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迪士尼“四两拨千斤”的美好想象(组图)






迪士尼的年度大片《花木兰》9月11日将在中国上映。它是迪士尼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一部电影,但很可惜生不逢时。这部承载着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美好期许的大片将一头撞向残酷的现实。

虽然好莱坞的巨头们以往也都尝试过在电影中使用中国元素,但像《花木兰》这样仔细考虑中国市场的特点,从选角、剧情设计到整个电影的分级定位都迎合区域市场的制作确实比较罕见。

在选角的时候,制片人Bill Kong向导演Niki Caro建议,“挑选一个中国女孩,你不能选择日本女孩去扮演(花木兰)。”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Bill Kong表示,中国观众是不能够接受一个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由日本或者是其它亚裔演员来扮演的。

除了扮演花木兰的刘亦菲,主要演员均为华裔,包括巩俐、甄子丹、李连杰等明星,这在好莱坞电影中是非常罕见的。之前的好莱坞电影只有李安的《卧虎藏龙》采用过这样的全华裔配置。但《卧虎藏龙》成本只有1500万美元,是标准的一部小成本制作,而《花木兰》的成本是2亿美元,绝不是一部可以试错的电影。

求生欲很强的迪士尼为了能够顺利赢得中国市场的成功,让制作团队对中国历史进行了数月的研究,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披露,迪士尼甚至还邀请中国相关部门审阅了剧本,以确保没有任何潜在的风险。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电影主管部门给出的意见包括电影不要聚焦某一特定朝代等。

在剧情方面,迪士尼取消了1998年动画版《花木兰》中木须龙(Mushu)的角色,因为龙在中国人的认知中从来不会被当做一个幼小的吉祥物。迪士尼担心如果真人电影按照动画版的角色安排,将对中国市场的票房产生负面影响。最后连花木兰打算分手时在桥上亲吻了恋人陈宏辉的吻戏都被砍掉了,因为这太不中国了。

传统上擅于拍摄“全家欢”电影的迪士尼,最后把《花木兰》定位成PG-13级(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的制作,说明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和儿童无关的成人电影。作为投入了2亿美元的拍摄成本的大制作,却处处仔细考虑中国市场的需求,目标就不言自明了。

迪士尼为什么要斥巨资瞄向中国电影市场?因为中国的电影市场实在是太诱人了。中国大陆2019年的电影票房总收入为92亿美元,非常接近于同期美国的114亿美元的总票房。这是一个全球第二大的电影市场,而且还在快速接近第一大市场。没有谁能忽视中国市场的巨大价值,包括好莱坞最大的电影制作公司迪士尼。

迪士尼太想打造属于自己的“功夫熊猫”电影了。它的老对手NBC环球旗下梦工厂制作的这部动画片在全球包括中国市场上大获成功。单单是系列中的第三部票房收入就超过1.442亿美元,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画电影。这一部好莱坞电影理解并显示出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因此受到中国观众的赞誉。

但是很遗憾,迪士尼最近几年的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都没有取得与中国电影市场重要性相匹配的成绩。从《狮子王》、《》到再早一些的《美女与野兽》,中国市场票房都不尽如人意,远远低于北美票房。这次迪士尼重点押宝《花木兰》,也是希望借此在中国电影市场打开新的局面。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迪士尼希望的方向演进着。2018年8月,迪士尼官方推特发布了女主角刘亦菲的定装照。2019年7月,《花木兰》首支预告片在女足世界杯中场休息时段发布,24小时全球点击量高达1.751亿次,高居影史预告片首日点击量第7名,且在迪士尼动画电影真人版预告中位列第二。成功似乎已经在朝迪士尼招手了。

但是随着2020年1月新冠疫情的全面袭来,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乃至全球大多数国家的院线猝然进入冻结状态。

5月底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了《电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其中显示,全部影院从二月开始入不敷出。三月底,已有20%影院进行裁员。多达42%的影院认为自己有“关门大吉”的风险,只有10%的影院有可能转手继续经营。另一份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一直到7月底,全国院线从一线至四线城市票房恢复率都没有超过10%。

