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唯成2019第一话题女星 “冯小刚第二”被狂轰



作为2019年初最具话题度的院线电影之一,由汤唯主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无疑中国大陆近期最有争议的一部作品。这部电影获得中国艺术电影有史以来最大的票房奇迹的同时,也收获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哗然、质疑、批评甚至夹枪带棒的冷嘲热讽。


汤唯参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被众多网民冷嘲热讽,但她个人对此并无回应(图源:VCG)

事实上,《地球最后的夜晚》在中国境外屡获赞赏:该片入围了71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且于去年金马奖上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剧情片、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音效五项提名,最终斩获后三项大奖。目前本片在专业影评人网站Metascore上得到了88的高分。《好莱坞报道者》(Hollywood Reporter)认为本片“用精巧别致的技艺表演了一场关于时空与记忆的电影魔术”。《洛杉矶时报》(The L.A. Times)评价本片“用不可思议的电影艺术讲述了令人心醉的故事”。

但这些好评仅限于业内人士、影评家和艺术片爱好者这样的小圈子里。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地球最后的夜晚》是一场电影实验,而他们不过是电影人的实验对象。有影评人认为,《地球最后的夜晚》是远比过去观众所遇到过的那些艺术电影更加晦涩的表达,它自我,甚至可以说自私,具有极强的实验性。

实验性,意味着电影远离了工业体系的成熟模式,也没经历过市场的检验。

该片导演毕赣在中国互联网上被网民“冷嘲热讽”,在境外却出奇地屡获好评(图源:VCG)

《地球最后的夜晚》宣传方为了回避这些天然的弊端,在策略上采取“接地气”的宣传模式。该片的前期宣传海报上,宣传方以“一吻跨年”的标语成功地吸引眼球,创下了中国艺术电影预售记录:1亿多人民币(1元约合0.145美元)。不仅如此,宣传方还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的错位营销,利用用户群们熟悉的话语模式,撰写宣传文案,伪装成完全不同的模样获取好感。

从效果上看,电影的宣发效果很成功,但也成功地把大量完全不属于这部电影的受众吸引到电影院,释放了冲突的种子。

那些想借着那一吻跨年的影迷可能并不太关心艺术,他们甚至也不关心这部电影本身的荣耀,他们更关心的是能不能和自己的伴侣一起轻轻松松看一部浪漫通俗的爱情电影。那些长镜头、固定机位、意识流,碎片化的叙事,似是而非的台词,在他们看来,像是无字天书,不明所以,更无所谓欣赏与赞叹。认知的差异,预期的落差,最后转化为负面情绪,直指该片导演毕赣。

《地球最后的夜晚》可能真的不是”烂片“,它唯一的问题,在于艺术层面做得很好,却又在营销上发生了错配。归根结底,看似偶然的事件,本质依然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冲突。

文化是固定群体共同的思维特征,它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本身。文化的冲突,实际是人的冲突,反映的是人在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现在的大众文化诞生于工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之下,具有很强的消费性、娱乐性、传播性和复杂性。

精英文化(high culture)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高雅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文化人为受众,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二者彼此争夺,互相对立。从字面意义来看,好像精英文化是更上位的文化。但现实恰恰相反,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竞争中,精英文化好像从来都是被不断被侵蚀和削弱的一方。

《地球最后的夜晚》所遭遇的舆论危机,是一场营销事故,也是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碾压和瓦解。

该事件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一个经验:信息如此发达,声音不再整齐划一,个人的判断和见解越发显得重要。而对于”精英“而言,无需为丧失话语权而失落,艺术本无分高低,而艺术电影本来就是小众市场,它的群体相对固定,发展缓慢。虽然《地球最后的夜晚》把不少普通观众”骗“进了电影院,但不排除也有人因此”开窍“,成为艺术电影市场的增量。

无论如何,在2019年的第一天,一部分中国人见证了华语电影里历史性的一幕,它由艺术发端,以商业和营销为主线,最后成为社会性的文化事件。他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和参与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