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选角背后:演员抢角色,导演拿50%回扣(组图)

前段时间,《第一炉香》成了众矢之的——

一边是实在嗑不下去的观众,另一边却是极力想看马思纯彭于晏谈恋爱的许鞍华。

选角,这个蒙着面纱的影视剧第一命题,不仅赤裸裸地被推到了大众面前,也再次割裂了观众和导演的审美标准。



选演员,到底有什么标准?

以前于正被别人提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曾经半调侃性地回答——“第一漂亮,第二漂亮,第三漂亮,第四演技好。”

天真的观众听完了哈哈一乐,觉得这个标准实在是简单粗暴,很符合于妈选人的眼光。

但事实上,于正说的不仅是句实话,还只是选角“门道”里的边边角角。

选角的水有多深,只有亲自趟过这条河的人,才能知晓。

“8号风曝”对话两位资深选角导演以及参与过面试的两位演员,为你揭秘这场选角背后……



01 导演有一份自己的黑名单

在选角这个行业,赵导和付导都已经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两人参与选角的电影,票房加起来已经过了四十亿。

他们的工作,需要不停和演员候选人打交道。一个角色放出去,上千份简历就会蜂拥而至,挤满邮箱。那些被淘汰掉的演员,基本有两类:

第一类,一打眼就会被PASS掉的整容脸;第二类,被经纪公司包装的“纸老虎”。

这十多年里,赵导和付导见过成群的玻尿酸“美人”。







在他们眼里,整容脸很好分辨,一素颜就像站在了照妖镜前——打过玻尿酸的下巴,塞了填充物的鼻子,拉完双眼皮后的手术疤痕,清晰可见。

要分辨那些“纸老虎”们,却不得不花上点心思。

纸老虎,总是被经纪公司包装的近乎完美。即便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配角,也敢顶着和赵丽颖、杨幂这类大花合作过的头衔,为自己的脸上贴金。稍微有点名气的,更是个个有点未来影帝影后的意思。

这样的“纸老虎”,付导虽然见过很多,但如果要辨别出来,时间成本要比淘汰整容脸高得多。怎么说,也得先和他们在北太平庄的胡同宾馆打个照面。

北太平庄的胡同宾馆,是剧组前期筹备的面试基地之一,这里常年聚集着各类剧组的选角导演。面试人带着自己的简介资料和提前准备好的自我介绍来到这,接受导演们的打量。



导演们有一套简单粗暴的打量标准——

第一眼,先打量演员的形象,在几秒钟的时间内让那些P到亲妈不认、谎报身高体重的演员,无处遁形。而形象好的那群人,已经成了这场选角游戏里的预备赢家。

虽然现在都喊着“戏好最重要”的口号,但长得好看比演技好,有时候用处大得多。在影视剧项目里,很多戏一开头的定位就要“青春、时尚”,条顺的演员形象这关过了,后面的路基本就被铺平了。

戏一般,问题不大;形象不好,却容易没了优势。明白这个道理的演员们,挤来胡同宾馆面试前,基本都会特意给形象“加加分”,就算不能临时动点刀,也会打个瘦脸针撑撑场面。

通过颜值这道关卡,导演们淘汰了一些滥竽充数的人,接下来就会引导演员打开话匣子,通过聊天判断这个人的性格是否和角色相符。






而话题,基本都是一套模式化提问。导演们询问演员之前拍过的戏和经历,了解他最想演的类型,几个问题过后就要判断出演员个性。

对于经常跑胡同宾馆的人来说,这套模式化提问已经轻车熟路,甚至有经纪公司在演员面试前,会像为艺人准备采访一样,提前给到一套成形的答案,要他们当面“背诵”,教他们如何和角色靠拢。

在经纪公司的成熟培训模式下,本来不善言谈的演员,会为了拿到一个性格外向的角色,表现得好动开朗;而久经情场的油腻老手, 也会表面装成剧本里的小白兔,使用起障眼法的招数。