在“居家令”导致的院线发行全面崩溃下,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电影公司,都开始考虑借助互联网平台发行自己的新片,以获得疫情期间的可贵收入。

在中国,首先迈出这一步的是徐峥和他的欢喜传媒。受到疫情爆发的影响,1月24日徐峥把他的电影《囧妈》授权给字节跳动,以6.3亿的价格进行免费独播。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痛苦挣扎中的全国院线纷纷声讨电影《囧妈》转为网上发行新片的行为。但是,院线全部停摆的残酷现实决定了互联网发行是此时电影公司的唯一选择,院线再大的抗议之声也无法逆转电影发行向数字化转型的趋势。自2月以来,爱奇艺平台先后上线《肥龙过江》、《我们永不言弃》等多部电影。

在美国,疫情影响下大部分电影院关闭,影片纷纷撤档。环球影业的影片《魔发精灵2》由院线上映迅速改为网上发行。自4月10日推出线上点播开始,三周内已经点播了近500万次,取得约9500万美元的数字租赁费。环球影业的母公司NBC环球表示,影片的表现超出预期,在美国影院恢复营业后环球将采取院线上映和网络上映同步进行的发行方式。和中国院线的态度一样,美国最大院线AMC公开回应:环球影业的做法不可接受,未来AMC在全球的1000家影院将不会再放映环球影业的任何电影。

院线扬言永久封杀电影制作公司,电影制作公司会怕吗?一点不怕。早在四年前,流媒体巨头Netflix就对现有的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提出了挑战,甚至不惜与戛纳电影节闹翻。现在双方的矛盾,只是电影产业走向数字化的必经之路。在离全民接种疫苗遥遥无期的后疫情时代,电影产业数字化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主流观影人群将向流媒体平台快速转移,院线的衰落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各大电影公司纷纷建立自己直接面向观众的渠道 -- 流媒体播放平台。迪士尼也不例外,旗下的流媒体服务Disney+在去年年底上线后一路高歌猛进,8月份已达6000万付费用户。其中快速增长一个是刚发布时超低价招徕北美用户的阶段,一个是三月份疫情期间开放欧洲市场的阶段。目前流媒体服务的老大Netflix用户也就1.8亿,短短大半年,Disney+已经达到Netflix三分之一的用户规模了,堪称顺风顺水。







正是因为Disney+在发展用户上的巨大成功,让迪士尼重新审视《花木兰》电影的发行选择。《花木兰》在院线首映的时间一推再推,从7月24日推迟到8月21日上映,最后干脆决定直接在Disney+上线,定价29.99美元。迪士尼甚至进一步决定年底将这部电影对全部订户开放观看。

《花木兰》在彻底抛弃了美国的院线之后,面对自己瞄准的中国市场,应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对于迪士尼来说,中国市场同样面临着流媒体颠覆院线的趋势。但中国互联网产业在政府的管控下,是不会允许外资企业提供流媒体服务的,现在没有,以后也很难出现。

迪士尼做梦都想把自己的Disney+推进中国市场,而《花木兰》绝对是吸引中国用户最好的敲门砖。但连行业老大Netflix都遍寻无门的市场,迪士尼又凭什么能够找到终南捷径呢?

一方面是行业的大趋势,一方面是区域市场的独特现状。既然迪士尼已经选择了《花木兰》全球正式发行,也只有捏着鼻子交给现在还处于半死不活状态的中国院线。

在电影中,刘亦菲扮演的花木兰对甄子丹扮演的唐将军说,“只要运用得当,四两拨千斤是可以实现的。”(When employed correctly, four ounces can move 1,000 pounds.)

遗憾的是,《花木兰》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投放,预计不会产生任何“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是迪士尼的悲哀。对中国观众来说,和多个全球主流的流媒体平台之间隔着“一堵墙”,更是一种悲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