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汉林拍戏被嘲赚烂钱,这是娱乐圈最悲哀的一面

9月12日,电影《如剧如戏》在各大平台正式上映,讲述了两代人一起为了弘扬越剧相互鼓励并为之奋斗的故事。



还未开播之前,这部剧就曾在网上备受大众期待,因为我们国家一级演员、喜剧大师巩汉林老师参与演出。






谁知一播,大众唏嘘一片,纷纷对巩汉林老师表示遗憾和失望。

有人批评片子太烂,巩汉林打着老戏骨名号赚烂钱,吃相难看:






有人责怪巩汉林为了捞金不爱惜羽毛,自我降格,让人心寒:






我看完了整部电影,觉得巩汉林老师实在是无辜。

《如剧如戏》之所以是烂片,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故事缺乏内核支撑,人物和剧情完全浮于表面,细节转变经不起任何推敲。

最让人诟病的是,明明是打着为观众展现戏曲艺术真正魅力所在的旗号,最后呈现的却是鸡汤味十足的追梦人生。



至于巩汉林老师的演技?——一如既往地好,每个表情都是戏。

但没办法,演员再好的演技,也经不起烂剧本的摧毁。



至于那些理直气壮指责巩汉林接戏不看剧本,为了捞钱毁名声的网友,我只有一句话——何不食肉糜?

是人都要讨生活,儿子事业无成的巩汉林老师也不例外。

演员无非是一个职业,有戏可选、有人邀请是幸运。可在流量为王的时代, 老戏骨的现实情况是——剧本少、演配角、低片酬。

而且这是一段紧紧相扣的闭环。






娱乐圈有个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年龄限制。

除了少数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市场上几乎没有人创作以中年老演员为主要人物的剧本,也就导致了老戏骨的戏份只能是配角。

而且娱乐圈年龄与片酬倒挂:年龄越大,片酬越低。

大家还记得“抬头纹都是戏”的金士杰老师吗?

在电影《胜者为王》里,金士杰饰演了一位慈爱的父亲,在结尾用一段影帝级别的表演,把这部彻头彻尾的烂片提到了5.7分的及格线。







网友留言表示:“这部片看金士杰一个人就值了。”






但翻一翻金士杰的履历,你会发现他几乎没有在荧幕里做过主角,也因此被人称为“客串大王”。

哪部剧需要他,他就往哪里跑。

有人对此表示悲哀,觉得他演了太多烂片。

金士杰没有避讳这点,他坦然表示:“人在江湖,总要讨生活。”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金士杰老师在57岁才结婚,孩子到现在也才12岁而已。作为丈夫和父亲,养家糊口的压力并不小。

再加上大家都知道,流量明星和老戏骨在一部戏里的片酬,夸张到可以有百倍差异。




但金士杰也有一个原则——“电影里的美感不能被推翻,剧本可以烂,自己的表演绝不能烂。”

这是他在生活面前,最后的底线了。

跟金士杰有相同困境,在“生活”和“口碑”中夹缝生存的,还有戏骨张颂文。

今年六月,张颂文因在《隐秘的角落》中,饰演张朝阳爸爸而火爆全网。







演员光鲜亮丽,他却过着底层生活。

曾三年里没人找他拍戏,只能自己主动去求人、见组,被人羞辱的狗血淋头还要毕恭毕敬离开。






曾经十年里,年薪不超过2万。接到戏不敢跟人谈片酬,怕得罪对方最后无戏可演。

出道二十多年,别说北京一套房,就算是老家韶关的房,他也买不起。




曾有人问他,如果有部戏你很讨厌,但能给你很多钱,你愿意吗?

他非常肯定地回答:“拍,一定拍。”

因为这笔钱可以给他短暂的自由,让他自己选戏。

张颂文的妥协,在一群演戏靠抠图就能风生水起,日赚斗金的流量演员中,显得格外悲壮。




当然,也有不向市场低头,恪守个人底线的老戏骨。

比如陈道明。

陈道明拍戏非常坚持自己的原则,三种戏不拍。第一种是宣传不正风气的,第二种是没有正确历史观的夸张剧,第三种是场景粗造滥制的。

精益求精的结局是什么呢?——无戏可拍。

大家可以仔细回想一下,上一次看陈道明主演的剧,除了2019年的《庆余年》,还有什么?



如果非要追溯,那就是五年前张艺谋导演的《归来》,六年前他饰演刘邦的《楚汉传奇》。






你看,即便陈道明最终活成了演艺圈的传奇,市场也没有对他额外宽容。




关于老戏骨在娱乐圈的窘境,有个采访印象我很深。

2019年,濮存昕和胡军主演的话剧《哈姆雷特》,在北京举行最后一场演出。

表演结束后,记者采访他:“您未来是想一直做舞台剧,不拍电影了吗?”

濮存昕连忙否认三连:“我没机会的, 娱乐市场没有我的活。”




寥寥几句话,令人无比心酸。

你很难相信,曾经将金鹰奖、金鸡奖、华表奖收入囊中,拥有精湛演技的濮存昕,怎么在荧幕上就没有生存空间了?

难道事实真如李雪健老师所说,观众就这么好坏不分,审美畸形,只愿意为烂片买单吗?







非也。

从大家对老戏骨拍烂戏的惋惜中就能看出,观众对好作品的需求如饥似渴。

是流量明星的狂热粉丝人为操作的假数据(买赞、买水军、买通稿、买热搜、买播放量等),给了购片者、投资人、导演们一种“幻觉”——老戏骨不再被观众需要了。



编剧王海林就对此感慨:

“以前投资人是是煤老板,他们除了要求找女演员以外,不干预我们的创作。

现在的投资人是互联网企业,他有很多他的想法,大数据啊、各种流量、大IP啊,越来越离谱。”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最终结果——流量决定市场,规则破坏殆尽。

老戏骨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为了不被观众遗忘,为了吃上饭,他们只能放下尊严,被迫参与这场流量游戏。

这不止是好演员的悲哀,更是整个行业的悲哀,归根结底会变成观众的悲哀。



但我相信,老戏骨们的春天一定会来。

因为市场需要多元化的题材和作品,近几年以老戏骨为主创的群像戏,不论是流量还是口碑,观众都给出了正面反馈。

反观质量低劣的流量作品,再多小生小花加持,结果也是爆冷,无人买单。

浪潮退出,就知道是在裸泳。

那些吊打流量明星的宝藏老戏骨们,宿命绝不该是拍烂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