在选角这场“骗局”里,最难的,就是看到演员真实的一面。






为了拆穿包装好的“骗局”,付导必须得通过试戏这种手段。

在胡同宾馆里,来面试的演员们都会被叫过去临时搭戏、对台词,对着一台摄像机现场模拟表演。

宾馆房间里,演员们看着剧本台词和搭档练习搭词;而房间外,经纪团队的人也歇不下来。他们拿着一摞履历资料,在导演面前开启推销模式,磨破了嘴皮子混个眼熟。

可任凭话说得再漂亮,镜头一支,有些撒谎的演员就露了怯。在付导遇到的这一类演员中,他们笑话百出。模拟表演的时候,有位非科班出身的明星支支吾吾连台词都说不流利,一句十几个字的台词,愣是反反复复来了三遍。筛掉这类演技混子,来面试的合格演员基本也就被择得不剩几个。







避过了形象和演技两个骗局之后,导演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演员背调”。

在现在的娱乐圈,动辄便会因为某个演员的负面新闻,导致整个戏的口碑受影响,甚至无法正常播出。所以为了规避这样的未知风险, 选角导演们不得不“长个心眼”。

在付导眼里,很多艺人都是泥捏的,别人一使劲就容易变成散沙。他们在外塑造好人设骗局,其实背地里干的花边勾当,根本搬不上台面。付导要好的狗仔朋友,是圈里的老江湖。和他吃顿饭的功夫,每个艺人的品性如何、有什么没爆出来的八卦黑料,就能基本悉数知晓。

长此以往,导演们会有自己专属的一份选角黑名单,这份黑名单上有不少表里不一,随时可能崩盘的艺人名字。其中,甚至不乏依然活跃在当红大剧里的流量演员。

这样的演员,长得再好看,演技再好,大家也不敢选用。因为一旦人设垮了,拖累的就是自己和整个剧组的名声。


02 片酬从1000万降到200万“抢”角色



选角的门道里,除了有精美包装的“骗局”之外,演员间的博弈也是个重头戏。

在剧组越头部的演员话语权越大,所以抢角成了演员们经常玩的一些把戏。

演员之间为了争一个角色、或者和对手演员的合作机会,经常自降身价作为谈判筹码。在赵导接手过的演员里,有的人甚至不惜降低5—10倍片酬,直接从1000万降到200万来“抢”角色。

和这些头部演员同样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都是些有背景的人。见惯了“潜规则”的小王,就是因为抵抗不过这些势力,才决定半途夭折了自己的演员梦。

在转行做销售之前,他也是每天奔波见组面试的小演员。在北电读书的时候,他的演技说不上一鸣惊人,也算得上同专业里的佼佼者。






但即便在学校表现突出,他真正能拿到手里的面试机会,也寥寥无几。一部戏,剧组开放出来的角色,总共只有几个,而那些没有开放出来的角色,很多时候都成了各方势力博弈下的“战利品”。

在他眼里,娱乐圈关系户的划分,有一套自己的专属模式。可分为——

演员关系户

导演关系户

平台和投资方关系户

这样的,三个不同的等级。

演员的关系户,背后主要仰仗经纪公司。一部戏,女一女二号确定后,很容易就会变成经纪公司和导演谈判的筹码,他们铆足了劲也要拖家带口,安插一些自家的小艺人进来。

“导演有时候也不好直接拒绝,人家是大明星啊。”小王觉得,导演是忌惮于大明星的话语权。




不过在赵导眼里,回绝倒插角的情况也有,但是既然主演都开口了,一般都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尴尬,所以才无奈点头。

那些被安插进来的小艺人很多甚至之前都没有怎么接触过演戏。所以,有的演员会带着老师进组,有的甚至是剧组给演员主动找老师。没戏拍的时候,老师们便会临时上阵帮他们辅导剧本,让他们临时抱佛脚,不至于过于尴尬。

但是,悟性是天生的。 即便能照着模子直接演,有些演员也参不透表演这回事。 虽然付导自己看着心里也堵得慌,但他说,有时候只能打碎牙往肚子咽

而比演员关系户更高一级的,是受到导演和制片主任“引荐”的人。 小王参加过的选角面试中,即便是一个边角料角色,也大约会有四百个演员同时竞争,而最终落选的那399个人,通常都是不受优待的陪跑者。

他印象最深的一次陪跑经历,是毕业后选上的第一部戏,演了个只有几分钟台词的小角色。

进组前一晚,他刚拉着行李箱跑到上海酒店,就接到剧组的临时电话,通知他明天不用来了。 后来听剧组一起面试的人说,顶替他的是个开着保时捷的有钱人,听说是制片人的表亲。

