦大众失去了兴趣。
反而对富人、权贵爱得极为专注。
于是,家庭剧里充斥着中产阶级焦虑。
职场剧里全是律师、建筑师这些风光体面的职业。
就连偶像剧,都不再流行灰姑娘了。
白马王子还是和公主最门当户对。
如果说现代剧只是抹杀了穷人的存在,那古装剧就更过分了。
坏人,尤其是坏女人,多数出身卑贱。
她对着天使般善良的女主使坏的原因,就是因为嫉妒她与生俱来的高贵。
国产剧俨然找到了一条创作捷径,就让穷人使坏来推动进度条好了。
但在11年前的《外乡人》中,穷人还不是这样的。
他们或许称不上穷且益坚,可始终辛勤劳动。
他们的人生接地气到了地底,却能咂摸着生活的况味。
最典型的就是东北来的徐大姐(丁嘉丽 饰)。
徐大姐的丈夫因病去逝,留下了一大笔外债。
她一个没什么文化的中年妇女,只好跑到上海打工,做起了捡医疗垃圾的无本买卖。
徐大姐整天踩着三轮车,往返于医院和出租屋之间。
捡来要卖钱的医疗垃圾,就都堆在屋内,卫生堪忧。
虽然徐大姐自己不在意,只要能挣钱还债就好。
但惹怒了不少邻居,一个上海本地阿姨,还当着她的面啐唾沫。
邻里关系不和谐,赚钱也充满了挫折。
废品站老板看她是个单身女人,对她动手动脚。
医院又出台新规,不让捡医疗垃圾了。
徐大姐好不容易找到另一个垃圾场,又被那里的地头蛇赶走。
这也太难了。
可徐大姐会就这么放弃吗?
她根本没有放弃的余地,那意味着生活的终结。
徐大姐没有什么大智大勇,最终只用了农村人的处事哲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她回到垃圾场,找到地头蛇就问:
「你屋里有开水吗?」
也不等人回答,直接进门,收拾了一盆脏床单脏衣服就开洗。
你不让外人到你的地盘捡垃圾,那我成了自己人总可以了吧。
这样的剧情发展,在富人扎堆的悬浮剧里是绝对看不到的。
普通人的日子,可以说关关难过关关过。
纵然这样的生活,不会出现名牌衣服,不能出入高端场所。
也说不出一口经由精英教育培训出来的俏皮话。
但这不意味着,他们的故事不能打动人。
回看那些经典的影视作品,不难发现:
往往是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带给我们最多的触动。
而事到如今,我们只能从老剧里重拾这份触动。
不得不说,这是国产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