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和美国生态健康联盟(EcoHealth Alliance)主席彼得·达什亚克(Peter Daszak)教授团队5月31日在科学预印版网站BioRxiv发表了关于蝙蝠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的最新研究论文,这篇论文已经被《自然通讯》杂志接受,并将于近期发表。
这项研究是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生态健康联盟的资助下完成的,不过NIH近期已经取消了对该组织提供的超过300万美元的资助的续款,这引起了科研界的巨大争论。
有必要持续监测热点区域
石正丽等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分析了在中国的所有已知蝙蝠冠状病毒数据(其中包括630个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研究了冠状病毒的跨物种传播以及在中国的传播。通过比较α和β冠状病毒的宏观进化模型,确定了病毒的宿主分类以及中国冠状病毒进化多样性热点的地理区域。
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冠状病毒的进化和多样性,还能帮助科学家以蝙蝠冠状病毒的发现为目标,进行积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监测。
研究者指出,在中国的南部和西南地区存在大量种类的冠状病毒,并敦促对该地区的蝙蝠冠状病毒进行密切的监测,同时呼吁改变人类的行为,以避免下一次大流行病的暴发。
研究分析了新冠病毒可能的宿主中华菊头蝠的进化,并指出菊头蝠的RaTG13病毒株和新冠病毒属于共同的进化分支,这加强了菊头蝠是新冠病毒宿主的证据。研究者认为从马来穿山甲的全基因序列比较来看,成为新冠病毒宿主的可能性不大。
尽管如此,研究者仍然强调,他们只分析了来自中国的蝙蝠冠状病毒,因此不能排除这种病毒是否同样存在于和中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
“在中国与老挝、缅甸、越南等国接壤的地方是冠状病毒进化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这不仅因为那里有不同种类的蝙蝠和冠状病毒,城市化、人口的增长、密集的活禽市场等都让这个区域成为病毒跨种传播的最佳场所。”达什亚克教授表示。
云南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位于中国境内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去年12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报告称,大湄公河次区域发现了157个新物种,包括新的蝙蝠种类。蝙蝠长期以来和啮齿类动物一样,被认为是高风险的病毒宿主,并能将疾病传染给人类。
从生物多样性中寻找答案
中华菊头蝠和马蹄蝠等蝙蝠已经在中国进化了上千万年,它们与冠状病毒拥有长期的共同进化史。这项研究显示,冠状病毒通常能从一种蝙蝠跨越到另一种蝙蝠。
达什亚克教授表示,不仅仅热点区域的蝙蝠应该受到持续的监测,人类同样应该被监测。他说道:“在中国南部地区与野生动物密切接触的人群,以及涉及这一行业的成千上万的人都应该定期接受检测,不仅仅是新冠病毒的检测,还包括其他的病毒。”虽然他称这将意味着高昂的代价。
科学家们认为,要预测哪些病毒最可能感染人类,应该更好地从病毒特征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且应该考虑其他诸如环境变化等因素,来观察病毒对人类的感染风险。
“病毒来源于大自然,所以我们需要从大自然当中寻找答案。”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科研联合所长安瑞璋(Fernando Arenzana)教授日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希望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与潜在的大流行病暴发之间的关联。”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利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亚太网络,研究人员正计划对大湄公河次区域野生动物种群进行考察,以发现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新型病原体,并对未来潜在流行病的暴发做好预先防控。
一位曾在非洲研究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显而易见,病毒的跨种传播很容易发生。“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的活动的影响,一些蝙蝠已经迁徙到别处。”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生态健康联盟副总裁、生态学家凯文·奥利瓦尔(Kevin Olival)表示:“宿主物种的特异性信息,比如种群大小、密度、物种丰富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病毒的多样性和传播。”