这种事情多发生几次之后,小王对临时被换角的事情已经变得麻木,不过是又有关系户被安插进来,见怪不怪了。

小王眼里最高级的关系户,是来自平台和投资方。 一部剧只有用某个演员,投资方才肯投资、平台才肯收片子,项目也才能正常推进。 这类食物链顶端的人, 不屑于内定一些边角料小角色,一开口能定下主角们的去留。

在小王参演的一部小网剧里,投资人便直接点名要求一个男演员出演男一号。 虽然导演瞧不上男演员的演技,但是也只能向现实低头,对着监视器撒撒气







摆平了投资人,电视剧要想上卫视的黄金档播出,有时候又难免遇上电视剧主任这道槛。 在付导接触过的这些人里,他们一般有自己的偏爱喜好,虽然不会一锤定生死,但是他们嘴里的一句“我建议”,就占了选角很大的分量。

在这几座关系户的大山下面,导演们选不了自己想选的人,而小王的明星梦变成了泡沫。 现在他看到那些在北电里使劲的“寒门子弟”,只会觉得他们太傻,一心觉得自己能成为下一个王宝强,做着被星探发现走上人生巅峰的美梦。

岂不知,现在一个小童星,背后都有的是推手……


03 一百万的片酬,一半给导演当回扣



没背景、没关系、也没钱的小演员,在选角这道食物链处于最底端的位置。

鱼刺身上的肉就那么点,但是抢肉的人却成千上万。比起有优先选择权的人,寒门子弟一般只能挤破头争些小角色,从群演一步步往上爬。

为了适应娱乐圈的残酷生态,素人们不得不学着通一些“门路”。能在这个行业里挺到现在成为男三线,小李靠的就是自己的眼力劲儿,来和导演们搞好关系。

最开始进到这个圈子,他只能给男女主当当背景板,拿着一个月三千多块的薪水,靠剧组管着吃喝拉撒节省成本。




和他一起混群演的兄弟们,经常会凑在一起讨论大腕们之间抢资源的八卦,“别看他们很火,但戏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一年能播的戏就那么多,资源不抢就没了”。顺便时不时一起感慨,现在的素人想出头,真是越来越难了。

素人难出头,身为选角导演的赵导自己也很无奈。选角色的时候,虽然他自己希望可以往深了选,给辨识度不高的素人一些机会,但是往往会受到市场因素的干扰作罢。

慢慢地摸透了选角门道里的行情,小李也被带“上道”了,懂得一些在圈子里做人的道理——和有“后台”的人打好关系,人家才会愿意帮你引荐。

在他眼里,剧组是个阶级化分层很明显的地方,从来不缺有钱的富二代和有背景的人。能从小透明一跃成为主角的人,肯定非富即贵;想全凭自己实力上去的,不是很难,而是没有。

所以,像他这样没什么后台的人,必须学会打点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剧组,他有一套自己的做人学问,对谁都得客气点,前一秒还穿着男N号衣服的十八线,下一秒可能就是开着豪车出入剧组的公子哥。



至于那些剧组统筹、演员副导演,他更得时常走动着送点小恩小惠,为日后再合作留条路。 这种交易演变到 后来,变成了一种“分成”模式。 拿到一百万的片酬之后,他会自己给到导演五十万的回扣作为报酬。 遇到肯收钱的导演,事儿基本就办成了。

这种实在没办法的办法,让他从小群演当上了网剧男三号,成了寒门子弟中难得逆袭的个例。

现在小李自己也签约了一家经纪公司,不用靠自己的人脉找角色上,团队助理会四处跑组张罗关系。但和以前自己靠QQ群找角色的年代相比,这门“生意”却越来越难做了。






一来,大家都懂了选角里面的套路,演员这么多,戏却只有这么点,竞争越来越激烈;二来,就算你有关系,人家也不会马上答复你,一部戏的各方势力太多,不在最后一刻都没办法确定用谁的人。

可即便挤上这条路的人越来越多,小李也不会放弃继续往前走。原因很现实——就算只上一个戏,赚的钱也够他吃一年的。

至于他当初的演员梦,在摸清选角门道的时候,就已经“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